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论文:巧借流行音乐激发学生学习艺术音乐的兴趣.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7262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音乐论文:巧借流行音乐激发学生学习艺术音乐的兴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音乐论文:巧借流行音乐激发学生学习艺术音乐的兴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音乐论文:巧借流行音乐激发学生学习艺术音乐的兴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音乐论文:巧借流行音乐激发学生学习艺术音乐的兴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音乐论文:巧借流行音乐激发学生学习艺术音乐的兴趣.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巧借流行音乐,激发学生学习艺术音乐的兴趣 在每个学期初,为了使音乐课受到更多学生的欢迎,我都会对学生进行一次调查,以根据学生要求改进教学。调查表明:近90%的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建议栏都写着“多听听流行音乐”“多介绍歌手的成名曲”诸如此类,其实这也是目前学生的普遍心声。流行歌曲作为一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現象,具有以下特点:流行音乐的主題內涵不断的重复,强调对接收者的身体、生理与感官能力的刺激,是对某一经验的体验。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音乐教育者也很无奈。确实,青少年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还没有具备完善的鉴赏能力,还不能区分流行音乐的优劣,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全盘吸收,难免受到负面影响。而教

2、材中经过精挑细选的歌曲和欣赏曲目对学生来讲显得枯燥、乏味、缺乏情趣。再说若教师对学生的心声置之不理,使他们渐渐对老师失去信任,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这也是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最不愿意看到的。自从实施新教材以来,我做了多次尝试,决心改变现状,贴近学生实际,拓宽教材,把流行音乐引入课堂,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学习艺术音乐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艺术音乐的距离。我的理由是:一、音乐新课标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学习内容必须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教学目标。我们应选择一些比较贴近学生实际,更容易被他们接受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

3、丰富多彩。二、改革开放以来,港台流行音乐、日韩流行歌曲、欧美流行歌曲流入大陆已有二十余年,内容大多涉及情感生活,比较符合青少年期间十分肤浅的爱情观和特点。从歌坛实际出发,其中不乏好的作品,由于其旋律大多流畅上口,内容贴近人们实际,具有生活气息,受到学生亲睐,而且有大量作品是把艺术音乐通俗化后的产物。只要教师筛选得当,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音乐课中做了以下尝试:1、 民歌与流行 中国民歌的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欣赏、演唱来了解不同地区的不同风格的民歌,使他们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第15册教材中的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是一首活泼

4、欢快载歌载舞的歌曲,为了加深学生对高山族民歌及音乐风格的理解,在课堂中请学生欣赏歌舞阿里山的姑娘,了解舞蹈、伴奏乐器,并进行学唱。最后教师抛砖引玉让学生课外了解高山族歌手张惠妹的歌,并即兴演唱了几句,引导学生了解她的歌曲风格,学生都若有所思。在整堂课中学生兴趣浓厚又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2、戏曲与流行 在学习梨园金曲这一单元时,我在教学京剧艺术的第一课时,学唱了唱脸谱,并简要介绍了京剧的主要特点,但大多是纸上谈兵,蜻蜓点水,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京剧这门艺术存有不小的距离。在问及学生对京剧的了解时,某学生说了流行歌曲刀马旦,触发了我的灵感。于是我决定在第二课时来个创新,以京剧的音乐为主线,找找流

5、行音乐、影视剧中的京剧音乐,给京剧艺术也来点“时尚”。因此在欣赏电视剧大宅门的主题歌时,要求学生关注其中的伴奏及胡晓晴高亢昂扬的演唱,再引入屠洪刚的中国功夫,并试着学唱前几句。学生在这堂课由一开始的拘谨到后来的“忘乎所以”,是因为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拉近了京剧与学生间的距离,意识到京剧就在我们身边。有位学生在课后这样写到:我喜欢这堂课,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的束缚,我真想不到原来流行歌曲中也包含了京剧的曲调,京剧也不像想象中那么难以接受了。3、思想教育与流行 音乐中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中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

6、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适当地引入优秀的流行歌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收效更佳。如当学生在欣赏尊师之类的歌曲时,我不失时机地引入丁香花,用唐磊略带忧郁的歌声让学生体会对故者的怀念及美好祝福。学习歌曲青春舞曲时,当问及歌曲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时,学生都不假思索地说出要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教师再顺势引导,教育学生把握美好时光,好好学习本领。我还结合学校的“爱国歌曲大家唱”专题活动,在课堂内欣赏红旗飘飘、我的中国心等歌曲,请学生怀着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心情演唱,或深沉,或激昂,不仅体会了歌曲美,又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由于歌曲是大家普遍熟悉又广于传唱的,很容易接受,效果远远好于空洞地给学生进行

7、说教。音乐教育目的是培养音乐听众,合格公民,而不是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初中阶段我们教师就是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氛围,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最好的音响资料,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接触和亲近音乐,从而培养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思想的解放会给学生带来诸多探求空间,学生只有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才能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平等地融入学生之中,做他们的朋友,揣摸学生的心理,倾听学生的声音,提供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相适应的教材。在尝试的过程中,欣喜地发现,我的音乐新课堂发生了喜人的变化:1、 学生爱上音乐课,师生关系更融洽了陶行知先生说过:“师生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

8、乐园。”自从流行音乐进入课堂以来,学生对每周一次的音乐课更加期待,在教学中,并非所有教学内容均能与流行音乐联系起来,也并非每节课都有流行音乐,但是由于对教师的高度信任与依赖,学生在欣赏教材中的曲目时也异常认真,并能灵活运用所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其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音乐、体会音乐、表现音乐。2、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了 流行音乐进课堂,并不是单纯地演唱、模仿。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歌词、节奏、情绪等方面进行分析,如节奏的变化使情绪有很大的差异,节奏缓慢时心情平和或沉重或压抑,节奏鲜明则一般情绪高涨,激动。由于是大家比较熟悉又感兴趣的内容,这时的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此项活动

9、,更加积极地动脑思考,不知不觉中各方面的素养也提高了。在介绍歌曲时,巧妙地结合旋律分析其中的音乐要素,使学生懂得只有扎实学好了音乐的基本功,演唱歌曲时才更出色,良好的音乐素养来自对优秀作品的欣赏、分析、理解。3、学生学习艺术音乐的兴趣更浓了通过比较实践,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并非孤立存在的,艺术音乐的通俗化即形成流行音乐。但是很多的流行音乐流行时间非常短暂,一年、一个月、一星期,多听甚至会令人产生厌烦感,而教材中选取的许多优秀的中外音乐,已经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音乐形象鲜明、思想内容健康向上,催人发奋图强,还告诉人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这样学生就不再一昧迷恋流行音乐排斥艺术音乐了。教师

10、在教学中还对学生崇拜的偶像进行客观地评价,让他们有所选择地正确对待流行音乐。当然对于一些不健康的歌曲,教师就要明确态度,杜绝其进入课堂。由此,绝大部分学生意识到,只有不断丰富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质,提升审美情趣,才能懂得如何鉴赏音乐的优劣,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优秀的音乐中吸收养分,陶冶情操。音乐教师是音乐的重要传播者,又是教育工作者,又是引导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懂得真善美的人,这对音乐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音乐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需要。音乐教育正面临改革,教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寓乐于教。流行音乐进入课堂,一定要根据教材内容认真筛选,不能生搬硬套。教师不应只局限于教材,还要多方面接受外来信息,正确地利用流行音乐这一载体,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让音乐教育者们也共同来尝试,贴近学生心灵,做他们的知心人。 2006年3月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