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某项目资料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复垦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某项目资料全.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编号:*建设用地复垦项目规划设计报告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编制单位:*编制日期:2011年11月25日*建设用地复垦项目规划设计报告项目承担单位(公章)报告编制单位(公章)负责人: 复核人: 编制人: 编制日期:2010年7月25日目 录1、项目概况- 1 -1.1项目区所在地概况- 1 -1.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1 -1.2.1地理位置及权属- 2 -1.2.2项目区自然条件- 2 -1.2.3土地利用现状- 4 -2、复垦目标- 7 -3、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依据- 7 -3.1基本原则- 7 -3.2主要依据- 8 -3.2.1有关法律、法规- 8 -3.2.2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性文
2、件- 8 -3.2.3土地利用规划- 9 -3.2.3有关规范、技术标准- 9 -3.2.4其他资料- 9 -4、项目分析- 10 -4.1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10 -4.1.1影响待复垦土地适宜性因素- 10 -4.1.2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与结果- 10 -4.2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13 -4.3项目区内土方工程量平衡分析- 14 -4.4水资源平衡分析- 14 -4.5公众参与分析- 14 -4.6效益分析- 15 -4.6.1经济效益- 15 -4.6.2社会效益- 15 -4.6.3生态效益- 15 -5、规划设计和投资预算- 16 -5.1规划设计方案- 16 -5.1.1
3、项目区规划建设标准- 16 -5.1.2复垦区农用排涝(洪)沟渠设计- 18 -5.1.3工程设计- 20 -5.2主要工程内容与工程量- 21 -5.2.1土地平整工程- 21 -5.2.2农田水利工程- 22 -5.2.3生产道路工程- 22 -5.2.4植物种植工程- 22 -5.3项目实施计划- 23 -5.4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 23 -5.5投资预算- 23 -6、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24 -7、结论与建议- 26 -7.1 结论- 26 -7.2 建议- 27 -附表:1.项目片区土地利用四至表 322.项目片区复垦后农用地发包方案统计表 333.项目工程进度计划安排表 344
4、.项目预算汇总表 35附件:1. *建设用地复垦项目预算书 372.*区建设用地置换(调整后)拟置换地块*勘测定界报告书及土地勘测定界图(1:2000) 87附图: 1、项目区现状地形图(1:2000)2、项目规划设计图(1:2000)3、土地复垦项目土方调配图4、土地复垦工程单体设计图5、项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局部复印件1、项目概况1.1项目区所在地概况*建设用地复垦项目位于*市*区*街道。*街道位于*市*区东部,东、北与*接壤,南与*为邻,西与*相连。*街道地处*。*街道现辖13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和1个街道林场。街道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公顷,林地面积*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5、28%。街道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现有工业企业261家,主要支柱产业有服装、建筑、化工和机械制造等。2009年,完成财政收入690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664元。*街道地貌为低丘岗地类型,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呈东高西低状。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阳光充足,无霜期较长,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历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50mm,区内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街道无论是在地理位置、交通与产业状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与前景展望、经济开放程度、经济发展实力以及自然环境等诸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这将为*街道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1.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1.
