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检修工艺规程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电缆检修工艺规程指导.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力电缆检修工艺规程指导1总则1.1 概述2*350MW机组安装使用的电力电缆均为聚氯乙烯铜芯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绝大部分亦是聚氯乙烯铜芯电缆。高压电力电缆电缆绝缘等级为6KV,低压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绝缘等级一般为IKV01.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2*350MW机组所有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的安装、维护和检修。1.3 引用标准GB50168-9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等2电力电缆的检修周期、项目和内容2.1 检修周期电力电缆的检修一般随设备检修并配合预防性试验进行。2.2 检修项目及检修内容2.2.1 2.1检查电缆接头有无过热烧伤痕迹;2.
2、2.2 检查电缆绝缘层有无过破损现象;2.2.3 预防性试验应符合规定。3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及要求3.1 一般规定3.1.1 对电缆的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3.1.2新敷设的电缆线路投入运行312个月,一般应作1次直流耐压试验,以后再按正常周期试验。1.1.1 3试验结果异常,但根据综合判断允许在监视条件下继续运行的电缆线路,其试验周期应缩短,如在不少于6个月时间内,经连续3次以上试验,试验结果不变坏,则以后可以按正常周期试验。3.1.4 对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
3、压保护器的单芯电缆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临时接地。3.1.5 耐压试验后,使导体放电时,必须通过每千伏约80kQ的限流电阻反复几次放电直至无火花后,才允许直接接地放电。3.1.6 在停电后投运之前,必须确认电缆的绝缘状况良好。凡停电超过一星期但不满一个月的电缆线路,应用兆欧表测量该电缆导体对地绝缘电阻,如有疑问时,必须用低于常规直流耐压试验电压的直流电压进行试验,加压时间Imin;停电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50%规定试验电压值的直流耐压试验,加压时间Imin;停电超过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常规的直流耐压试验。3.1.7
4、1.7对额定电压为0.6/lkV的电缆线路可用IOoOv或2500V兆欧表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代替直流耐压试验。3.1.8直流耐压试验时,应在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Imin以及加压时间达到规定时测量泄漏电流。泄漏电流值和不平衡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只作为判断绝缘状况的参考,不作为是否能投入运行的判据。但如发现泄漏电流与上次试验值相比有很大变化,或泄漏电流不稳定,随试验电压的升高或加压时间的增加而急剧上升时,应查明原因。如系终端头表面泄漏电流或对地杂散电流等因素的影响,则应加以消除;如怀疑电缆线路绝缘不良,则可提高试验电压(以不超过产品标准规定的出厂试验直流电压为宜)或延长试验时间,确定能否继
5、续运行。3.1.9运行部门根据电缆线路的运行情况、以往的经验和试验成绩,可以适当延长试验周期。3.2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线路3. 2.1橡塑绝缘电力电缆是指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和乙丙橡皮绝缘电力电缆。3.2.2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序号项目周期要求说明1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1)重要电缆:1年2)一般电缆:a)3.66kV及以上3年b)3.66kV以下5年自行规定0.6/IkV电缆用IOOOV兆欧表;0.6/lkV以上电缆用2500V兆欧表(66kV及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兆欧表)序号项目周期要求说明2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1)重要电缆:1年2)一般电缆:a)3.66kV及以
6、上3年b)3.66kV以下5年每千米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O.5M采用500V兆欧表。当每千米的绝缘电阻低于0.5YC时应采用附录D中叙述的方法判断外护套是否进水本项试验只适用于三芯电缆的外护套,单芯电缆外护套试验按本表第6项3电缆内衬层绝缘电阻1)重要电缆:1年2)一般电缆:a)3.66kV及以上3年b)3.66kV以下5年每千米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Q采用500V兆欧表。当每千米的绝缘电阻低于0.5MQ时应采用附录D中叙述的方法判断内衬层是否进水4铜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D投运前2)重作终端或接头后3)内衬层破损进水后对照投运前测量数据自行规定试验方法见11.3.2条5电缆主绝缘直流耐压试
