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心理研究.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9178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琴演奏心理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钢琴演奏心理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钢琴演奏心理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钢琴演奏心理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钢琴演奏心理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琴演奏心理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琴演奏心理研究.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运用“音画”结合式教学法对钢琴演奏心理学的研究“音画结合”式钢琴教学法研究系列(之三)内容提要: “音画结合”式钢琴教学法是将具象画面与抽象音乐进行交汇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内在观察,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钢琴演奏具有独特的不可逆性,这种特性要求演奏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的心理调节机能。但一直以来,心理变化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可量化的特点又制约着演奏心理学的进一步研究。我运用音画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多名学生的记录、观察、分析、总结,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研究途径,突破了传统钢琴教学的思路,获得了一些具有实用性、通用性的教学方法,得到一些重要数据。对于调节学生演奏心理进行初步探索。

2、结合校外的教育教学特点,我将“音画结合”的教学思路贯穿于钢琴兴趣小组的专业实践活动当中。学生在舞台上进一步检验自己的演奏能力,教师同样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检验教学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可通用性,师生在教学相长中不断前行。主题词:钢琴: 钢琴是一种源于欧洲的键盘乐器。他音域宽广、音乐表现力丰富,是一件集作曲、演奏功能于一身的全能型乐器。钢琴的出现对于推动西方近代音乐史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被喻为器乐之王。“音画结合”式钢琴教学法:“音画结合”式教学法是我受到多位前苏联及俄罗斯优秀钢琴教育家的启发,从实践出发对“音画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验证、整合、拓展、总结而来的一种实用型教学方法。钢琴演奏心理学:钢

3、琴演奏心理学从属于心理学,是演奏心理学的分支。钢琴演奏心理学研究关于演奏者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波动问题,是钢琴表演艺术当中基础性学科。正文:一、 钢琴演奏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及现状。 引自轮钢琴表演艺术中第四章第四节 “论放松”选段。作者:涅高兹 出版商:人民音乐出版社 书号8026.1701伟大的钢琴家、教育家涅高兹曾经说过,许多没有经验的钢琴弹奏者都很胆怯,仿佛有钢琴恐怖症一个人如果有了这些缺点,单用技术手法是不可能教会他很好的弹奏钢琴的应该在影响他“生理”的同时,也影响他的心理。近些年,国内对钢琴演奏心理学(以下略称演奏心理)的研究已经引愈发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中国音乐学院周为民教授

4、曾经说过: 引自中国音乐2008年第2期 摘要 作者:周为民钢琴演奏依赖于大脑各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而紧张心理是直接影响演奏者心理状态和大脑对肌体控制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拥有一个良好的演奏心理对于成功的演奏是多么的重要。当我们回溯某些不成功的演奏案例时会发现有些问题是教师及学生能够控制的(如技巧方面),而另一方面却是感到束手无策的心理问题。我不能说我们对演奏心理学的了解很少,但相比于对钢琴技巧的研究我们对演奏心理学领域的认知的确需要待大力发展。我认为演奏心理的不确定性与研究方法的匮乏是导致演奏心理学进展缓慢的重要成因。如果能够将看不到、摸不着的心里问题以数据化、形象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对于演奏心理

5、研究一定会有莫大的帮助。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亦会有巨大的帮助。 通过对前人研究的研习,结合近年来在“音画”领域所取得的成果,我于2010年开始对演奏心理学进行初步研究,通过数据记录对每名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以图表的方式让学生对自身的心理波动周期进行认识,通过2011年及2012年的全国钢琴比赛,既是对同学们钢琴演奏能力的检阅,也是对每名学生演奏心理的检阅,更是对教师研究的一手资料回馈,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由于同学们及时掌握自身心理波动情况,在全国比赛的赛场上取得了四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二、 运用“音画”结合式教学法在平时练习中培养学生健康的钢琴演奏心理。要想拥有一个良好的演奏心理,前提条件

6、是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什么是良好的演奏心理。伟大的钢琴巨人涅高兹对于健康的钢琴演奏心理有如下的精辟概述自信。对于自信一词不同的人在理解上会有些微小的差异。让我们看一下下面的事例:学生A学会一首钢琴作品很久,而且也多次在不同场合展示过,但最近的一次却突然断在台上甚至无法完成后面的演奏。学生B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学习终于登台演奏,但演奏效果却远远没有达到自己的真实水平,自己在台上莫名的紧张、害怕。学生C经过多次舞台的磨练已经非常具有演奏实力与演奏经验,但在最近的一次比赛突然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倦心理,导致演奏效果不佳。通过以上案例我们会发现,这些同学一方面具有相当的音乐表现力,另一方也具备一定的技巧积累,但依

