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广东专插本复习资料DOC.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5742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广东专插本复习资料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广东专插本复习资料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广东专插本复习资料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广东专插本复习资料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广东专插本复习资料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广东专插本复习资料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广东专插本复习资料DOC.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城市与城镇化一、城市的形成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从畜牧业分出。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二、城镇化1、 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2、 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 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

2、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我国城镇化过程的特点1、 新中国成立后,城镇的数量和城镇人口的总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 中国城镇化的速度与世界进程相比相对较为缓慢,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3、 中国城镇化过程的反复性和曲折性是世界上其它国家所少见的,大起大落是中国的主要教训。4、 中国缓慢的城镇化过程

3、并没有出现大城市人口过分膨胀的现象。5、 中国的城镇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的破产和城乡关系的尖锐对立展开的,它是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经济共同繁荣的道路,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本质特点。今天和未来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波澜壮阔的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第二章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一、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二、各朝都城1、 秦: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规模宏大。2、 汉长安:宫殿与市民居住生活区在空间上分隔,强调皇权,周礼制的规划思想理念得到全面的体现。3、

4、三国(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4、 唐(长安):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里坊制在唐长安进一步发展,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唐长安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5、 宋:里坊制逐渐被废除,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三、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 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城邦时期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2、 城市以广场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寻求集合图像与数之间的和谐以及秩序的美。3、 建筑十书古罗马维特鲁威的著作。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四、现代4、 田园城市:英国霍华德提出。意

5、义:提出发展极限的概念;有机平衡的原则;动态管理的观点。5、 卫星城市:昂温提出。这些卫星城镇独立性较强,城内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6、 柯布西耶:主张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想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市中心空地,绿化要多,并增加道路宽度和停车场,以及车辆与住宅的直接联系,减少街道交叉口,活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7、 雅典宪章: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座位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8、 邻里单位:要求在交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称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9、 马丘比丘宪章:重视人与人的联系。五、发展趋势 城市全球化,区域

6、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全球城镇化第三章 城市规划体制一、城乡规划法1、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2、“一书两证”制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二、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系统 1、城市总体规划是战略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实施性规划。 2、城乡规划分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第六章 经济与产业 1、 第一产业: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以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 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进行加工的部门,包括残矿业、执照也、店里、燃气及水的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

7、2、城市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发生地。3、目前对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国内外现代经济理论都有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基础,不同的产业结构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可以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而不同速度的经济增长又对产业结构有不同的要求,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第七章 人口与社会城市人口是指那些与城市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生活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该城市的社会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建设的参与者,又都是城市服务的对象,他们赖城市以生存,又是城市的主人。 人口和社会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发展对自然资源、土地、基础

8、设施、城镇设施和城市服务设施的需求。 人口影响:规模,结构,空间分布。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均人数机械增长率=(本年嵌入人口数-本年迁出人口数)/年平均人数第九章 技术与信息城市规划常用的技术方法:发现和描述,预测,分析和评估,展示与沟通。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描述功能,分析功能,查询功能。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一、城市规划需要收集的基础资料城市勘察资料城市测量资料气象资料水文资料城市历史资料城市人口资料工矿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各类仓库资料城市行政、经济、社会、科技、文教、卫生、商业、金融、涉外等机构以及人民团体的现状和规划资料建筑物现状资料工

9、程设施资料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区、文物古迹、优秀近代建筑等资料城市人防设施及其他地下建筑物、构建物等资料城市环境资料二、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1、总规纲要的主要内容:市域城镇体系纲要;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分析城市智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研究中心城市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提出简历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2、中心城区规划的主要内容:(1)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2)预测城市人口规模。(3)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4)确

10、定村镇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确定需要发展、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庄,提出村镇建设控制标准。(5)安排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他用地。(6)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建设用地范围。(7)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人口容量等)。(8)确定市级和区级中心的位置和规模,提出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9)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10)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划定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划定河湖水面的保护范

11、围(蓝线),确定岸线使用原则。(11)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内容和要求,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紫线),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研究确定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及保护措施。(12)研究住房需求,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布局;重点确定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人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及标准。(13)确定电信、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环卫发展目标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14)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15)确定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出防洪、消防、人防、抗震、地质灾害防护等规划原则和建设方针。(16)划定旧区范围

