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9402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主讲:嘉应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梁芹生E-,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状况突出,根据北京大学沃建中博士对全国各地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高中生心理基本健康比例是82.7%,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比例是2.5%。,数据分析,据沃博士介绍,一般而言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问题,其中中学生这个群体表现得尤为严重,而恰恰是他们最易被忽视。虽然中国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但由于中国中学生基数大,即使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比例只占百分之几,也是不少的数目,患有存在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也可能发展为严重心理问题。中学生心理问题还处在被忽视的角

2、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高一新生小G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中学,但他却放弃了。在第一次月考中取得的成绩很不理想,面对这低分的成绩,小G逃避了,他一声不吭地就离开了一个多月的同学,离开了学校。,背景个案,2004年9月17日,广州某学校有一新生入学仅两天,因无法适应新环境。在连续两晚失眠后,在宿舍楼跳楼自杀。,个案,未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16岁高中生服毒自杀,一个个令人痛心的结局,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状况突出,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已影响到了中国人才的素质。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3、尤为突出。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透露的数据还显示,有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有专家推算,到2020年,中国疾病总负担中精神疾病的负担将从今天的15上升到14左右。中国大陆17岁以下未成年人有3.4亿。而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急剧加速和与之相伴随的心理问题的明显增长,中国精神卫生工作队伍无论在人才和经费投入上都缺乏足够的准备。,什么是问题行为?,青少年问题行为(childhood behavior disorders)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李雪荣1987)据WHO估计,全球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儿童和青少年在

4、成年之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缺乏自信、与同龄人或成人交往困难、吸烟、酗酒、吸毒、过早的性行为、少女怀孕、离家出走、自杀及暴力、犯罪等,其中只有不足1/5的人得到了适宜的治疗。,例一:某中学一初一年级男生,学习成绩差,平时讲话不多。一天,他拿了一个空啤酒瓶,进教室后突然举起瓶向旁桌一男生的头上砸去,接着又用手中的破瓶扎那位男生的胳膊,伤者头上和胳膊上鲜血直流。由于送治及时,伤者没有什么危险。学校令打人的学生进行检查,负责受伤学生的医疗费用,接受纪律处分,并张榜公布。例二:某中学一初一年级男生,学习成绩较差,平时比较厉害。一天他找了一块木板,还未进校门就向另一男

5、生的头上砸去,伤者头破流。由于送治及时,伤者没有什么危险。学校令打人的学生进行检查,负责受伤学生的医疗费用,接受纪律处分,并张榜公布,一、学生问题行为的表现与类别,(一)品德性问题行为品德性问题行为主要有品德引起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有:1、逃学 2、离家 3、偷窃 偷窃:有犯罪动机,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 偷窃癖:没有犯罪动机,只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一、学生问题行为的表现与类别,4、施暴(校园暴力)5、恐吓、勒索6、抽烟、吸毒7、参加不良组织8、上网成瘾,校园暴力,一、校园暴力及其现象 所谓的校园暴力是近年在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暴力是指以语言、或明显的肢体动作侵犯他人,使对方感受到威胁、痛

6、苦或身体上受到伤害。从广义上来说:应是指发生于校园内的所有暴力行为,包括同学彼此间或老师与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对学校的破坏行为等。然而在我国发生最多的是学生间的暴力行为,所以狭义的校园暴力是专指学生对学生暴行。,校园暴力,校园暴力现象 1语言暴力。语言暴力主要指包括起侮辱性外号,造谣污蔑等一系列对学生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2力量暴力。力量暴力主要指包括校园凶杀,肉体伤害等一系列对学生身体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3心理暴力。心理暴力主要指包括孤立,侮辱人格等一系列对学生的精神造成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校园暴力,二、原因1、政府方面的原因2、学校方面的原因3、家庭方面的原因4、

7、社会方面的原因5、个人方面的原因,(二)心理性问题行为 心理性问题行为主要由心理原因导致的情绪或行为的异常,主要表现有:1、一般适应性问题(占7080%)主要指学生在适应学校和家庭环境、或在适应自身身心变化的过程中出现暂时性的情绪和行为的紊乱或失调。其主要表现包括:(1)自我概念欠佳 现实的我:我是身高1米60的人;我是个中学生;我是中国人;我是个热心助人的人。理想的我:我是一名科学家;我是一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我是个优秀的学生;我是个好孩子。,例:考试成绩的归因分析 事件 归因 心理反应 自信程度 是我努力的结果(内部)满足 高 我有能力(内部)自豪 高 运气好(外部)侥幸 低 难度低(外部

