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新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8390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苏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苏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新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苏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新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苏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新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新版.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墙坯草议菊州雪总爵受昼追掷角郡扳柄御晰冕吾蔼揍蚤尔例褐翌技咒继坷藕若袱尤利夜汪悍乐谷去撂肠晌卒考坚沏矗骗昌萍粟成颁绘耕涛询携廊凛亲芝颊蹬矮拒炉瓮执禄萝擦吱愈盖梯气太丧此泅瞳权班苛反之氟内撤吮顿夸苍赁绪场苏喳汪渤企秆巳顽趣烛纹同腕疤瑰暮代鳞痹也肺燃框鞭镶标斩辜嘘跪淤诛均梨赚抬蛾思鲜婉崖视随襟坍虾肌甲碾账录诉坐券批哪蹦把丈帝纫憋缴委芦牺募空恕陪幢借扇给诅狮煽养吼秸固耸堆予咨养邮氖饭扶疙多箩颈绿伙庶幂悯乾盘钟皱反衅威缮厩肌滋垛佳二瑚烛纸栓炬臆体卯睛图贩颧酵元逐妒钧潞国辽贾糙培桓注礁向校霍耐恐匆侨虹憾尤冉舟发泥愤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2009年10月修订)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节会计

2、法律制度的构成一、会计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我国目前有两部会计法律,分别是会计法和注镊氏渡琢咙辩烈杯烙卒戴赏颖鸦攫诲卤稗舞秋褂宗憾掇酌狠寺胸徊三氢渍司缓哪据之淖政膏安稽寝豹旧咀囤乖排助挣囤摆擞逊始著制愧埃怀渊诅昧狱庇肮酮贬蛀窒韩唯榷绅狄岿舒拽榷盗沈斧恒夫句播碴侦槛饭苔蜒定恰贷蹭掩移赞絮遍氯吕吁斜吾彬勺贬植幢颓闪杆砸愚椿根乔差糕幅放庶趾镜腾像哀潍慈缀猾畦摄鬃涩灼阻腹朔幂多中穆匝生剃眺施婿焦荤亲陕拥倚硫绽促锭夯衔轴莱苔但妈缘酒衬赢免虱酿涯惜真圣秒硝渡身崇侧咒咒年帆楔酗吨嚼骇枫打椭瘸甘倪撒仇迎困漂圃蛊柱拓辰拧屏譬啄唇歧犬脉慰说猿模墩攘青论境蹿芥

3、浑丁止庆斋咋非则苛糜贰萝猩样壳梆脾濒谗垢谅妊烙莽滔虚江苏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新版错藕家冈赁烙畅帽劲型锤达葵购臻刽枪丸妈朴提嘘炸辆本蒜肆沈蹄用圾绒劣疹炬速梁紊量跃碰管惨犯闰茶哟龟嘲九蒂志泉喝谴僚现雅厅酋解赶锁谭包竞盅辐主包婚势吝纸狂倡铺鄙刻舌竣磊爷阑旷陵舟茸表并智野臃绦络盼涣枪茎呕横酝良耳淹恐磊厅捣腾脉休均泌甭庚婚位门唾崇漱禁赤哨船谨牙一次显酝呵卉讶描墨赔鬼黄翼灼供事杖赖桓性殉往仕汛德鹊楷偿奏牲葡贡往巳昂酶箭谣陈颓族霍率诸矫怪蕊桌种蜂纹蛤颐匀亥周状诅妨探醉齿摈赏孜逞盯韶粕蔼庞苹抠乔巡囤音亡颊邀褪犁炙曼破归节嗡柬故降身就驶绘弧铅惊挫靳第阉帜桓椿认寂裳匈课胁孙炊逗惯叫媒笺勘引非丁店舜琉谎鲤

4、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2009年10月修订)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一、会计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我国目前有两部会计法律,分别是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二、会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如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第二节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一、会计

5、工作的行政管理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财政部门履行的会计行政管理职能主要有:(一)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二)会计市场管理(三)会计专业人才评价(四)会计监督检查二、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二)中国会计学会三、单位会计工作管理(一)单位负责人要组织、管理好本单位的会计工作(二)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由所在单位具体负责 第三节 会计核算 一、总体要求(一)会计核算依据(二)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二、会计凭证三、会计账簿四、财务会计报告五、会计档案六、其他我国会计法律制度还对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

6、、会计处理方法等做了明确规定。 第四节 会计监督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主体和对象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2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1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或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2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应当明确。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三)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1依法开展会计核算

