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吴忠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措施(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96082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吴忠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措施(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促进吴忠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措施(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促进吴忠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措施(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促进吴忠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措施(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吴忠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措施(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促进吴忠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措施(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现就促进吴忠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措施(征求意见稿)起草情况说明如下:一、起草背景及过程为进一步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市住建局在总结评估吴忠市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吴住建发2022)72号)、吴忠市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补充措施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牵头起草了措施。措施起草完成后,市住建局书面征求市自然资源、公积金中心、人民银行、银保监等单位意见建议,并由市住建局法律团队进行了合法性审查。二、主要内容L从加大支持力

2、度,全力保障刚性住房需求方面考虑,制定措施3条。一是将利红街以东、朔方路以北、开元大道以西新供住宅用地及已供未开发住宅用地确定为刚需住宅项目。刚需住宅项目设计配比130平米及以下户型不低于50%。将刚需住宅项目容积率适度提高并控制在2.0以内。刚需住宅项目机动停车位配比不少于0.8个/户;配套商业服务业设施面积可按不低于计容建筑面积的3%控制。二是对在吴忠市区购买刚需住宅项目住房按其所缴契税税额标准的100%对购房人予以购房补贴。对在吴忠市区购买其他新建商品住房和存量商品住房的(不含二手房、别墅、商铺、车位、储藏间、工业厂房等)购房者按其所缴契税税额标准的50%对购房人予以购房补贴。购房补贴时

3、间为在政策存续期内缴清房款的网签备案购房人,如购房人及同一居民家庭任一成员退房的,要退还享受的相应补贴。三是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在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时,下调首套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10个基准点。2 .从强化购房政策,进一步减轻购房者压力方面考虑,制定措施4条。四是个人通过商业银行和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按20%执行,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按30%执行(公积金按20%执行)。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五是单缴存职工家庭、双缴存职工家庭住房公积金可贷额度由不

4、超过职工本人及配偶公积金账户余额的20倍提高至25倍,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60万元、80万元。放开异地贷款宁夏区域限制,允许全国范围内的缴存住房公积金职工在吴忠市购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适度放宽贷款审核条件,取消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人”要求。扩大住房公积金购房、还贷提取人范围,本市缴存职工在市区内购买自住住房,子女及双方父母均可作为购房、还贷共同人,可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支持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职工先提后贷,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实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与商业银行组合贷款和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业务。六是2023年12月31日前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

5、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七是全面开展住房公积金和商业银行二手房“带押过户”按揭贷款业务。3 .从优化审批环节,提升房地产企业资金周转能力,制定措施3条。八是加大对房地产项目的贷款支持和政策倾斜力度,满足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对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和续贷,缓解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增加按揭贷款授信额度,简化审批流程,缩短贷款发放时限。九是允许信用等级在AA及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前一个节点支取重点监管资金。加快预售重点监管资金审批和拨付节奏,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十是新出让的商住用地可按照起始价的20%确定竞买保证金,剩余土地出让金缴纳方式按照合同约定支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