8、)感激 低 我不够努力(内部)内疚 高 我太蠢、太笨(内部)无奈、无助 极低 运气差(外部)不公平感 过高 难度大(外部)敌意 过高,考试理想,考试不理想,我是谁?,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这种用不同数目的腿走路的生物,腿用得最多的时候,就是它力量和速度最小的时候。-斯芬克斯之谜这个神话证实了: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便已经开始思考这样一个最简单、也最深奥的问题-WHO AM I?(我是谁),重要性,1、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社会财富和自我人生幸福;2、少产生损失,减少资源浪费;3、知道自己可为,能为,就有信心去做好事情;4、人真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人就会努力上进

9、;,自我的结构,心理学上对自我的结构进行了划分,认为自我有三个组成部分:1、生理的我,也可说是外在的我,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等的认识。2、心理的我,也可称为内在的我,以自己的智力、性格、兴趣的认识。3、社会的我,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名声、地位及经济条件等的认识。,(2)人际关系不良 不能很好地面对与他人交往,出现人际关系的紧张或敏感,导致情绪的孤独、压抑和无助,并出现行为的离群、孤僻等。,人际关系不适表现,第一类:缺少知心朋友。第二类:与个别人难以相交。第三类:与他人交往平淡。第四类:感到交往有困难。第五类:社交恐惧症。第六类:不想交往。,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1、主动沟通有时交际障碍是

10、由于过分矜持造成的,主动沟通,多向他人袒露自己,主动地传递友善的态度,才易于打开交际局面。2、求同存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何况人是活生生的、变化的个体。在交际中,对于兴趣、爱好等不是原则的问题,不妨求同存异。,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3、多多理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如果我们紧盯着缺点不放,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戒备与拒绝,言行露出不满,影响我们与他人关系;四、友善待人卡耐基总结“如何交友和影响他人”时,有一条就是“从友善的方式开始”。马克思则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地对待别人。”,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5、主动化解同一屋檐下,朝夕相处,人与人之间有矛盾在所难免

11、。如果双方曾有过矛盾,不要采取消极的“躲”的办法,“低头不见,抬头见”,靠“躲”无助于问题的解决。6、得理饶人给对方一个台阶,多一份迁让,无损于尊严。换来人际交往中关系的融洽。何乐而不为呢?,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7、发现和赞赏别人的优点8、提高人际交际的技巧 注意倾听 一位作家说:很少有人能经得起别人专心听讲所给予的暗示性赞美。,(3)性偏差行为性心理障碍与心因性功能障碍,如同性恋、恋物癖、窥阴癖、露阴癖、性冷淡、阳痿等。对同性依恋不可等闲视之,(4)性格和行为习惯不良 学生在个性发展中出现的性格缺陷,例如偏执、攻击、依赖、孤僻、胆怯、嫉妒、多疑等;以及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如刻板行为,

12、吸吮手指,习惯性抽动,遗尿等。,2、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指学生在遭受强烈的情绪刺激或承受较长时间的压力、挫折或矛盾冲突下,出现的明显的情绪和行为的异常。主要表现有:(1)神经官能症(简称神经症)是指由于各种精神因素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的过度紧张,致使大脑机能活动暂时失调而造成的一种疾病的总称。神经官能症精神病 神经官能症:患者有自知能力,无器质性损伤。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基本没有缺损。精神病:无自知力,脑部有损伤,出现幻觉、幻想、荒诞神奇的念头。,神经症(神经官能症),一是没有脑的器质性病变二是心理冲突,精神痛苦三是精神活动能力降低四是精神痛苦,自知力良好五是症状的持续性与神

13、经病和精神病有很大的区别。,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指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伴有情绪烦恼和一些心理、症状的神经症。表现为:1、精神易兴奋、易疲劳。2、情绪上易烦恼、易激怒 3、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内 脏功能障碍(生理心理症状),1)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常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撼和运行性不安,但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很不相称。即是一种无明显原因的恐惧紧张,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运行性紧张。,青少年焦虑症的发病主要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A、学校统考、升学的持久压力,使学生缺乏内在的自尊心和价值感;B、学

14、业上多次失败的创伤;C、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D、当事人过分地争强好胜;E、对自己不切实际过高的要求;F、人格发展缺陷,如敏感、多疑、紧张、胆怯等对焦虑症也有影响。,治疗焦虑症,目前多数采用放松疗法、冥想疗法、音乐疗法、认知疗法等。,(2)强迫症 患者在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上的存在。强迫回忆:对过去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进行反复回忆,明知毫无意义,但不可克制地非回忆不可。强迫疑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对立思想:-强迫动作-强迫记数-强迫检查,3、恐惧症 指对某一特定的物体、活动或处境产生持续的和不必要的恐惧,而不得不采取回避行为为特点的一种神经症。患者认识

