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8634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医院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医院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医院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医院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 知识培训,一、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二、医院感染知识三、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关键措施,主要内容,一、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医院感染暴发 是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沉痛的教训部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1991年11月,某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暴发流行,55人发病,23名死亡;1992年9月,某1992年9月,某市医院发生志贺氏痢疾杆菌c群十三型的暴发流行,致使26名新生儿感染,10名新生儿死亡。1993年3月,某市人民医院的14名新生儿被柯萨奇b族病毒感染,其中10名新生儿死亡。1993年9、10月间发生在某市妇婴医院的新生儿柯萨

2、奇b族病毒感染,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新生儿感染事件,发生感染的新生儿共44名,死亡15名。1998年,深圳市妇儿医院292例手术发生166名产妇手术切口的结核(龟)分支杆菌感染,感染率56.85%46人索赔两千多万结论: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2001上海手术室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例:某医院儿科心脏术后18例肺炎克雷白杆菌血液感染。,SARS问题的本质是感染控制问题SARS的起因是社区感染但其疫情的发展、失控多数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而SARS的最后控制也是得力于良好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按卫生部正式公布医务人员感染率18.38%,其中天津39.38%北京25.43%山

3、西17.64%,2003年引起恐慌的SARS,2005年,宿州某医院10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病人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其中9名患者的单眼眼球被摘除。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陕西新生儿死亡事件结论,医院管理工作松懈,医疗安全意识不强。忽视医院感染管理,未尽感染防控职责。缺失医院感染监测,瞒报医院感染事件。感染防控工作薄弱,诸多环节存在隐患。,二零零八年九月,西安交大附属医院严重医院感染事件,9名新生儿感染,8名死亡。事件直接经济损失估算3000万!,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18日起发生的新生儿院内感染导致5名新

4、生儿死亡。死者家属分别获赔18万,2009年4月又一件让人震惊的感染事件,贵州省平塘县人民医院的违法违规造成采血行为的重大医疗事故确认64人7年前输血感染丙肝。被感染的64人中,43人需要抗病毒治疗,21人需定期随访 目前,平塘县已落实162.6万元前期处置经费。平塘县人民医院原院长已被刑事拘留!,山西省2所医院共20名患者血液透析感染丙肝安徽霍山、安庆、云南大理、江苏盐城、连云港、徐州等一系列血液透析感染丙肝事件国内外研究显示,医院感染大大增加了医疗费用。美国每年发生200万起医院感染事件,其中有8万人死亡,每年造成超过45亿美元的医疗费用损失。,诸多的事件告诉我们医院感染与医院的每个部门都

5、是相关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基础工作不容忽视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看似不挣钱,但可以省大钱!,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完整定义应包括三个方面: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者入院时已经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无明确潜伏期:住院超过48小时以后发生;有明确潜伏期:住院时间超过平均潜伏期。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无植入物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术后一年以内。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性感染也属医

6、院感染。如SARS、HBV、HCV、HIV感染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医院感染的5种主要传播途径,直接,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

7、气传播,共同媒介物传播,病媒传播,医院感染分类,-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指病原体来源于病人体外,如:其他病人、病原携带者、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病房用物、医院环境等。感染可以散发,也可以暴发。通过消毒、灭菌、隔离等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内源性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内或者体表的正常菌群或者条件致病菌。如:人体的肠道、口腔、呼吸道、皮肤等部位常常成为内源性感染微生物“储藏库”。感染呈散发。就目前水平,内源性感染还难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类药物降低感染的风险。,医院感染的常见临床类型,下呼吸道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SSI)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血

8、液感染(BSI),三、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关键措施,WHO提出的关键措施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消毒与灭菌,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医院病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消毒、诊疗用具、器械、药物的消毒、灭菌,以及接触传染病患者的消毒隔离和终末消毒等措施。,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经过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用于需进入人体内部,包括进入血液、组织

9、、体腔的医用器材,如手术器械、注射用具、一切置入体腔的引流管等,要求绝对无菌。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消毒、灭菌的方法(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利用物理因子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热力消毒灭菌、辐射消毒、空气净化、超声波消毒和微波消毒等。(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利用化学药物渗透细菌的体内,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干忧细菌酶的活性,抑制细菌代谢和生长或损害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渗透性,破坏其生理功能等,从而起到消毒灭菌作用。所用的药物称化学消毒剂。有的药物杀灭微生物的能力较强,可以达到灭菌,又称

10、为灭菌剂。,常用化学消毒灭菌方法浸泡法 选用杀菌谱广、腐蚀性弱、水溶性消毒剂,将物品浸没于消毒剂内,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菌方法。擦拭法 选用易溶于水、穿透性强的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薰蒸法 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消毒剂呈气体,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喷雾法 借助普通喷雾器或气溶胶喷雾器,使消毒剂产生微粒气雾弥散在空间,进行空气和物品表面的消毒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法 将环氧乙烷气体置于密闭容器内,在标准的浓度、湿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消毒剂的性质与消毒水平(1)高水平消毒剂 杀菌谱广、消毒方法多样,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甲醛

11、、戊二醛、含氯消毒剂(漂白粉、三合一、次氯酸钠、优氯净等)。高水平消毒剂性质不稳定,需现用现配。(2)中等水平消毒剂 其特点是溶解度好、性质稳定、能长期贮存,但不能作灭菌剂。如碘伏、碘酒、乙醇、煤酚皂、高锰酸钾等。(3)低水平消毒剂 性质稳定、能长期贮存,无异味,无刺激性,但杀菌谱窄,对芽胞只有抑制作用。如季胺盐类(新洁尔灭、杜米芬、消毒净)、洗必太等。,识别无菌包有效期包装是否破损灭菌标识是否合格包内物品是否整洁,无菌技术,医院是一个容易产生交叉感染的场所,在这个过程中,医务人员的手为主要传播媒介。“医务人员因手的不洁而导致患者与医护之间、患者之间、患者与陪护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感染,会给患者造

