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心理健康与保健.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6487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的心理健康与保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儿童的心理健康与保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儿童的心理健康与保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儿童的心理健康与保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儿童的心理健康与保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的心理健康与保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的心理健康与保健.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龙门县2008年中国精神卫生宣传活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保健,儿童时期的心身健康,是未来一生健康发展的基础。关注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就是为终身的幸福生活奠定根基。一个乐观向上的儿童,往往对学习充满了浓厚兴趣,在发育过程中很容易培养成品格优秀、能力超群的人。而心灵中被恐惧、忧郁、焦虑、暴躁等不良心理占据了太多空间的儿童,其人生的轨道大多会呈现出阴暗、消极、悲观的走向。因此,要培养儿童成才,必须首先保证儿童的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对儿童成长的积极影响二、儿童心理健康的内涵和个性特征三、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四、儿童常见的几个心理障碍的表现,1、心理健康对儿童成长的积极影响(1

2、)儿童心理健康对个性品质的影响A、大凡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儿童几乎都对自己缺乏一个客观的、全面的认识,对自己不足之处不能主动调节,而是听之任之,任其发展下去。常常听见家长们说,自己的孩子任性,脾气暴躁,或自私、骄气等,甚至有的还出现逃学、说谎、偷窃等不良品行。如果要找原因追溯他的过去,与其小时候心理出现偏差而影响良好性格的形成都有关系。,B、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对事物的态度是客观、正确、积极的,当面对现实时,仍旧会以同样的态度应对,表现出较好的个性特点。反之,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也会以自己习惯化的消极态度、行为反映可能是歪曲的、畸形的,久而久之,不良的个性品格就会形成。众多失足儿童的教训是值得我们

3、吸取的。,(2)儿童心理健康对其社会适应性的影响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儿童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悦纳别人,适应社会的要求,与人友好相处。对儿童来说,应该与同学友好相处,在集体中愉快地生活。如果儿童与集体不融洽,与他人交往不自在,不能适应外界环境,发展下去,长大后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从而给自己带来烦恼。可见,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儿童对周围和社会的适应性。,(3)儿童心理健康对其潜能发挥的影响A、儿童身上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和能量。这种潜能后天能否发挥出来,与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很大的关系。现实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学习成绩并非名列前茅的中小学生,在升入大学或工作之后,硕果累累、成就斐然;而有些在学

4、校时成绩很好的儿童,工作后倒可能成绩平平。当然,后天的成就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不仅仅由心理健康因素决定,但心理不健康会妨碍其潜能的发挥则是肯定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上学时数学成绩并非名列前茅,但后来,他的数学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在数学领域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能不说与他扎实的数学功底与良好的心态有很大关系。B、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都有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他们既勤奋努力不松懈,又能调整自己,战胜挫折;在进取的过程中,意志得到磨炼,才华得以充分施展。,2、儿童心理健康的内涵和个性特征,一个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向上的儿童、往往心理是健康的。一个消极、悲观、抑郁、焦虑,对生活、学习失去信心的

5、儿童,则容易患疾病或者加速身体的病变,因此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是儿童健康发展的根基。心理健康的儿童不但拥有健康的身体,还会具有良好的学习竞争状态。而这种状态是每个学习优秀的儿童都不可缺少的。心理健康的儿童具有下列个性特征:,(1)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说明人的心理是正常的,而不良习惯则说明人的心理上有阴暗的和消极的一面。所以儿童要听从家长和老师的教导,要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要说真话,有了错误敢于承认;要认真识别和模仿正确的行为,逐步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形成良好的习惯。,(2)求知欲旺,爱动脑筋儿童能想出问题、提出问题,说明

6、他的思维和智力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家长和老师要耐心地尽量给予满足,不要让他失去一次受教育的机会。(3)拥有愉悦的心境在较长的一个阶段内能够保持对自己、对学习、对生活的兴趣,对自己充满自信,乐于学习,生活有目标且很充实,对自己和所处的环境感到满意。这就是一种健康的心态。,(4)拥有愉悦的心境在较长的一个阶段内能够保持对自己、对学习、对生活的兴趣,对自己充满自信,乐于学习,生活有目标且很充实,对自己和所处的环境感到满意。这就是一种健康的心态。(5)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自我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的主观认识。正确的自我观念就是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优点、不足,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

7、薄,能够“悦纳”自我。拥有正确的自我观念,无疑也是一种健康。,(6)个人与社会的协调一致能够和外界保持良好的接触,正确认识社会。如果发现自己的需要、愿望与社会要求或他人的幸福发生了冲突,能够修改自己的行动计划,保持与社会的协调一致。这还是一种健康。但是,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和经历各种各样的问题,使自己的心理受到干扰,出现不适,这并不表明这个人的心理就不健康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同时还具备不断地调控自我以适应外在变化的能力,使心理不适成为暂时的现象,经过调整恢复常态。,3、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1)一般性心理问题:口吃、尿床、逃学、不吃饭、说谎、好动等。(2)特殊性心理问题:自闭症、适应障碍、癫痫、

