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线观察法-第六组.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8786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线观察法-第六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动线观察法-第六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动线观察法-第六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动线观察法-第六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动线观察法-第六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线观察法-第六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线观察法-第六组.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线观察法,主讲人:陈垚PPT制作:蔡春梅资料收集:方婷、沈佳雯,什么是动线观察法?,动线观察是研究空间规划设计的常用调查方法,主要适用于空间使用者活动轨迹的研究。它作为一种针对使用者活动的有效调查方法,在国际上广泛地应用于建筑、风景园林等领域。比如,建筑学在平面设计的评价中,通过动线观察可以发现较短而便捷的路径,从而在设计中集中活动面积,减少交通路径,促进有效面积所占比例的提高。,一、概念与起源,日本建筑学会编著的应用于建筑城市规划的调查分析方法一书中,将动线界定为在平面图上用线表现人或物的运动。这里的人或物既包括集合的群体,也包括单独的个体。动线调查的方法于1927年经德国建筑师布鲁诺陶德

2、(BrunoTaut)和1928年亚历山大克莱恩(Alexander Klein)提出,首先在建筑学领域得以应用。我国规划与设计领域对动线观察的调查方法的应用起步较晚。,二、调查目的,动线调查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在规划与设计的各个阶段。其中在规划设计前期的现状把握和后期的平面方案评价中应用较多。也有通过依据动线调查的数据,经过分析得出最佳平面的研究。但这样的研究对数理分析的功底要求较高,研究案例比较少见。,(1)现状把握 是指以对现状正确地把握为目的的动线调查。与单纯地看或观察相比,动线调查是通过以人与物的运动为对象,对具体空间的使用方式及其特性从事的研究。类型:指出对象空间的问题点,通过动线图

3、或相关表等形式总结研究成果,以指导下一步的规划设计。,再现人们的运动轨迹,通过研究形成关于人们运动轨迹的模型,进而应用于规划设计。比如关于群体运动轨迹或避难轨迹的仿真建模研究,就属这种类型。因为需要构筑模型,所以这类型研究通常对运动轨迹再现的精度要求比较高。把握现状的动线调查研究,大部分属于指出对象空间的问题点,从而间接地提高规划与设计人员的创作欲望。,(2)平面评价 通过动线观察的方法也可以对已经形成的规划设计平面进行评价。这一类型研究中,尽管可以设置不同的评价因子轴,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从能效的角度判断。,三、调查方法,1、调查内容动线观察的内容可以涉及(表1)所列各项,第一大类的移动量中,

4、通过次数指基准点的通过次数,或单位空间的进出次数;移动次数指2个单位空间之间的移动次数或移动频率;搬送量指物品或信息传送的数量。第二大类的时间中,停留时间包括等待时间、活动时间等;移动时间指2个地点之间移动所需要的时间。第三大类的动线中,距离指平面图上移动的距离;路线选择指2点间移动的路线选择倾向及理由;轨迹指在平面图上表现的运动轨迹。第四大类典型的运动属于典型动线的观察。运动的路线指从哪里来,流向哪里。例如工厂、医院等的规划设计中,调查运动的路线相当于寻找各自业务的平面流线图。完成上一项业务再进入下一项时所需的移动,对象为物品时称为运动的过程,对象为人时称为业务的流程。,2、操作方法 通过实

5、际操作得到动线观察的数据结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大量的移动发生时,准确把握就更为困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依据调查项目内容的特点,尽量设计选择简单而实用的操作方法,准确充分地获得数据信息。,(1)定点调查 指记录通过固定地点的调查对象或在固定地点记录视野内人的运动的操作方法。上述表1的(1)通过次数、(3)搬送量、(4)停留时间和(8)轨迹等项都可以通过定点调查的方法获得数据。而定点调查往往适用于调查对象人数众多的情形。,(2)追踪调查 指调查员追踪记录调查对象的操作方法。上述表1的(2)移动次数、(5)移动时间、(6)距离、(7)路线选择、(8)轨迹等项都可以通过追踪调查的方法获

6、得数据。尽管这种方法采集的数据精度最好,但是因为原则上调查员与调查对象为1:1,在调查对象人数众多、调查空间狭小或干扰调查对象的活动等情形下不易采用。进行实际操作前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制作打印多份包含平面图的调查表,用铅笔做记录。另外,还可利用一定的工具做记录,比如摄像机、记录动作的照相机等,近年来利用GPS做动线观察记录的研究也不断涌现。,案例:泸州百子图文化广场空间使用者行为研究,(1)观察对象 不同的人在广场空间中具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本次研究将被研究者按性别、年龄、性格、职业、文化水平等进行分类,探究他们各自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为了便于调查研究,将广场空间使用者分为儿童段(1