7、验新作终端或接头后1)试验电压值按下表规定,加压时间5min,不击穿2)耐压5min时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耐压IInin时的泄漏电流注:为了实现序号2、3和4项的测量,必须对橡塑电缆附件安装工艺中金属层的传统接地方法按附录E加以改变。3.3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压kV电缆额定电压Uo/U直流试验电压电缆额定电压Uo/U直流试验电压1.8/31121/35633.6/61826/35786/62548/661446/102564/1101928.7/1037127/2203053.4 铜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的试验方法:3. 4.1用双臂电桥测量在相同温度下的铜屏蔽层和导体的直流电阻。
8、4. 4.2当前者与后者之比与投运前相比增加时,表明铜屏蔽层的直流电阻增大,铜屏蔽层有可能被腐蚀;当该比值与投运前相比减少时,表明附件中的导体连接点的接触电阻有增大的可能。4电力电缆的敷设4.1一般规定4.1.1 电缆敷设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4.1.2 电缆通道畅通,排水良好。金属部分的防腐层完整。隧道内照明、通风符合要求。4.1.3 电缆型号、电压、规格应符合设计。4.1.4 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当对电缆的密封有怀疑时,应进行潮湿判断;直埋电缆与水底电缆应经试验合格。4.1.5 充油电缆的油压不宜低于O.15MPa;供油阀门应在开启位置,动作应灵活;压力表指示应无异常;所有管接头
9、应无渗漏油;油样应试验合格。4.1.6 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4.1.7 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4.1.8 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4. 1.7.1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隧道、电缆井和人井的防水层。4. 1.7.2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应采用四芯电力电缆,不应采用三芯电缆另加一根单芯电缆或以导线、电缆金属护套作中性线。4. 1.7.3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宜相同。4. 1.7.4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4 .1.7.5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
10、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大于下表中所列数值。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mm)电缆种类敷设方式水平垂直电力电缆全塑型4001000除全塑型外的中低压电缆800150035kV及以上高压电缆15002000控制电缆8001000注:全塑型电力电缆水平敷设沿支架能把电缆固定时,支持点间的距离允许为800mmo4.1.8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电缆型式多芯单芯控制电缆IOD橡皮绝缘电力电缆无铅包、钢铠护套IOD裸铅包护套15D钢铠护套20D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IOD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5D20D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4.1.9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
11、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4.1.10用机械敷设电缆时的最大牵引强度宜符合下表的规定,充油电缆总拉力不应超过27kNo电缆最大牵引强度(Nm)2)牵引方式牵引头钢丝网套受力部位铜芯铅套铝套塑料护套允许牵引强度70104075 .1.11机械敷设电缆的速度不宜超过15mmin,IlOkV及以上电缆或在较复杂路径上敷设时,其速度应适当放慢。4. 1.12在复杂的条件下用机构敷设大截面电缆时,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敷设方法、线盘架设位置、电缆牵引方向,校核牵引力和侧压力,配备敷设人员和机具。4. 1.13机械敷设电缆时,应在牵引头或钢丝网套与
12、牵引钢缆之间装设防捻器。4.1.14敷设电缆时,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在敷设前24h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当温度低于下表的规定值时,应采取措施。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电缆类型电缆结构允许敷设最低温度(C)橡皮绝缘电力电缆橡皮或聚氯乙烯护套-15裸铅套-20铅护套钢带铠装-7塑料绝缘电力电缆0控制电缆耐寒护套-20橡皮绝缘聚氯乙烯护套-15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104. 1.17电力电缆接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4 .1.17.1并列敷设的电缆,其接头的位置宜相互错开。5 .1.17.2电缆明敷时的接头,应用托板托置固定。4. 1.17.3直埋电缆接头盒外面应有防止