6、2.1地理位置及权属项目区位于*区*街道*村,土地权属为集体土地,属*村村民委员会集体所有,总面积为2.9627公顷。(表1-1)1.2.2项目区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市*区*街道*村,区外东、西北为山,南、东南为工矿与草地相连,还有零星坑塘;区内部地形较为平坦、坡相间,北高南低,高程大概在45m60m之间,由于区内地势较高,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无自然灌溉水系。(2)气候项目区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区内光照充足,季风明显,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6,历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80mm,区内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3)水文*市地处*,一般每年的初夏(六月份)进入
7、梅雨季节,阴雨连绵,同时受南北冷暖气流交锋影响,暴雨集中。但降雨量季节分配不均,故梅雨季节区内低洼地段洪涝灾害有所发生。项目区外地表水体不发达,仅南面有零星坑塘分布,但高程远低于区内,地表植被用水主要来源于天然降雨。表1-1 复垦项目区各片区基本情况一览表单位:公顷、元片号位置及权属建设规模新增耕地新增耕地率现状地类农户数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砍伐林木数量补偿金额安置方式主要工程内容其他费用投资总预算其他乡镇村组权属1*街道*村集体2.9627 2.802594.59%0620430001977602.25-土方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其他工程464735.612442337.86H50G007075合
8、 计2.9627 2.802594.59%0001977602.25464735.612442337.86(4)土壤项目区内土壤以黄棕土为主,PH值6.57.5,土层为沙质土、沙壤土,平均含有机质6(g/kg)左右。其地块只适宜旱作物、林木与牧草种植,农业生产的综合性特征不明显。(5)自然灾害根据现场踏勘及对项目区内居民走访调查,项目区内没有发生过重大自然灾害。(6)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a. 水利设施状况本项目主要是废弃工矿用地复垦项目,项目区内现状无灌排设施,项目区周边主要为山体,灌排基础设施薄弱,需安排灌排工程,才能满足项目区复垦后农业生产需求。b. 交通状况项目区内中间东西向有原矿区运输便
9、道与周边干道连接,对外交通较为便利。c. 电力设施状况项目区东南端有农村电网,220v照明、380v动力电路横穿项目区,电力设施能够满足区内生产和施工用电的需要。d. 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项目区内植被稀疏,污染较轻。1.2.3土地利用现状根据本项目勘测定界报告,项目区总面积为2.9627公顷,权属为*街道*村集体土地,地类为独立工矿和少量荒草地,地点在*街道*村的*村民组。(见表1-2)表1-2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单位:公顷权属单位权属性质面 积地类独立工矿荒草地*街道*村集体2.96272.71880.2439界址点坐标表图号:点号XYJ1J2J3J4J5J6J7J8J9J10J11J
10、12J13J14J15J16界址点坐标表(续)图号:J17J18J19J20J21J22J23J 24J25J26J27J28J29J30J31J32J33J34J35J36J37J38J1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2.4项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途概述*区本次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区位于*街道,总面积为2.9627公顷,现状地类为:独立工矿用地2.7188公顷,荒草地0.2439公顷。根据*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项目区规划用途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它的实施符合*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复垦目标本批次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区总面积为2.9627公顷,根据项目区实
11、际情况,通过实地踏勘并进行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本方案拟定其土地复垦目标为:复垦后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为旱地2.8025公顷,沟渠0.0622公顷,农村道路0.0980公顷。(见表2-1)项目区复垦后的旱地地块规整、地面较平整,耕作层厚度达到30cm。耕地质量符合相关复垦技术规范要求;排洪、防涝等基础工程得到完善;道路通达,便于农业机械的运作。表2-1 项目片区复垦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比表 单位:公顷面 积项目片区复垦状态地类面积旱地荒草地农村道路沟渠独立工矿2.9627复垦前0.000.24390.000.002.7188复垦后2.80250.000.09800.06220.003、规划的基本原
12、则和主要依据3.1基本原则(1)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2)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3)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4)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5)坚持工程技术可行又经济合理的原则;(6)统一规划、统一整理、统一布置,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7)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要求;(8)依法保障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3.2主要依据3.2.1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年1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13、;(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地保持法(1991年6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地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3年3月);(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8)土地复垦规定(1989年1月)。