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传播学第二章传播过程.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9707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发展传播学第二章传播过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农村发展传播学第二章传播过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农村发展传播学第二章传播过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农村发展传播学第二章传播过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农村发展传播学第二章传播过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发展传播学第二章传播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发展传播学第二章传播过程.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发展传播学第二章 传播过程,海南大学 毕研韬,第一节 传播过程的要素,传者、受传者讯息、渠道反馈、噪音关系、环境,传播与沟通过程的框架与要素,传者,受者,讯息,渠道,传播与沟通过程的框架与要素,传者(编码),受者(译码),讯息,渠道,反馈,阻碍因子,关系,环境,传播与沟通过程,反馈的类别,负反馈 受者的反应表明误解了传者所发出的讯息的含义。正反馈 受者的反应表明理解了传者所发出的讯息的含义。直接反馈 受众者对传者所发出的信息直接给予反应。间接反馈 传者发出信息后不能直接收到受传者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第三方取得反馈信息。,关 系,关系指所创造的、所限定的以及最终保持在沟通过程中的传者与受者间

2、的结合力。每当一种讯息被交换时,这种关系就会加强或削弱。关系的变化会影响沟通过程所发送的讯息含义。,环 境,环境条件(context)是指在沟通时所处的具体情境场合。它可以影响其他要素甚至整个沟通过程。同样的一句话,由于场合不同,会引起人们完全不同的理解。“某某人玩出水平”(有潜力、或不务正业成绩下降),沟通过程的4个基本特征,1动态性 总是波动起伏,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2系统性 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3通过符号相互作用 沟通的重要性在于传者本身理解的符号含义应该在对方那里 得到完整体现。我们选择的语言或符号以及我们组织这些语言或符号的方式将影响对方如何来翻译我们发出的讯息

3、。4.含义是人为构成的,关于表达:sending(1)不能完全表达一个人的全部意思(只能意会、不能言传)。(2)不想完全表达一个人的全部意思(有时人们不想把话说透。幽默就是此例)。关于理解:receiving(1)共同文化和生活背景(东西方)(2)共同的经历和经验(代沟)在传播过程中,表面上看起来是彼此利用符号进行交流,但实际上是心与心的沟通。,符号互动论,产生于美国,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社会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认为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去寻找。早期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库利、托马斯、米德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代表人物有布鲁默、

4、戈夫曼等人。,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符号为中介的。符号是指相对与某人能够代表某种意义的事物,如语言、文字、动作、表情、手势、物品甚至场景等。任意性、约定性、组合性、传授性,一、早期符号互动论 库利、托马斯、米德二、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思想 三、戈夫曼的人际互动分析,一、早期符号互动论思想1、库利的“镜中我”思想 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以“镜中我”来形容自我是与别人互动的产物。别人好象一面镜子,“我”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并评价自己。,2、托马斯的“情境定义”思想 美国社会学家WI托马斯认为,社会学的

5、任务就在于分析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相互调适的过程中出现的那些行为。人们相互调适的过程是由情境造成的,是个人或群体对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反应。他于是提出“情境定义”的思想:在客观环境与人的行为反应之间有一个主观定义的过程,即“情境定义”。环境变化情境定义作出行为“如果人们把一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它就具有真实的效果。”,3、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1)心灵A.含义:心灵的本质是一种内在的思维过程,是一种隐藏性的意识活动,是个人想做某事、去做某事的内在动因。B.内容:心灵的内容由生理性的冲动和反映性的理智共同互动构成。前者是心灵的主体,后者是心灵的客体。C.心灵的(意识)能力:其一、用符号来表示环境中的客

6、体;其二、暗中排演针对这些客体可选择的行动路线;其三、能够抑制不适当的行动路线,并选择一种可公开采纳的合适的行动路径。,(2)自我自我是客我(me)和主我(I)的对立与统一的综合体。主我也称作“自然我”,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冲动,未经社会化的我。客我是经过社会化的我,是社会化的结果。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产生自我,主我与客我的互动构成一个呈现于社会经验中的人。,(3)社会A.形成 在米德看来,社会代表着不同个人之间的有组织的互动或定型化的互动,是自我与“他人”互动的产物。B.内容 社会的内容是由个人和集体互动构成的。这种互动体现于各种各样的符号,因此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由人创造和使用的符号的总和。,二、布鲁

