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0052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制教研室,第七章 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制造技术,第七章 机械加工精度,第四节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刚度分析,一,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二,一,本节教学内容,第四节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三,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本节教学要求:,(1)了解工艺系统刚度的概念;(2)掌握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3)掌握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本节教学要求,第四节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本节教学重点:,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本节教学重点,第四节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刚度分析,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是加工中一

2、项很重要的原始误差。它不仅严重影响加工精度,而且还影响表面质量,也限制切削用量和生产率的提高。,第四节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一、工艺系统刚度分析,工艺系统刚度分析,工艺系统是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在切削力、传动力、惯性力以及重力作用下,将产生弹性、塑性变形和振动。这种变形和振动,将破坏刀具和工件之间的成形运动的位置关系和速度关系,还影响切削运动的稳定性,从而产生各种加工误差和表面粗糙度。,(一)刚度的概念,第四节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车削细长轴时,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因弹性变形,而出现“让刀”,随着刀具的进给,在工件的全长上

3、切削深度由多变少,又由少变多,结果使零件产生腰鼓形。,工艺系统刚度分析,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薄壁零件夹紧时,由于夹紧力的影响,会引起很大的形状误差。,工艺系统刚度分析,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镗孔时,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刀杆因产生弯曲变形,而出现“让刀”,随着刀具的进给,在工件的全长上切削深度由多变少,又由少变多,结果使零件产生锥形。,工艺系统刚度分析,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刚度分析,1.物体的刚度,任何一个物体受力后总要产生一些变形。作用力F与其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量y的比值,称为物体的刚度。,工艺系统刚度分析,(一)刚度的概念,工艺系统刚度kxt:工件

4、加工表面的法向分力FP与总切削力(Fc、Fp、Ff)作用下产生的沿法向的变形yxt之间的比值。,2.工艺系统刚度,切削加工中,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工艺系统各部分将在各个受力方向产生相应的变形。对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主要研究误差敏感方向。,工艺系统刚度分析,(一)刚度的概念,部件受力变形和零件受力变形的关系,2.工艺系统刚度,工艺系统刚度分析,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应等于各环节在误差敏感方向的变形之和。即:,2.工艺系统刚度,工艺系统刚度计算的一般式为,工艺系统刚度分析,工件用三爪卡盘装夹,工件的变形可按悬臂梁计算:最大变形:最小刚度为:,(二)工件、刀具的刚度,1.工件的刚度 形状规则、简单的工件的

5、刚度可用有关力学公式推算。如长轴工件用两顶尖装夹,工件的变形可按简支梁计算:最大变形:最小刚度:,工艺系统刚度分析,如用镗杆悬臂镗削工件时,刀具的变形可按悬臂梁计算:最大变形:最小刚度为:,2.刀具的刚度 当刀具的形状比较简单时,其刚度也可用有关力学公式推算。,工艺系统刚度分析,(二)工件、刀具的刚度,静刚度测量,(三)机床部件的刚度及特点,由于机床部件刚度的复杂性,很难用理论公式计算,刚度计算主要通过实验方法来测定。下页图为用实验方法测出的车床刀架部件的刚度曲线。,工艺系统刚度分析,车床刀架部件静刚度曲线,工艺系统刚度分析,(三)机床部件的刚度及特点,从机床静刚度曲线可以看出:1)刚度曲线不

6、是直线,力和变形不成线性关系。这表明部件的变形不单纯是弹性变形。,车床刀架部件静刚度曲线,工艺系统刚度分析,(三)机床部件的刚度及特点,2)加载曲线与卸载曲线不重合。两曲线间的包容面积代表循环中消耗的能量,即消耗在零件间的接触变形、摩擦和塑性变形所作的功。,车床刀架部件静刚度曲线,工艺系统刚度分析,(三)机床部件的刚度及特点,3)加载曲线与卸载曲线不封闭。图中第一次加载、卸载后曲线回不到原点,说明部件中存在间隙和残余变形。,车床刀架部件静刚度曲线,工艺系统刚度分析,(三)机床部件的刚度及特点,4)部件的刚度远比同样实体零件的刚度低得多。因为机床部件由许多零件组成,零件之间存在着结合面、配合间隙

7、和刚度薄弱环节,机床部件刚度受这些因素影响,特别是薄弱环节对部件刚度影响较大。,车床刀架部件静刚度曲线,工艺系统刚度分析,(三)机床部件的刚度及特点,机床部件的刚度除与本身的结构及材料性能有关外,还受下列因素影响。,(四)影响机床部件的刚度的因素,零件表面总是存在着宏观和微观的形状误差,连接表面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小于名义接触面积。在外力作用下,这些接触处将产生较大的接触应力而引起接触变形。既有弹性变形,也有局部的塑性变形。,工艺系统刚度分析,1.连接表面的接触变形,连接表面间的接触变形,零件接触面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接触变形的能力称为接触刚度。影响接触刚度的主要因素是接触表面的粗糙度、表面形状误差

8、、材料的硬度等。,工艺系统刚度分析,(四)影响机床部件的刚度的因素,薄弱零件变形示意图,如果部件中有某些刚度很低的零件时,受力后这些低刚度零件会产生很大的变形,使整个部件的刚度降低。如图所示,由于床鞍部件中的楔铁细长、刚性差,不易加工平直,加上使用接触不良,在外力作用下,就会产生很大变形,使部件刚度大大降低。,2.部件中薄弱零件的影响,工艺系统刚度分析,(四)影响机床部件的刚度的因素,3.零件间的间隙和摩擦力的影响 零件配合面间的间隙对部件刚度的影响,主要反映在载荷经常变化的镗床和铣床上。当载荷方向改变时,间隙引起的位移,影响刀具与零件表面间的准确位置。如果载荷是单向的,那么在第一次加载消除间

