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藏物昆虫的外部形态.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7292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藏物昆虫的外部形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储藏物昆虫的外部形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储藏物昆虫的外部形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储藏物昆虫的外部形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储藏物昆虫的外部形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储藏物昆虫的外部形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藏物昆虫的外部形态.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储藏物昆虫的外部形态,本章主要学习:l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l昆虫形态特征描述的常用术语l昆虫头部的基本形态及口器、触角和复眼等的构造和特征l昆虫胸部的基本形态及胸足、翅的构造和特征l昆虫腹部的基本形态及成虫外生殖器的构造和特征l储藏物甲虫和蛾类幼虫的形态特征,第一节 昆虫体躯的分节、分段和体向,一、昆虫体躯的分节和分段 昆虫是左右对称的动物,体躯和其他节肢动物一样,由一系列连续的环节,即体节(segment)所组成。这些体节分别集合成三个体段,称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二、昆虫的体向头向(前)尾向(后)侧向(左、右)背向(上)腹向(下)基部和端部外和内前缘和后缘纵和横,第一节 昆虫体躯的分

2、节、分段和体向,一、头壳的分区和头部的变化 在昆虫形态研究中,常根据头部的陷线和由于体壁内褶而在表面形成的沟将昆虫头部分为若干区域。,第二节 储藏物昆虫的头部,蜕裂线:口上沟:额颊沟:颅中沟:额:颊 头顶,玉米象的头部,储藏物昆虫头部的变化,第二节 储藏物昆虫的头部,二、头部的型式 头部的型式简称头式。根据口器的着生位置和方向,昆虫的头式可分为下列三类:前口式:头部平伸,颚端向前的头型。如锯谷盗科、扁甲科、拟步甲科、步甲科和谷盗科等。下口式:头部与躯干垂直、颚端向下的头型。如长蠹科、豆象科、窃蠹科、蛛甲科和皮蠹科等。后口式:头部和口器斜向体躯后方的头型。口器静止时,紧贴于身体的腹面。此种类型多

3、见于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如食虫蝽象,蜚蠊的头式也属此类。,第二节 储藏物昆虫的头部,三、触角的构造与类型(一)触角的基本构造 触角(antenna)是昆虫头部的重要感觉器官,一般着生在额区,有的位于复眼之前,有的着生在复眼之间。触角的基本构造可分为三部分:柄节:是触角的第一节,着生在膜质的触角窝内,通常比较粗大。梗节:是触角的第二节,形状、长短常因种类不同而异。鞭节:是柄节与梗节以外的部分,由若干个小节组成,即触角第三节至末端的各小节。,第二节 储藏物昆虫的头部,三、触角的构造与类型(二)触角的类型 触角的形状变化很多,在储藏物昆虫中大体上可分为以下类型:丝状(线状):串珠状:锯齿状:梳齿状:棍

4、棒状:锤状:膝状:叶片状:纺锤状:鞭状:,第二节 储藏物昆虫的头部,四、复眼和单眼 眼是昆虫的视觉器官,在昆虫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分为复眼(compound eye)和单眼(ocellus)(一)复眼 昆虫的成虫和不完全变态类的若虫一般都具有1对复眼,着生于头部的侧上方,大多为卵圆形,也有圆形、椭圆形、肾形和马蹄形等。复眼是昆虫的主要感光器官。各种昆虫的复眼形状常不相同,但它们均由很多小眼集合而成。每一小眼的表面常呈六角形,叫做小眼面。,第二节 储藏物昆虫的头部,四、复眼和单眼(二)单眼 昆虫的单眼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若虫和成虫的单眼,称为背单眼。完全变态类幼虫头部两侧的单眼,称