7、默的符号互动论思想 1937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布鲁默创造“符号互动论”。1、从符号互动的角度看社会 布鲁默认为,社会是人际间符号互动的结果,人类社会的最典型特征就是符号互动。,2、符号互动中的客体(产品)(1)物质客体,如桌子、汽车、植物;(2)社会客体,如学生、教师、父母;(3)抽象客体,如价值、法律、道德。3、对符号互动基本思想的归纳(1)人类对于某一客体所采取的行动,主要是根据他们对客体所赋予的意义而采取的。(2)人们赋予事物的意义产生于人们的互动之中。(3)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解释的过程中随时加以修正的。,三、戈夫曼的人际互动分析(“戏剧论”)1、对社会机构内互动的研究 戈夫曼

8、把人们的活动比作剧院里的演出,从戏剧的角度分析社会互动。(1)戏剧分析要素戈夫曼将表演的舞台分为“前台”与“后台”。A.前台,就是演员(行动者)在表演(行动)时的“形势”。这种“形势”以一般和固定的方式有规则地发生作用,为那些观察表演的人限定情景。,前台包括:舞台设置:指表演的场景部分;个人前台:指与表演者自身系为一体的那些项 目,又可以分为“外表”与“举止”。B.后台是指演员为前台表演做准备的、不想让观众看到的地方。(2)印象管理A.含义:就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如何努力去反映一些有意性的行动,给他人形成我们所希望的印象;同时努力去避免一些非期望性的行动。,B.印象管理的方法对有意性的行动进行

9、管理,具体方法有三:a.选择:根据角色要求对前台背景进行选择。b.隐藏:表演时隐去不利于自己表演的东西。c.掩饰:掩盖表演中的差错。对非有意性的行动进行管理,方法也有三:a.预防:对有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行预防。b.神秘化:保持演员与观众间的必要距离。c.补救:对于表演中出现的事意外,需要所有参与互动的人进行补救表演。,2、对社会机构以外互动的研究(1)相遇 没有明确界限的、临时性的互动。(2)角色距离 在个人与其角色之间,在一个人所做的与其本性之间存在着差距,称之为“角色距离”。,传者:行为变革者,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工作的人被称为行为变革者(帮助别人自愿改变行为)或者称为变革代理人(chan

10、ge agent)。行为变革者是按照某种变革机构指导意图影响创新决策的专 业工作者。(政府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农村教师,非政府机构人员,发展项目人员等),传者:把关人(gatekeeper),对信息进行选择、决定取舍,决定突出处理及删节一些信息,决定向传送对象提供一些信息,并试图通过这些信息造成某种印象。(大众传播人员、科技人员、公关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对传者的影响因素,政治因素:政治环境,“新闻是我党的喉舌”社会因素:传者的社会地位,社会的接受程度,“大夫的建议”和“平常百姓的话”经济因素:传者的经济地位,金钱新闻等文化因素:传者的文化背景,社会文化对传播的接受程度,“国外媒体对中国的

11、报道”,传者,讯息,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媒介,传者的自我形象(风格),传者的个性结构,媒介组织内的传者(组织宗旨,体制等),工作群体中的传者(群体规范),传者的社会环境,媒介内容的公开性所产生的压力和约束,影响传者行为的因素,信息的整体性,广播电视的不同侧重点,受传者的类别,受传者是由社会上具有鲜明个性和主见的独立个体组成的。差异表现在性别、年龄、种族、社会地位、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职业特点、居住地域、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等。同质受众群体(年龄、农村户口、城镇户口、儿童、青年、老年、作家、科技工作者等)受传者对信息的选择、理解和反应代表着一定“社会群体”的倾向。,受传者行为的影响因素,(一)社会关

12、系的影响(二)群体压力与模仿(三)受传者与媒介(四)受传者与传者,社会关系的影响,受传者在不同程度上隶属于某种政治、宗教或娱乐性质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团体或组织。任何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圈,而且其态度和行为都在受着这个生活圈或某种团体或组织的影响和制约。这种社会关系对受传者接收信息的态度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群体规范,群体内的人往往共同遵守某种原则或标准,这些原则或标准被称为群体规范。这种规范往往平时不被人查觉,只有当自己置身于另一种与自己原有群体不同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时,才能更清楚地发觉它的独立性和不同点。每个群体都有着自己的规范,这是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征。,受众的模仿行为,榜样通过不断地重复刺

13、激,引起认同、模仿、最后逐步相对稳定的固定下来成为社会行为模式。模仿的三个阶段:1.受众个人接触传播内容中关于行为模式的描述。2.受众对榜样模式的认同并有意无意地模仿;3.受众的模仿偿试获得成功,并取得相应报偿后,常会积极地继续重复该模式行为来应对相同的情况。,受传者与媒介,1媒介对受传者的影响 2受传者本身的影响,媒介内容的选择 受者的自我形象 内容的效果、感受 受者的个性结构 来自媒介的压力或压束 作为受众成员的受者 媒介在受者心目中的形象 受者的社会环境,讯息,媒介,受者,受传者与传者,1受者在传者心目中的形象 影响传者对传播内容的选择和组织。2传者在受者心目中的形象 影响受者对媒介讯息