12、,确定旧区有机更新的原则和方法,提出改善旧区生产、生活环境的标准和要求。(17)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针。(18)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3、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措施。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4、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1)详细规定所规划

13、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 4)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5)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限 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5、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是强制性内容。6、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建筑、道路和绿地等

14、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 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 竖向规划设计; 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实用性评价一、城市用地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和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如城市的工厂、住宅、公园等城市设施的建筑活动,都要由土地来承载,而且各类功能用途的土地经过规划配置,使之具有城市整体而有机的运营功能。 自然属性土地的自然生成,具有不可移动性。即有着明确的空间定位,由此导致每块土地各具有相

15、对的地理优势或劣势,以及各所具有的土壤和地貌特征。另外土地还有着耐久性和不可再生性。社会属性今天地球表面,绝大部分的土地已有了明确的隶属,即是土地已依附于一定的拥有地权的社会权力,无论是公有的或私有的形式。经济属性土地的经济属性是通过土地自身的价值被社会认可的条件下来体现的。也表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能以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特性上。另外,城市用地还可因人为的土地利用方式,得以开发土地的经济潜力。法律属性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土地是一项资产,由于它的不可移动的自然属性,而归之于不动产的资产类别。城市地产产权的国有或集体所有,或是在此条件下,我国所实行的地权中部分权益转让等社会隶属形式,都经有法定

16、程序得有立法的支持,因而土地具有明确的法律属性。二、自然环境条件分析:1、由于地域的差异,自然条件的相殊;有些自然要素的影响,需要超越所在的局部地域,从更大的区域范围来评价其利弊;各种自然环境要素之间,有的有着相互制约活抵消的关系,有的则相互配合加剧了某种作用。2、工业用地选址:位于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相对风向是,平行布局。3、热岛效应:由于建筑密集,绿地、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散发大量的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要高的现象。三、用地评定的分类一类用地: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二类用地:需要

17、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该晒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三类用地:不适于修建的用地。第十二章 城乡区域规划一、区域与城市区域与城市的关系:城市区域经济社会活动的核心,是经济社会活动的聚集体。省事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二、都市区规划1、 大都市区概念:宝货一个高密度的人口核心地区和围绕这个核心的具有高度经济与社会融合的相邻社区,即以某一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相邻地域单元的城市化地区。2、 大都市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大都市区发展的背景;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空间构成要素及空间发展条件;空间结构规划;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系统规划;大

18、都市区规划实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三、城市群规划1、 主要目的:提供关于城市和空间发展战略的框架,旨在打破打破行政界限的舒服,从更大的空间范围协调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发展,协调城乡建设与人口分布,资源开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的关系,使区域经整合后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2、 主要内容:城市群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策略;城市群空间组织;产业发展与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与区域空间管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渔区协调措施与政策建议第十三章 总体规划一、城市职能 1、城市职能的概念: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锁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城市内部各种功能要素的相互作用是城市职能的基础,城市与外部

19、的联系和作用是城市职能的集中体现。2、分析城市职能的方法:特殊职能与一般职能:特殊职能是指代表城市特征的,部位每个城市所共有的职能;一般职能则是指每个城市必须具备的功能。基本职能(对外)与非基本职能(对内)主要职能:是城市职能中比较突出的、对城市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辅助职能是为主要职能服务的职能。二、城市性质 1、概念: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 2、决定因素: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决定,是由该因素组成的基本部门的主要职能所体现。 3、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和地位;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和特点

20、4、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的关系:城市性质是最主要、最本质职能的反映,是对城市职能中的特殊职能、基本职能、主要职能的综合概括;城市职能一般是通过城市现状资料的分析,对城市现状客观存在的职能的描述。三、城市规模1、 城市规模的构成: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2、 城镇人口: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实际居住人口,由三部分构成,即建成区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户籍农业人口和居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四、城市布局形态1、 集中式 网格状 环形放射状2、 分散式布局 组团状 带状 星状 环状 多中心与组群城市 卫星状五、总规“七线”规定 城市绿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21、。 城市紫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限。 城市黄线: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限 城市蓝线: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是滴等城市地标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限 城市红线:城市道路控制线是指城市规划区内依法规划,建设的城市道路两侧边界控制线。 城市黑线: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黑线。 城市橙线:是指为了降低城市中重大危险设施的风险水平,对其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和建设活动进行引导或限制的安全防护范围的界线。第十四章 控规1控规的13项指标:规定性控制指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

