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9168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统计教学设计大迟庄学校赵宝坤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简单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2.通过探究学习,掌握一格代表两个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活动的主人的感觉。教学重点:掌握“以一当二”的表示方法,会画条形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回答问题。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用“1格”表示2个单位量。 教学突破:通过创设

2、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把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情境中自主学习等方法中来突破重难点。教学过程: 兴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只小动物,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出示图片:猫、狗、兔、龟)。同学们,你最喜欢谁?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现在老师非常想了解在这四种小动物中我们班喜欢哪种动物的最多,喜欢哪种动物的最少,你们想知道吗?我们就来统计一下我们班喜欢这几种动物的情况。(揭示课题:板书:统计)(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二、以旧引新 1.启发回忆收集、记录数据的方法。 我们把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

3、过程叫做统计。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统计的初步知识,知道了收集、记录数据的方法很多,可以用画方块()或是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哪种方法又简单又方便?(实践证明,用画“正”字的方法较简便。) 2.小组合作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最后在黑板上汇总。(这个环节是“统计”数据的基础,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掌握,因此教师应仔细观察指导,使数据准确无误。) 3.将数据填入统计表。4.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涂条形统计图。(先让学生观察统计图,了解其结构特点,思考怎样涂。) (1)让学生利用原有知识两人合作试着涂一涂。 A.发现格子不够,四人小组讨论对策。 B.小组汇报(处理方法): 小组1:在图的上方补充格子后再

4、涂。 小组2:涂旁边的格子补足。 小组3:用1格表示两人。 (2)小组讨论:比较三种方法后得出较好的方法(1格表示两人)。 5.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用1格表示两人的方法重涂统计图。(学生用教师课前准备好的图重涂。) 6.展示学生作业,验证用1格表示两个单位量的方法简便。(提问:还有其他表示方法吗?启发学生画个草图试一试。认识在当前情境下,用1格表示两个单位量最适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格代表个单位。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三、实践应用 1.比一比、填一填、说一说。 根据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根据统计图自由回

5、答。因为学生年龄小,所提问题会偏离主题,教师可适时引导,如谁最多,谁最少,谁比谁多(少)多少等。同时完成填空。) ()每格代表()人。()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2.巩固深化()下面是一个地区1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天气情况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出示晴、多云、阴、雨气象标记,你们能帮助老师按这份结果把统计图填完整吗?()学生活动()展示统计图,并说说是怎么涂的?()分析统计图,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设计意图:进一步经历统计的过程,巩固对统计知识的认知。)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会了什么知识?你们表现得非常棒!五、拓展延伸下课后调查本班同学喜欢的体育活动,完成页做一做

6、 【教学反思】反思本课教学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用儿童熟悉的生活经验组织活动。目的是引起学习兴趣,组织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提供学习背景和数学素材。第二层次,数学化。分析提取活动中的有关数据,在一定的坐标位置上显示这些数据,这个过程就是统计图的形成过程,也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第三层次,统计图表能告诉我们什么?借助统计图表对学生进行概率、统计思想的启蒙教育。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启示:(一) 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此课教学中,我尊重学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动物素材引入新知,赋予抽象的教学知

7、识于丰富的现实背景,学生玩得开心,学得舒心。数学课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真正达到了“寓乐与教”。(二) 知识建构主体化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以主动地建构意义.在此课教学中,我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组织、引导、帮助、促进等作用,促进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以一代二”的特色方法时,我没有给学生现成的方法,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孩子在互相讨论中认识到可以接着往上涂,或涂在旁边。那你们认为哪一种方法好?在争论中,孩子认为往上涂有碍美观,涂在旁边看不请是谁的,各有缺点。于是孩子想探求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这一过程就

8、是学生的主动建构,学生只有经历了主动建构的过程,才能更深刻地学习和理解知识。(三)思想教育深刻化现代教育提倡学科整合,数学课不再是干巴巴的论理课。只有融入思想,才会有灵魂。只有浸入情感,才会有心灵碰撞,也只有这样数学课才会变得鲜活而且富有灵气,有着挥之不去的魅力。本课时对数学学科与思想教育学科整合作了有效的尝试;学生与情与景各抒己见,畅抒胸怀。学生真正得到了一次品质教育的洗礼,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四)预设与生成在这堂课试教时,由于个人缺乏经验按照预设方案忠实地加以实施,限制了学生对预设目标的超越.课堂教学中对难点”以一代二”的突破造成了困难。课堂难免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后来加以改进