5、为侧单眼,相当于成虫复眼所占的位置。单眼是一种不完善的辅助视觉器官,只能辨别光线的强度和方向,不能造像。,第二节 储藏物昆虫的头部,五、口器的基本构造与类型 昆虫的取食器官称为口器(mouthparts),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的类型也不同。取食固体食物的口器为咀嚼式,取食液体食物的为吸收式。在储藏物昆虫中,除了蛾类成虫和部分天敌昆虫为吸收式口器外,绝大多数属于咀嚼式口器。比较形态学表明,咀嚼式口器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类型,其他类型都由咀嚼式口器演变而来;它们的各个组成部分尽管外形有很多变化,但都可找到它们之间的同源关系。,第二节 储藏物昆虫的头部,五、口器的基本构造与类型(一)咀嚼

6、式口器 咀嚼式口器(chewing mouthparts)的主要特点是有坚硬的上颚,用于咬切和磨碎固体食物。其基本构造为一个上唇、一对上颚、一对下颚、一个下唇和一个舌。,第二节 储藏物昆虫的头部,五、口器的基本构造与类型(二)虹吸式口器 虹吸式口器(siphoning mouthparts)是鳞翅目成虫特有的口器,其主要特点为:上颚退化或消失;下颚的外颚叶延长成虹吸式的喙,食物道即在其中;下唇退化,仅保留3节的下唇须。在不取食时,喙象钟表的发条一样,卷曲在头部的下方。,第二节 储藏物昆虫的头部,五、口器的基本构造与类型(三)刺吸式口器 刺吸式口器(piercing-sucking mouthp

7、arts)适于取食植物的液汁或动物的血液。刺吸式口器的主要特点为:上颚和下颚特化为两对细长的口针,用此刺破动植物的表皮;下唇延长成外鞘,包围着口针,不参加取食。口针与外鞘的整个构造称为喙。另外,刺吸式口器的食管与咽喉部分特化为强有力的抽吸机构,以抽吸液体。,第三节 储藏物昆虫的胸部,胸部(thorax)是昆虫的第二个体段,位于头部与腹部之间。胸部由三个体节组成,自前向后依次称为前胸、中胸和后胸。绝大多数昆虫的每一胸节有1对足,称胸足;大部分有翅亚纲成虫在中胸和后胸还各生有1对翅。足和翅都是昆虫的行动器官,所以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每个胸节是由4块骨板合成的体节,位于背面的称为背板;位于腹面的称

8、为腹板;两侧的称为侧板。,第三节 储藏物昆虫的胸部,一、前胸 前胸(prothorax)是昆虫的第一个胸节,无翅,构造较为简单。(一)背板 前胸背板通常是一块完整的骨片,可分为4个边和4个角。前胸背板一般外露,而且不同种类之间常有较大的形态差别,故在分类鉴别中是常用的特征。,第三节 储藏物昆虫的胸部,一、前胸(二)侧板 在多数储藏物昆虫中,前胸侧板仅为一块简单的骨片,需从腹面观察,通常仅与前胸腹板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三)腹板 位于前胸腹面中央的区域。前足的着生处位于腹板与侧板之间。,第三节 储藏物昆虫的胸部,二、具翅胸节 具翅胸节是指具翅昆虫的中、后胸,亦称翅胸。(一)背板 具翅胸节的背板构

9、造较为复杂,有3条横沟将其分为4个骨片(图)。由于具翅胸节的背板通常被翅所覆盖,不易观察,所以一般不用来鉴别种类。中胸小盾片是有翅昆虫唯一暴露在外的一块背片,在鞘翅目储藏物昆虫中常被用作分类的特征。,第三节 储藏物昆虫的胸部,二、具翅胸节(二)侧板 具翅胸节的侧板比前胸侧板更为发达,形成显著的侧面板片。有一条侧沟,也称侧板缝,把侧板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称为前侧片,后部称为后侧片。(三)腹板 中、后胸的腹板在储藏物昆虫中一般不分片,可分为中胸腹板和后胸腹板。,三、胸足 胸部各节各有足(leg)1对。前胸的足称为前足,中胸的足称为中足,后胸的足称为后足。它们着生在各胸节侧腹面的侧板与腹板之间,基部