13、机械损伤的保护盒(环氧树脂接头盒除外)。位于冻土层内的保护盒,盒内宜注以沥青。4. 1.18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4. 1.19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要求:4 .1.19.1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的两端、人井内等地方,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5 .1.19.2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当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迄地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标志牌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4. 1.19.3标志牌规格宜统一。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4. 1.20电缆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5. 1.20.1在下列地方应将电缆加以固定:1)
14、 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m处;2) 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3) 单芯电缆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4.1.20.2交流系统的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分相铅套电缆的固定夹具不应构成闭合磁路。4.1.20.3裸铅(铝)套电缆的固定处,应加软衬垫保护。4.1.20.4护层有绝缘要求的电缆,在固定处应加绝缘衬垫。4.1.21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应封闭,管口应密封。4.1.22装有避雷针的照明灯塔,电缆敷设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
15、规范的有关要求。4.2生产厂房内及隧道、沟道内电缆的敷设4.2.1电缆的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4.2.1.1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4.2.1.2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情况宜由上而下配置;但在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引入柜盘时,为满足弯曲半径要求,可由下而上配置。4.2.2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4.2.3电缆在支架上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D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3层。2)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2层。3)交流单芯电力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当按紧贴的
16、正三角形排列时,应每隔Im用绑带扎牢。4.2.4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应不小于1m,交叉时应不小于0.5m,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电缆通道应避开锅炉的看火孔和制粉系统的防爆门;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穿管或封闭槽盒等隔热防火措施。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上部。4.2.5明敷在室内及电缆沟、隧道、竖井内带有麻护层的电缆,应剥除麻护层,并对其铠装加以防腐。4.2.6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尚应将盖板缝隙密封。4.3管道内电缆的敷设4.3.1在下列地点,电缆应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或加装保护罩:4.3.1.1电缆进入建筑物、隧道
17、、穿过楼板及墙壁处。4.3.1.2从沟道引至电杆、设备、墙外表面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处,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4.3.1.3其他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25Omm,保护罩根部不应高出地面。4.3.2管道内部应无积水,且无杂物堵塞。穿电缆时,不得损伤护层,可采用无腐蚀性的润滑剂(粉)。4.3.3电缆排管在敷设电缆前,应进行疏通,清除杂物。4.3.4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4.4直埋电缆的敷设4.4.1在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振动、热影响
18、、腐植物质、虫鼠等危害的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4.4.2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4.4.2.1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0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Im0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4.4.2.2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4.4.3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方或下方。特殊情况应按下列规定执行:电缆之间,电缆与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项目平行交叉电力电缆间及其与控制电缆间IOkV及以下0.100
