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章.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5083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第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12第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12第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12第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12第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第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第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章.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金融发展理论、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相关内容;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改革的目标模式;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金融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金融发展理论;中国的金融深化改革。,第十二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第二节 金融压抑与经济增长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戈德史密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肯定了金融发展对于一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作用。70年代,罗纳德麦金农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爱德华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有力地证明了金融部门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

2、密切的关联。,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金融发展的含义金融发展(financial development),作为一个专用术语,按照戈德史密斯的解释,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金融结构包括金融工具的结构和金融机构的结构两个方面。,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衡量金融发展的基本指标根据金融发展的定义衡量金融发展程度,实际上是衡量金融结构的状态。另外,因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关系,所以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金融内部结构指标,二是金融发展状态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指标。,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金融内部结构指标 1.主要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 2.金融

3、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之比率 3.在非金融机构发行的主要金融工具中金融机构持有的份额 4.主要金融机构相对规模 5.同类金融机构资产之和与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率 6.主要非金融部门的内源融资和外部融资的相对规模 7.在外部融资方面,不同金融工具在已发行的各类债券和股票中所占的比重,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指标 1金融相关率金融相关率,是指某一时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的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2货币化率货币化率是指一国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主要用来衡量一国的货币化程度。,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除

4、了以上提到的指标外,还可以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构造适宜的金融发展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戈德史密斯得出以下主要规律:(1)从纵向看,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资产的增长比国民财富的增长更为迅速。(2)从横向看,经济欠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率比欧洲与北美国家的金融相关率低得多。(3)金融相关率还受到一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的影响。(4)在大多数国家中,金融机构在金融资产的发行与持有上所占的份额随经济的发展而显著提高。,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5)从直接融资的内部结构来看,随着金融机构的发展,债权比股权增长更快,而且长期债权投资的增长快于短期

5、债权投资。(6)随着金融的发展,银行资产占金融机构全部资产的比重趋于下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占有的比重相应提高。(7)金融发达国家的融资成本(主要包括利息和其他费用)明显低于不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注:流动性负债比率金融系统的流动性负债(通货+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和付息债务)GDP商业银行一中央银行比率存款货币银行资产(存款货币银行资产+中央银行资产)私人信贷比率存款货币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私人部门提供的信贷GDP,第二节 金融压抑与经济增长,一、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压抑现象(一)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压抑现象的表现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制显得很落后,从金

6、融结构的角度来考察,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工具形式单一,规模有限;而发达国家的金融工具则种类丰富,规模庞大。(2)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第二节 金融压抑与经济增长,(3)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单一,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非银行金融机构则极不发达,金融机构的专业化程度极低,金融效率低下;而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却错综复杂、功能全面。(4)发展中国家的直接融资市场极其落后,并且主要是作为政府融资的工具而存在,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5)由于发展中国家对金融资产的价格实行严格的管制,致使金融资产价格严重扭曲,因此无法反映资源

7、的相对稀缺性。,第二节 金融压抑与经济增长,(二)导致金融压抑的政策原因金融压抑现象虽然与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客观经济现实有关,但发展中国家政府所实行的金融压抑政策是更重要的原因。,第二节 金融压抑与经济增长,这种压抑性的金融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规定存贷款利率和实施通货膨胀人为地压低实际利率。(2)采取信贷配给的方式来分配稀缺的信贷资金。(3)对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控制。(4)人为高估本币的汇率。,第二节 金融压抑与经济增长,二、中央集中计划体制国家的金融压抑在中央集中计划体制的国家,普遍存在的情况是金融资产单一,银行业完全由国家垄断,金融业的价格和数量管制同时存在。不但利率、汇率

8、受到严格管制,信贷资金的规模和投向也是受管制的,基本上不存在规范意义上的金融市场。,第二节 金融压抑与经济增长,三、金融压抑对经济增长的阻碍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压抑政策扭曲了金融资产的价格,这种政策虽然在既定的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下为政府赤字融通了资金,但对经济效率的损害也是相当大的。,第二节 金融压抑与经济增长,(一)利率管制对经济增长的副作用(1)低利率促使人们更关心现期消费,导致储蓄水平低于社会最优水平,较低的储蓄使投资也低于最优水平,最终损害经济增长率;(2)低利率使潜在的资金供给者直接从事收益可能较低的投资,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3)政府管制的金融中介可能因地方性的、不受政府管制的

9、、非正规的地下的信贷市场的兴起而被削弱;(4)由于资金成本较低,银行借款人会投资于资本密集的项目。,第二节 金融压抑与经济增长,利率管制下的储蓄和投资,第二节 金融压抑与经济增长,(二)外汇管制对经济增长的副作用发展中国家对外汇市场进行管制,可以达到降低进口成本的目的,但如果在这些国家能以较低的官定汇率获得外汇的只是一些享受特权的机构和阶层,那么外汇的供不应求不仅不能使国民受益,反而会助长黑市交易活动。此外,由于本币币值高估,出口受到了极大损失,导致外汇资金更加稀缺,国际收支状况恶化。与此同时,一些持有官方执照的进口商利用所享受的特权赚取超额利润。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进口替代政策的情况下,更容

