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9826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影响。,学习目标:1、概括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基本线索。2、归纳历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特点。3、比较唐宋城市的异同,分析不同类型城市的产生4、评价重农抑商政策。5、加深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了解,感悟政府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你知道“商人”名称的由来吗?,商业是指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朝人善于经商,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从事商业活动,从而形成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这个职业被称为“商业”,一直沿用到今天。,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

2、货币,“工商食官”,商业贸易蓬勃发展(原因、表现),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出现私商并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著名都会,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步入新高峰,呈现新特点,原因: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阅读课本思考:假如你是明清时期的富户,要投资商业,需要注意哪些新的商业发展特点?,1.商业市镇的兴起;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3.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4.副业产品商品化;5.白银广泛使用;6.形成许多区域性大商帮,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二、商业的发展,出现最早的货币,黄金、白银开始成

3、为货币,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广泛流通,广泛使用白银,货币的发展,你知道吗,1.“从太原到平阳(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马可波罗游记2.“山西富户,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清高宗实录3 晋商的经商谚语“宁叫赔折腰,不叫客吃亏”、“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据材料归纳晋商的特点:人数多分布广、基金雄厚、诚信经营,知识运用,商业发展概况,原始社会末期商朝周朝春秋战国隋唐宋代元代明清,A、私商为主,黄金白银成为货币,都会兴起B、商贸繁盛,世界级大都会,外贸繁荣C、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步入新高峰D、物物交换,原始商业E、“工商食官”,政府统一管理F、纸币出现,集镇、夜市兴盛G、商业市镇的

4、兴起,贵金属货币推广 农副产品商品化,区域大商帮形成H、职业商人、货币产生,刀 币,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城市的由来,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也迅速发展起来,那么城市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呢?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城市在商业上的特点吗?,由于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造成了购买的不方便。,二、城市的发展,周至唐代城市中的市时间:地点:管理:城

5、市:,宋代城市中的市,有时间的控制,凡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设市;在城中有特定位置,受官府严格控制,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晓市、鱼市),分散 在城中,明清:,市镇商业繁荣,不再受官府直接监视,主要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经济职能加强,职能,唐长安城,北宋汴京城,对比唐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探究讨论,不同:1、整齐划一的坊市制被打破,坊市界限不复存在;2、市的启闭不再有官府统一规定时间;3、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控;4、出现了市民娱乐活动场所等具备多种商业 活动的场所。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迅速发展的需要。,1、城市布局的变化2、外贸枢纽

6、城市(沿海港口城市)的发展3、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周唐代:商贸在时间和空间上受严格限制 典型:唐都长安的坊市制宋代以来:商贸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限制 典型:北宋都城汴梁 坊市制被突破 夜市出现,丝绸之路枢纽:沿海港口城市:,敦煌、楼兰、龟兹等广州、泉州、明州、杭州、登州、扬州等,明清时期:棉纺松江 冶铁佛山 制瓷景德镇 转运汉口、朱仙 丝绸盛泽镇,二、城市的发展,1、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与居住区隔开 有专门官员管理又叫草市 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 A.B.C.D.2、“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反映了 专业市镇的发展 区域分工加强 经济重心南移 资本主义萌芽 A.B.C.D.,

7、C,A,巩固训练,假如你是处于各个时期的商人,你觉得会受到哪方面的限制?,重农抑商政策,问题1:为什么偏偏是在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出台,社会有没有什么客观需求?,问题2:为什么战争就一定要重农,农有什么有利之处;为什么战争又一定要抑商,商有什么不利之处。,问题3:如果说分裂战乱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的重要原因的话,到了西汉国家统一了不再分裂战乱了,为什么还要重农抑商呢?,问题4: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国家财政也从商业税收中得到很大补充,但统治者依旧强化重农抑商!为什么?,探究讨论:,思考讨论:古代统治者为什么要重农抑商?,认识局限:形势需要:统治权谋:,维护自身统治,直观的认为商业不能创

8、造有形的物质财富,富国强兵、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商人囤积居奇、限制土地兼并,预防商人实力膨胀威胁皇权 通过政府垄断与民争利,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三、“重农抑商”,全面认识“重农抑商”政策 概念:原因:主要表现:影响:,积极:农耕时代初期,对当时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保证财政收入、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中央集权起了积极作用;(封建社会的前期)消极: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越来越严重,这是造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日益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明清时期),那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呢?,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它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造成这

9、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经 济基础 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稳定民心,维护政治稳定 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君主地位,促进社会开放。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新的经济要素和生产方式的产生A B C D,巩固训练,“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农耕时代的商业发展概貌,重现古代商业.城市的发展概貌,夏商周,兴起,发展,繁荣,鼎盛,私商,商帮,产生,都市逐渐繁荣,以政治军事职能为主,但经济职能不强,都市繁华,港口繁荣,全面繁华,工商业市镇兴起,重视鼓励,重农抑商,唐中期后有所松动,抑商锁国,本课小结:结合本课及之前所学内容,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基础:高度发达的传统农业和手工业其它: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货币的变更、商路的通畅、城镇的发展、统治者的政策,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起源较早,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的繁荣 4.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发展道路曲折 5.农耕经济有益补充,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