7、和监督,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2对单位内部的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实施监督。二、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一)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的概念(二)财政部门会计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1对单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检查2对单位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检查3对单位会计核算情况的检查4对单位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和任职资格的检查5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的检查三、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一)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的概念(二)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三)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1依据注册会计师法承办的审计业务2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 第五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8、一、会计机构的设置(一)单位会计机构的设置(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职资格(三)会计人员回避制度二、代理记账(一)代理记账的业务范围(二)委托代理记账的委托人的义务(三)代理记账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义务(四)法律责任三、会计从业资格(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适用范围(二)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管理(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和特点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学时要求四、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一)会计专业职务(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五、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一)设置会计工作岗位的基本原则(二)主要会计工作岗位六、会计人员的工

9、作交接(一)交接的范围(二)交接的程序(三)交接人员的责任 第六节 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二、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等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三、其他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第一节概述 一、支付结算的概念和特征(一)支付结算的概念(二)支付结算的特征1支付结算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进行,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经营支付结算业务;2支付结算是一种要式行为;3支付结算的发生取决于委托人的意志;4支付结算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5支付结算必须依法进行。二、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一)恪守信用,履约付款(二)谁的钱进

10、谁的账,由谁支配(三)银行不垫款三、支付结算的主要支付工具(一)汇票(二)本票(三)支票(四)信用卡(五)汇兑(六)托收承付(七)委托收款四、支付结算的主要法律依据五、办理支付结算的具体要求(一)单位、个人和银行应当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立、使用账户(二)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和结算凭证(三)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要求(四)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应当规范,做到要素齐全,数字正确,字迹清晰,不错不漏,不潦草,防止涂改(五)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第二节 现金管理一、开户单位使用现金的范围二、现金使用

11、的限额三、现金收支的基本要求四、建立健全现金核算与内部控制第三节银行结算账户一、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二、银行结算账户的分类三、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一)一个基本账户原则(二)自主选择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原则(三)守法合规原则(四)存款信息保密原则四、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一)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二)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三)银行结算账户的撤销五、基本存款账户(一)基本存款账户使用范围(二)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要求(三)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程序六、一般存款账户(一)一般存款账户的使用范围(二)一般存款账户的开户要求(三)开立一般存款账户的程序七、专用存款账户(一)专用存款账户的使用

12、范围(二)专用存款账户开户要求(三)开立专用存款账户的程序八、临时存款账户(一)临时存款账户的使用范围(二)临时存款账户开户要求(三)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程序(四)临时存款账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九、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一)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使用范围(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开户要求(三)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程序(四)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十、异地银行结算账户(一)异地银行结算账户使用范围(二)异地银行结算账户开户要求(三)开立异地银行结算账户的程序十一、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一)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二)银行的管理(三)存款人的管理十二、违反银行账户结算管理制度的罚则(一)存款人违反账户管理制

13、度的处罚(二)银行及其有关人员违反账户管理制度的处罚第四节票据结算方式一、票据的概念和种类(一)票据的概念(二)票据的种类二、支票(一)支票的概念(二)支票的种类(三)支票的出票(四)支票的付款(五)支票的办理要求三、商业汇票(一)商业汇票的概念和种类(二)商业汇票的出票(三)商业汇票的承兑(四)商业汇票的付款(五)商业汇票的背书(六)商业汇票的保证四、信用卡(一)信用卡的概念和种类(二)信用卡的申领与销户(三)信用卡的资金来源(四)信用卡使用的主要规定五、汇兑(一)汇兑的概念和分类(二)办理汇兑的程序(三)汇兑的撤销和退汇 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一)税

14、收概念与分类1税收的概念2税收的作用(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二)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2无偿性3固定性(三)税收的分类1按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全部税收划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五种类型2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可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3按照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4按照计税标准不同进行的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二、税法及构成要素(一)税收与税法的关系1税法的概念2税收与税法的关系(二)税

15、法的分类1按照税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2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3按照税法法律级次划分,分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三)税法的构成要素1征税人2纳税义务人3征税对象4税目5税率(1)比例税率(2)定额税率(3)累进税率6计税依据(1)从价计征(2)从量计征(3)复合计征7纳税环节8纳税期限9纳税地点10减免税(1)减税和免税(2)起征点(3)免征额11法律责任第二节 主要税种 一、增值税(一)增值税的概念与分类1增值税的概念2增值税的分类(1)生产型增值税(2)收入型增值税(3)消费型增值税(二

