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全域旅游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99093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全域旅游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x县全域旅游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x县全域旅游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x县全域旅游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x县全域旅游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全域旅游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全域旅游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县全域旅游工作的调研报告近年来,XX县以“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全景XX”为总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抓手,按照“全景、全业、全时、全民”模式,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不断开发旅游产品,着力优化旅游要素,推动产业融合升级,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取得显著成效。立足查找不足、补齐短板,进一步促进XX旅游全域发展步伐,近期,XX县政府办公室深入多个旅游景区和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一)突出规划引领,确保科学发展。改革规划编制,推进旅游发展规划、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生态规划相融合统一。全面编

2、制完成XX县全域旅游规划、XX花都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等一系列配套规划,使其成为XX县全域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同时,全县12个镇也结合本镇实际,突出资源特色,及时编制了镇区旅游发展规划,形成了完善的旅游规划体系。(二)强化要素保障,精心组织实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创建全域旅游工作办公室,各相关单位、职能部门和旅游企业成立相应机构,形成齐抓共管格局。二是健全工作机制。构建全局谋划、有效整合、统筹推进的全域旅游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政策,形成“党委统揽、政府主导、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宣传、组织等党委部门和发改、文广旅、自然资源、交通、林业等政府部门在合力推进全域

3、旅游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有效推进属地全域旅游发展工作。(三)夯实发展基础,完善服务体系。一是旅游交通便捷化。实施域内国省道交通网改造提升工程,构筑城乡半小时交通圈。完善公共汽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互补的旅游公交体系,推进城乡公交服务网络向旅游终端点延伸。开通多地旅游专线,形成与各交通枢纽及主要景区便捷通畅的公共交通网络。二是旅游设施标准化。今年新规划建设旅游厕所和生态公厕6座,已建成投用。完善旅游交通标识标牌,增强引导服务功能。共设立2400余块。加快游客服务中心规划和建设,实现游客服务中心、核心商圈、重要宾馆区域全覆盖。三是旅游服务智能化。以“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为平台,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创新应

4、用虚拟旅游、360度全景导览、二维码导览等人工智能系统,及时提供便捷的导游导览、在线预订支付及语音咨询。四是旅游要素特优化。鼓励发展经济型酒店、特色主题酒店、乡村民宿、房车露营地,实现旅游住宿接待多元化。五是旅游管理规范化。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旅游监管,建立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制度和红黑榜制度,形成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四)坚持融合发展,提升内涵品质。推动旅游与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养生、农业、工业等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全力提升休闲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观光休闲旅游等重点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水平。一是发挥“旅游+”带动作用。利用鄢国故城、曹操议事

5、台等古城遗址,尹宙碑、甘罗墓、许由墓等古墓葬群,乾明寺、弥陀寺、兴国寺等寺庙,陈德馨藏书楼等书院群落,“郑伯克段于鄢”、“唐雎不辱使命”等历史事件,采取示范带动、由点及面的方式,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旅游与体育产业整合。推进自行车、马拉松等户外体育运动旅游产品开发,发展体育运动休闲旅游;依托“养生福地、休闲天堂、宜居花城”、“一花一世界、一水润千年、一木赢天下”品牌效应,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森林浴、生态温场浴、生态日光浴等生态旅游养生产业;依托花博园、鹤鸣湖风景区、五彩大地等景区和花木园林企业,分区划片、分类定名,融智慧、休闲为一体,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养生产业;发展农业观光游、

6、农果采摘游、农事体验游,壮大旅游休闲农业;依托丰富花木资源,建设特色木屋宾馆,发展野营、房车露营等旅游活动,开展氧吧“洗肺”之旅。二是培育研发旅游商品。围绕“XX蜡梅”做文章,积极开发蜡梅切枝、蜡梅盆景、蜡梅精油等系列产品,突出XX特色,融入XX文化;依托姚花春酒特色工业游项目,建成一条集文化体验馆、地下生态旅游长廊、地下生态藏酒库和游客自调酒体验中心为主线的特色工业旅游线路;将XX的传统艺术品融入新技术、新科技、时尚元素,实现传统艺术和现代新技术有机结合,赋予多元化特征、时代特征,吸引更多客户群体,扩大目标市场。(五)加大宣传营销,形成核心引爆。一是打造旅游品牌。持续宣传“平原林海、森林氧吧