14、的选择与感受。3来自受者的自发性反馈 基本上不存在,除非传者及时征求受者意见或建议。,约哈里之窗,沟通者之间能否达到有效沟通,依赖他们对所有沟通的目标或事物有没有共同的理解或共享的知识。但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绝大多数的情况是沟通者一般都不会把心窗完全打开,沟通者接收到的信息只可能是片面的或是不理解的信息。误会,争执及至纠纷由此产生了。,约哈里之窗,为了解决沟通的问题,一些管理学家及管理心理学家便提出了“约哈里之窗”概念,来帮助我们分析沟通这个难题。这个概念是由约瑟夫勒夫(Joseph Luft)和 哈里英格拉姆(Harry Ingram)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故以他俩的名字合并为这个概念

15、的名称(Johari Window)。,基本理论,Open/公开区域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Blind/盲目区域关于自我的他人知道而自己却不知道的信息Hidden/隐秘区域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信息Unknown/非知区域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的信息,另一种表示方法,理想的哈约里窗模型,约哈理之窗告诉我们,应该扩大开放区,缩小盲目区,努力揭示未知区;把他人所不知道的信息传递给他人,并通过这种自我暴露,获得关于自我反馈的信息,让别人了解自己,使自己了解别人。同时也加深对自我的了解,增加自知之明,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如何实现,如何实现,4种典型的人,每个人的约哈里之窗的模式都是有区别的,心

16、灵之窗随着个体人际关系中表现出的自我公开和他人反馈的程度有大小不一的四个领域,分为四种类型。如图所示:,开 放 型,公开领域很大的人属人际关系中完美类型的人做事积极善于自我表达,对别人的话给予倾听,给别人留下好感和亲密感,有人气。过于公开自我领域的人话语较多,表现为一定的轻浮性。,主 张 型,盲目领域很大的人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意见,是一个很痛快的人。不过对别人的反应不敏感,漠不关心,反映出单独性、独特性。在认真倾听他人方面需要做出努力。,慎 重 型,逃避或隐藏的领域非常大,这样的人包容性较深,属慎重的人。善于倾听他人,但不提自己的事情。有的人自私、计较的倾向,这样类型的人尽管适应性很好但是

17、体会孤独感的时候较多。建议通过自我开放与他人进行更广泛的更深入的交流。,孤 立 型,在人际交往中比较消极,喜欢独自一个人行动。和人接触感到不舒服,对人漠不关心。过于固执、主观的人如果烦恼多的话就回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建议拿出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减小未知领域,扩展公开领域。,约哈里之窗,“约哈里之窗”表示自我和公众沟通关系的动态变化,解释人们交往过程中自我表露的程度。每个人在交往过程中各个区域的大小是不同的。每个人在不同时间,与不同对象的交往过程中个区域也是发生变化的。正向的变化(即理想的变化)趋势是使开发的区域扩大,其他区域变小,直至其他三个窗口彻底消失。,约哈里之窗,自我表露是指在人与人沟通

18、过程中把自己的真实情况自愿地告诉别人的行为。提高自我沟通能力的途径:承认自我是处在变化过程中的自我;承认别人是处在变化过程中的别人;提供适当的自我表露;及时反馈;敢于承担风险。,沟 通 障 碍,辨别沟通障碍的表现主体障碍:传者想法、意图不清晰。信息障碍:词不达意、过多或过少媒介障碍:通路选择障碍。如,账号可书面确 认,避免口头传递偏差。客体障碍:接收方从自己的地位、角度、立场、需求和价值观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理解信息内容。反馈障碍:指信息传递后对方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关系障碍:缺少信任、因近而狎工作中70%的错误是由沟通不善造成的。,传者沟通障碍,1、意图、动机2、信息:用词不当、术语过多3、习惯4、缺少信心5、时机不当6、缺少反馈7、故意装扮8、自以为是:高高在上、轻视别人、操纵别人、先入为主、主观臆断9、回避,受者障碍,1、对传者的迷信2、不善于倾听3、多疑4、固执偏见5、文化间距6、选择性认知,语言沟通的漏斗,语言沟通的漏斗,主要参考文献,王德海(主编).农村发展传播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赛诺贝斯(北京)资料其他不具名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