9、隙后,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小。,间隙对刚度曲线的影响,工艺系统刚度分析,(四)影响机床部件的刚度的因素,1.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引起的加工误差,切削过程中,工艺系统的各环节的刚度和整个工艺系统的刚度,会随切削力作用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也使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随之变化,引起工件的加工误差。下面以在车床两顶尖之间车削光轴外圆为例加以说明,并且假设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保持不变。,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二、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1)在车床顶尖间车削粗而短的光轴,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由于车刀和工件刚度很高,变形极小,故可忽略不计。此时,工艺系统的总变形完全取决于头架、尾座

10、(包括顶尖)和刀架的变形。,(1)在车床顶尖间车削粗而短的光轴,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1)在车床顶尖间车削粗而短的光轴,刀具切削点处工件轴线的位移,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1)在车床顶尖间车削粗而短的光轴,刀具切削点处工件轴线的位移,工艺系统的总位移为:,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1)在车床顶尖间车削粗而短的光轴,随着切削力作用点位置的变化,工艺系统的变形是变化的。显然这是由于工艺系统的刚度是随切削力作用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致。当按上述条件车削时,工艺系统刚度实为机床刚度。,时机床刚度最大,变形最小,即,用极值的方法,可以求出当,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

11、影响,加工短粗工件,工件刚度较大,变形要小,工艺系统的变形取决于机床头、尾架、顶尖、刀架和刀具的变形,工件产生鞍形加工误差。,(1)在车床顶尖间车削粗而短的光轴,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2)在两顶尖间车削细长轴,由于工件细长、刚度小,在切削力作用下,工件的轴线产生弯曲变形。切削点的变形量为,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加工细长工件,刚度低,工艺系统的变形取决于工件的变形,产生鼓形加工误差。,(2)在两顶尖间车削细长轴,当x=L/2时,工件刚度最小,变形最大。,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2.切削力大小变化引起的加工误差误差复映规律,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在切

12、削加工中,由于工件加工余量或材料硬度不均匀,会引起切削力大小的变化,从而使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不一致而产生加工误差。误差复映规律:当毛坯有形状误差或位置误差时,加工后工件仍会有同类的加工误差。但每次走刀后工误差将逐步减少。,下图为车削有椭圆形圆度误差的短圆柱毛坯外圆,切削分力Fp可表示为:,车削时xFc=1,在一次走刀中f不变,故:,1.切削力大小变化引起的加工误差误差复映规律,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1.切削力大小变化引起的加工误差误差复映规律,车削前圆度误差:,车削后圆度误差:,误差复映系数,第一次走刀:,第n次走刀:,则:,可见:n,则:;kxt,则

13、:,1.切削力大小变化引起的加工误差误差复映规律,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1.切削力大小变化引起的加工误差误差复映规律,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3.工艺系统其它力引起的加工误差,(1)惯性力引起的加工误差 在切削加工中,由于高速旋转的零部件(包括夹具、工件和刀具)的不平衡而产生离心力。在每一转中,离心力不断改变方向,它在误差敏感方向的分力有时将工件推向刀具,有时将工件拉离刀具,使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加工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在车床或磨床类机床上加工轴类零件时,常用单爪拨盘带动工件旋转。传动力在拨盘的每一转中不断改变方向,和惯性力一样,其在

14、误差敏感方向的分力有时将工件推向刀具,有时将工件拉离刀具,从而造成工件的圆度误差。,(2)传动力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被加工工件在装夹过程中,由于刚度较低或着力点不当,都会引起工件的变形,造成加工误差。特别是薄壁套、薄板等零件,易于产生加工误差。,(3)夹紧力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3)夹紧力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3)夹紧力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在工艺系统中,由于零部件自身的重力所引起的相应变形,也会造成加工误差。如龙门铣床、龙门刨床刀架横梁的变形,铣镗床镗杆伸长而下垂变形,摇臂钻

15、床摇臂的弯曲变形等,都会造成加工误差。,(4)重力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三、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1.提高工件的刚度,增加支承提高工件的刚度a)采用中心架 b)采用跟刀架,2.提高接触刚度,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一般部件的刚度都是接触刚度低于实体零件的刚度,所以提高接触刚度是提高工艺系统刚度的关键。常用的提高接触刚度方法:1)改善工艺系统主要零件接触面的配合质量。如机床导轨副、锥体与锥孔、顶尖与中心孔等配合面采用刮研与研磨,以提高配合表面的形状精度,减小表面粗糙度值,使实际接触面增加,从而有效地提高接触刚度。2)在接触面间预加

16、载荷。这样可消除配合面间的间隙,增加接触面积,减小受力后的变形量。该措施常用在各类轴承的调整中。,3.提高机床部件的刚度,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采用辅助支承提高机床部件的刚度,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4.合理装夹工件,减小夹紧变形,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4.合理装夹工件,减小夹紧变形,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4.合理装夹工件,减小夹紧变形,薄板磨削的装夹,5.采用补偿或转移变形的方法,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变形补偿法,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变形转移法,5.采用补偿或转移变形的方法,思考题与习题,思考题与习题,P32 7.13、7.14、7.15,第四节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