3.2.2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性文件(1) 国土资源部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2)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3)安徽省建设用地置换暂行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93号);(4)关于做好实施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资2006262号);(5)关于印
14、发的通知(皖国土资2009370号)。3.2.3土地利用规划(1)*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 编制单位: *市人民政府);(2)*市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2001-2010年,编制单位: *市国土资源管理局);(3) *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 编制单位:*镇人民政府);(4) *市*街道城镇村、农业、水利、交通、环保、能源等方面规划。3.2.3有关规范、技术标准(1)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1995年7月);(2)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1011-1013-2000);(3)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3.2.4其他资料(1)*区*街道建设用地
15、置换复垦项目地块*勘测定界报告书(*, 2010年七月);(2)项目区土地的权属证明材料等。4、项目分析4.1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4.1.1影响待复垦土地适宜性因素影响复垦工作开展的有土壤的侵蚀能力、有效土层厚度、土壤的结构、pH值、土壤有机质、污染程度、地形坡度、供排水条件及周围环境衔接等九种因子。它们分属以下四个类型:首先,地形坡度影响能量的再分配,是最直接有效的评价因子。其次,供排水条件是植物生长的最重要因子。第三,土壤的构成(土壤的结构、有效土层厚度、pH值、土壤有机质、污染程度),直接关系着物种的选择,是最具有决定性的评价因子。第四,土壤的侵蚀能力,关系着植被恢复的难易程度,是举足轻
16、重的评价因子。在调研的基础上,把影响复垦工作的土壤的侵蚀能力、有效土层厚度、土壤的结构、pH值、土壤有机质、污染程度、地形坡度、供排水条件及周围环境衔接等9个制约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建立评价模型。它是土地复垦利用方向决策和改良途径选择的基础。根据农牧业适宜性评价等级标准分为一级(适宜)、二级(较适宜)、三级(临界适宜)和不宜四个级别。具体等级标准如表4-1:4.1.2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与结果项目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是多个环境要素综合表现的结果,每个环境要素又由多个环境因子组成。根据每一个环境因子确定的环境质量数值一般不能做出确定性的评价,也就是说,这些评价因子对最终的评价结果难以划定明确的界
17、限,是一个没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概念,其评价的对象、评价方法甚至评价主体及其掌握的评价标准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项目区待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较好的解决以上弊端。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具体步骤为:确定待复垦土地复垦方向适宜性评价因子预测值建立模糊关系矩阵确定模糊权数向量综合评价。其中模糊权数向量是根据专家经验法得出。具体数学计算过程在此不予赘述,表4-2和表4-3分别列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的预(实)测值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4-1 复垦土地主要限制因素的农林牧业等级标准表限制因素和指标划分农业评价林业评价牧业评价土壤侵蚀能力(以侵蚀沟占土地面积百分比评价
18、)10%一级一级一级11%-30%二级一级一级31%-50%三级二级二级50%不宜三级三级污染程度无一级一级一级轻度二级二级二级中度三级三级三级重度不宜不宜不宜地形坡度()7一级一级一级8-15二级一级一级16-25三级二级二级25不宜三级三级土壤有机质(g/kg)10一级一级一级10-6二级或三级一级一级6三级或不宜二级或三级二级或三级土壤结构壤土一级一级一级粘土、沙壤土二级二级二级重粘土、沙土三级三级三级沙质土、砾质不宜不宜不宜pH值5pH9一级一级一级1pH5或9pH14二级二级二级pH1或pH14三级三级三级排水条件偶尔淹没、排水好一级一级一级季节性淹没、排水好二级二级二级季节性长期淹
19、没、排水差三级三级三级或不宜长期淹没、排水差不宜不宜不宜灌溉条件有稳定灌溉条件的干旱、半干旱土地一级一级一级灌溉条件差的干旱、半干旱土地二级二级二级有效土层厚度(cm)100一级一级一级99-60二级一级一级59-30三级一级一级30-10不宜二级二级10不宜三级三级周围环境衔接根据情况而论表4-2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预测值评价因子评价单元*地块-地块1地块2侵蚀能力31%-50%31%-50%污染程度轻度轻度地形坡度8-157土壤有机质6-10g/kg6g/kg土壤结构粘土、沙壤土粘土、沙壤土pH值6pH86pH8排水条件较好较好灌溉条件差差有效土层厚度30-90cm30-59cm周围
