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7145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德州一中高一化学备课组,引言:通过初中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但 原子核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电子在原子核外怎样运动的?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这是本节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回顾与 思考:,1.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是什么?,2.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呢?,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都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人们对原子、分子的认识要比对宏观物体的认识艰难得多。因为原子和分子过于微小,人们只能通过观察宏观实验现象,经过推理去认识它们。一般是通过实验事实提出原子

2、和分子的理论模型,如果设想的模型不符合新的实验事实,就必须修正,甚至摈弃旧的模型,再创建新的模型。人们对原子、分子结构认识的过程实际上是根据科学实验不断创立、完善模型的过程。,自从19世纪初道尔顿建立原子学说以后,“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微粒”在人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直到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人们才舍弃原子不能再分割的传统观念,并进而探讨原子的组成和结构问题。,1.那么原子的内部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呢?科学家是怎样探索原子内部结构的呢?,2p2“联想质疑”栏目。观看粒子散射实验电影,请同学们思考。卢瑟福所作粒子散射实验为什么是:绝大多数粒子直线通过,少数粒子转向,个别粒子反弹。这一现象说

3、明什么问题?,粒子散射实验 表明:,原子中正电荷占的空间很小,因而粒子通过金箔时,只有极少部分遇到这种质量较大带正电荷的质点的排斥而折回,这个带正电荷的质点位于原子的中心,就是原子核;而大部分粒子是直线通过的,说明电子在原子核外“较大”的空间内运动。由于电子很轻,容易被较重的粒子推开,不会妨碍粒子的通行。这个实验推翻了原子是一个“实心球”的假设,为现代原子结构理论奠定了基础。,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认识了原子核的存在,提出了核式原子模型原子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它集中了原子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而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饶核高速运动。,你心中的原子结构模型是怎样的?,实 验,预 测,观 察,模

4、 型,葡萄干布丁,粒子散射,通过 转向 反弹,核式原子模型,科学家的这些探索过程给你有什么启发?,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辛,才一步一步地走向深入,一步一步接近事物的本质。,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深入认识,都是建立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的。实验是揭示原子结构的重要手段。汤姆生、卢瑟福、玻尔、海森伯四代师生都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探索者,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怀疑科学上的“定论”,不迷信权威,向自己的恩师挑战,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们的身上闪烁着科学探索精神的光辉!,1。原子核的构成,一、原子核 核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交流研讨”栏目,据表中的数据,各小组讨论汇报

5、并回答下列问题:,(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2)原子的质量由哪些微粒决定?(3)忽略电子质量,原子的相对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有什么关系?,.结论: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决定,3.质子数(Z)+中子数(N)相对质量,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原子的构成:,每一个质子带 电荷 相对质量约为,质子的数目决定 中子不带电,相对质量约为 原子 相对质量为一个质子(中子的)。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每个电子带 电荷。最外层电子数目决定。质量数:定义:核电荷数(Z)质量数(A)一般用符号 表示一个质量数 A 为、质子数为 Z

6、 的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一个单位正电荷,1,元素的种类,1,一个单位负,1/1836,元素的化学性质,质子数(Z),核外电子数,质子数(Z),中子数(N),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取近似整数值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迁移.应用,1.原子 的含义?2.和 判断它的中子数,核外电子数.,2。核素,【回顾】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质疑】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那么,中子数是否也相同呢?,P4“观察思考”三种不同的氢原子,【比较】三种氢原子结构的异同。【质疑】它们是不是同一种元素?,氢元素的三种核素,核素:,人们把具有一

7、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3.同位素,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同位素性质:,a.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有一定差别。b.天然存在的同一元素的各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组成不变。应用:金属探伤 消除静电 治疗肿瘤 示踪原子,跟踪研究化学反应作核燃料 用14C考古 环保治污等,核素,核素,元素,(同位素),三者关系:,【迁移与应用】1请你描述元素、核素、同位素间关系.,同位素、元素、同素异形体的比较:,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8、,1、定义:由各种天然核素相对原子量与其原子百分组成计算出的平均值。2、计算式:M M1n1%M2n2%M3n3%同位素C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4.969,在自然界占75.77%(原子数的百分含量),Cl为36.966,在自然界中占24.23%,则C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4.96975.77%36.96624.23%35.45 思考:计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用质量数代替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求其平均值。,下课了!,(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2)原子的质量由哪些微粒决定?(3)忽略电子质量,原子的相对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阅读

9、教材P2“交流研讨”栏目,据表中的数据,各小组讨论汇报并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图表所列数据讨论:,.结论: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决定,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3.,质量数:原子核中质子数核中子数之和称 之为质量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第2课时,1、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电子按能量高低在核外分层排布。,2、排 布 规 律,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排布2n2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其它各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次外层最多不超过18个电子。,K L MN O P,2 8 183250

10、2n2,1 2 3 4 5 6,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3、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2,4、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关系,(1)、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密切相关,稀有气体,结构稳定性质稳定,金属较易失电子,非金属较易得电子,(2)、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金属单质Na、Mg能分别与非金属单质O2、Cl2反应生成氧化物和氯化物,请写出这些氧化物和氯化物的化学式。,根据Na、Mg、O、Cl原子在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数目和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推断其氧化物和氯化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将结果填入下表:一些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Na2O、MgO、Na

11、Cl、MgCl2,课堂练习1,1.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2.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A.14 B.15 C.16 D.17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子在原子核外作高速圆周运动B.电子在核外运动并无规律可言C.次外层电子数一定是2或8D.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的原子,B,A,D,课堂练习2,1.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1)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1/2;_(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_(3)C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4;_ 2

12、.X和Y是原子序数小于18的元素,X原子比Y原子多1个电子层;X原子的最外层中只有1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中有7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答案:1.(1)硫 2 8 4(2)硼 2 3(3)氖 2 8 2.NaF,补充练习1,1.某元素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是其它层电子数之和的2倍,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A.6 B.8 C.12 D.162.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A.1对 B.2对 C.3对 D.4对3.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

13、多5个,则A与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A2B3 B.BA2 C.AB4 D.B3A2,答案:1.AC 2.B 3.D,补充练习2,有V、W、X、Y、Z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20,其中X、Z是金属元素,V和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W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由此可推知(填元素符号):V是_W是_X是_Y是_Z是_,答案:H、O、Al、S、K,原子的发现史,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1.道尔顿原子模

14、型(1803年)2.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3.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4.波尔原子模型(1913年)5.电子云模型(量子力学模型)(19271935年),道尔顿原子模型,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汤姆生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卢瑟福原子模型,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象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波尔原子模型,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电子云模型,现代物质结构学说。波粒二象性。,根据原子光谱和理论分析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Br,下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