7、然还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结合我自身的演奏经验和教学经验,我理解这种自信除去不可预测的外来因素以外,一方面是源于内心对于音乐性掌控程度的信心,另一方面是源于对自身技巧积累的信心。首先,人们对于音乐性的信心是建立在自身对大量音响材料和听觉经验积累之上的,即胸中万卷书,下笔如有神之意。在内心深出对于自己所要弹奏的乐曲具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具体说来来说应该包含对演奏作品中整体内容艺术风格的综合把握能力,对作品局部内容艺术风格独特性的把握能力,对作品微观内容中艺术表现手法多样性的表现能力上。数据记录表姓名王某某时间2011910作品名称:肖邦革命练习曲演奏次序12345音乐性乐句合理(满分30)33333

8、乐段合理(满分30)44444整体合理(满分40)44444总分1111111111技巧性演奏完整(满分40)55555音准满分(满分20)12233节奏准确(满分20)23333指法准确(满分20)13443总分913141514其次,对于自身控制能力的信心也是影响演奏者信心的重要因素,他包括演奏者对乐谱的熟悉程度;即音准、节拍、指法如果我们摒弃掉生活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以及学生性格方面的特质。单从音乐性、技巧积累两个确定因素来研究演奏心理问题我们会否会得到一些问题的答案呢。首先我们要建立一种可以分别记录学生不同演奏中的音乐性和技巧性得分数据表。如下:当我们把这名学生单堂钢琴课的状态用图标来

9、表示出来的话,如下:把学生演奏情况分成音乐性和技巧性两部分能够让我们从两个方面综合的来观察学生的不同变化。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这堂钢琴课,学生的钢琴技巧(Q线)有一个明显的抛物线状。我用音乐性总分减去技巧总分取绝对值得到下列波动线经过我与学生的多次交流,由于每遍演奏之前老师都会对学生提出上对一遍演奏的看法,以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演奏中学生感觉确实在弹奏第三、四遍时心理压力是最大的,与图形显示是吻合的。但显然,一组数据并不能说明Z线、Q线、X线的关系一定正确反映学生演奏的音乐性、技巧积累和心理波动的关系。如果一组数据既能够反映出学生长期波动状态、又能够反映出学生短期波动状态我们才能对其数据

10、的合理性作出肯定。我对这个学生做了相对长期的数据记录(7个月)得到下图。(2月份为比赛月)所有上课记录的数据图标线我们可以看到Z线与Q线的变化以及X线的变化从宏观上来说学生技巧方面的进步与音乐性方面进步是成正比的,但从微观的走势来看如717 1920 2223 2328周期走向却是交替进行,也就是说当学生在某一阶段音乐性得到了提高,随之而来的却是技巧准确性却在停滞,如此交替进行,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学生在19周时心理状态最为稳定,反映在上课质量和实际比赛演奏中都发挥良好,获得全国金奖。我们再来看一下同一个学生在2月份比赛完成可以后的实际情形。通过图表显示这个学生的音乐性依然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标准

11、之上,而技巧性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表现在对谱子记忆越来越模糊,一旦演奏中段错误无法顺利演奏这时学生已经出现畏惧演奏的心理,弹奏不准确的现象大量出现。第四十周时,由于放假等等诸多的原因王某某出现了不会弹奏本首乐曲的现象。因此我们可以明白当Q线与Z线产生巨大反差时,学生心理产生明显波动用每个周期的Q线数值减去Z线数值并取绝对值我们能够得到如下心理波动X线。 这条心理波动线非常明确的指出在初级识谱阶段1至19周时学生的心理出现波动,其中在第9周至18周时最为明显,与普遍存在的识谱畏难情绪有关。当进入19周时,音乐表现力与技巧积累同时达到一定高度,明显心理波动趋于平稳,在第28至30周时达到最状态。而

12、此时这位同学在全国比赛中发挥非常稳定取得金奖的好成绩。30至39周由于技巧的生疏和对谱子的淡忘使得这位同学产生了较之以往非常明显的心理变化。为了使本次实验具有普遍意义,我分别对六名参赛学生进行了心理追踪,得到我所预期的的心理波动线。(举2例说明)例二:学生吴某某例三:学生闫某某通过以上两个图表我们不难发现,以上三位同学由于Z线与Q的过渡分离导致赛前和赛后的心理波动,在比赛期由于技巧和音乐性的很好结合三个学生均表现出心理波动线X线趋于平稳。很好的体现了Q、Z、X的关系即: X=Q-Z由于种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每一名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如果我们能够运用数据线为学生记录某一阶

13、段的心理波动不仅是学生了解自我能力的很好途径,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每名学生的各自特点,及时、准确的制定出辅导大纲和辅导方案。三、 运用“音画”结合式教学法对钢琴演奏心理的研究的实际效果的实际检验。本次研究是建立在平时对学生数据研究的基础之上。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次研究的效果我选择带领学生参加“第六届华夏之星2012年校园音乐舞蹈电视展演活动”。本次活动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中国艺术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文化交流中心。比赛时间:2012年一月24日比赛日期:大兴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报名学生年龄分组情况:林某某:组别:46岁组 性别 女 参演曲目:可爱的家闫某某:组别:79岁组 性别 男