20、主要地类林地、草地林地、工厂、坑塘表4-3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评价单元农作物种植林业种植复垦草地(绿化)*地块地块1较适宜较适宜较适宜地块2临界适宜较适宜较适宜从以上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这两个地块比较适合林业与草地种植,坡度、排水条件等都较好,农作物种植基本适合;但根据耕地优先原则,结合各地块的地类特征及周围的环境,本方案认为在做好平整和覆盖上植物生长层可复垦为旱地。4.2新增耕地潜力分析通过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的调查和现状图研究与分析,其现状土地是已经废弃的工矿用地,是国家鼓励进行整理复垦的。区内地带性土壤为粘土、沙壤土,污染较小,地形高差不大,特别是南面地块2内部是较平整的,排涝条
21、件较好;因此,在国家耕地紧张的状况下,通过对其平整覆表土后复垦为农用地是可行的,可成为本项目新增耕地的来源,符合土地利用政策。复垦后各类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详见表4-4。4-4 复垦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单位:公顷土地利用类型复垦前面积复垦后面积增减面积旱地0.002.8025+2.8025荒草地0.24390.00-0.2439农村道路0.000.0980+0.0980沟渠0.000.0622+0.0622独立工矿2.71880.00-2.7188合 计2.96272.96270.004.3项目区内土方工程量平衡分析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力求区内土方挖填平衡。经土方工程计算(方格网计算法),区内
22、北面地块1设计高程在52.9m(含30cm厚度的耕种土)、南面地块2设计高程在48.6m的情况下,整个复垦区平整工程挖方量为25851.6m3;项目区土方自行调配处理,并通过区域土方平衡的方式降低地块间落差,总挖方量与填方量(不含耕种表土)基本持平。平整后覆盖30cm厚度的耕种土,耕植土的来源为:在地块1与地块1的西北有面积约1公顷的荒草地,草地有厚度1 m的土层,该表土经过剥离、施肥处理后可以满足复垦项目区对耕作土层的需要。预计本项目区耕植土的需求量为0.85万方(除原有的草地)。4.4水资源平衡分析根据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本项目区拟复垦为旱地,植物生长主要是天然雨水,因此不需要进行水资源
23、平衡分析。4.5公众参与分析本批次建设用地置换复垦项目始终遵循公众广泛参与的原则,广泛征求了*区国土局、农委、水利局、环保局、财政局、建设局等各部门专家、当地群众和村干部的意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也得到了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会议交流、个人交流等多种形式,获得大量富有成效的信息,推进该项目实施决策的落实。特别是农业、水利等部门专家与当地群众代表共同参与分析论证,认真讨论项目区土地利用方案,大家一致认为,本次项目对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将发挥着积极作用。群众对项目实施的热情高,提出了许多有利
24、于项目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建议和意见,形成了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将为本项目的顺利完成打下基础。4.6效益分析4.6.1社会效益(1)本次土地复垦是为了满足建设用地的置换申报,它将为城镇村及工业用地的需要建立有利平台,有利于经济的发展。(2)经过土地复垦,将新增耕地面积,使粮食产量增加,有利于缓解当地粮食自给不足的矛盾。(3) 工矿废弃地的复垦,有利于整合有限的土地资源,是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规的有效方法之一。(4) 土地复垦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区内群众的生活、生产环境。(5)土地复垦工作的开展,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将增加临时就业岗位。4.6.2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预计新增耕地总面积2.80
25、25顷,新增耕地率94.59%;每年粮食产出将增加约21吨,年产值增加4.2万元。扣除生产成本50%,年纯收入为2.1万元,土地复垦资金(不含土地补偿费)投入回收期为22年;同时能置换出建设用地指标2.7188公顷,其置换增值效益难以用回收年限计算。4.6.3生态效益经过土地复垦,使得长期处于闲置、废弃状态的独立工矿用地得到了合理利用。复垦后,项目区内将增加一定的绿化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项目区土地抵御自然灾害和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增加植被覆盖率,有利于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5、规划设计和投资预算5.1规划设计方案以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为主导,对项目区进行复垦,达到地块规整、路渠成线的
26、用地格局,建设生态农业,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本次复垦项目区总面积2.9627公顷,大部分为废弃独立工矿。根据对片区的土地利用现状的适宜性评价,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地势较高,灌溉难度较大,不太适宜复垦为水田,但可以复垦为旱地;主要布局为:实行路、沟、田坎等综合配套建设,以实现较好的耕作条件;巩固和改善项目区和周边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以尽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项目片区复垦后土地利用结构见前表3-1。5.1.1项目区规划建设标准 复垦通用标准:(1)复垦区背景资料具备,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壤、植被、区域自然环境等资料。(2)复垦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选择应与当
