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师大《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96180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师大《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师大《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师大《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师大《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师大《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师大《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师大《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学时:68学时学分:4理论学时:58学时实验或讨论学时:10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一、说明: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又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的威胁。因此,保护与善待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己经成为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保护好人类的环境,首先要认识环境,了解什么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如何保护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从中找出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环境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对环境科学基础理论作了

2、探索性研究,将环境基本规律概括为环境多样性、人与环境的和谐、规则与规律以及五律协同,并由此提出环境学的四个基本原理。本课程以揭示环境基本规律为主线,着重阐述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探讨人类活动对各种环境要素的影响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介绍我国的环境状况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等。本课程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和重点讨论的形式,讲透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结合实际开展社会调研活动。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环境学基本原理7重点、难点围窗基本窗理来展开教学。要使学生了解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环境的四个基本原理、当今的环境问题等。思考题:环境的定义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为

3、什么说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第一节环境2一、人类环境二、自然环境三、人工环境第二节环境多样性1一、自然环境多样性二、人类需求与人类创造多样性三、人与环境的和谐第三节人与环境和谐2一、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程二、环境问题三、人与环境的和谐第四节环境规律1一、环境规律二、五律协同三、规则与规律四、环境调控第五节环境科学一、环境学二、环境科学第二章人口与环境6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人口对环境的影响。据统计,世界上每秒钟有3个人出生,动植物每小时以减少6种的速度不断消失,也就是说分母在不断地减小,分子在不断地扩大,决定了人与环境的问题日益突出。突出地表现在人口爆炸对环境的影响,反过来环

4、境的恶化又滞约了人类的发展。思考题:人口爆炸与环境的辨证关系。第一节人口变迁2一、渔猎文明阶段二、农业文明阶段三、工业文明阶段四、绿色文明阶段第二节人口爆炸对环境的影响2一、人口爆炸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二、人口爆炸对生物资源的压力三、人口爆炸对水资源的压力四、人口爆炸对气候资源的影响五、人口爆炸对矿产资源的压力第三节影响人口总量与分布的因素2一、自然因素二、社会因素三、经济因素四、技术因素五、环境因素六、五律协同看中国人口变化趋势第三章大气环境8重点、难点日生生血与大气的关系,就像鱼与水一样,不得缺失。就是水生生物,也离不了大气,如果地球上没有了大气,也就没有了生命。本章的重点是大气污染和大气的污

5、染控制,要了解大气污染的类型,造成的危害和防治原理;要了解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思考题:1、大气污染的类型。2、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机制及危害。3、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第一节大气概述2一、大气的成分二、大气的分层三、大气边界层主要特征第二节大气污染4一、大气污染源与污染物二、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三、大气污染的危害第三节大气污染控制1一、清洁能源二、绿色交通三、末端治理四、环境自净第四节全球大气环境变化1一、全球变暖二、臭氧层破坏第四章水环境7重点、难点水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要素之一。人离不了水,而人的活动对水

6、的状态也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与水的这种关系就集中在三个层面上:水资源、水灾害、水污染。本章的重点是水资源、水灾害和水污染。思考题:1、水资源的特性是什么?2、我国水资源的特点。3、水灾害的形成与环境问题的关系。4、主要污染物与环境的效应第一节地球上的水1一、水的形成二、水的分布三、水的循环四、人与水的关系第二节水资源3一、水资源的基本含义二、水资源短缺三、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第三节水灾害1一、洪水灾害二、干旱灾害第四节水污染3一、天然水的化学性质二、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三、主要的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四、水污染的特征五、水污染的控制第五章土壤环境6重点、难点京地球,地表面的各种环境要素中,土壤是一个重

7、要的环境要素,也是复杂的多阶层的环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不仅与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而且土壤圈层对环境的自净能力和容量也有着重大的贡献。同样土壤也是提供人类资源和人类排放各种废物的场所。土壤的特性控制着化学物质进入食物链的数量和速度,当进入土壤系统的各种物质数量超过了它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时,就会破坏土壤系统原有的平衡,从而引起土壤系统成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就会发生土壤污染。而土壤系统污染物质向环境的输出,又使水体、大气和生物进一步受到污染。对于土壤系统来说,它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环境,其中人类对它的影响是深刻的。因此,研究和了解土壤环境污染的发生、迁移和转化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8、本章的重点是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污染的特点、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及重要的防治措施。思考题:1、土壤的基本性质。2、土壤污染的特点。3、土壤污染的类型。4、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5、为什么土壤污染没有国家的统一标准。第一节土壤的组成和基本性质2一、土壤的组成二、土壤的结构三、土壤环境的基本性质第二节土壤污染和自净4一、土壤污染一、土壤污染物类型三、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四、土壤的自净能力五、土壤污染的防治六、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第六章物理环境8重点、难点物理环境中的声、光、电、热、磁等在环境中是永远存在的,它们本身对人类是无害,只是在环境中含量过高或过低时才造成污染或异常。本

