图书馆弱电系统方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4568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60 大小:9.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弱电系统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图书馆弱电系统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图书馆弱电系统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图书馆弱电系统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图书馆弱电系统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书馆弱电系统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弱电系统方案.docx(1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书馆弱电项目建议方案XXXXXX有限公司目录1.工程概况32.系统概述33.设计依据44.设计原则55.设计范围66.各系统方案76.1.综合布线系统76.1.1.系统概述76.1.2.系统设计原则86.1.3.系统设计86.2.网络系统176.2.1.系统概述176.2.2.设计目标176.2.3.设计原则186.2.4.网络设计216.2.5.网络总体设计建议256.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266.3.1.系统概述266.3.2.系统设计范围及功能276.4.智能照明控制系统416.4.1.系统概述416.4.2.项目分析416.4.3.设计原则446.4.4.设计依据456.4.5.方

2、案设计466.5.信息发布系统496.5.1.系统概述496.5.2.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496.5.3.系统组成506.5.4.系统基本功能516.5.5.主控软件功能516.5.6.分控软件功能546.6.广播系统566.6.1.系统概述566.6.2.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566.6.3.用户需求分析576.6.4.系统功能介绍586.6.5.系统设计606.7.安防集成管理系统636.7.1.系统概述636.7.2.系统需求646.7.3.系统特点656.7.4.系统架构666.7.5.系统管理功能676.7.6.系统接口766.7.7.系统集成776.7.8.系统联动及紧急预案806.7.

3、9.系统冗余816.8.安防集成管理系统之视频监控856.8.1.系统结构856.8.2.前端系统设计876.8.3.IPC功能876.8.4.系统基本功能及指标916.8.5.监控中心系统设计946.8.6.设备主要参数986.9.安防集成管理系统之防盗报警系统996.9.1.系统结构996.9.2.系统功能1006.10.一卡通系统1016.10.1.系统概述1016.10.2.需求分析1026.10.3.一卡通设计原则1036.10.4.卡的选择1066.10.5.库的选择1066.10.6.线的选择1066.10.7.总体方案设计1076.10.8.门禁系统1086.10.9.停车场系

4、统1136.11.巡更系统1176.11.1.系统概述1176.11.2.系统需求1176.11.3.系统设计1186.11.4.工作过程1196.11.5.系统特点1196.12.RFID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1216.12.1.系统概述1216.12.2.项目需求分析1216.12.3.RFID技术应用优势1216.12.4.系统特点1236.12.5.RFID图书管理规划1246.12.6.图书管理系统管理规划1256.12.7.系统流程1286.12.8.项目优势1306.13.多媒体音视频系统1356.13.1.系统概述1356.13.2.设计宗旨1356.13.3.设计功能满足1356

5、.13.4.系统设计依据、设计目标和设计范围1356.13.5.各功能房间设计1401. 工程概况XXXX图书馆座落在相城区高铁新城,位于太东路南侧,相融路以西,规划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考虑到与老馆的功能衔接和错位发展,XXXX图书馆将具备公共图书馆服务、文献存储集散和配套服务三大功能,打造成为一个集国内首个大型智能化书库、针对0-14岁少年儿童的多功能“悦读新天地”、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智力支撑的高端信息服务平台和阅读学习与文化休闲相互融合的“市民书房”等诸多亮点于一身的文化休闲场所。2. 系统概述图书馆建筑作为现代化高校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有吸引眼球的外观,又要有丰富的文化内

6、涵,还要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其形式和内涵都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智能化成为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趋势。智能化图书馆是一个高新技术的结合体,它将建筑、计算机、通信、楼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综合布线系统等系统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社会经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科学和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全球信息化浪潮来临之际,智能化图书馆己成为新的发展热点。图书馆作为科技和信息的前沿,为继续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纷纷对传统图书馆进行智能化改造或新建智能化图书馆,如何在当前环境下,建立实用、经济、统一、快速、安全、可靠、

7、扩展性强、美观的智能化图书馆是建设智能化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方面。考察20世纪末直到现在的新技术革命形势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可以发现目前信息技术上的每一点进步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直接、也越来越深刻。图书馆不但是城市文献信息中心,也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教育学术性机构,现代信息技术是影响图书馆发展最深刻的环境因素。高密度的信息储存技术,高速度的信息传递技术,高效率、高质量的信息查询技术,在变革了人们生产、收集、组织、传递和使用知识信息的方式的同时,也使信息服务的机制、结构以及服务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将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运用到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用这些技术来促进日常工作,改变图书馆的传统模式,致