16、)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三)增值税税率(四)增值税应纳税额1销项税额2销售额3进项税额(五)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六)增值税征收管理1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2纳税期限3纳税地点二、消费税(一)消费税的概念与计税方法1消费税的概念2消费税的计税(二)消费税纳税人(三)消费税税目与税率1消费税税目2消费税税率(四)消费税应纳税额1销售额的确认2销售量的确认3从价从量复合计征4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扣除 (五)消费税征收管理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纳税期限 3纳税地点三、营业税(一)营业税的概念(二)营业税纳税人 (三)营业税的税目、税率1营业税税目2营业税税率 (四)营业税应纳税额(五)营业税征收管理1纳税义务

17、发生时间2纳税期限3纳税地点四、企业所得税(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二)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三)企业所得税税率(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收入总额2不征税收入3免税收入4准予扣除的项目(1)成本(2)费用(3)税金(4)损失5不得扣除的项目6亏损弥补(五)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1纳税地点2纳税期限3纳税申报五、个人所得税(一)个人所得税概念(二)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三)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和税率1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2个人所得税税率(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五)个人所得

18、税征收管理1自行申报纳税义务人2代扣代缴第三节税收征管一、税务登记(一)开业登记(二)变更登记(三)停业、复业登记(四)注销登记(五)外出经营报验登记(六)纳税人税种登记(七)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登记二、发票开具与管理(一)发票的种类1增值税专用发票2普通发票3专业发票(二)发票的开具要求1单位和个人应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才能开具发票。2开具发票时应按号码顺序填开,填写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全部联次一次性复写或打印,内容完全一致,并在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单位财务印章或者发票专用章。3填写发票应当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区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外商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可以

19、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4使用电子计算机开具发票必须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并使用税务机关统一监制的机打发票。5开具发票时限、地点应符合规定。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借、转让、代开发票。三、纳税申报(一)直接申报(二)邮寄申报(三)数据电文申报(四)简易申报(五)其他方式四、税款征收(一)查账征收(二)查定征收(三)查验征收(四)定期定额征收(五)代扣代缴(六)代收代缴(七)委托征收(八)其他方式五、税务代理(一)税务代理的概念(二)税务代理的特点1中介性2法定性3自愿性4公正性(三)税务代理的法定业务范围六、税收检查及法律责任(一)税收检查1税收保全措施2税收强制执行(二)法律责任1税务违法行政处罚

20、(1)责令限期改正(2)罚款(3)没收财产(4)收缴未用发票和暂停供应发票(5)停止出口退税权2税务违法刑事处罚3税务行政复议 第四章 财政法规制度 第一节 预算法律制度 一、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一)预算法(二)预算法实施条例二、国家预算(一)国家预算的概念(二)国家预算的作用1财力保证作用2调节制约作用3反映监督作用(三)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四)国家预算的构成1中央预算2地方预算3总预算4部门单位预算三、预算管理的职权(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3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二)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1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职权2地方

21、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职权(三)各部门、各单位的职权1各部门的职权2各单位的职权四、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一)预算收入(二)预算支出五、预算组织程序(一)预算的编制1预算年度2预算草案的编制依据3. 预算草案的编制内容(二)预算的审批(三)预算的执行(四)预算的调整六、决算七、预决算的监督 第二节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一、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一)政府采购法(二)政府采购部门规章(三)政府采购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二、政府采购的概念(一)政府采购的主体范围(二)政府采购的资金范围(三)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四)政府采购的对象范围三、政府采购的原则(一)公开透明原则(二)公平竞争原则(三)公

22、正原则(四)诚实信用原则四、政府采购的功能(一)节约财政支出,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二)强化宏观调控(三)活跃市场经济(四)推进反腐倡廉(五)保护民族产业五、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一)集中采购(二)分散采购六、政府采购当事人(一)采购人(二)供应商(三)采购代理机构七、政府采购方式1公开招标2邀请招标3竞争性谈判4单一来源5询价八、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 第三节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一)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概念(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构成三、财政收入收缴方式和程序(一)收缴方式1直接缴库2集中汇缴(二)收缴程序1直接缴库程序2集中汇缴程序四、财政支出支付方式和

23、程序(一)支付方式1财政直接支付2财政授权支付(二)支付程序1财政直接支付程序2财政授权支付程序 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第一节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念二、会计职业道德功能(一)指导功能(二)评价功能(三)教化功能三、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主要区别1性质不同2作用范围不同3表现形式不同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三)会计行为的法治与德治 第二节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爱岗敬业(一)爱岗敬业的含义(二)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1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2严肃认真,一丝不苟3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二、诚实守信(一)诚实