22、积率,建筑高度/层数,绿地率,公建配套项目,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建筑后退用地边界,社会停车场库, 配建停车库,地块出入口方位、数量和允许开口路段引导性控制指标:建筑形体、色彩、风格等城市设计内容2容积率: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一项指标,英文缩写FAR。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地上)/建设用地面积(单一性质的容积率的计算)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平均层数 3建筑密度=用地内所有建筑的总建筑面积(规划地块内格雷建筑基底面积之和)/用地面积4绿地率=地块内绿化用地总面积/地块面积5建筑后退指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相对于规划地块边界和各种规划控制线的后退距离,通常以后退距离的下限进行控制。主要包括退线距离和腿界距

23、离两种。第十五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1. 交通分为城市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对外交通: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2. 城市干道网密度=干道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3. 间距:干道6001000m,次干道300500m,支路200300m,干道网密度23km/km2,中心区4km/km24. 城市道路划分: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5. 城市道路宽度有路幅宽度和道路宽度两种含义。6. 路幅宽度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道路宽度指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道路的功能来决定。7. 城市道路横断面

24、的基本形式:一块板、两块板和三块板。一块板是所有车辆都在同一条车道上双向行驶;两块板是由中间一条分隔带将车行道分为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仍为混合行驶;三块板有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为三部分,中间为机动车道,两旁为非机动车道。8. 停车场规模: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1.0m2进行计算9. 铁路在城市中的布置:中间站的位置选择:一般设在小城镇,铁路最好从城市边缘通过,并将客站和货场(工厂规模不大时)均布置在城市的一侧客运站的位置选择:能方便旅客,提高铁路运输效能,与城市布局有机结合,应靠近市中心。公路在城市中的布置:结合城市的总体布局合理选定公路线路的走向及其

25、站场的位置。 (汽车)站场的布置:1使他既使用方便,又不影响城市的生产和生活;2要与铁路车站,港口区码头有较好的联系,便于组织联运;3大城市中我们可以将长途汽车站与铁路车站结合布置;4货运站应接近货源和供应区,与居住区有一定距离;5与城市道路相联系又不干扰。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置:位置选择要考虑净空,噪声干扰和与城市联系等。跑道中心线与城市市区边缘的最小距离57km,如果跑道中线通过城市,则跑到靠近城市的一段与市区边缘的距离至少应在15km以上。10. 城市客运交通应实施“公交优先”的管理模式。11. 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是我国城市客运的只要交通方式。第十六章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城市绿地的功能

26、: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功能2、游憩及文教功能3、美化景观功能4、防灾避灾功能城市绿地的分类: 公园绿地G1: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包括城市中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以及街旁绿地。公园绿地与城市的居住、生活密切相关,是城市绿地的重要部分。 生产绿地G2: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是城市绿化材料的重要来源,对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有积极作用。 防护绿地G3: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附属绿地G4: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

27、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 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其他绿地G5: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 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第二十一章 城市开发规划 城市开发是以城市土地使用为核心的一种经济性活动,主要以城市物业(土地和房屋)、市政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对象,通过资金和劳动的投入,形成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城市物质空间品质,并通过直接提供服务,或经过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环境效益的目标。 城市开发的类型:新开发与再开发,公共开发和商业性开发,功能区开发,其他开发。 城市土地开发模型:1、城市土地的综合开发,也叫房地产综合开发,包括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开发和房屋开发三个部分。2、城市土地的成片区域开发。3、城市土地的项目梯度开发。 城市空间开发时序规划常见的模式:1、以点连成片,相对集中开发2、以点带面滚动梯度型开发3、以项目为契机,分片开发 城市开发策划的主要內容:市场分析、功能策划、文化策划、空间策划和行动方法策划。 城市开发组织管理模式:行政主导型管理模式,“公司制”管理模式,混合型管理模式。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