8、力于营造以知识导航为服务观念的发展环境,不再只局限于向读者提供馆藏文献,还提供所有网络上的可利用的文献,协助教学和科研是目前我们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重点。进入世纪,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革命从根本上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进程,高校图书馆采用了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各种自动化集成系统建立自己的内部网络环境,呈现出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社会化的特征。这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体系、服务功能、业务流程和运行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面临各方面的挑战。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在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和安全技术、信息服务模式选择方面显得更加迫切。图书馆建设中实施建筑智能化系统,旨在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与各种

9、机电设备的有机结合,提高建筑物运行,管理,安保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在为读者和工作人员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工作环境的同时,实现节约能耗,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3. 设计依据我公司根据以下标准、规范对图书中心弱电系统进行设计: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和规范1. CECS 9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2. GB5031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 YD/T926 1-2-19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4. JGJ/T16-92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5. 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6. GBJ79-85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7.

10、JDJ16-83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8. GA/T 75-94安全防范工程的程序与要求9. GA/T70-9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10. 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1. GA/45-93警用摄像机与镜头连接12. GA/T74-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13. 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系统特性指标14. GB495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15. GB/T1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16. 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7. GB6501-86电缆电视分配系统标准18. GB10408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

11、规范19.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国际技术标准、规范:1. ISO/IEC 11801:1995建筑物综合布线规范2. EIA/TIA-568A:1995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3. EIA/TIA-569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路由标准4. EIA/TIA-606商务建筑物电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5. EIA/TIA TSB67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测试标准6. EIA/TIA TSB72集中光纤布线指导原则4. 设计原则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在图书中心的弱电系统设计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可行性和适应性:系统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可能性,满足今后发展的需要。 实用性和经济性:系统建设始终贯

12、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 先进性和成熟性:系统设计既要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且具有发展潜力,关键设备选用国际主流产品。 开放性和标准性:为了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要,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 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和稳定,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安全性和保密性:在系统设计中,既要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

13、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 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以最简便的方法、最低的投资。实现系统的扩展和维护。5. 设计范围根据XXXX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弱电系统:1.综合布线系统2.网络系统(包含无线WIFI覆盖)3.视频监控系统4.入侵报警系统5.停车场管理系统6.巡更系统7.门禁管理系统(含一卡通系统)8.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9.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0.智能照明控制系统11.信息发布系统12.公共广播系统13.智能会议系统6. 各系统方案6.1. 综合布线系统6.1.1. 系统概述当前,以数字化校园

14、/数字化图书馆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更为迅速,各种信息化应用正改变着老师和学生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思维方式,引发了教育行业一场新的革命。学校图书馆作为收集、存储、传播知识的宝库及汇集、交流、开发信息的枢纽,它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同时,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求,作为信息港的图书馆,它身已由传统的图书馆向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图书馆的方向发展。警官学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港,所以在网络这块要做得很完善。建设一个完整的、符合现在及将来要求的高标准的新一代的数据中心需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高可靠性基于标准的开放系统,预先经过测试,确保系统7*24小时稳定可靠。 高性能满足目

15、前的网络传输需求,支持至少1G或10G甚至更高速率传输 高密度节省空间,方便设备散热设备散热。 可维护性美观大方,适应频繁的需求变化,方便MAC维护。 可扩展性充分考虑未来业务增长,支持未来扩容需求。本方案设计整个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方式,利用先进的布线结构和合理的线缆布置方法把所有线缆统一综合布局,结合机房的散热系统,能充分达到节能和高效散热的目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标准化、开放性的布线系统,以单一的传输介质和星型结构建立统一的数据、音频、视频信号高速传输网络,克服了传统布线封闭、兼容、维护、扩充、高成本等方面的弊端。结构化综合布线相对独立于应用,它支持各种逻辑连接和各种标准设备