14、参演曲目:威尼斯船歌宋某某:组别:79岁组 性别 男 参演曲目:车尔尼849练习曲 12首吴某某:组别:79岁组 性别 女 参演曲目:土耳其进行曲王某某:组别:1012岁组 性别 男 参演曲目:革命练习曲傅某某:组别:1012岁组 性别 女 参演曲目:奏鸣曲K330研究方法:音画结合式教学法(1) 为所参赛的选手建立个人数据库(2) 时间从2011年九月一日开始至2012年4月1日止。所有时间单位以“周”为单位。(3) 每次兴趣小组活动均只采集第三次演奏的相关数据。如总演奏次数不足三次的以第二次演奏数据为准。学生Z线X线Q线示意图:林某某(注:29周是比赛日)10 林某某的心理波动比明显的区域

15、为117周和3139周之间,19周至30周之间最为稳定,在比赛之前2个月达到相对稳定的周期,在决赛中未见大的情绪波动,比赛成绩:全国铜奖。闫某某(注:29周是比赛日)37图形显示闫某某的学习状况一直很稳定,赛前及赛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音乐性和技巧积累都维持在一个相当平稳的状态,在第29周决赛里没有出现太大的心理波动问题。获全国金奖。宋某某(注:29周是比赛日)37图形显示宋某某的学习状况一直很稳定,赛前及赛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音乐性和技巧积累都维持在一个相当平稳的状态,在第29周决赛里没有出现太大的心理波动问题。获全国银奖吴某某:(注:29周是比赛日)19图形显示吴某某的在321周时心理有些须波动,在

16、21周直到赛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音乐性和技巧积累都维持在一个相当平稳的状态,在第29周决赛里没有出现太大的心理波动问题。获全国金奖。王某某:(注:29周是比赛日)15图形显示王某某的学习状况在1至19周时出现较大心理问题,赛前31周以后出现较大心理问题。19至30周相对平稳,决赛中出现微小失误。获全国金奖。傅某某9图形显示傅某某的学习状况一直很稳定,赛前及赛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音乐性和技巧积累都维持在一个相当平稳的状态,在第29周决赛里没有出现太大的心理波动问题。获全国金奖。教师通过对学生Q线及Z线的控制,在29周时很好的将学生X心理线控制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在实际演奏中,学生均能够出色的发挥出正常水平

17、。取得四个金奖,一个银奖、一个铜奖的好成绩。通过对演奏心理领域的初步探索,我们得到了Z线Q线X线,使得教师能够参考一些数据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调整,取得一些好成绩。但我们依然应该明白,在具体演奏当中还有很多其他不可预知的因素影响着演奏者的情绪,有些我们可以通过图表的方式形象的告诉学生应该如何认识自己的心理波动问题,进一步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弥补。虽然我在研究当中取得一些进展,但生活当中的众多因素我们无法用一张简单的图表来完全勾画出来。为了能够不断超越自己,我们随时随地都应该不断突破自己的认知水平,来探索自身的奥秘。也许在我们身体里有些大门曾经关闭,也许某个时段这扇大门又为我们露出一条缝隙,我们的研

18、究工作就是在这种不确定中不断进步着,不断的推开崭新的大门。四、 对钢琴演奏心理研究的反思本次研究基于少年宫教育教学研究基础之上,突出兴趣小组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性兴趣小组活动,教师运用“音画”结合的教育方法对演奏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将不易被人认识的演奏心理波动问题以数据和图表的方式进行形象化、概括化、抽象化的总结。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检验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教师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自身所从事的教科研领域进行认真检验。很好的推动了演奏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进程,丰富了演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学生深入钢琴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能够紧扣时下社会所提倡:爱国、创新、

19、包容、厚德等北京精神。通过音乐艺术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爱国主义情怀,在基础学科领域大胆创新,以严谨的科学精神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在边缘学科领域中进行具有创新精神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同时我还应该认识到,教育领域的研究具有特殊规律任何一个新概念、新方法的提出都必须要经过很长周期的实践检验才能正式大量应用教学活动中,多少前人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教育无小事,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进行相关领域的实践、论证才能将我们的工作做扎实,才能真正的造福于中国的教育事业。我愿意以今天的研究工作作为明日的起点,希望和更多的教师在钢琴演奏心理研究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作者单位: 西城区少年宫 作者姓名: 张谦 通讯地址:西城区新街口大街前公用胡同15号 邮 编: 100035 联系电话 住宅: 80883539 手机: 139109050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