10、由膜与体壁相连,形成一膜质的窝,称基节窝。成虫的胸足由6节组成,从基部至端部依次称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爪。,第三节 储藏物昆虫的胸部,第三节 储藏物昆虫的胸部,三、胸足 跗节形式:昆虫三对足的跗节小节数目常有很多变化,因此可分为许多跗节形式,如554式,是指前足和中足的跗节小节数为5个,后足的跗节小节数为4个。另外还有555式,、444式、333式等。余类推。跗节和爪。有些跗节形状特化为“两裂”状,后面的一个跗节很小,隐藏其中,不易观察到。故有“伪4节”之称。,第三节 储藏物昆虫的胸部,四、翅(wing)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具翅且有飞行能力的动物。(一)翅的构造 昆虫的翅是由背板

11、体壁的延伸物演化而来的,有上下两层薄膜,两层薄膜之间有纵横排列的支持组织,称为翅脉(vein)大多数昆虫的翅为三角形,因此有3个边和3个角,并由3个褶将翅面分为3个区。,翅的分区,顶角,臀角,后缘,前缘,外缘,肩角,腋区,基褶,臀褶,轭褶,轭区,臀前区,臀区,第三节 储藏物昆虫的胸部,四、翅(wing)(二)翅的发育 昆虫翅的发育有两种明显不同的方式。外生翅类,完全变态类昆虫;内生翅类,不完全变态类昆虫。,第三节 储藏物昆虫的胸部,四、翅(wing)(三)翅的变异 1.翅的消失 2.形状的特化 3.质地的特化与翅的类型。,储藏物昆虫的翅可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鞘翅:翅面全部骨化为角质,不透明,

12、没有翅脉。膜翅:如同薄膜,透明,有翅脉。半(鞘)翅:翅的基半部为革质加厚,端半部为膜质。鳞翅:质地为膜质,但翅面上被覆有一层鳞片状物。革翅:柔韧如皮革,半透明,翅脉可见。覆翅:质地坚韧的前翅,不能弯曲或折叠,静止时前翅 完全覆盖在体背侧面和后翅上。,昆虫的翅,鳞翅,膜翅,鞘翅,一、腹部的基本构造 腹部(abdomen)是昆虫体躯的第三体段,它的结构比头、胸部都要简单。昆虫成虫腹部没有用作步行的足,但昆虫大部分内脏器官和生殖系统都位于腹部,所以腹部是昆虫的生殖和代谢中心。,第四节 储藏物昆虫的腹部,第四节 储藏物昆虫的腹部,一、腹部的基本构造 低等昆虫腹部有11节,但多数储藏物昆虫的腹节数已减少

13、,如鳞翅目成虫雌虫可见到7节,雄虫可见8节;而鞘翅目成虫从背面观可见到68节,腹面观可见56节。腹面观可见到的腹节数,称可见腹节,基部第一节称第一腹节,第二节称第二腹节,依次类推。可见腹节数是鉴别昆虫种类的特征之一。,第四节 储藏物昆虫的腹部,一、腹部的基本构造 昆虫腹节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合并和退化,特别是腹末几节往往特化为外生殖器的一部分。雌成虫的第八、九腹节和雄虫的第九腹节均具有专司产卵和交配的生殖肢,故它们称为生殖节;生殖节前的腹节,内含大部分内脏器官,称为脏节;生殖节以后各节称为生殖后节,往往合并或退化。,第四节 储藏物昆虫的腹部,一、腹部的基本构造 成虫的腹节有很发达的节间膜和侧膜。腹

14、节可以互相套迭,后一腹节的前缘常套入前一腹节的后缘内,所以腹部的伸缩、弯曲或扩张都较方便,借以帮助呼吸、蜕皮、羽化、交配、产卵等活动。腹节有发达的背板和腹板,但没有象胸部那样发达的侧板。,第四节 储藏物昆虫的腹部,二、腹部的附肢和附器 腹部的附肢可分为与生殖无关的非生殖型附肢,和由于交尾或产卵等生殖活动而发达起来的生殖型附肢两大类。(一)非生殖型附肢 非生殖型附肢主要有:尾须、尾铗、腹刺等。,第四节 储藏物昆虫的腹部,二、腹部的附肢和附器(二)外生殖器 1.外生殖器的模式构造 昆虫的外生殖器包括雌虫的产卵器和雄虫的交配器。雌虫的生殖孔多位于第八、九节的腹面,生殖孔周围着生三对产卵瓣,合成产卵器