8、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等。,4、儿童常见的几个心理障碍的表现,儿童多动症A、活泼好动是每个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的可爱之处,但是日常生活中有些儿童不是简单的灵活好动,而是不听家长、老师的劝阻,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乱动乱跑,这些儿童就是患上了儿童多动症,又叫注意缺陷障碍,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9岁是儿童多动症最突出的年龄。,B、主要表现是:不分场合地过多行动,不仅自己不好好学习,还会影响全班同学的学习;注意力极不集中、不稳定,极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而分散注意力,做事常常有头无尾,总是不停地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易激怒,爱发脾气、倔强,常为一些小事而哭喊吵闹,好冲

9、动,不服约束,甚至做出一些危险举动,有伤人和自伤行为;80%的多动症儿童都好顶嘴、好打架、横行霸道、恃强凌弱、纪律性差,有的甚至还有说谎、偷窃、离家出走等行为。,C、儿童多动症不等于儿童好动;多动症儿童的活动是杂乱的、无目的的,而好动的儿童其活动是有目的的、有序的;多动症儿童是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而好动的儿童则只是在某一个活动场所和场合下有多动表现;多动症儿童的多动不分场合,一些举动难为人们所理解,而好动的儿童,即使特别淘气,其举动也不离奇,能为人们理解;多动症儿童不能专注于某一项活动,没有什么活动内容能使他们静下来投入进去,而好动儿童对他们感兴趣到活动能静下心来投入进去。

10、D、多动症患儿仅有部分可以自愈,大多数患儿的症状可能会延续至成年。对症状明显、严重影响到学习的患儿,应进行药物治疗。,(2)儿童孤独症A、孤独封闭是一种很不健康的性格特征,一个人如果长期被孤独感所笼罩,势必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心理也会提前老化。如有的孩子长期情绪抑郁,精神萎靡,多愁善感,寡言少语,周围的任何事物都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因而对一切都感到索然无味。除了上学、吃饭、睡觉之外,再无其他社会内容,缺少情趣和亲情,没有朋友和知己,遇事总感到困难重重,社会适应能力相当低。B、长期的孤独感能明显地改变人的生理环境,降低人体免疫力,使人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而严重的孤独症患者一旦患病,由于平时离群索

11、居,不与人交往,因而缺少来自别人的关心和安慰,倘若一时想不开,很可能失去战胜病魔的信心,甚至失去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从而走上轻生的绝路。,C、生活中意外事件如:今年5.12特大地震,失去至亲的亲人等事件会导致一些儿童心理受挫,一时难以调整,就常常自我封闭,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性格内向的儿童习惯于独处,常常沉浸在自我的天地里,不愿接触外界的人和事,对外部的影响采取回避和抵制态度,对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没有兴趣,不善或不愿去关心、帮助别人,因而也常常得不到别人的温情和理解;过于自卑的人对来自别人的评价过于敏感,担心自己不如他人,害怕因此受到排斥,由于自卑,他们不愿与人比,常常采取逃避的态

12、度,因而形单影只、孤独无助;生活在缺少温暖、爱和理解的环境中也容易使儿童患上孤独症。,D、因此,孤独的儿童尽量多与其他同学一起,共同探讨学习,切磋人生,通过广泛的交往寻找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的同学;在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活动中寻找乐趣,充实生活;正视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孤独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需要与给予的矛盾,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使自己融入集体中。,儿童抽动障碍A、这也是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而且多见于男孩子。会出现常见的简单的运动抽动如眨眼、皱眉、皱额、缩鼻、咬唇、呶嘴、张口、摇头、歪颈、侧视、耸肩、跺脚等动作。但少数患儿可表现为复杂的运动抽动,如眼的表情和转动,面部的动

13、作和表情,头部的姿势和动作等。B、儿童精神过度紧张或学习负担过重可以诱发抽动障碍发作。此外,局部疾病刺激,比如眼结合膜炎、倒睫、感冒或鼻炎等也可以引起眨眼、缩鼻等抽动发作。,C、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时期,应当要有合理的作息制度和活动内容,避免过度兴奋和紧张疲劳,开展韵律性体育活动锻炼,强壮体魄,这样就可以减少抽动的发作,但是严重者要进行药物治疗。,儿童忌妒心理忌妒通常较多地产生在有一定能力的儿童身上,儿童往往因为自己有能力,但没有受到注意和表扬,因而对那些受到注意和表扬的同学产生忌妒;有忌妒心理的儿童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因此同学们之间要建立一种团结友爱、互相学习、互相尊重、谦逊礼让的环境气氛;要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扬长避短;要明白有竞争才会有进步,不能用不正当、不光彩的手段去获取竞争的胜利;更要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到道理。,谢 谢,龙门县精神病防治所2008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