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云南省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报批稿).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6469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云南省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报批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修改云南省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报批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修改云南省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报批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修改云南省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报批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修改云南省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报批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改云南省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报批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云南省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报批稿).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云 南 省 工 程 建 设 地 方 标 准 DBJ-2012云南省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报批稿)2012-发布 2012-实施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云 南 省 工 程 建 设 地 方 标 准云南省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tructural entity detection of Yunnan Province (报批稿)DBJ53- 主编单位:云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批准单位: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年月日出版社2012年 昆明前 言为提高我省建筑结构工

2、程施工质量,加强建筑结构工程实体质量检测工作的管理,统一检测方法,明确抽样数量,规范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行为。根据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云建标2011458号)的通知,编制本规程。本规程是依据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云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程(DBJ53/T-23)的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编制。本规程共有五个部分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混凝土及砖混结构实体检测、钢结构实体质量检测。附录中主要编制了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委托情况、混凝土

3、强度代表值与同条件养护强度对比、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等。本规程由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云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向云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昆明出口加工区顺通大道与玉缘路交汇处云南紫云青鸟国际珠宝加工贸易基地7栋,邮编:650217,mail:yngcjc)反映。主编单位:云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云南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参编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玉溪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德宏州住建局工程质量管理站 曲靖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 保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云南冶金建

4、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主要起草人:王文国 马 军 冯维忠 董 林 杨云祥 赵树明 张燕平 李 静邹利民 李永健 唐 勇 李南京 丁 玎 陈晓嵘 白 羽 丁国荣 杨 昊 裴 强 马云伟 景江峰 主要审稿人:甘永辉 王剑飞 宁云华 胡玉飞 申 懋 屈俊童 熊 瑛 目 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现浇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实体质量检测 7 5 钢结构实体质量检测 116 混合结构实体质量检测 13附录A 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委托情况 15附录B 混凝土强度代表值与同条件养护强度对比16附录C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17本规程用词说明19条文说明20force (youth t

5、eams) and County party leaders, aimed at weakening the anti-Japanese forces. Zhuang Shaozhen was removed from Office and to the underground revolution activities carried out in the country, political parties were dissolved. Zhejiang comrades and thus losing a foothold in Wujiang basis points. To mak

6、e them stay, jindapeng served as captain of the young workers through activities, make the political player-wise into the youth team. Save a group of the backbone of the resistance, and gave the Communists . Commander Zhu Xi, led by Deputy Commander Wang Hesong, stationed along the junction of Jiang

7、su xincheng, Wuzhen. Zhu Xi troops KMT-CCP cooperation and anti-Japanese policy of solidarity, he moved to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Zhu Department times and day Army hand-to-hand combat made victory, grow has momentum, standing strict Tomb, and new Cheng of appeasement army giant Haru Brigade

8、 anyway, received adapted; living Taihu Lake of bin of two a even Hunan army with of allegiance; Jiangsu and Zhejiang junction area of Wang Chunlin Department about 500 people also has done a Yu Zhu Xi men; River, and Zhejiang, and Shanghai area many tour miscellaneous forces also attracted attached

9、 return, plus many local youth have joined forces, Zhu Xi strength big increased, from original more than 200 more people quickly development to more than 4,000 more than people, opened has a to Wuzhen for Center, including strict Tomb, and Shuanglin, practicing guerrilla base of the urban, new Chen

10、g became strongest guerrilla forces of the Kuomintang along the border of Jiangsu and Zhejiang. In April, the Deputy Commander of the Zhu Xi Wang Hesong tomb of the eighth Brigade more than more than 100 guns into the country of Pakistan and a Hui, Miao, jijiaozhishi with the town. At this point, an

11、d underground I lost contact,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us12 Terms23 Basic Requirement34 Quality Testing of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and Masonry ructure75 Quality Testing of Steel Structure116 Quality Testing of Mixed Structure 13Appendix A Principal Situation of Quality Testing fo

12、r Building Engineering15Appendix B Contrast for Central Value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and Compressive Under the Same Curing Condition16Appendix C Construction Torque Testing of High Strength Bolt Connection Pairs17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19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201 总 则1.0.1

13、 为统一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技术方法、抽样数量和检测结果评价方法,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科学性和适用性,确保我省建筑结构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我省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1.0.3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我省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 术语2.0.1结构实体检测 detection of structural entity为加强在建工程结构实体质量,在施工单位按国家相关检测规定对工程质量自检的基础上,由具备相应检测资质和资格的检测机构对工程结构实体质量进行检测的行为。2.0.2 检测批 inspection lo