15、到这种恐惧是过分的和不必要的,但不可克制。多数发病于青少年,女性比男性多。处境恐怖:患者感到孤独无援或羞辱。社交恐怖:常见的赤面恐怖物体恐怖:几乎各种类型的恐怖症都有发展为慢性的可能,而症状反复出现,会严重限制患者的社会活动。要及早治疗,否则有泛化的可能。,4、癔病(竭斯底里症)指由心理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类神经心理障碍。致病原因:常在特殊性格的基础上,由于急剧的或持久的心理紧张刺激的作用,以及其他因素的参与而发生。心理因素包括暗示和自我暗示。病症:患者感觉到身体的某部位麻木、瘫痪或全身不舒服,经医生检查却检查不出毛病。这病完全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治疗癔病,一般采用暗示疗法、催眠疗法。药物一

16、般可用硝基安定10mg,每晚一次。,抑郁症,一是兴趣减退甚至消失二是对前途悲欢失望三是无助感四是精神疲惫五是自我评价下降六是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心身疾病指那些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1)精神病单纯型:发病多在青少年时期,起病缓慢,最初不易被发觉,早期特征:失眠、头昏、注意力涣散、全身不适、精神萎靡。随后表现为孤僻、懒散,情感淡漠,不与人来往,不修边幅,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下降。青春型:以傻笨的行为、幻觉、妄想为特征,发病从青春期开始,病人对周围世界毫无兴趣,最容易产生情绪的爆发,受想象世界的刺激而哭泣发笑。病人有很多离奇古怪的幻觉。常常听到很多声音,有些是愉快的

17、,有些是辱骂的。,妄想型:表现被害妄想和夸大妄想。病人喜欢猜忌他人,有时认为他们会迫害自己,于是自己会先下手为强,保护自己。偏执狂:也是有被害妄想和夸大妄想,但比妄想型更加严重。,(2)自闭症,1 社会交往障碍:早期缺乏应答反应(如听妈妈的声音,无动于衷)2 言语障碍:缄默模仿,代词颠倒3 行为异常:刻板行为:反复做一些动作,如旋转 喜欢无生命的东西:如开关插座,位置固定同一性 自伤行为:撞头,(3)自杀,对自杀想法的应对:A、不断留意其学校和家庭生活中的行为线索:容易沉思生死问题 不断表示不再留恋世事 长时间情绪低落 有自伤自残行为 出现暴力和叛逆,过度冒险 把珍贵的东西送人 行为模式突变,

18、B、直接探讨自杀:求:其实我觉得生活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咨:那你想过自杀吗?求:(慢慢点头).沉默咨:能告诉老师你对自杀是怎么打算的吗?求:恩.我准备。我.(痛哭)(没能说出自杀的计划)C、在通过心理测验,尤其是投射测验。D、要其承诺在有自杀想法时,如何应对:,(三)学习问题与障碍,一般性学业不良 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注意缺陷障碍的表现:,诊断标准:在六个月或长时间内,至少存在下述行为的七条(7岁前发病):1 常常手或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少年可局限于主观感到坐立不安)2 要其静坐时难以静坐。3 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4 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待轮换上场。5 常常他

19、人问话未完即抢着答。6 难于按别人的批示去做事(不是由于违抗下或未能理解所致)。7 在作业或游戏活动中难以保持注意力。,学习不能 智力障碍(智力分数在90分以下)分值 智力水平130分以上 极优秀120129分 优秀110119分 中上(聪明)90109分 中等8089分 中下(迟钝)7079分 低能边缘69分以下 智力缺陷,分类举例:例1:某学生不断地担心,父母可能会意外受到伤害或或者死去,因此不愿意离开父母;例2:某学生某次运动会赛跑,动作过猛把运动短裤弄破了,遭到同学哄笑。开始拒绝上学。例3:某学生从学校回家后,发现父亲因心脏病发作而倒在地上。从此,变得越来越冷漠,对很多事物都表现得没有