9、,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反而变得水到渠成。这使我深刻懂得数学教学不能过分拘泥与预设固定不变的程式。应当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教学中,真正做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画“正”字、画“”)猫狗兔龟、动物统计表喜欢的动物人数猫狗兔龟、统计图(人) 最喜欢的动物 6543210 猫狗兔龟、统计图(人) 最喜欢的动物14121086420 猫狗兔龟、下面是一个地区1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天气情况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你们能帮助老师按这份结果把统计图填完整吗?11 月 份 天 气(天)14121086420 晴 多 阴 雨 云统计说课稿中

10、山路小学 邹文思 这次说课,选择的内容是人教实验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统计。下面,我将分别从教材内容、学生情况、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法及学法指导、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一、先说教材。1、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本册教材最大的变化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加,条形统计图的每格表示2个单位。这一部分内容,是一年级下学期所学的统计知识的继续,同时又是为下学期学习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5个单位)进行知识的铺垫,具有承上启下、过渡衔接的作用。2、在内容的选择上,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内容

11、的编排上,教材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3、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制订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代表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指导学生认识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二、学生情况。接下来,是对二年级学生情况的分析。

12、在学习使用本册教材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早在一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具备了运用简单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技能,尤其是“正”字记录方式,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1个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另一方面,除了这些必要的知识基础以外,与一年级学生相比,二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能够比较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二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小组合作的经验,合作学习活动中不再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合作意识已经初步形成。三、第一课时的教学

13、过程设计。下面,我将主要谈一谈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新授课阶段,也就是在第一课时中的教学设计。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主要包括了以下4个教学环节: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统计过程的感受和体验;巩固与拓展深化练习;课堂总结评价。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在第一课时中,我选中的切入点依然是教材中例1的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下来就自然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想知道我们班同学对每种小动物的喜欢程度,统计知识会帮助我们的。”2、统计过程的感受和体验。揭示课题以后,下一步就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具体来说,

14、有4个小步骤:(1)个人选择,收集数据。就是让学生在调查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组长对组内同学的调查表进行收集。在这个小环节中,要注意2个小问题。一是提醒学生只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二是注意调查表的数量和实际人数是否相符。(2)数据的整理和记录。收集上来的调查表,自然要进行汇总。在小组学习中,每人选择记录其中的一种小动物,同时,为了能更好的反映问题,还要选择一个小组到黑板前进行分别记录。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不过,为今后着想,应引导学生尽量选择“正”字的记录方法。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鉴于这种随机调查中数据的不确定性,调查表中的数据最好由教师进行汇报,学生只是负责记录即可。

15、(3)数据的描述。对数据的描述,一个是学生根据自己记录的数据,小组内合作完成统计表,另一个则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关于这一点,可分为三个层次,三个教学梯度。首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可是,由于课前准备的条形统计图格数有限,学生很快就会发现问题:格子不够。这样,就进入了下一个层次:“同学们,既然格子不够,就请你动动脑筋想一想,或者和其他同学商量一下,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在组内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可能会想到许多中解决方法,比如说接着往上涂,涂在另一边等。当然,如果有学生想到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方法,那么,在经过了展示、交流、汇报、比较以后,

16、学生自然感受到1格表示2个单位将是最佳解决方法;反之,如果没有学生想到这种方法,那么,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了“同学们,老师也想到了一种解决方法,你想不想听一听?”最后,进入第三个层次,也就是本节课的精髓所在:按照以一当二的方法,修改自己的统计图。在这里,也有几个问题要处理好:一是统计图左侧的频数变化范围要补充完整,一是要提醒学生以一当二的一致性,再者就是数据中若出现了单数,半格的处理或者涂法。(4)数据的分析。就是根据学生完成的统计图表,启发学生思考:从这份统计图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在学生讨论汇报的过程中,相机出示并解决教材中的练习题。3、巩固与拓展深化练习。由于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费时会比较

17、常,所以,本节课的巩固拓展练习只安排一个内容即可:教材中练习第二题某地区11月份的天气情况统计。关于这一个练习内容,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帮助学生了解并认识几种气象标记。(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统计表,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进行展示。(3)是对统计图表的分析,在这里,尤其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语言表述的清晰、准确性。4、课堂总结评价。最后,进入本节课的课堂总结评价阶段。由于这一节课,教学内容完全放手给学生,且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所以在评价时,可采用小组内自评和小组间互评的方式,让学生来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和表现。四、教法及学法指导。接下来要介绍的,是第四大部分内容本节课的教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需要做到的课前准备有:调查表、4种动物卡片、统计表和空白统计图、实物投影等。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调查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讨论学习法等。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注重合作学习过程中合作精神的培养等。五、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尤其是让学生经历了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到数据的描述、分析的整个过程,学生将会初步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真正从实践的层面上了解了统计的意义,同时,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精神也将得到培养和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