16、的接入,为整个应用系统的互连共享、扩充发展奠定了基础。6.1.2. 系统设计原则1. 系统符合用户当前和长远的通信要求。2. 系统遵循国际国内标准。3. 系统采用国际标准(EIA/TIA568A标准)建议的分层星形拓扑结构。4. 系统要立足开放原则,既支持集中式网络,又支持分布式网络系统。如:CLIENT/SERVER5. 系统的信息出口采用标准的RJ45插座,以支持话音,数据,图象等多媒体的传输。6. 系统支持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厂商的计算机和网络产品。7. 系统应符合综合业务数字网络ISDN的要求,以便于与国际国内其它网络互联。8. IEC332-3C的阻燃要求9. IEC745-1/2无卤

17、要求10. LUCENT TECHNOLOGIES SYSTIMAX SCS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总则6.1.3. 系统设计本设计采用6类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与多模光缆布线系统相结合的方案,从而提供网速万兆的网络主干,并保留进一步提高网络传输速率。本次综合布线共分为五个子系统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工作区子系统:包含工作区信息点模块、面板。 水平子系统:包含至工作区信息点的水平线缆 弱电间子系统:包含语音配线架、数据配线架、跳线、主干光纤配线架、理线架、机柜及标识等; 主干子系统:包含垂直主主干缆及及线缆的标识设备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的一系列接插件。本次大楼的综合布线分为两个部分

18、,一部分网络为图书馆内部使用,包括数据、无线网络和IP语音传输;另一部分为弱电网络,主要为弱电系统(如监控、楼宇自控、信息发布等)使用。6.1.3.1.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WorkAreaSubsystem)处于用户终端设备(如电话、计算机、打印机等)和水平子系统的信息插座(TO)之间。该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至信息插座之间的连接器件组成,包括跳线、连接器或适配器等,实现用户终端与网络的有效连接。前端点位布点原则如下:1. 以无限网络覆盖为主,通过无线接入设备来实现日常图书馆书籍及设备管理。无线AP点位以每10平米一个的密度布置点位,充分考虑墙及其他遮挡物对无线信号的遮挡,适当多布置点位,消

19、减遮挡物对无线网路影响。2. 具有功能性的房间,如各种体验区、亲子活动区、餐饮区、各种影音室、文化超市、总服务台等房间需要根据其布置的数字设备、音视频设备、一卡通设备的数量来预留点位。3. 图书管理房间区域,如各种阅读区、各种书库、特色资源陈列室、古籍修复区等点位主要在墙面设计点位,主要辅助图书管理设备(如图书扫描、移动图书管理等)提供数据接口。4. 弱电功能型房间,如控制中心、楼控中心等位置,根据数据点位需求在墙面或地面布置响应的数据点位。5. 影院等位置在放映房间根据需要在墙面或地面布置点位。6.1.3.2. 水平子系统考虑到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图书馆水平子系统建议采用6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

20、连接各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与配线间的配线架。水平子系统应当按楼层各工作区的要求设置信息插座的数量和位置,设计并布放相应数量的水平线路。为了简化施工程序,水平子系统的管路和缆线的设计和施工应当与建筑物同步进行。 图书馆每层有四个弱电间,水平布线路径选择就近的管理间对接。水平线缆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内网采用六类屏蔽双绞线。信息插座与双绞线均可靠地提供250MHz的传输带宽,支持ATM155622Mb/s和1000BASE-T的信息传输,水平配线电缆长度不超过90米。水平电缆在配线间内接线端子与信息插座之间均为点到点端接。任何改变系统的操作(如增减地址改变等)都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为系统线路故障检修

21、提供极大方便。外网、语音、IP电话水平线缆沿水平综合桥架敷设;内网水平线缆沿水平内网桥架敷设。水平布线,是将电缆线从管理间子系统的弱电间接到每一楼层的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上。设计者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从路由(线)最短、造价最低、施工方便、布线规范等几个方面考虑。但由于建筑物中的管线比较多,往往要遇到一些矛盾,所以,设计水平子系统时必须折中考虑,优选最佳的水平布线方案。数据系统及语音系统均采用六类非屏蔽系统,水平线缆采用高质量先进的线缆。所选的线缆具有极高的抗电磁干扰性(EMC),具备很高的备用冗余,使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及灵活性。弱电间内接线端子与信息插座之间均为点到点端接,任何改变布线系统的