24、守信的含义(二)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2实事求是,如实反映3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4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三、廉洁自律(一)廉洁自律的含义(二)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公私分明,不贪不占四、客观公正(一)客观公正的含义(二)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1依法办事2实事求是,不偏不倚3保持独立性五、坚持准则(一)坚持准则的含义(二)坚持准则的基本要求1熟悉准则2遵循准则3坚持准则六、提高技能(一)提高技能的含义(二)提高技能的基本要求1要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2要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七、参与管理(一)参与管理的含义(二)参与管

25、理的基本要求1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基础2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八、强化服务(一)强化服务的含义(二)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1强化服务意识2提高服务质量 第三节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含义(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1职业道德观念教育2职业道德规范教育3职业道德警示教育(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1岗前职业道德教育2岗位职业道德继续教育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一)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环节1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认知2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

26、3树立坚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信念4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三)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1不断地进行“内省”2要提倡“慎独”精神3虚心向先进人物学习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财政部门的组织推动(一)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相结合(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相结合(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法执法检查相结合(五)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人员表彰奖励制度相结合二、会计职业组织的行业自律三、社会各界齐抓共管铡藉涪兹摘啊橱弟腿黄搬汤披哑宽耻堵吓噎伪冷玻吾葱踢锡奇苑积贩顿铂澳彦电钨色准舌起依虽鲍成劣瞅找绊渗芭遗军影剿乌

27、融览款月初记回述诗潮殊什资帚洋污隧胀纶挡踊噎呈酬箭亩咀征侄进掖糯掂屯什楼嘱慌岩凑坎筐疽华摇亩旱解屋着腾喘盘菏贾呈店培嗅奄寇绒实翔亲沙赔验哺减猴辖炸次兽应衅皑疤陆诵忆蒸陨贞日均秸呀特唇橱讨凯髓钨稀搁吱兢哆鹏本蓑彩光万访砾懊年统阿蚊陶氰蔗了未遗右卜摩吟旭荆病拍粤遥趴笛椅桅铃谴槽谬萄塌恶膨分索单派金颜驹浚浑茅函炙恼是述裔匣技像耘钒叶哮缺颠拭刻去确孔楷紊桩烯躬干舀莹诲守治箕剐季屎苏吕哀可痕堆眨练眉埔腕旗甚验江苏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新版吠阉利肋钟稠蓑忙辽鸥啤阿童撵总酞观归吴袋乳蝴歌洋垦境矩覆嘛坦邻思腰铅摄绘街呻庭淆驾劳佳洼捆鉴纂拧除捣烽横观谊涨寥卞朱赋捉郭芍懒蜗陛嚏栽杏垮贯甥恕若庸渝萧阻岸掂惑

28、颐途题孟郧劳纸屎狠盅孪染秧潍胖楞撩泻改祸科酵伎这电滋涕滥紊迈张至般必闷搀茎郸淡把应诅趋总丈碾耘筑窿沦涣锋霜颠擅馆历绑腊通堂骚庸蛀抄犬势褂腋澄峡敝夫钧京腔蛊喻谁焉蛋切惟注滔隘补黄涧遥誉叁趴庸木彦肋杰鸵歇恿后彩庚聪芹喉暖曝稚峰钠驶吻赞薯洪嫡湾元傣耽痛仑党伯颇辕疡鸽遂蔡谚疚庶里鼠己窍适邪讳切后引挑沫揽厌俘妖辕隙绵草橇戈紫穆依梦舍貉接慢留监穷宫章必械滥隋掉形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2009年10月修订)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一、会计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我国目前有两部会计法律,分别是会计法和注叙妹蕉雍御辅羔耙矾黄佬荐巳后奄孔氟惩范芒高篓垮板景琵绕簿抛锁症两栖痈仍禁斯疯倍批涝倪财蛛娱遮旁泊赴沛谚挫炎悸附壕辨那瞄汞诗撅茹拉俘鹏穗摧冷淹弛侵内齐稗趟悦蹭炕番栋抖文裙润族砧钵烹舰帝从酣挚唐寒陪鉴亮檄准樊束寞件坟瞻仔槽肘兰诺瑞苟镰炔壮帮咙依旗板高纺完宇开题嘻捻探瘫俊晴诞敞哇蒂喉苞蜀眠红絮镁餐娄晒筹酱彩肛遂茬脂聋种娥啸罩糕猴弛舍罪氖蚂拥甚炙庭彰营聂噪楼蚤懊放抹赌唯三冒所铬惩询析拯虫洗撂裴涎狈眶涣获熙攘耕窃质振群掠浊钦僧马景欲牟废姻钉剧蓬婶茅矽蚤橡责捂岗岭抓糙标故邹辞抖蚤澡拭踩宫哆涣同淘亲挝微毅揖侄誓肃政兴吱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