14、t按同一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测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测体。2.0.3 抽样检测 sampling inspection按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从结构实体中,按检测批抽取一定数量样本所进行的检测。2.0.4 测区 testing zone按检测方法要求布置的,由一个或若干个检测点组成的检测区域。2.0.5 测点 testing point在测区内,通过检测获取检测数据的检测点。2.0.6 非破损检测方法 method of non-destructive test在检测过程中,对结构的既有性能没有影响的检测方法。2.0.7 局部破损检测方法 method of part-dest

15、ructive test在检测过程中,对结构既有性能有局部或暂时的影响,但可修复的检测方法。2.0.8 超声回弹综合法 ultrasonic-rebound combined method根据实测构件混凝土声速值和回弹值,综合推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2.0.9 回弹法 ultrasonic-rebound combined method根据实测构件混凝土回弹值,推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2.0.10贯入法检测 penetration method通过测定钢钉贯入深度结合测强曲线换算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的方法。2.0.11 超声波探伤 ultrasonic inspection采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金属材料

16、或焊缝缺陷的方法。3 基 本 规 定3.1 一般规定3.1.1 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应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及混合结构实体质量进行检测。3.1.2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按相关规定制定工程结构检验计划,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按检验计划进行自检。3.1.3 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及时委托检测机构对结构实体质量进行检测,并签订检测合同,明确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抽样数量。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抽样数量应不低于本规程的规定。3.1.4 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结果应与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资料进行对比验证,明确验证结论。3.1.5 检测机构在接受检测委托后,应将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

17、测委托情况检查记录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委托情况检查记录的填报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3.1.6 检测过程中发现不合格检测数据,应将检测情况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并按云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程(DBJ53/T-23)的规定进行处理。3.1.7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完成后,应按合同约定向建设单位提交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报告,并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按云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程(DBJ53/T-23)的规定进行处理的工程,建设单位还应将设计单位复核意见和处理方案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3.1.8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检测机构提供的检测数据有异疑时,可对工程结构实体

18、质量实施监督检测。3.1.9 未进行结构实体质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且未经处理的工程,不得组织结构工程质量验收。3.2检测工作程序与要求3.2.1 结构实体检测工作程序,宜按图3.2.1的流程进行。接受委托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现场踏勘制定检测方案现场检测按云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程(DBJ53/T-23)规定进行处理不合格计算分析,结果评定 合格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检测报告图3.2.1 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测工作流程图3.2.2 建筑结构实体检测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工程概况; 2 检测目的或委托方的检测要求; 3 检测依据; 4 检测方法、抽样依据及抽样数量; 5 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

19、情况; 6 检测工作进度计划; 7 所需要的配合工作; 8 其他事项。3.2.3 检测所用的仪器设备应通过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3.2.4 检测的原始记录必须信息完整,记录准确、规范,不得追记、涂改。原始记录必须由检测人员及记录人员签字。3.3 检测批划分3.3.1 检测批应按不同的结构形式结合单层建筑面积进行划分,具体划分见表3.3.1。 表3.3.1 检测批划分原则 序号结构形式检测项目检测批划分1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单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时,同一强度等级每三层同类构件为一个检测批;单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时,每增加1000增加一个检测批;地基与基础工程为一个检测批;地下室和屋面工程

20、单独为一个检测批。2钢结构焊缝质量同类构件、同一焊缝等级为一个检测批;高层建筑按三层、同一焊缝等级为一个检测批。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同一规格螺栓为一个检测批;高层建筑按三层、同一规格螺栓为一个检测批。防腐涂层厚度同一防腐处理方式、同类构件为一个检测批。防火涂层厚度同一防火等级、同类构件为一个检测批。3混合结构焊缝质量同类构件、同一焊缝等级为一个检测批;高层建筑按三层、同一焊缝等级为一个检测批。其它检测内容单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时,同一强度等级每三层同类构件为一个检测批;单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时,每增加1000增加一个检测批;地基与基础工程为一个检测批;地下室和屋面工程单独为一个检测批。3.

