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泉州附中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9957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泉州附中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北师大泉州附中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北师大泉州附中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北师大泉州附中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北师大泉州附中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泉州附中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泉州附中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目标:促进农业发展与区域条件有机结合 形成特色生态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读4.1图: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和范围是什么?,二、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1、位置、范围 位置: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北、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和蒙古接壤,东北区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其最北端就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

2、区东部,是一个自然单元完整、资源丰富、内部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区。(注:与政治区划中的东北不同),2、地理条件分析(1)气候条件 类型: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特点:冬季寒冷、夏温较高,热量与水分配合得协调 对农业影响:作物可一年一熟 南北差异:,1、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2、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3、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

3、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作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活动,请说出东北地区的自然特点_,2、地理条件分析(2)地形、土壤条件 地形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浑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主要地形,山地平原高原,西大兴安岭,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地,南辽河平原,北松嫩平原,东三江平原,森林资源丰富,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土地资源丰富,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黑土耕层有机质含量为2.57.5,

4、全氮含量为0.150.35,是我国耕层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最高的土壤。肥沃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2、地理条件分析(3)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推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检测题:,1、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 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 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 商品棉基地 林业基地

5、畜牧业基地 A、B、C、D、,D,2、东北地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符合由南到北顺序的 是()A、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B、森林类型:暖温带常绿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 针叶林 C、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D、土壤:黑土、黑钙土,A,检测题:,3、东北地区可垦荒地面积虽然很大,但国家已决定停止“北大荒”垦荒,这说明()A、东北一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已完全解决 B、保护生态环境比开荒种粮更重要 C、这里将不再是粮食生产基地了 D、本区今后应大规模退耕还林,加强抚育与更新,B,4、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 区北部 B、东北

6、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 C、热量和水分条件可满足两年三熟作物的需求 D、东北地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产类型多样,是我国 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D,三、农业布局特点,看右图,找出东北地区降水量和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气温由南向北递减,思考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思考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热量,水分,农业气候上最大的缺点是低温冷害,它是作物产量不高不稳的主要影响因素。低温冷害年,作物平均减产约1335。,东北区农业布局特点,辽南和辽西是我国早熟棉花的栽培北界,大苹果仅适于辽东半岛和辽西栽培,大兴

7、安岭北部仅适于春小麦和早熟大豆的种植,平原地区均可种植玉米、水稻、大豆等喜温作物,一年一熟。热量资源丰富的,三、农业布局特点,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玉米、小麦、大豆、水稻,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木、鹿茸、人参、苹果、梨、柞蚕茧,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盛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

8、果产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广东农耕区,三河牛、三河马、红牛,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三河牛和三河马,是闻名国内的良种。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有良好的半农半牧饲养条件。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较快,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牛奶及乳品业发展较快,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P68活动参考答案:1、耕作业: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仅能一年一熟。林业: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畜牧业: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

9、,不利畜牧业的发展。2、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长期。3、(1)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有:克服天然草场夏季生长旺盛,冬季枯干,造成食物来源季节不均的问题,栏棚可使牲畜免受到寒冻;养畜业和种植业结合,废物互用,充分利用资源;还能防止环境污染。(2)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人工播种优质草种,改良畜种;将草场划片进行管理,执行轮流放牧的经营生产方式,但不宜种植粮食作物,即不宜耕作,避免造成草场沙化;增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东北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10、农场经营规模机械化生产2、地区专业化生产 水稻: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小麦: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小麦以春小麦为主 玉米:松嫩平原,这里已经形成我国著名的“玉米带”,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东北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山脉的名称:A,B,C。(2)写出河流的名称:D,E,F,G。(3)写出平原的名称;甲,乙,丙。(4)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有利的自然 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有哪些?,(4)自然条件: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夏季光热充足。社会经济条件:人均耕地面积大;粮食

11、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较高;国家政策支持。,五、农业发展方向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方向 问题: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可持续发展方向: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五、农业发展方向 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的比较,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12、,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农业布局,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粮基地建设,成为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三大农业生产区域:,面向国内大宗家产品需求市场,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平原地区),知识结构,地理条件,我国东北区域农业发展,雨热同季,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地形类型,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农业发展方向,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西部草原区),保护天然林,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山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