22、操作(如增减用户、用户地址改变等)都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增减用户只需在IDF做必要的跳线即可,使系统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实为系统线路故障检修提供极大方便及安全可靠。水平部分由通信电缆井内配线架采用金属线槽敷设到吊顶内,用金属管沿墙暗敷设至工作区,如下图示:线缆路由走向建议: 信息点线缆走向可以通过墙上/柱上暗管到距地30cm处。墙上信息点处需在墙内预埋合适管径的管道,并在出线口处预埋固定暗盒。 机房的线缆可由高架地板下穿过,插座可安装在机房的任意位置,此种方式灵活多变。 敷设电缆应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设时应防止电缆之间及电缆与其他硬物体之间的摩擦,固定时松紧应适度; 多芯电缆的弯曲

23、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6倍; 线缆槽敷设截面利用率60%,线缆穿管敷设截面利用率40%; 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当平行敷设时,其相互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在线缆跨越建筑物沉降缝、连接缝时,应在两端加接蛇形管; 电缆沿支架或在线槽内敷设时应在以下各处固定牢固: 当电缆倾斜坡度超过45或垂直排列时,在每一个支架上; 当电缆倾斜坡度不超过45或水平排列时,在隔1-2个支架上; 在线路拐弯处和补偿余度两侧以及保护管两端的第一、二两个支架上; 在引入接线盒及分线箱前150-300mm处。6.1.3.3. 弱电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信息插座式配线架以及相关跳线组成。

24、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你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通过卡接或插接式跳线,交叉连接允许你将端接在配线架一端的通信线路与端接于另一端配线架上的线路相连。插入线为重新安排线路提供一种简易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安装跨接线时使用的专用工具。互连完成交叉连接的相同目的,只是使用带插头的跳线、插座和适配器。互连和交连适用于光缆。光缆交叉连接要求使用光缆跳线在两端都有光接头的光缆跳线。图书馆各楼层均应设置四个弱电间。弱电间内使用标准机柜,并根据信息点的数量安装双绞线和光纤配线架。管理子系统在实施时要求如下:综合布线系统管理间、设备间里的设备全

25、部安装在标准19英寸宽的机柜内。设备主要包括支持双绞线的RJ-45标准接口跳线盘、支持语音系统的IDC连接模块及布线框、辅助性的导线架等。 机柜或机架的垂直偏差度不大于3mm,安装应牢固。各类接线模块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安装机架、配线设备及金属钢管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配线架用于在设备间终接水平布线电缆。配线架应当根据楼层内信息点的数量选择24口或48口。另外,配线架必须与水平布线电缆采用同一标准,全部为6类非屏蔽系统。管理子系统所使用的跳线有两类,即光纤跳线和双绞线跳线。光纤跳线用于实现光纤终端盒与汇聚交换机或核心交换机的连接,应用于垂直主干

26、布线和建筑群布线。交换机光纤端口为LC端口(SFP模块),而光纤终端盒刚采用LC适配器,因此光纤也应当分别采用LC-LC光纤跳线。另外,由于垂直主干布线采用多50/125m多模光纤,因此应当根据布线光缆的型号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光纤跳线。语音主干采用100对110型机架卡接式配线架,并配有足够的安装背板,连接块和标签条。安装方式1. 配线架的位置符合设计规定,误差小于10mm;2. 用吊锤检查直列的垂直,上下相差应小于3mm;3. 底座水平误差不超过水平尺准线;4. 铁架接地良好;5. 加固吊架和滑梯牢固可靠。滑梯滑动自如,制动装置可靠;6.1.3.4. 主干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贯穿整个建筑物各个

27、水平区子系统连接路由的传输介质,它将各分配线架(IDF)、主配线架(MDF)以及总配线架以星型结构连接起来,贯穿于大厦的垂直竖井中。垂直主干子系统的任务是通过建筑物内部的传输电缆,把各个服务接线间的信号传送到设备间,直到传送到最终接口,再通往外部网络。它必须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适应今后的发展。弱电网、外网主干均采用16芯50/125m多模室内OM3万兆光缆,支持万兆高速网络系统连接,以满足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对高速率传输和带宽的需要。语音主干采用三类大对数电缆。垂直干线沿弱电竖井综合桥架敷设。干缆用量垂直主主干缆的计算方法:垂直线缆长度(单位:米)=(距MDF层数层高电缆井至MDF距离端接容限(