15、。,雄虫的交配器构造比较复杂,而且在各类昆虫中变化很大。雄虫交配器主要包括输送精子进入雌体的阳具和交配时挟持雌虫的抱握器。阳具是第九腹节腹板后节间膜的外长物,生殖孔开口就在其末端。阳具一般为管状或锥状构造,大多包括一个较大的阳茎基,和从阳茎基伸出的一根细长的阳茎。阳具在各类昆虫中有极复杂的变化,最常见的变异是在两侧发生突起,称为阳茎侧叶。抱握器多是第九腹节附肢演变而来,一般不分节,其形状变化很大,在许多种类的昆虫如鞘翅目中已消失。,第五节 储藏物昆虫幼虫的形态,此处所指的幼虫是严格意义上真正的幼虫(larva),即完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这类幼虫在外部形态上与其成虫完全两样,甚至有时在生活习性及

16、行为上与其成虫也大不相同。在储藏物昆虫中,还有一类昆虫属于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的幼虫与其成虫的外部形态及生活习性基本相似,所不同的只是个体较小、翅及生殖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类幼虫通常称为若虫(nymph)。由于若虫与其成虫的外部形态较为相似,此处将不作叙述。本节主要介绍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的幼虫。,第五节 储藏物昆虫幼虫的形态,一、鞘翅目幼虫的外部形态(一)基本形态特征 鞘翅目幼虫与其成虫最大的形态区别是头部无复眼和胸部无翅,虫体呈“肉虫”状。身体由一系列明显的环节组成,除头部外,胸部3节,腹部910节。口器为咀嚼式,体型多样。腹部无足,但有时具一些特殊的附属构造。另外,幼虫在身体两侧有明

17、显可见的气门,一般有9对,第一对位于胸部,其余8对分别位于第一至第八腹节的两侧器。,第五节 储藏物昆虫幼虫的形态,一、鞘翅目幼虫的外部形态(二)头部 鞘翅目幼虫的头部是整个虫体中骨化程度最高的部分,其形状多样。头部正面中央有一“人”字形的“蜕裂线”,幼虫的头部可分“颅顶区”、“颅侧区”、“额区”和“唇基区”。在颅侧区通常生有单眼16对,单眼较多时常成半环形排列。在颅侧区还生有一对较成虫为短小的触角,触角一般分3节。在幼虫头部的前方生有咀嚼式的口器,其结构与其成虫的口器相似。,第五节 储藏物昆虫幼虫的形态,一、鞘翅目幼虫的外部形态(三)胸部 鞘翅目幼虫的胸部分为三个体节,从前至后依次称为前胸、中

18、胸和后胸。各胸节腹侧生有一对胸足,依次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幼虫的胸足较成虫为简单,比成虫的胸足少一节(图)。生活在寄主内部的蛀食性害虫由于不需要爬行,胸足常常退化或消失。,第五节 储藏物昆虫幼虫的形态,一、鞘翅目幼虫的外部形态(四)腹部 鞘翅目幼虫的腹部通常为910节,从前至后依次称为第一腹节、第二腹节。腹部无足,仅在部分种类在腹末腹面生有类似足的乳头状突起,称为伪足状突起。有些种类在腹部末节生有一些特殊的构造,称为尾部附属物,如臀突(包括臀叉和臀刺)、肛前骨片、环形骨片等(图)。这些附属物的形态不同,在鞘翅目幼虫的分类鉴别时很有用。,第五节 储藏物昆虫幼虫的形态,一、鞘翅目幼虫的外部形态(