27、地地形、地貌及环境相协调。(3)复垦场地应在边坡稳定性可靠,原有工程设施(坝、砍等)稳定(含地震情况下)的条件下进行复垦。(4)用作复垦场地的覆盖材料,不应含有有毒有害成分。如复垦场地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应先处置去除,视其废弃物性质、场地条件、必要时设置隔离层后再行覆盖。充分利用从废弃地收集的表土作为顶部覆盖层。(5)覆盖后的复垦场地规范,应能够满足复垦种植要求。(6)复垦场地有满足要求的排水设施,防洪标准符合当地要求。(7)复垦场地有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8)复垦场地有控制污染措施,包括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等。(9)复垦场地道路、交通干线布置合理。耕地复垦标准:根据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1
28、995)和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中的相关标准,复垦后耕地的有效土层厚度不小于50cm,耕作层厚度不低于30cm;土壤通体无污染,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不低于6g/kg;耕作层土壤以壤土为主,容量控制在1.1-1-3g/cm3。道路复垦标准:本复垦方案按照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相关规范和要求,复垦区道路设计按田间道和生产路标准,田间道路面宽4米。并与区外道路相接。 农田水利复垦标准:复垦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015mm。参照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相关要求,根据项目区自然条件,以暴雨重现期为10年、暴雨历时为1天、水沟过水能力按10年一
29、遇洪水频率设计。其他标准:(1)尽力提高农业用地率,实现地成块、路相连、渠相通、林相接;尽力排除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不利因素,确保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2)水利电力设施配套建设完备,能够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排水能力好。(3)注重植物种植表层土壤质量,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植物种植覆盖层厚度,使区内土地的土壤质量能够适宜多类旱作物与草本种植,以加快整个复垦区的生态恢复;种植地块大小应根据地形地势实际设计,要能够减少水土流失。(4)复垦区的土地平整尽量挖、填方量持平。5.1.2复垦区农用排涝(洪)沟渠设计本批次复垦项目区总面积为2.9627公顷,根据土地开发整理标准与农村用地的实际情况,项目区沟渠设计主
30、要为顺渠,沟宽为0.8米-1.2米即可。区内只考虑排水沟与截洪沟,渠(沟)断面尺寸由排水流量控制,设计排水流量小于0.1m3/s。(1)设计排水模数排水沟设计流量是确定排水沟断面和沟道上各种建筑物规模的依据。本次排水沟设计参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采用平均排除法计算确定,其公式如下: RPh1fE 式中:Q涝设计排涝流量;q涝排涝模数 (m3/s/km2);F排水沟设计断面所控制的除涝排水面积(km2);R设计净雨深 (mm);径流系数 (本复垦区0.3);P设计暴雨量;h1林间允许滞蓄水深 (本复垦区为h1=0);f历时一天的地块渗漏量,取f=3mm;E历时一天的地块蒸发量,取E=2
31、mm;t排水时间,取1d;经计算,项目区排水模数为0.63m3/skm2。(2)排水沟横断面设计当自流排水时,横断面设计可采用均匀流公式计算:Q=CRi C=R1/6/n式中:Q设计排水流量,(m3/s);排水沟过水断面面积(m2);=(b+mh)h;b沟道底宽(m);m沟道边坡系数;h沟道水深(m);R水力半径(m);i沟道比降;C谢才系数;n沟道糙率。根据规划的设计流量、拟定的比降及土质排水沟不冲不淤流速0.10.3m/s控制,具体计算采用理正岩土系列软件3.8版渠道水力计算程序计算。排水沟断面的水力要素,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渠床糙率土渠取0.025。由于本项目区排水沟主要排泄地表水,
32、其断面尺寸包括沟深由所排泄的地表水流量确定。5.1.3工程设计根据以上标准拟订工程设计为:1.农村道路项目区内原有南北向6米宽的泥土路与村庄相连,道路情况较差,但通过修整可以满足项目区农业耕种的运输需求,也符合土地开发整理标准中的农村道路规划标准,根据该情况,拟修整区内原有的道路作为本次复垦的田间道路,总长度245m,4米宽,道路路基坡度为1:1,路面坡度为1:0.5,为泥结石路面,路面高出北边旱地0.5 m。因地块较小,生产道路不需设计。2.排水沟根据实际调查与计算,拟在区内原有2条1米宽的沟渠作为本区的排水截洪沟(图中编号为沟渠1、沟渠2),总长度622.2m,边坡为1:0.5,沟深0.6
33、 m,为石砌,与周边水系相连,排水方向见规划图。3.高程与田坎设计:区内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根据现状地形设计为:整个地块四周筑高0.5 m、高0.4 m的田埂,以防止水土流失;地块1设计高程为50.8 m, 地块2设计高程为48.15 m,其中间为南北向的农村道路相隔, 农村道路高出地块2近3 m(地块设计标高详见规划设计图)。4. 护坡设计由于南北向的农村道路高出地块2近3 m,因此要搞好其护坡工作,根据项目区土质、坡度、气候等条件,可以植树与夯实(或散铺草皮)相结合的方式护坡。确保固坡绿化。5.其他经现场勘查,项目区虽然现状是独立工矿地,但区内土层土质良好,因此在经过平整后覆盖30cm厚
34、度的耕种土后可种植旱作物。耕植土的来源为:在地块1的西北有面积约1公顷的荒草地,草地有厚度1 m的土层,该表土经过剥离、施肥处理后可以满足复垦项目区对耕作土层的需要。5.2主要工程内容与工程量5.2.1土地平整工程项目区土地平整工程量估算见下表(土方计算采用方格网计算法,见土方平衡图;耕作层填方量另计):表5-1 土地平整工程量估算表 单位: m3项目区挖方量填方量耕作层备注*338683386885001.挖、填自求平衡。2. 耕作层厚度约在0.3 m;周边已剥离的表土。合计338683386885005.2.2农田水利工程根据对项目区的地理位置及周边自然环境的分析,区内农地主要是通过沟渠排
35、水。其主要农田水利工程量见下表:表5-2 农田水利工程量估算表项目区河道清淤(m3)修筑堤坝(m)沟渠(m)涵洞其他宽1.0 m宽2.0m*62222合计622225.2.3田间道路工程为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要,便于耕作,项目区修建农村道工程量见下表:表5-3 道路工程量估算表 单位:m项目片区田间道(m)生产路(m)备注宽3m宽4m宽1.5m宽2m*245合计2455.2.4植物种植工程区内植物种植工程的主要内容为道路一侧植树,工程量见下表:5-4 植物种植工程量估算表 单位:株 项目区工程内容*工矿废弃地合计树木1201205.3项目实施计划根据*省政府及国土资源厅的要求,结合项目区的气候条