28、双绞线6m)(每层需要根数)垂直线缆布线方式电缆井方法:在每层楼板上开出一些方孔使电缆可以穿过这些电缆井从这层楼伸到那层楼,电缆捆在钢绳上,钢绳靠墙上金属条或地板三角架固定,可以让粗细不同的各种电缆以任何组合方式通过。这种方法灵活,占用面积小,但难于防火,安装费用高,可能破坏楼板的结构完整性。在敷设电缆时,对不同的介质电缆要区别对待。1. 光纤电缆1) 光纤电缆敷设时不应该绞结;2) 光纤电缆在室内布线时要走线槽;3) 光纤电缆在地下管道中穿过时要用PVC管;4) 光纤电缆需要拐弯时,其曲率半径不能小于30cm;5) 光纤电缆的室外裸露部分要加铁管保护,铁管要固定牢固;6) 光纤电缆不要拉得太

29、紧或太松,并要有一定的膨胀收缩余量;7) 光纤电缆埋地时,要加铁管保护。敷设原则:以垂直线槽为依托,垂直分布于弱电井中,引至各层电信间和中心机房。弱电竖井从底层到顶层垂直连通,竖井面积不小于5M2。主干敷设方法遵循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对电缆井中主干敷设的规定,用防火材料密封所有的电缆孔或弱电竖井。6.1.3.5.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是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设备间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主机设备及入口设施也可与配线设备安装在一起。本图书馆的设备间位于4层计算机机房内。设备间是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设备间主要安装配线设备。设备间设置在一层

30、的信息中心机房。用来连接所有的楼层配线间的主干缆线。设备间安装19标准42U网络机柜,主要安装配线设备、网络设备及服务器等。配线设备主要是光纤配线架、数据配线架及语音配线架。光纤配线架采用抽屉式ODF光配单元,数据配线架采用24口六类配线架,语音采用100对110型配线架。6.1.3.6. 标识管理图书馆点位比较多,需要清晰的标明各个线缆的路径和接口的名称才能才能为后期的使用和维护提供有完整的依据。管理应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在本项目中针对信息点位分楼层进行编号,机柜、电信间(弱电间)按功能及楼层编号;如电信间RD13,

31、其中RD是弱电的首字母缩写,代表弱电间,1代表弱电间号,3代表设备编号;机柜编号PDS13中,PDS代表机柜内设备的主要应用业务,在此为综合布线系统,后面的数字同弱电间编号。6.1.3.7. 电器防护综合布线电缆与附近可能产生高电平电磁干扰的电动机、电力变压器、射频应用设备等电器设备之间应保持必要的间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类别与综合布线接近状况最小间距(mm)380V电力电缆2kVA与缆线平行敷设130有-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70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0380V电力电缆25kVA与缆线平行敷设300有-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

32、50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80380V电力电缆5kVA与缆线平行敷设600有-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300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50综合布线系统缆线与配电箱、变电室、电梯机房、空调机房之间的最小净距宜符合下表的规定。 名称最小净距(m)名称最小净距(m)配电箱1电梯机房2变电室2空调机房2墙上敷设的综合布线缆线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应符合表7.o.1-3的规定。表综合布线缆线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 其他管线 平行净距(mm)垂直交叉净距(mm)避雷引下线 1000300保护地线 5020给水管 15020压缩空气管 15020热力管(不包封)500500热力管(包封)30

33、0300煤气管 30020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相应的缆线和配线设备,或采取防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低于3Vm时,宜采用非屏蔽电缆和非屏蔽配线设备。 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Vm时,或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要求时,可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和光缆布线系统。 当综合布线路由上存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要求时,宜采用金属管线进行屏蔽,或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及光缆布线系统。 在电信间、设备间及进线间应设置楼层或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共用接地的接地系统,如单独设置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如布线系统的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

34、的接地体时,其接地电位差不应大于1Vr.m.s。 楼层安装的各个配线柜(架、箱)应采用适当截面的绝缘铜导线单独布线至就近的等电位接地装置,也可采用竖井内等电位接地铜排引到建筑物共用接地装置,铜导线的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缆线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屏蔽电缆屏蔽层的两端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综合布线的电缆采用金属线槽或钢管敷设时,线槽或钢管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应有不少于两点的良好接地。当缆线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电缆和光缆的金属护套或金属件应在入El处就近与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 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应符合设计要求。 6.2. 网