10、易引起重视重工业和轻视农业、轻工业的后果。,第二节 金融压抑与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学家对金融压抑的负效应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他们通过分析金融压抑对储蓄和产出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发现,金融压抑对储蓄率、投资率、出口和产出增长率都有显著的抑制效应。,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一、金融自由化的本质和内容金融自由化的真正含义是放松管制,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放松利率管制(二)缩减指导性信贷计划(三)减少金融机构的审批限制,促进金融同业竞争(四)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活跃证券市场(五)放松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限制,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二、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11、作用(一)爱德华肖关于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爱德华肖认为以取消利率和汇率管制为主的金融自由化政策会给经济增长带来一系列的正面效应:1储蓄效应 2投资效应 3就业效应 4收入分配效应 5稳定效应 6减少因政府干预带来的效率损失和贪污腐败,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二)麦金农关于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麦金农从金融自由化的导管效应和替代效应来解释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1货币与实物资本的互补性假说麦金农根据以下两个假设前提提出了货币与实物资本的互补性假说:(1)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不发达,所有经济单位都必须依靠自我积累来筹集投资所

12、需的资金;(2)投资具有不可分割性。,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2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根据货币与实物资本的互补性假说,麦金农提出了以下适用于欠发达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3金融自由化的导管效应和替代效应麦金农不但从货币和实物资本的互补性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而且还得出了投资和存款货币的实际利率在一定条件下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其函数表达式为:,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麦金农用下图表示货币存款的实际利率与投资的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货币的导管效应与资产替代效应的关系,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

13、经济增长,假设某发展中国家处于金融压抑状态,由于人为压低利率与通货膨胀并存,实际利率为负,在上图中用A点表示,那么,通过实施适当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存款的实际利率提高,在小于实物资本的平均回报率的范围内,导管效应发挥作用,投资将增加;显然,如果存款实际利率超过了实物资本的平均回报率,货币的资产替代效应发挥作用,投资反而下降。,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三、若干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这三个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实施了金融自由化改革试点。它们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四项:(1)取消对利率和资金流动的控制;(2)取消指导性信贷计划;(3)对国有银行实行私有化政策;(4)减少本国

14、银行和外国银行登记注册的各种障碍。,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智利的改革开始以后,通货膨胀率从1974年的600%下降到1981年的20%。阿根廷和乌拉圭两国的通货膨胀率则仍居高不下。智利的实际利率水平在1980-1982年分别为12.1%、38.8%和35.7%;阿根廷和乌拉圭不时出现负利率,但是,这两个国家的利率在许多时期还是相当高的。,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新西兰是发展中国家从严格管制的金融体系向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金融体系过渡的范例。直到1984年,新西兰政府对金融的干预还十分普遍。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一直奉行较严格的金融管制政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利率经常被控

15、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在信贷分配总额中,有1/3以上由政府指令支配。从80年代初期开始,韩国政府采取了金融改革政策。,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四、金融自由化的实际效果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虽然在理论上早有说明,但实证检验的结果不是十分一致。,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一)储蓄效应根据爱德华肖的观点,在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中采取的解除利率管制等措施能够提高储蓄水平。有些研究认为存在储蓄效应,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不存在。,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二)投资效应投资效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规模效应,指投资规模随金融自由化过程的推进而扩展;二是效率效应,指金融自由化导致投资效率提高

16、。,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三)金融深化效应金融深化,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结构的优化、金融效率的提高。对于金融自由化进程是否促进了金融深化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结果是高度一致的。,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四)经济增长效应金融自由化政策能促进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这段时期的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实际利率与实际CDP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一般来说,实际利率为正值的国家,经济增长率较高;实际利率为负值的国家,经济增长率较低,甚至为负值。,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五、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确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全球

17、金融自由化进程中,不断涌现的金融危机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金融自由化政策。,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一)金融危机的定义及其类型定义:通常的说法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利率、汇率、资产价格、企业偿债能力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超周期的恶化,便意味着金融危机的发生。类型:有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股市危机、债务危机和系统性金融危机等几类。,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二)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的联系细观三次金融危机,可以发现共同之处:危机爆发的国家均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这些国家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均很高。存在不同程度的经常项目下赤字。有大量外资流入,流入方式以银行贷款及其他债权投资

18、为主。均实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完全放开经常项目、部分或全部放开资本项目的货币兑换。银行资产质量存在较大问题,银行体系承受风险的能力脆弱。,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三)金融自由化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1利率自由化后,利率水平的急剧变动都会增加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 2钉住汇率制度与开放资本市场之间孕育着风险 3放松金融机构准入,加剧了金融业的竞争,监管松弛,增加了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金融业的风险 4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积累的大量不良资产降低了它们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六、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经验和教训(1)以金融自由化为基本内容的改革一定要有稳定的宏观经济背景。(2)金融自由化改革必须与价格改革或自由定价机制相配合。(3)金融自由化改革并不是要完全取消政府的直接干预,而是改变直接干预的方式。(4)政府当局在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和价格改革政策时,适当采用经济补偿手段。,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七、中国的金融安全和金融改革(一)中国金融未导致危机之谜(二)推进金融改革维护金融安全,复习思考题,1.金融自由化的内容。2.金融自由化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3.金融自由化的效应分析。4.如何理解金融压抑对经济的阻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