21、3.2 检测批也可由建设单位和检测机构协商确定,但应不低于本规程第3.3.1条的规定。3.4 检测报告3.4.1 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报告内容应完整,审批程序齐全。3.4.2 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报告应对所检测项目的检测过程进行描述,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明确检测结论。3.4.3 检测报告主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1 委托单位; 2 工程概况; 3 检测人员、检测设备; 4 检测目的及检测情况概述; 5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依据及抽样数量; 6 检测日期、报告完成日期;7 检测结果、结论;8 附件:相关资质资格证书和实验室资质计量认定证书。4 现浇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实体质量检测4.1

22、一般规定4.1.1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测项目应包括:构件混凝土强度、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楼面板厚度、轴线尺寸、楼层净高以及工程合同约定的其他检测项目。砌体结构实体质量检测项目应包括:承重砌体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楼面板厚度、楼面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楼层净高。4.1.2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测所抽检构件应为涉及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部位,且构件测区布置应合理。砌体结构所抽检构件应为承重砌体。4.1.3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实体检测宜采用非破损法进行检测,必要时可采用局部破损方式进行验证检测。4.1.4 楼面板厚度检测、楼面板钢筋保护层检测和楼层净高检测应在同一楼面板进行。4.

23、2现浇钢筋混凝土强度检测4.2.1 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应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进行检测,现场条件不适宜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进行检测时可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必要时采用钻芯法对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结果进行修正。4.2.2 检测构件应在现场随机抽取,每一检测批应抽测不少于5个竖向构件和3个水平构件。4.2.3 每一检测批抽测构件应在同一楼层抽取。4.2.4 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应在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养护要求的时间时进行。4.2.5 处理检测数据时,应优先采用地方曲线。4.2.6 检测结果判定1 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的计算应参照相关检测技术规范进行计算;2 构件混凝土强度宜按检测批构件强度代表值的平均值进行判定

24、;4.3砌体结构砌体砌筑砂浆强度检测4.3.1 砌体砌筑砂浆强度应采用贯入法进行检测。4.3.2 抽样数量:每一检测批应抽测不少于3个检测单元。4.3.3 检测要求:1 砌体砌筑砂浆检测应达到养护要求时间后进行;2 砌体应为自然状态,并应干燥;3 测点不应布置在门窗洞口、后砌洞口和预埋件边缘;4水平灰缝检测测点应经打磨平整。4.3.4 检测结果判定1 砌体砌筑砂浆强度推定值的计算可参照相关检测技术规范进行计算。2 砌体砌筑砂浆强度宜按单个构件进行判定。4.4楼面板厚度检测4.4.1 楼面板厚度的检测,宜采用楼板厚度测量仪进行检测,楼板厚度测量仪的最小分辨率不大于1mm,精度不超过1mm。4.4

25、.2 楼面板厚度检测构件应在每块板抽检至少5个点,其中4个测点宜分别设在距板边缘0.5m1.0m处,另1个测点设在板中心点。4.4.3 抽样数量:每一检测批应抽测不少于3个构件。4.4.4楼面板厚度允许偏差为:+8mm,-5mm。4.4.5 检测结果判定楼面板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4.5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4.5.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宜采用钢筋探测仪进行检测,并符合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的规定。4.5.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应对楼板面负弯矩钢筋和板底钢筋、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4.5.3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应在钢筋最大受力部位按每点(处)抽取不少于

26、2米延长米。4.5.4 抽样数量:每一检测批应抽测不少于5个构件,其中2榀梁,3块板。4.5.5 检测要求:1 悬挑板类构件的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全数检测。2 构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梁类构件为+10mm,-7mm;板类构件为+8mm,-5mm。4.5.6 检测结果判定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合格点率大于(等于)90%,应判为合格;2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测;当按两次抽测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结果仍应判为合格;3 两次抽测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小于90%时,应计算楼面板的有效截面,

27、如有效截面满足设计要求,可不进行处理。有效截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按云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程(DBJ53/T-23)第5.0.7条的规定进行处理。4.6 轴线尺寸和楼层净高检测4.6.1 结构空间尺寸检测项目包括:轴线尺寸和楼层净高。4.6.2 抽样数量:每一检测批抽测部位应不少于1个。4.6.3 检测结果判定1 轴线尺寸、楼层净高检测合格点率大于(等于)80%时,应判为合格;2 轴线尺寸、楼层净高检测合格点率小于80%时,应将检测数据提交相关单位。5 钢结构实体质量检测5.1 一般规定5.1.1 钢结构实体质量检测项目应包括:焊缝质量、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防腐涂层厚度、防火涂层厚

28、度等。5.1.2 钢结构实体质量检测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5.1.3 钢结构实体质量检测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检测批进行抽样检测。5.2 焊缝质量检测5.2.1钢结构焊缝质量设计等级为全焊透的一、二级的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或设计要求的其它方法进行内部缺陷检测。5.2.2 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焊缝内部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其它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验证,检测方法应符合相关检测技术规程的规定。5.2.3抽样数量:设计等级为一级的焊缝每一检测批应抽测不少于焊缝总数的10%,设计等级为二级的焊缝每一检测批应抽测不少于焊缝总数的5%。5.2.4 检测结果判定:1 检测结果与施工单位自检结