35、络系统6.2.1. 系统概述网络系统建设有其特殊性,按照对应的技术标准和统一规划来进行建设。网络系统建设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网络通信平台采用TCP/IP网络协议体系结构,并采用Intranet运行模式;网络通信平台采用可靠的双星形分层网络结构;整个网络通信平台采用中心式拓扑结构。(网络)中心的内部网络是一个局域网(LAN),采用中心式拓扑网络结构。中心采用10000Mbps快速以太网,即主干10000Mbps,1000Mbps连接到各服务器与接入层交换机,1000Mbps交换到桌面;网络设置二级交换,即核心层交换和接入层交换;利用交换机的虚拟局域网(VLAN)功能,将属于同一业务需求的端口划分

36、在同一网段内,从而实现各业务需求网络之间的分隔;三级骨干网的物理信道统一选择以光纤专线为主信道,接入互联网。整个网络系统,包括核心主交换机、广域网路由器、安全设备、服务器系统等要采用统一的操作系统和管理平台,支持端到端的服务,以保障数据、语音及视频的传输。其中,局域网系统要支持VLAN并具有三层交换能力,广域网系统要支持多种WAN链路,支持冗余备份和安全加密。网管系统要采用统一的管理平台和集中的管理模式。全网建立高强度的网络防病毒、反入侵、上网行为管理,实时监控网络运行状况。我们将按照网络系统建设要遵循的原则和网络系统建设技术标准进行方案设计,把网络系统建设的技术标准融化在方案中。一个按技术标

37、准和统一规划建设的网络系统将在先进性、开放性、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经济性、易维护性、互联互通性等方面体现出极大的优势,为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6.2.2. 设计目标本次项目设计目标:为XXXX图书馆建设一个至少能满足各种信息应用系统(包括图书馆信息系统)所需的、具有良好扩充能力和标准化水平的基础网络设施。详细的设计目标如下:总体网络功能建设一个可靠、稳定、具有可伸缩性和扩展性的千兆主干网络,能满足日益增加的网络应用需求和不断增加的信息用户;Internet 接入提供稳定、可管理可控制的上网环境;网络安全本项目需求更强调的是全网范围的安全性,包括:物理安全、网络边界安

38、全、行为管理、设备安全、应用安全等;服务器及存储建设建设内网图书馆信息系统服务器,并提供大容量存储;视频监控系统在图书馆内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通过网络加强图书馆管理工作;门禁系统及RFID应用在图书馆内安装门禁系统及RFID应用,在减轻图书馆管理工作强度上提供更便利、高效的服务;网络传输性能和 QOS为保障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质量,满足关键性任务的传输要求,可采用 QOS 技术实现关键任务的排队、延时、丢包及抖动等详细的网络性能参数;网络扩展性(可伸缩性)网络可伸缩性主要体现在对网络规模扩大和应用部署的支持方面,如接入访问机构增加、应用类型变化等;高性价比和投资保护在顾及系统先进性的同时要充分考

39、虑到性能和系统造价以及技术发展趋势和设备投资保护的问题;6.2.3. 设计原则稳定性和可靠性网络中单点故障不会使局部网络失去与整个网络的连接,多点故障不会造成整个网络被分成几个互不相连的部分。一个多业务的网络系统,将承载非常多的业务。如果网络瘫痪将是非常可怕的严重问题,所以说稳定性代表着网络必须能够提供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服务和不影响整个网络服务的前提下进行安全维护和故障修复。传输网络系统作为整个应用系统的基础,其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业务应用的好坏。网络系统的故障可能直接给业务应用带来灾难性的损失。网络系统的可靠性主要是要防止在网络上出现因某一点出现故障,而导致全网瘫痪,如某个设备或某条线

40、路出现故障而对整个网络系统产生影响,即避免单点故障。我们一向十分注重网络设备的稳定性。核心层设备的可靠性必须保证最高级别,应具有完整的容错结构。标准化和易扩展性网络的结构,技术和产品的标准化,结构的易扩展,技术和产品的可连续性。为了保证网络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又保证该网络系统在一定时期内不落后,我们在网络系统设计时,并不是一味追求高配置、高速率,而是在保证网络系统的先进性的同时,充分利用用户现有资源,选择具有良好扩展性和升级能力的网络设备,设计出具有良好扩展性的网络拓扑,以保证整个网络系统的可扩展性及升级能力。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选用了具有良好开放性的网络协议和平台,易于扩充、