20、反应和兴趣。例4:某学生从外地转学过来,显得很安静,沉默寡言,经常发呆,眼含泪水。独来独往。例5:某学生智商较高,但学习成绩不好,总是坐立不安,注意力经常转移,身体不由自主的晃动。,广泛性的焦虑,学校恐惧,创伤后应激反应,适应不良,注意缺陷多动,例6:某学生经常无端发怒,滋事打架,遭到惩罚却毫无悔意。例7:某学生经常对父母充满敌意,反抗父母的任何要求。例8:某女学生以前体重正常,最近越来越瘦,可她却常常抱怨自己胖,很自卑,总是采用节食吃药的方式不断减肥。例9:某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越来越怪异,常常自言自语并嘿嘿发笑,嘴里发出大家都不懂的话语,表情漠然,总是说她听见有人在骂他。例10:某学生总是给人

21、以昏睡不醒的感觉,说话模糊不清,目光呆滞,手和面部经常有细微的抽动。经常同一些社会青年出没于迪斯高舞厅。,品行障碍,敌对逆反性障碍,进食障碍,精神分裂,药物滥用,例11:某学生经常非常仔细的整理书桌。每样东西必须摆放在固定的位置,稍稍有一点变化,就什么也做不了,非要放回原位,方能心安。例13:某学生以前是个快乐的好学生,可是父母离婚后,就变得脾气暴躁,不合群,学习成绩也下降了。例14:某学生经常说谎、偷窃、旷课、打架。没有什么道德观和责任感。屡次被公安机关处罚,却不知悔改,依然我行我素。,强迫性障碍,适应性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学生心理问题的判别与要求(一)心理健康的标准所谓心理健康,不仅指个

22、体没有心理上的疾病或变态,而且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具体而言,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人,应达到以下八个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心境良好6,人格完整和谐 7,智力正常8,心理年龄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异常的判别依据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是否异常,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标准来判别:1 以经验作为标准 2 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的标准 3 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 4 统计学的标准,(三)学生心理问题判别时的注意事项1、必须掌握中小学生的正常心理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正确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表

23、现。如:精神心理障碍与躯体障碍比较,是难以识别。估计全世界约20%的孩子被诊断为精神、情绪和行为问题。如果他们能及时得到帮助,就可得到医治。然而很多有精神心理问题的孩子没得到他们需要的帮助。这与早期识别有关.,这个孩子是否在多数时间内愤怒、发脾气?哭的特别多?对很多事情反应过度?这个孩子是否回避朋友和家人?是否总是独处?是否对过去喜欢的事情不感兴趣?这个孩子是否非常胆小怕事?与其他孩子比较有不可解释的胆小或担心?这个孩子是否破坏公共财务,违背法律?做那些威胁生命的事情?常常伤害动物和人?似乎是你对其解释该行为是有害的,他/她也不管?,识别方法,识别方法是否滥用酒和药?这个孩子是否因注意力不集中

24、而受到限制?是否难以做决定?是否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这个孩子是否被他周围或看到的事情纠缠住?经历着不可解释的睡眠和饮食方面的变化?常常抱怨头痛,胃痛和其他躯体不适吗?这个孩子是否抱怨生活艰难或觉得活着没意思/想自杀?,少男少女有哪些不健康心理,1.忧郁 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如果长时期地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2.狭隘 即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3.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4.惊恐 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厉

25、害、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5.残暴 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6.敏感 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7.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来头。这种自我严惩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对什么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2、必须慎重区分和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切忌乱贴标签、乱发议论。3、必须全面了解学生,这是发现、判别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前提。,三、学生问题行为的

26、原因与分析(一)家庭的不良影响与教育易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家庭类型 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和“四二一家庭”,还有在落后地普遍存在的一种家庭类型:父母外出务工型家庭。易导致问题行为的家教态度与方式 溺爱娇惯,造成孩子独立性差,性格胆小、退缩,或以我为中心,好强任性;专制粗暴,使孩子对家庭冷淡、疏远、不满、抗拒,甚至敌意、憎恨,形成粗暴、虚伪的性格;歧视虐待,养成怀疑、孤僻或憎恨、粗暴的性格;忽视放纵,易使孩子形成懒惰、任性、不安的性格。,(二)社会的不良影响1、社会的不良风气、各种文化生活中的消极不健康的、有害因素的不良影响。2、社会上具有各种恶习的人的影响,尤其是坏人的教唆。3、学生的伙伴的不良影响

27、 这是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来源之一。,(三)学校教育不当学校生活和学校教育中的一些不良因素是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1)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式问题。有的教师不关心、尊重、了解学生,教育中存在命令式、强制性,简单粗暴,动不动就训斥责骂,甚至变相体罚;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过急、过严,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或者对学生降低要求、放任自流;或者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把成人的心理需要硬解释为学生的心理需要等。,体罚的原因,1、法制观念淡2、传统观念的影响3、侥幸心理4、个性不良5、学校管理不到位,体罚的危害,1、伤自尊,导致自卑2、心理与行为分离,形成双重人格3、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恐学4、形成