19、.50IOkV以上0.250.50控制电缆间0.50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0.500.50热管道(管沟)及热力设备2.000.50油管道(管沟)1.000.50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沟)1.000.50其它管道(管沟)0.500.50铁路路轨3.001.00公路1.501.00城市街道路面1.000.70杆基础(边线)1.00建筑物基础(边线)0.60排水沟1.000.50注:电缆与公路平行的净距,当情况特殊时可酌减;当电缆穿管或者其它管道有保温层等防护设施时,表中净距应从管壁或防护设施的外壁算起。4.4.3.1电力电缆间及其与控制电缆间或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当电缆穿管或用隔板隔开时,平行净
20、距可降低为01m。4.4.3.2电力电缆间、控制电缆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在交叉点前后IiTl范围内,当电缆穿入管中或用隔板隔开时,其交叉净距可降为0.25mO4.4.3.3电缆与热管道(沟)、油管道(沟)、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沟)、热力设备或其他管道(沟)之间,虽净距能满足要求,但检修管路可能伤及电缆时,在交叉点前后IiTl范围内,尚应采取保护措施;当交叉净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将电缆穿入管中,其净距可减为0.25m。4.4.3.4电缆与热管道(沟)及热力设备平行、交叉时,应采取隔热措施,使电缆周围土壤的温升不超过IOoCo4.4.3.5当直流电缆与电气化铁路路轨平行、交
21、叉其净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防电化腐蚀措施。4.4.4电缆与铁路、公路、城市街道、厂区道路交叉时,应敷设于坚固的保护管或隧道内。电缆管的两端宜伸出道路路基两边各2m;伸出排水沟0.5m;在城市街道应伸出车道路面。4.4.5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IOonl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可采用混凝土盖板或砖块。软土或沙子中不应有石块或其它硬质杂物。4.4.6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IOO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4. 4.7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回填土应分层夯实。4.5 水底电缆的敷
22、设1. 5.1水底电缆应是整根的。当整根电缆超过制造厂的制造能力时,可采用软接头连接。2. 5.2通过河流的电缆,应敷设于河床稳定及河岸很少受到冲损的地方。在码头、锚地、港湾、渡口及有船停泊处敷设电缆时,必须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当条件允许时,应深埋敷设。4. 5.3水底电缆的敷设,必须平放水底,不得悬空。当条件允许时,宜埋入河床(海底)0.5m以下。5. 5.4水底电缆平行敷设时的间距不宜小于最高水位水深的2倍;当埋入河床(海底)以下时,其间距按埋设方式或埋设机的工作活动能力确定。6. 5.5水底电缆引到岸上的部分应穿管或加保护盖板等保护措施,其保护范围,下端应为最低水位时船只搁浅及撑篙达不到
23、之处;上端高于最高洪水位。在保护范围的下端,电缆应固定。7. 5.6电缆线路与小河或小溪交叉时,应穿管或埋在河床下足够深处。8. 5.7在岸边水底电缆与陆上电缆连接的接头,应装有锚定装置。9. 5.8水底电缆的敷设方法、敷设船只的选择和施工组织的设计,应按电缆的敷设长度、外径、重量、水深、流速和河床地形等因素确定。10. .9水底电缆的敷设,当全线采用盘装电缆时,根据水域条件,电缆盘可放在岸上或船上,敷设时可用浮筒浮托,严禁使电缆在水底拖拉。11. 5.10水底电缆不能盘装时,应采用散装敷设法。其敷设程序应先将电缆圈绕在敷设船仓内,再经仓顶高架、滑轮、刹车装置至入水槽下水,用拖轮绑拖,自航敷设
24、或用钢缆牵引敷设。12. 5.11水底电缆敷设应在小潮汛、憩流或枯水期进行,并应视线清晰,风力小于五级。13. 5.12水底电缆敷设时,两岸应按设计设立导标。敷设时应定位测量,及时纠正航线和校核敷设长度。14. 5.13水底电缆引到岸上时,应将余线全部浮托在水面上,再牵引至陆上。浮托在水面上的电缆应按设计路径沉入水底。15. 5.14水底电缆敷设后,应作潜水检查,电缆应放平,河床起伏处电缆不得悬空。并测量电缆的确切位置。在两岸必须按设计设置标志牌。4.6 桥梁上电缆的敷设4.6.1木桥上的电缆应穿管敷设。在其它结构的桥上敷设的电缆,应在人行道下设电缆沟或穿入由耐火材料制成的管道中。在人不易接触
25、处,电缆可在桥上裸露敷设,但应采取避免太阳直接照射的措施。4.6.2悬吊架设的电缆与桥梁架构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O.5m。4. 6.3在经常受到震动的桥梁上敷设的电缆,应有防震措施。桥墩两端和伸缩缝处的电缆,应留有松弛部分。5电缆头的制作5.1电缆头制作前的准备工作5.1.1 电缆头的制作,应有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或在前述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5.1.2 电缆头制作前,施工人员应将工器具及材料准备齐全,并熟悉它们的使用方法、检修及注意事项。主要材料及半成品,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5. 1.3施工现场应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地面干燥清洁。如在室外或周围环境较脏地带施工应搭好帆布蓬,以免