12、成不应有的伤害”。医护人员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保护患者,避免交叉感染最主要的环节之一。,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是降低医院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30,手卫生,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基本要求,五个指征,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体液暴露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前,国外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40左右国内调查结果显示:更低,有近50的医护人员在不洗手的情况下从事医疗活动的,洗手合格率也仅有35.673.63,洗

13、手依从性现状,比洗手有更高的依从性比普通洗手和用抗菌产品洗手更有效比洗手对手部皮肤伤害少比洗手和戴手套浪费少所用时间少,作用快不需要水和毛巾,酒精擦手的优点,如果没有明显的污染,可以酒精擦手液替代洗手。,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标准预防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手套口罩防护服与隔离衣眼罩与面罩帽子长统胶靴/鞋套,个人防护用品,手套的使用,使用手套不能替代

14、手部清洁不论洗手或手消毒 在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其它具有潜在的传染危险的物质、粘膜或皮肤破损处时须使用手套 在护理不同病人间要更换手套 在护理同一个病人时,如果要把手从一个污染的身体部位移至清洁的部位时,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手套不能重复使用。脱手套后应立即洗手或手消毒,如何正确的戴口罩,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与面部吻合严密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将所有固定口罩的绳索系好,或将口罩的橡皮带固定在耳朵上口罩藏有铁丝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梁上,以防止漏气口罩受污染时应立即更换,在进行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飞溅到皮肤或衣服上时,应穿隔离衣。最好使用能防水的隔离衣。选

15、择隔离衣时应注意保证能遮盖全部的衣服和外露的皮肤。保持隔离衣里面及领部清洁,穿隔离衣时勿接触面部等。隔离衣污染时应立即更换。不能重复使用一次性隔离衣。,隔离衣,护目镜:防护眼睛面 罩:保护整个面部皮肤,护目镜/面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时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换药按清洁污染感染程序进行,接触传播(蓝色标志)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飞沫传播(粉色标志)如百日咳、白喉、流感、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空气传播(黄色标志):如麻疹、水痘、肺结核、SARS等。,隔离预防,预防原则: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 相应的隔离与预防。,隔离制度,患者应隔离治疗

16、,限制活动悬挂隔离标识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摘手套后,必须进行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防护服,接触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患者应隔离治疗负压病房悬挂隔离标识严格空气消毒病人条件允许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进入患者病房时戴帽子、N95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空气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患者应隔离治疗,限制活动悬挂隔离标识加强通风,或空气消毒病人条件允许时,佩戴外科口罩与

17、患者近距离(1m内)接触,应戴帽子、N95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飞沫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 生 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 卫 生 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卫 生 部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8、。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医疗废物分类:,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锐器盒损伤性医疗废物。,医疗废物的收集,注意事项:容量达3/4时必须及时扎紧或密封。包装袋污染或破损时,必须再加一层清洁的包装袋。容器(不包括利器盒)必须及时清洗消毒;利器盒 方便医护人员随时丢弃损伤性医疗废物。禁止回套、禁止手取、禁止损毁、禁止插入输液瓶橡皮塞等 回收、暂存、登记专人回收,双方(科室和回收人员)登记签暂存时间不得超过48

19、小时科室和回收人员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登记本至少保存五年 集中处置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职业暴露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的特点,1、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2、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途径:皮肤刺伤、皮肤接触、粘膜接触3、发生暴露后感染的几率:HBV 6-30%,HCV3-10%,HIV0.2-0.5%4、国外研究证实: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 医务人员感染HBV是普通老百姓的5-6倍,锐器伤防护和处置制度,国内职业暴露案例,武汉635名医务人员599人有过刺伤经历,占92.3%北京432名实习生:10个月内发生111次针刺伤,平均每人10个月内发生过2

20、.6次北京1075个护士,886个发生针刺伤,发生率80.6%广州87.9%护士有过锐器伤的经历,职业暴露的类型,锐器伤: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血糖针、手术刀粘膜暴露:眼睛、伤口、粘膜,预防暴露暴露后预防,如何保证职业安全,如何预防锐器伤杜绝回套针尖;尽量避免使用锐器;不要弄断、打破或扭曲针头;不要随意丢弃使用后或已开封的针头;使用后的锐器及时放入耐刺的锐器盒中;禁止手持针等锐器物随意走动;日常工作中尽量避免徒手传递锐器;锐器盒不能装满且无针头突出,建议使用安全注射工具,如无针系统和回缩针用于静脉连接、自动毁形的注射器、预充药物的注射器、具有可包裹针头的滑动套的注射器、针尖连接有

21、保护套的注射器等;拔除静脉输液穿刺针时,手持针翼部位,不能远离该部位。如果太远,在拔出针尖时,针尖就会随玻璃丝原来的韧性卷曲,突然转变方向而刺伤手。手术过程中传递刀、剪时应手背在上,刀柄、刀刃在下。传递缝针:右手向左递时要手背在下或侧面,左手向右手送时,始终保持针尖向上。器械护士:注意尽量不要直接在空中接医生用过的器械,防止刺伤。,被锐器刺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1)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

22、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2)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5ug、5ug(按0、1月、6月间隔)。(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立即报告防保科、感染管理科备案;进行预防接种,跟踪随访,以便进一步给予干预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