7、”“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长寿之乡”等品牌,提升XX旅游形象。二是做大旅游市场。大力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巩固以郑州、洛阳、开封、信阳、焦作为中心200公里圈的一级市场,扩大低中高端游客,做牢核心市场;大力拓展以武汉、合肥、南京为龙头300500公里圈的二级市场,吸引更多游客群,筑牢经济核心圈;积极开发以环渤海地县、长三角、珠三角等500公里以外的三级市场,争取潜在市场客源。三是加强营销推介。围绕“县域景区化”的理念和全域旅游发展需要,加大整体形象宣传和营销力度,不断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化节会赛事等活动营销,强化高铁地铁高速公路重要媒体广告营销和微博、微信、微电影、官方网

8、站等新媒体营销。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郑汴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域合作,推进客源互联和信息共享。二、存在问题近年来,该县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全域旅游发展先进地区相比,与广大游客的期待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全域旅游理解把握不够到位。全域旅游作为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模式,还需进一步深化理解和透彻把握,尤其对“全域”的内涵和全域旅游的战略意义还需要深入研究;“旅游+”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成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的自觉遵循;如何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路径还需进一步精准定位、精确引导;有些领域

9、还没有将全域旅游摆在足够的高度来认识,有的仍停留在口头号召动员、一般任务布置阶段;不同程度地存在特色不够鲜明,潜力挖掘不足,规划建设简单模仿等现象,推进过程中有待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二)旅游项目核心品牌少。目前,该县有A级景区6家,其中4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1家。做为县级城市来说,A级景区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但大部分景区旅游项目设计上普遍存在体验感、参与度不足等问题,另外,该县缺乏有影响力的大项目、大景区,旅游吸引力弱。在建项目内容重复、同质化倾向明显,缺乏错位竞争和优势互补。一些项目、景区运营管理不善,效益不佳。(三)旅游人才匮乏、经营理念较落后。缺乏精通旅游管理和擅长旅游策划营销的高

10、层次、专业人才,从业导游绝大多数是初级导游,中、高级导游不多。绝大多数景区景点没有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全方位打造,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增强景区吸引力。大部分景区仍以收取门票为主要营业收入,还没有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四)宣传营销力度有待加强。同旅游发达地区相比,该县还存在宣传手段不够灵活,运用新媒体能力差,旅游市场开发度低、旅游营销专项资金投入不足、旅游景区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旅游综合目的地整体营销规划方案制定工作滞后,景区景点宣传单打独斗,未形成合力。三、几点建议(一)完善基础设施,深入实施旅游工作“七个一”工程。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条件,为此,推进“七个一”工

11、程(即:“一创”,即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一品”,即树立XX文化旅游的全新品牌及形象;“一路”,即打造花都一号旅游公路,完善周边旅游基础设施;“一网”,即完善智慧旅游和数字文化信息网;“一链”,即形成XX文创产业链;“一图”即在县域内实施“花世界乡愁地图”的规划、设计和创建工作;“一爆”即打造创新性的旅游引爆点)将有力促进旅游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带动全县旅游资源有效整合。(二)致力“智慧旅游”建设,解决好城市宜游水平提升问题。深度挖掘旅游大数据,依托旅游大数据对来鄢游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同时期来鄢游客的地区、年龄、性别等要素,有针对性地制

12、定实施营销措施,切实提高旅游营销的成效。深化智慧旅游营销,推动景区与携程、去哪儿等国内外电商进行深度合作,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活动,策划包装旅游事件,利用旅游营销新方式吸引游客,集聚人气。推进智慧景区和智慧酒店建设,鼓励各景区、星级酒店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对景区和酒店进行智能化改造,提高景区、酒店智能化水平,为游客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解决好旅游产业新业态培育问题。发挥“旅游+公司+农户”、“互联网+旅游”的优势,加大旅游与农业、林业、康养、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力度,促进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把全域旅游

13、产业的培养与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相融合,在大马、马栏等乡镇打造建设一批植物园、观光园、采摘园、垂钓园等农业体验旅游精品项目。二是把全域旅游产业的培育与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相融合,在彭店、陈化店等镇打造一批以鄢国故城、许由寨、甘罗古柏等为主题的历史文化旅游精品项目。三是加强旅游向商务会展转型,发展商务会展旅游。办好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将展会打造成区域内和行业内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旅游展会,积极推动各项旅游合作迈上新台阶。(四)整合各类资金,解决好景区建设投入问题。一是将全域旅游产业开发与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选择一些在精品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村、特色村重点投入、重点打造。二是整合扶贫、交通、自然资源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向精品旅游线路、重点旅游景点、旅游村倾斜,集中财力,拉动全域旅游大景区建设。三是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全域旅游产业开发。通过宣传引导,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将资金投入到全域旅游产业开发中来,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多方投资、共同开发的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