36、件、项目实施资金的到位情况以及其他因素,计划项目工程的进度见附表3。5.4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项目区土地权属类型现为*区*街道*村集体土地,项目完成后土地所有权权属保持不变.项目实施后,本着保护土地所有权的合法权益为原则,依据权属界线,对新增耕地2.8025公顷,按自愿原则,由土地所有权人发包给附近村民耕作,或集中发包给其他土地经营户耕作,以保障农业集约化、效益化生产经营;但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5.5投资预算根据项目工程量,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政部建2005169号)预算项目总投资为2442337.86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3718
37、59.10万元;前期工程费20080.41万元;工程监理费5577.89万元;竣工验收费11155.77万元;业主管理费8173.46万元、不可预见费47888.98万元。详细情况见*建设用地复垦项目预算书。6、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根据土地开发整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特制定本次土地复垦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如下:(1)组织保障:a、本方案经上级审批后,即具有一定的法规效力,应严格按照执行,并认真组织实施。b、成立以分管区长为组长,区国土、农业、林业、环保、水利、财政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土地复垦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本次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2)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土地复垦工作的管理制度,保障项目建设
38、顺利完成,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a、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规划、组织、监督、检查工作。项目承办单位应与项目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并按合同规定严格管理,若出现相关事故,则由双方法人各自承担相应的经济、技术和法律责任。b、实行工程招、投标制:工程招、投标是对争取到的项目实施招投标管理,主要根据国家要求和项目规划方案,采用社会招标方式组织项目建设,促进机制转化,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将建设、经营职能移交给社会,在土地整理中心和承包企业之间形成甲、乙方关系,以利提高效率,保证质量。c、实行工程监理制: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行全面质量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工程监理规章、制度。施工单位建立自检队
39、伍,共同把好质量关。d、实行项目公告制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要实行公告制,并设立公告栏,告知群众本项目的有关情况,如: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目的、项目规划任务、项目建设期限、工程总体布局、规划方案的效益分析、土地整理权属调整方案等等,以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并使之积极参加到工程建设中来。(3)资金保障项目资金实行领导责任制度、资金报账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竣工验收制度以及建成后的管护制度。项目法人对资金的专款专用负责。由项目法人组建财务小组和审计小组,财务小组对项目资金实行专账、专户、专管,规范财务制度和手续,严格履行资金报账制度;审计小组按工程进度监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对工程项目实行阶段与年终跟
40、踪审计,进行监督和管理,规范资金正常使用,确保项目资金按国家规定做到专款专用,以确保项目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同时对竣工验收和建成后的管护的资金使用也要做到专款专用,通过财务手续,接受监督和管理。通过这些制度来保证建设用地置换项目实施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4)技术保障a、组建由农业、水利、环保、林业、财经、城建、国土等部门构成的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专家组,负责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政策咨询、工程监督等。b、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3S”结合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等)为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服务。(5)其他配套措施a、坚持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本项目的实施涉及区内的土地征用和建筑物的拆除工作,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稳步推进本项目的顺利完成。b、按照安徽省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建设用地置换复垦的规定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建立工程进度日程表,按日统计工作进度,确保项目按期完成。7、结论与建议7.1 结论(1)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水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