9、章就是研究这种污染和异常对人类正常生活的影响。本章的重点是了解和掌握光污染、热污染、声污染和电磁辐射污染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的影响和防治措施。思考题:1、什么是噪声污染?2、噪声的危害有哪些?3、为什么说电磁辐射是第四大污染源?4、光污染的类型与危害。5、放射性污染的类型与危害。第一节声学环境1一、噪声概述二、噪声来源三、噪声危害四、噪声控制第二节电磁幅射1一、电磁幅射的来源二、电磁幅射的危害三、电磁污染的控制第三节放射性污染2一、放射性污染的来源二、危害和影响三、放射性污染的分类四、放射性污染的控制第四节光污染2一、光污染及其来源二、光污染的危害三、光污染的控制第五节热污染2一、热污

10、染的类型二、热污染的危害三、热污染控制第七章生物环境8重点、难点R物环或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识到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如此多的生物物种遭受灭绝的威胁的同时,人们也逐渐认识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人为活动。森林过度砍伐,草原过度放牧,水产资源过度捕捞使野生动物、植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人口激增侵占大量土地用于工农业生产、住宅和交通建设以及娱乐场所。这导致野生生物失去其原有的栖息地而使数量减少或灭绝。污染物无节制地排入大气、水体和土壤,严重污染生物生存的环境,迫使许多物种灭绝。例如,由大气污染产生的酸雨使森林衰退,水生生物死亡,农作物减产。大气臭氧层破坏使地表

11、紫外线辐射增加,对许多生物造成伤害。可以说现代生物物种的大量灭绝本质上是一个环境问题。本章的重点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安全和生物污染。思考题: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哪些?2、生境破碎对生物多样性有什么影响?3、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有哪些?4、什么是生物安全?5、为什么说生物入侵也是生态杀手之一?第一节生物多样性3一、生物多样性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二节生物安全2一、食品安全二、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安全第三节生物污染3一、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循环二、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归宿三、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四、污染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第八章人居环境6重点

12、、难点人居环境是指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它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场所和各种环境要素。学习这一章的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本章的重点是城市人居环境和人居环境舒适度的评价。思考题:1、什么是热岛效应?2、热岛效应形成的机制是什么?3、评价人居环境舒适度的标准是什么?第一节人居环境的发展和类型2一、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二、理想人居环境的探索三、人居环境的类型和差别第二节城市人居环境2一、自然环境二、人工环境三、人文环境第三节人居环境舒适度评价2一、从城市生活居住环境的角度进行评价二、从人居

13、环境的角度进行评价三、从生态环境和生态学的角度进行评价第九章景观环境5重点、难点环境提供了资源、消纳了废物、平衡了生态,还满足了人类的舒适需要。当今世界是城市化时代,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舞台。然而,城市建筑不美观,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色彩不和谐,园林雕塑无美感以及城市各种杂乱无章的路标、广告、蜘蛛网似的电线、电话线等形成一种新的城市污染一一视觉污染。所谓视觉污染,是指都市中杂乱无章,不能产生美感的外物刺激人眼,使人感觉不舒服,心理不愉快,从而导致气郁烦躁,情绪不佳,损害心灵健康。城市中像火柴盒一样的高大单调建筑,看上去沉重、压抑,没有美感。五颜六色的门窗,杂乱无章。公共汽车满身广告,不整齐的杂

14、乱的街边少有的绿化带,让人难以找到大自然那种和谐的美感。晚上,各种各样高压灯光发出刺眼的光,形成巨大的光晕圈,使人眼花缭乱。科学研究证实,人眼的视网膜上有三种圆锥形细胞,对红光、绿光和蓝光特别敏感。色彩不和谐,可降低受害者劳动生产率的1%。色彩和谐,可以减少肾上腺素的分泌,可以使皮肤降温1-2度,脉搏每分钟减少4-8次。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将使我们了解到景观环境还可以给人类带来享受,满足欣赏的需要。思考题:1、如何欣赏景观环境2、试用你的知识设计校园景观,并加以说明。3、如何评价景观环境的使用价值。第一节景观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第二节自然景观1一、自然景观的构成与分类二、自然景观的欣赏第三节人文

15、景观和城市景观2一、人文景观二、城市景观第十章可持续发展重点、难点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要领来源于生态学,是从生态学范畴中引申而来。目前,在国际上认同度较高的概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要领表达了二个观点:一发展,人类要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发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能力。我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做的一个较完整的定义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6、从可持续发展的二个观点看,可持续发展始终贯穿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这两大主线,并由此出发,去进一步探寻人类活动的理性规则、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人类需求的自控能力、发展轨迹的时空耦合、社会约束的自律程度、以及人类活动的整体效益准则和普遍的道德规范等等,通过平衡、自制、优化、协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公正与发展。思考题: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可持续发展有内涵3、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4、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5、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由来2一、早期的反思一一寂静的春天二、一服清醒剂一一增长的极限三、全球的觉醒一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四、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一一我们共同的未来五、重要的里程碑一一联全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2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三、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与实践2一、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结构二、可持续发展与五律协同三、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一一江苏的水系污染控制三、参考文献:刘培桐等主编环境科学概论窦贻俭等主编环境科学原理盛连喜生平主编现代环境科学导论刘天齐等主编环境保护孟紫强等主编环境毒理学熊自延等主编环境生物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