28、逆反心理,产生认知障碍5、缺少爱心,形成残忍性格,(2)教师的个性和情绪问题有的教师性格不好,急躁粗暴,学生的一些问题正是因为教师的脾气激发而形成的。有的教师不公正,不耐心,随便横加责难,学生便采取反抗或逃避的态度来对付和适应这些教师。(3)过重的精神压力主要是升学率的压力、频繁考试和竞赛的压力、学习负担过重等引起学生过重的情绪紧张或情绪波动,就可能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处理学生问题行为的过失(1)把学生某一阶段的正常行为误认为问题行为。(2)无鉴别地接受外界所传的关于学生行为的信息,便贸然下结论。(3)发现学生的一次过失行为便作普遍推论,而不分析其背景及起因。(4)以情绪代替理智处理事件

29、。,(四)学生个体的内因除了遗传和生理因素以外,主要有:(1)个性社会化过程迟缓,社会成熟度低。这类学生在低年级中比较多见。因为社会化程度较低,因此容易出现对学校的适应不良。(2)早期的创伤性经验和个性的影响。(3)早期经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如果孩子遭受过创伤性打击,可能构成其将来心理问题发生的根源;另外,早期的亲子关系也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情绪的稳定与否,如果孩子遭受不良的亲子关系,可能导致孩子的焦虑和不良性格。,(4)心理冲突或挫折,以及不良的应付方式。心理冲突或挫折,常常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尤其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学会良好的应付方式,不能较好的

30、处理各种心理冲突或挫折,则容易导致其心理问题的发生,所以,应付方式被称为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的重要的中介因素。积极的应付方式如问题的指向和解决、找人倾诉、适当的合理化、情感的升华等,有助于心理健康;消极的应付方式,如退避、幻想、压抑、抽烟吸毒、酗酒等,不利于心理健康。,我们经常面对的场景:初一某班,上午第四节课堂上,小明坐在教室后面,头趴在桌子上。偶尔,你会看到他眼睛突然睁开一下,然后就叹口气,继续将头深埋在臂弯中。此时,班上的其它同学都在尽责的完成你布置的课堂作业,惟独小明一直保持着一个姿态不动,他只有眼睛和额头有表情,其它的好象冻结在那里。这真的很不像他,平时他充满活力,会是第一个回应老

31、师任务的人。小明怎么了?做为一个教师你必须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如何面对和处理,这就是我们每天都可能需要做的。,也许我们立刻会想到一些可能性:1)他太累了,也许是昨天整晚没睡好?2)家里出了什么事,父母吵架了或是有其它变故?3)他看起来很沮丧,无精打采。他最近食欲如何?是否 经历了什么创伤和挫折?还是有什么躯体上的疾病?4)他这样可能是要引起大家对他的注意?为什么要这样?5)这可能是他面对问题时一个求救的信号?6)他现在对学习不感兴趣了,或是对我今天讲的内容感觉 无聊?.我们可以随意推测出无数个可能,也许唯一能够了解小明行为的方法就是直接同他面谈。但在决定这样做之前,我们最好要明确我们的方向和重点

32、,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最基本的识别小明问题的程序和方法。,当我们觉察到学生不寻常的行为变化时,我们必须通过系统化的行为观察过程,识别学生可能的困难,进而开展我们的行动:首先,我们应该考虑:1)这孩子的行为为何不寻常?2)就你所观察到的,他是否有固定的模式?3)你还需要收集什么信息来帮助你做出判断?4)你要向谁收集这些资料?5)他是否处在立即性的危机中?时间拖延下去会不 会有风险?6)我可以做什么和他建立较好的沟通关系?,提醒1:谨慎做出判断,避免草率地给学生贴上标签!其次,进一步的行动:1)同最了解学生的老师谈谈,获得资料,同你的观察做比较。2)询问曾和学生相处过的其他老师。3)了解有关学生的家庭背景,找出可能的家庭原因4)回顾学生所有有可能的在校记录。5)找学生的好朋友谈谈,了解可能的原因。6)安排时间和家长会谈,明了学生在家的情况。,最后,在了解以上资料后,尽可能的做如下整理:1)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主要生活状态如何?2)做一些必要的智力、学业、情绪、人际关系、问题行为的心理测量3)确认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哪些是表现出来外显的,哪些可能是深层次的被掩饰、否认和隐藏不明的。4)系统的陈述识别的结果:表现的问题;可能的压力源;个性特点;有关的躯体不适;学业和社会交往上的适应程度等。,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