7、0岁以下)、青年段(10岁-20岁)、成年度按(20岁-65岁)以及老年段(65岁以后)。,(2)观察范围具体分为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1、空间范围:本次动线观察法的空间范围界定为百子图文化广场的空间。2、时间范围:依据观察的需要,也为了便于更深入了解使用者在广场空间的活动特征以及广场空间的环境情况,本次观察时间范围界定为六段,分别是:早上7时至9时左右、上午9时至11时左右、中午11时至13时左右、午后13时至17时左右、傍晚17时至19时左右以及晚饭后19时以后。,(3)观察日期 本次观察为春(3月)、夏(7月)、秋(10月)、冬(1月)四个季节的分期观察,在每个季节中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

8、4)观察内容 动线观察法所观察的主要内容是百子图文化广场空间使用者的发布情况、使用者的活动轨迹以及停留时间。本观察是建立在前期所做的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基础上的,先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所获得的信息做好动线观察的前期准备,再由研究者手持GPS在广场空间对空间使用者进行动线调查,以获得使用者的分布情况、活动轨迹以及停留时间等信息。此次观察中,百子图文化广场空间使用者分布情况、活动轨迹和停留时间等信息都可以进行叠加分析,以总结出广场空间使用者的行为模式。本次观察共由GPS获得100个样本数据,有效样本为100份,有效率为100%。在100份样本中,春季约占35%,夏季约占25%,秋季约占25%,冬季

9、约占15%。而在早上7后点至9点左右约为5%,上午9点至11点左右约为15%,中午11点至13点左右约为10%,午后13点至17点左右约为30%,傍晚17点至19点左右约为10%,晚饭后19点以后约为30%。,(5)操作方法 根据研究项目的特点,本次动线观察主要采用定点调查法为主,并辅以追踪调查法。观察所需记录工具有摄像机、手持GPS、秒表、百子图文化广场平面图以及铅笔。具体而言研究者选取能看到广场全体地方的固定地点对广场空间使用者的动线进行观察,并适时利用手持GPS对特定使用者进行追踪观察,其中GPS设定为1min的间隔记录经纬度。本次观察主要由摄像机和手持GPS记录广场空间使用者活动轨迹,

10、秒表记录使用者停留时间。在观察中,研究者用铅笔将所得到的数据和信息在广场平面图上进行叠加和记录,最后得出空间使用者的轨迹图和时空分布图。,1、空间布局,由于动线观察以及笔者调研的需要,笔者综合游览主题、空间位置、使用者分布情况等要素,将广场空间划为八个区。如图1所示:,A、B区属于绿化休闲平台,C区为下沉式表演舞台,D区为露天观光席,E、F、G、H区均属于历史文化长廊。,2、空间使用者时空分布,本研究选取了在调查结果中停留时间(活动时间)大于或等于15分钟的点,并将停留地点进行叠加,得到空间使用者时空分布图。如图2轨迹图所示:,由图得知,停留者大多分布在E区与F区,此区域为历史文化长廊与广场连

11、接处,空间环境是广场上最好的,且园林景观丰富。,(1)不同性别使用者行为分析 图3,图4轨迹图由图3、4可看出,百子图文化广场空间中女性大部分活动于历史文化长廊与绿化休闲平台(A、B、E、F、G区),她们或静静靠在长廊柱子上观景,或轻轻坐在树荫下的座椅上沉思。相反,男性则对于空间环境质量没有过高的要求,他们喜欢热闹,更倾向于人多的地方,对广场上的公共活动很感兴趣,往往会在广场临街的花台旁或长廊末端找到他们。,(2)不同年龄使用者行为分析,图5图5所示,老人与儿童是百子图文化广场空间中最主要的使用者,使用频率非常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儿童和老人相对拥有充裕的时间和闲情逸致来“逛广场”。而青年人和成

12、年人由于学习、工作的压力,拥有较少的时间,并且时间也不能自由支配。,图6轨迹图,对于不同年龄段使用者广场空间中的活动区域,经过调研,如图6所示:儿童在广场中主要是奔跑、攀爬、游戏,他们集中在空旷的广场上、水池边、草坪上,此外他们对色彩鲜明、形态感强的物体也具有好奇心,往往也会聚集在这些物体周边。青年由于忙于学业,在广场上的自发性行为不多,往往都是上学经过或者在广场周围等人、候车。但是青年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他们有时在广场上骑单车或者玩滑板,希望有其他使用者观看,希望成为焦点,所以空间设计中需要为青年人留出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成年人往往都是在休闲平台、长廊的座椅上(A、B、E、F、G、H区)休息、聊天、照看小孩,在空矿场地中观看活动或锻炼身体,有的未婚青年也会在草坪上、花坛旁、林下隐蔽空间谈恋爱。老年人则常常在休闲平台、花坛旁、林中步行道、长廊中活动。,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