19、五)体型 因生活环境的不同和胚胎发育阶段的不同,储藏物鞘翅目幼虫的体型有多种形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无足式。即无足型。2.弯弓式。也称“蛴螬”型,3.爬虫式。也称“蛃”型,无足式幼虫,弯弓式幼虫,爬虫式幼虫按体型又可以分为长圆筒形、扁长形、纺锤形和圆锥形等。,第五节 储藏物昆虫幼虫的形态,二、鳞翅目幼虫的外部形态(一)基本形态特征 储藏物鳞翅目幼虫都是蛾类幼虫。蛾类幼虫的体型单一,均为“蠋”形,由于身体着生有刚毛,又称为“毛虫”。储藏物蛾类幼虫体色多为白色,但也有个别种类呈黑褐色至黑色。蛾类幼虫属于多足型幼虫,即除了胸部具有3胸足外,在腹部还生有5对腹足。身体也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0、,除头部外,胸部3节,腹部10节。在幼虫身体两侧有较为明显可见的气门,共有9对,第一对位于前胸的近后缘,其余8对分别位于第一至第八腹节。各气门通常由一个深色的骨化环包围,此骨化环称为围气门片。,第五节 储藏物昆虫幼虫的形态,二、鳞翅目幼虫的外部形态(二)头部 储藏物鳞翅目幼虫的头部均为球型,头部因高度骨化,色泽较深。在头的顶端部分称为“颅顶区”,两侧称为“颅侧区”,正面有一个三角形的区域为“唇基区”。幼虫的口器为咀嚼式口器,下颚、下唇和舌愈合形成一个复合体,两侧为下颚,中央为下唇,在腹面见到的突起称吐丝器。蛾类幼虫的单眼为侧单眼,位于头部的两侧。单眼的数目06对,单眼数目多时,常呈环形排列。在

21、颅侧区的前方有一对短小的触角,触角为三节,第一节较粗大。,第五节 储藏物昆虫幼虫的形态,二、鳞翅目幼虫的外部形态(三)胸部 蛾类幼虫胸部三节,依次称为前胸、中胸和后胸。前胸的背板通常骨化,称为前胸盾。在前、中、后胸节依次生有前足、中足和后足。胸足的构造与甲虫幼虫相似,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跗节和爪五部分组成。胸部生有一对气门,位于前胸盾的下方。,第五节 储藏物昆虫幼虫的形态,二、鳞翅目幼虫的外部形态(四)腹部 蛾类幼虫的腹部均由10节组成,从前向后依次称为第一腹节、第二腹节第十腹节。腹部末节即第十腹节的背板通常骨化,称为臀板。腹部除在第一至第八腹节两侧各有一对气门外,在腹部还生有5对足,分别位

22、于第三至第六腹节及第十腹节的腹面,称为腹足。蛾类幼虫的腹足呈圆柱形,由基节、亚基节和趾三部分组成(图)。趾的腹面生有带钩状的刺,称为趾钩。不同种类的幼虫趾钩的排列形式常常不同,可分为:单序环形、双序环形、多序环形、单序缺环。由于第十腹节腹足趾钩的排列都不完整,通常观察趾钩的排列形式时都以第三至第六腹节的趾钩为准。,第五节 储藏物昆虫幼虫的形态,二、鳞翅目幼虫的外部形态(五)体刚毛的毛序 刚毛在虫体上的排列系统称为毛序(chaetotaxy)。1.体刚毛的毛序 为了区分虫体各部位的刚毛,通常按虫体头朝左方、背朝前方的方向将虫体从背中央至腹中央纵向切取一边,在上面人为地划分成7条纵线,从而分成5个毛群区域。2.体刚毛的命名,鳞翅目幼虫体刚毛毛群分区及体刚毛的命名,T23,A3-6,A8,第五节 储藏物昆虫幼虫的形态,二、鳞翅目幼虫的外部形态(五)体刚毛的毛序 有的虫种在刚毛基部的体壁上有一色泽较深的骨化小片,称毛片。有的在刚毛基部周围的毛片形成一个较大的空心圈环,此称骨化环,骨化环一般位于中胸或第一腹节及第八腹节毛的基部。,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