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带绦虫(肥胖带绦虫)1 .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7884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9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带绦虫(肥胖带绦虫)1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牛带绦虫(肥胖带绦虫)1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牛带绦虫(肥胖带绦虫)1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牛带绦虫(肥胖带绦虫)1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牛带绦虫(肥胖带绦虫)1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带绦虫(肥胖带绦虫)1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带绦虫(肥胖带绦虫)1 .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肥胖带绦虫Taenia saginata,孙斐 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0373-3029131,P321323,又称牛带绦虫、牛肉绦虫,或无钩绦虫,在我国古籍中也被称作白虫或寸白虫。它与猪带绦虫同属于带科、带属。两者形态和发育过程相似。,一、形态,1、成虫 乳白色,扁长如带,长约4-8m,节片较厚,链体由1000-2000片组成,雌雄同体。与猪带绦虫形态相似,但长度和结构有差异。,头节,颈部,幼节,成节,孕节,链体,(1)头节 近似方形,其直径 1.5-2.0mm,有 4个吸盘,无顶突 与小钩。,成节,孕节,充满虫卵的子宫向两侧发出分支,每侧约15-30支,各分支可继续分支。,2.虫卵,两种带绦虫

2、卵相似类圆形卵壳薄,易破裂壳内具有放射条纹 的胚膜,内含六钩 蚴,3.幼虫(囊尾蚴),白色囊状物内含透明囊液两层囊壁内层增厚为头节,长度 24米 48米节片 7001000个 10002000个头节 球形 1mm 略方形 1.52mm 有顶突 小钩 无顶突 小钩 成节 卵巢分三叶 卵巢分两叶孕节 子宫向每侧分 713支 1530支囊尾蚴 可寄生于人体 不寄生人体,两种带绦虫形态区别,猪带绦虫 牛带绦虫,二、生活史,成虫,(小肠),虫卵孕节,囊尾蚴,终末宿主(人),中间宿主(牛),人 食,生活史要点,成虫寄生部位:小肠感染期:囊尾蚴致病期:成虫(牛带绦虫病)终末宿主:人中间宿主:牛、羊、长颈鹿、

3、羚羊、野猪等,三、致病,一般无明显症状,仅时有腹部不适,消化不 良、腹泻或体重减轻等症状。牛带绦虫孕节活动力较强,多数患者有孕节 自动从肛门逸出和肛门搔痒的症状。节片可在其它部位异位寄生,曾有在子宫腔、耳咽管等部位的报告。,四、诊断,1.询问病史 生食或半生食牛肉史 粪便中有节片或有节片自动逸出史2.孕节检查3.粪检孕节、虫卵(肛门拭子法查虫卵),五、流行,1)世界性分布(喜食牛肉的地区和民族中形成流行)2)我国20多个省都有散在分布的病例(西藏的感染率最高可达到70%以上)3)男性稍多于女性 城市中常有输入性病例,1.分布,传 染 源:人为唯一的传染源。传播途径:经口感染,生食或半生食含有 牛囊尾蚴的牛肉所致。易感人群:感染者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 于女性。,2.流行环节,六、防治,1.治疗病人和带虫者 在流行区应进行普查普治,以控制传染源。槟榔、南瓜子合剂疗法 吡喹酮、阿苯哒唑、甲苯咪唑等,2.注意牧场清洁,管理好人粪便。3加强卫生宣教,注意饮食卫生,改变 不卫生的饮食习惯,不吃生肉和不熟 的肉。4加强肉类检查,禁止出售含囊尾蚴的 牛肉。,思考题,1.牛带绦虫的感染期、感染方式?2.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对人体的危害有什么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