41、升级;2、用户端网络操作系统选用适合于多种媒体访问技术和多种高层协议的系统;在网络应用扩展时可以在原设计基础上无缝升级。实用性根据现在的需求和可以预见的需求增长情况设计网络系统,不追求空洞的技术先进性,避免追求高档和最新技术花费的巨大代价。网络系统的构造提供了信息传输的载体,它的目的是使应用系统上的数据可靠、有效地在各客户机及服务器之间传输,也就是说,应根据应用系统的需要来决定网络的架构。因此,构造网络时决不仅仅是构造一个通道,而是从满足应用系统的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应用系统的功能分布(包括声音、图形、图象等多媒体)来决定网络上的数据流量、数据流和路由选择。建立统一的建网模式,保证在具体连网时可

42、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组网。安全性和保密性在本网络系统中,由于网络分布广、节点多,因此必须防止网络不受未授权用户的侵扰,或防止内部用户无意识地对网络的侵害。具体而言,必须防止如下情况: 1、对一些机要数据,机要文件的窃取;2、外部(公网)的非法访问;3、黑客攻击;4、对数据的非授权修改、增删;5、对网络系统的蓄意破坏;病毒的干扰;6、对网络环境的意外或灾难性破坏,如掉电、火灾等。因此,在设计本网络系统中,可以从几个方面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设置在被保护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一道屏障,以防止发生不可预测的、潜在破坏性的侵入。它可通过监测、限制、更改通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

43、能地对外部屏蔽网络内部的信息、结构和运行状况,以此来实现网络的安全保护。防火墙的主要安全功能包括:(1)、网络访问控制(2)、网络访问安全审计(3)、内容安全扫描2、防病毒技术:从防病毒产品对计算机病毒的作用来讲,防病毒技术可直观地分为病毒预防技术、病毒检测技术及病毒清除技术。防病毒产品的主要实现技术途径为:(1)、客户端防病毒技术(2)、服务器防病毒技术(3)、病毒网关技术3、安全监控技术:安全监控技术是近年出现的新型网络安全技术,目的是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如记录证据用于跟踪和恢复、断开网络连接等。实时入侵检测能力能够阻止来自外部网络黑客的入侵,和对付来自内部网络的攻击。

44、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两类:(1)、基于主机(2)、基于网络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用于保护关键应用服务器,实时监视可疑的连接、系统日志检查,非法访问的闯入等,并且提供对典型应用的监视,如 Web 服务器应用。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控网络关键路径的信息。对网络环境的严格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测试关键的网络设备、通信线路以及供电等配套设施和环境。其它网络系统的物理结构、逻辑结构和地址空间的层次化和模块化,利于网络的构建和扩展;适应多业务发展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可服务于图象,话音,数据的业务网;网络系统应具有很好的收敛性和可扩展性,同时其网络额外开销是极小的,且受到国际标准的支持,保证不同设备

45、见的互通性;全网可进行统一或分布管理,网络维护简单有效。图书馆的网络设计是基于一个模块化、层次化的设计思想,这也是对网络进行高效管理的首选方法。6.2.4. 网络设计模块化设计所谓模块化就是将整个网络按功能和安全需求分为若干个组件,这些组件之间有一定的安全边界,组件内部具有完整的网络设计。模块化设计的好处在于:1解决各网络之间的冲突问题;2简化安装和后台设备管理;3易于故障检测和分离问题;4易于执行不同类型的服务和安全方针;5易于扩展和替代原来的技术。一个典型的模块化设计如下图所示:图书馆的网络设计针对各种不同种类,不同安全等级的业务进行模块划分,并且相互之间的访问将受到控制。当然,在实际情况中并不一定要求严格按照上诉模块划分,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做适当的裁剪与调整。层次化设计层次化网络设计模型对于大型网络,可以采用业界通用3层模型“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层次化网络设计模型。核心层核心层的主要提供不同网络模块之间优化传输服务,将分组尽可能快地从一个网络传到另一个网络,通常要保证核心层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最佳的网络性能。汇聚层到核心层要具备冗余传输链路,任何单条链路断连不影响网络的可用性。作为所有网络流量的传输中枢,核心层除了要求高性能交换设备和高带宽传输链路外,还需考虑选用支持负载均衡或负载分担特性的设备实现负荷均衡。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