29、果不合格率均不大于2%(含2%)时,可判定该检测批施工单位自检结果与实体质量相符。 2 检测结果不合格率为2%5%(含5%)时,应对该检测批加倍抽样检测,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按云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程(DBJ53/T-23)第5.0.7条的规定进行处理。3 检测结果不合格率大于5%时,应按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全面检测。5.3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扭矩检测5.3.1 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在监理(建设)单位的见证下对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终拧扭矩进行自检。5.3.2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扭矩的检测,应在终拧后1h之后、48h之内完成。5.3.3 钢结构高强

30、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扭矩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进行检测。检验方法见附录C。5.3.4 抽样数量:每一检测批应抽测不少于螺栓节点总数的3%,且不得少于3个节点;每个节点抽检螺栓数不少于节点螺栓总数的10%,且不少于2个螺栓。5.3.5 检测结果评定1 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的实测值应在0.9Tc1.1Tc范围内。2 螺栓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扣,外露1扣或4扣螺栓数不应超过螺栓数的10%。超过4扣或不足1扣的螺栓应予以更换。3 欠拧螺栓应按规定重拧,过拧螺栓应更换。5.4 防腐涂层厚度检测5.4.1 防腐涂层厚度的检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总涂层厚度分层检测。5.4.2 防腐涂层厚度检测应在主要承重构

31、件上进行,抽测数量不少于主要承重构件数的3%。每个构件检测5处,每处检测厚度为3个相距50mm测点防腐涂层厚度的平均值。5.4.3 防腐涂层厚度检测应用涂层测厚仪,涂层测厚仪应符合下列要求:1 涂层测厚仪的最小分辨率不应大于2m,示值相对误差不应大于3%。2 测试仪器应符合构件曲率半径的使用要求。在弯曲试件表面上测量时,应考虑其对测试准确度的影响。5.4.4 检测结果评定1 每处检测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5%,同一构件的涂层厚度平均值不应小于设计厚度。2 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防腐涂层总厚度为:室外构件150m,室内构件125m,其允许偏差为-25m。5.5 防火涂层厚度检测5.5.1薄

32、型、厚型防火涂层的厚度可采用涂层测厚仪、探针、游标卡尺进行检测,用于检测的游标卡尺尾部应有可外伸的窄片;测量设备的量程应大于被测防火涂层厚度,最小分辨率不应低于0.5mm。5.5.2 防腐涂层厚度检测应在主要承重构件上进行,抽测数量不少于主要承重构件数的3%。梁柱构件的防火涂层厚度检测,在构件长度内每隔3m取一个截面,且每个构件不应少于2个截面。5.5.3 检测结果评定1 超薄型、薄涂型防火涂层各处检测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耐火极限规定的厚度。2厚涂型防火涂层厚度,80%及以上面积应符合设计耐火极限规定的厚度,且最薄处厚度不应低于设计耐火极限规定厚度的85%。6 混合结构实体质量检测6.1 一般规定

33、6.1.1 本章规定的混合结构,主要包括砖混结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及钢管混凝土结构。6.1.2 混合结构实体质量检测所抽检构件应为涉及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部位,且构件测区布置应合理。6.2 砖混结构6.2.1 砖混结构实体质量检测项目应包括:承重构件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构件混凝土强度、楼面板厚度、楼面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楼层净高。6.2.2 承重构件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检测方法、检测数量及检测结果判定应按照本规程第4.3条确定。6.2.3 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检测数量及检测结果判定应按照本规程第4.2条确定。6.2.4 楼面板厚度、楼面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楼层净高,检测方法、检测数量及检测结

34、果判定应按照本规程第4.44.6条确定。6.3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6.2.1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实体质量检测项目应包括:型钢焊缝质量、构件混凝土强度、楼面板厚度、楼面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楼层净高。6.2.2 型钢焊缝质量,检测方法、检测数量及检测结果判定应按照本规程第5.2条确定。6.2.3 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应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检测数量及检测结果判定应按照本规程第4.2条确定。6.2.4 楼面板厚度、楼面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楼层净高,检测方法、检测数量及检测结果判定应按照本规程第4.44.6条确定。6.4 钢管混凝土结构6.2.1 钢管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测项目应包括:钢管中混凝土强度与缺陷、