26、灰尘污染。5.1 .4施工现场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保暖措施,并应有符合安全防火规定。5.1.5带电设备附近工作时,应办理好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并应有实际经验的人员在场。5.2 交联聚乙烯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5 .2.1适用范围:此规程适用于6/10-8.7/15KV三芯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终端头安装。6 .2.2工艺质量要求:序号项目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剥除塑料护套将电缆拉至预定位置,固定电缆,剥去电缆外护套。一般情况下从末端到剖塑口的距离6千伏不应小于800毫米,10千伏不应小于900毫米2锯钢甲离剖塑口20亳米处扎绑线,在绑线处将钢甲锯掉。切口要整齐,并除掉毛刺、尖角。3焊地线将地线分为三股
27、,在每相的铜带上,用铜丝绕三圈扎紧后焊牢,然后将三根地线合股后与钢甲焊牢从下端引出。地线面积不小于10平方亳米4套手套用透明聚氯乙烯带包缠钢甲末端并包缠电缆及线芯,使手套套入松紧正好为宜。套入手套后,在手套的下端用透明聚氯乙带包紧。后用黑色聚氯乙烯带包缠两层扎紧。加热时先从分支套交叉处开始向袖口方向加热收缩,再从分支套分叉处向手指方向加热收缩。5剥切铜屏蔽及半导体层在距手指末端20毫米处用铜丝绑扎三圈。将屏蔽层扎紧,然后将末端的屏蔽层剥除。屏蔽层内的半导体布带应保留一段将其临时剥开缠在手指上,以备包应力锥用。6剥去电缆绝缘层从电缆末端量取(K+5)亳米剥去绝缘层(其中K是实测的接线端子孔深)7
28、压接线鼻子1.将线鼻子内部污物和氧化膜用园锂清理干净。将线芯末端塑料管卷起。其返回长度应满足线鼻子连接要求。根据线鼻子长度剥去线芯末端绝缘序号项目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纸,用汽油布擦去线芯油污,打磨光滑,将线鼻子套入线芯顶端。2.压接时应先压靠近鼻子口的坑后再压鼻子与设备连接端的坑。8打磨线芯用细砂布仔细打磨线芯绝缘9套应力管应力管下端管口与铜屏蔽切口相接,加热时从下向上加热收缩,待应力管冷却后,搭接应力管下端和铜屏蔽各200亳米包绕二层半导电带。10套绝缘管户内头套上护套管,户外头套上红色耐侯管,与分支套手指搭接35亳米。从手指外开始向电缆末端方向加热收缩到电缆绝缘末端,切去多余的管。11套密封
29、管不得留有半导电痕迹。清洗干净接线端子,用密封胶带将地线端子上的压坑和接线端子与电缆绝缘之间的间隙填平。并从端子向电缆方向绕包一层密封胶带约120亳米,套上密封管,从接线端子开始向电缆方向加热收缩。12安装雨罩(户外头)三相雨罩要尽量套至三叉根部,使电缆线芯尽量分开13套相色管套入三色相色管,加热收缩,以此来标明相序5. 2.3所需材料及工器具:5. 2.3.1所需材料序号材料名称数量序号材料名称数量1电缆终端头附件1套6地线(25mm2)4米2线鼻子3个7相色带3卷3锯条2根8焊锡0.5KG4破布0.5KG9汽油IKG5扎丝2米10焊锡膏1瓶5.2.3.2所需工具:序号工具名称数量序号工具名
30、称数量1压接钳一把6锯弓一把2电工刀一把7喷灯一盏3钢丝钳一把8活动扳手两把4电烙铁一把9电源盘一个5铿刀一把5.3交联聚乙烯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工艺5 .3.1适用范围:此规程适用于6/10-8.7/15KV三芯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中间接头安装。6 .3.2工艺质量要求:序号工序工艺质量标准1校直电缆将电缆2米内校直,重叠200亳米,从中心锯除2剥外护套,锯钢铠,剥内衬层距护套剖口40毫米处绑扎钢铠,打光,绑线以上钢铠剥除。3剥除铜屏蔽带从中心向两端各量取250亳米铜屏蔽带,用PVC带绑扎剥除。4剥除半导电屏蔽层由铜屏蔽带剖口保留50亳米半导体屏蔽层,其余剥除,不得损伤主绝缘。短端从电缆头到护套留5
31、00亳米,长端留950亳米,从钢铠到护套留40亳米,内衬层留10亳米。5剥主绝缘,绕包应力带除去二分之一连接管加5毫米端部绝缘,压半导体层30亳米绕包70毫米长应力带两层6套管件两端电缆各套入一根护套管,三组内绝缘、外绝缘管、外半电管套入长端三相,三根内半电管套入短端三相。注意要铿平棱角和毛刺。7压接连接管1 .将线鼻子内部污物和氧化膜用园锂清理干净。将线芯末端塑料管卷起。其返回长度应满足线鼻子连接要求。根据线鼻子长度剥去线芯末端绝缘纸,用汽油布擦去线芯油污,打磨光滑,将线鼻子套入线芯顶端。2 .压接时应先压靠近鼻子口的坑后再压鼻子与设备连接端的坑。每相压接点不少于四点8安装内半导电管主绝缘和
32、连接管间隙用半导电带缠平,拉出内半导电管置于正中加热收缩9安装内绝缘管从长端拉出置于正中加热收缩10安装外绝缘管及端部处理趁热清洁内绝缘管表面,拉出外绝缘管置于正中加热收缩,两端用自粘带缠绕均匀过渡11安装外半导电管及端部处理从长端拉出外半导电管置于正中加热收缩,其两端用半导电带绕包,并与铜屏蔽带和外半导电管各搭接20毫米12绕包铜屏蔽网用铜屏蔽网绕包在三相线芯上,并焊牢在铜屏蔽带上13恢复内衬层恢复相间填充物,收拢三相用白布带绑扎。从长端至短端用自粘带缠绕恢复内衬层。14焊地线将地线在长端钢铠上焊牢,缠绕至短端并焊牢在钢铠上。15恢复外护套及端部密封打毛,清洗两端电缆护套100亳米,绕包热熔胶至钢铠上,热缩长端护套,离长端接口100亳米内缠绕热熔胶,缩短端护套。5.3.3所需材料及工器具:5.3.3.1所需材料:序号材料名称数量序号材料名称数量1电缆终端头附件1套6地线(25mm2)4米2中间接管3个7相色带3卷3锯条2根8焊锡0.5KG4破布0.5KG9汽油IKG5扎丝2米10焊锡膏1瓶5.3.3.2所需工具:序号工具名称数量序号工具名称数量1压接钳一把6锯弓一把2电工刀一把7喷灯一盏3钢丝钳一把8活动扳手两把4电烙铁一把9电源盘一个5锦刀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