35、钢管焊缝质量、楼面板厚度、楼面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楼层净高。6.2.2 钢管中混凝土抗压强度,应采用超声法结合同条件立方体试块或钻取混凝土芯样的方法进行检测,检测操作可按照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附录J;检测数量及检测结果判定应按照本规程第4.2条确定。6.2.3 抗压强度修正试件采用变长150mm同条件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或从结构构件测区钻取的直径为100mm(高径比为1:1)的混凝土芯样试件,试块或试件的数量不得少于6个。6.2.4 钢管混凝土的缺陷检测,可采用超声法,检测操作可按照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的规定执行;检测数量及检测结果判定应按

36、照本规程第4.2条确定。6.2.5 钢管焊缝质量,检测方法、检测数量及检测结果判定应按照本规程第5.2条确定。6.2.6 楼面板厚度、楼面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楼层净高,检测方法、检测数量及检测结果判定应按照本规程第4.44.6条确定。附录A 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委托情况A.0.1 检测机构在接受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委托后,应填写A.0.1表,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A.0.2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接到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委托情况检查记录后,应根据本规程3.5.1条的规定对检测机构检测委托情况进行检查,并签署检查意见。A.0.3 表A.0.1后应附检测机构资质证书、计量认证证书(含附表)、本

37、项目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及设备检定/校准证书。表A.0.1 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委托情况检查记录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单位检测单位检测人员姓名职务职称上岗证号备注委托内容数量:数量:数量:建设单位意见: 盖章:监督机构意见: 盖章:附录B 混凝土强度代表值与同条件养护强度对比B.0.1 计算构件混凝土检测强度时,应计算构件混凝土强度代表值的平均值。B.0.2 单个构件混凝土强度代表值的平均值应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确定,推定值乘以折算系数取用,折算系数宜取为1.10。表B.0.1 混凝土强度代表值与同条件养护强度对比记录序号检验部位检测批构件混凝土强度代表值的

38、平均值(MPa)检测批同条件试块抗压强度代表值的平均值(MPa)偏差(%)备注附录C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C.0.1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含初拧、复拧、终拧扭矩的现场无损检验。检验所用的扭矩扳手其扭矩精度误差不大于3%。C.0.2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分扭矩法检验和转角法检验两种,原则上检验法与施工法应相同。扭矩检验应在施拧1h后,48h内完成。1 扭矩法检验检验方法: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将螺母退回60度左右,用扭矩扳手测定拧回至原来位置时的扭矩值。该扭矩值与施工扭矩值得偏差在10%以内为合格。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扭矩值按下式进行计算:Tc=KPcd式中 Tc

39、终拧扭矩值(Nm);Pc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kN)按表C.0.2采用;d螺栓公称直径(mm);K扭矩系数,试验确定。高强度大六角螺栓连接副初拧扭矩T0可按0.5 Tc取值。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初拧扭矩值T0可按下式计算:T0=0.065Pcd式中 T0初拧扭矩值(Nm);Pc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kN)按表C.0.2采用;d螺栓公称直径(mm)。2 转角法检验检验方法:1) 检查初拧后在螺母与相对位置所画的终拧起始线和终止线所夹的角度是否达到规定值。2)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画线,然后全部卸松螺母,在按规定的初拧扭矩和终拧角度重新拧紧螺栓,观察与原画线是否重合。终拧转角偏差在10以内为合格。

40、终拧转角与螺栓的直径、长度等因素有关,应由试验确定。3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检验检验方法:观察尾部梅花头被拧掉情况。尾部梅花头被拧掉者视同其终拧扭矩达到合格质量标准;尾部梅花头未被拧掉者应按上述扭矩法或转角法检验。表C.0.2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预拉力标准值螺栓性能等级螺栓公称直径(mm)M16M20M22M24M27M308.8s7512015017022527510.9s110170210250320390规程用词说明1 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必须”; 反面用词采用“严禁”。2)表示

41、严格,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应”; 反面用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用词采用“不宜”。2 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或其它有关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 条 文 说 明1 总 则1.0.1 本条阐述了制定本规程的目的。1.0.2 本条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1.0.3 本条阐述了本规程与其它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关系。本规程不能替代国家现行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标准,国家现行标准中没有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本规程有明确规定时可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2 术 语本章给出的十个术语是本规程有关章节所引用的。在编写本章术语时,参考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等国家标准中的相关术语。本规程的术语是从本规程的角度赋予其涵义的,同时还分别给出了相应性的推荐性英文术语,该英文术语不一定是国际上的标准术语,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