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生物氧化).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0145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6.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生物氧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生物化学(生物氧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生物化学(生物氧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生物化学(生物氧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生物化学(生物氧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生物氧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生物氧化).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生物氧化,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一.生物氧化(一)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糖、脂、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并放出能量的作用称生物氧化。特点:一系列酶引起的,在活细胞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生物氧化的方式 1.CO2的生成 脱羧作用:脱羧和脱羧两种类型 脱羧过程:氧化脱羧 直接脱羧(1)直接脱羧 丙酮酸脱羧反应(2)直接脱羧 草酰乙酸脱羧反应(3)氧化脱羧 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4)氧化脱羧 苹果酸氧化脱羧反应 图5-1几种物质脱羧反应,反应部位:真核线粒体、原核细胞膜,2.水的生成H 脱氢酶,传递体和氧化酶,O2,生成H2O

2、,图5-2 生物氧化体系,二.能量守恒与转化(一)自由能的概念 自由能(free energy):在一个体系中,能够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份能量,又称Gibbs自由能,用符号G来表示。(二)氧化还原电位 通常用氧化还原电极电位(氧化还原电势)来相对表示各化合物对电子亲和力的大小。电极电位大小及各种因素的影响用奈斯特方程来表示,其方程为:,E=E+,RT,nF,In,C氧化态,C还原态,(三)氧化还原电位与自由能的关系,G=-nF E,三.高能磷酸化合物,(一)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高能磷酸化合物:一般将水解时释放20.9KJ/mol以上自由能的化合物称之,含有高能量的键称为高能键,常用”符号表示,典

3、型的代表是三磷酸腺苷(ATP)含有两个高能键。图5-7三磷酸腺苷的结构,图5-7三磷酸腺苷的结构,(二)高能化合物类型 1.磷氧键型(-O-P)(1)酰基磷酸化合物(2)焦磷酸化合物(3)烯醇式磷酸化合物 2.氮磷键型(-N-P)胍基磷酸化合物 3.硫酯键型 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 4.甲硫键型 S-腺苷甲硫氨酸(三)ATP的特殊作用 1.作为中间传递体 ATPADP循环是生物系统的能量交换中枢。2.作为中间载体 作为磷酸基团转移反应的中间载体。,第二节 呼吸链与氧化磷酸化,一.呼吸链(一)线粒体 外膜 内膜 基质 线粒体基质酶类包括三羧酸循环酶类,脂肪酸一氧化酶类和氨基酸分解代谢酶类等.

4、图5-16 线粒体的结构,(二)呼吸链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电子传递链ETC):指代谢物上脱下的氢(质子和电子)经一系列递氢体或电子传递体按对电子亲和力渐渐升高的顺序依次传递,最后传给分子氧而生成水的全部体系。,呼吸链,NADH呼吸链,FADH2呼吸链,图5-17 NADH呼吸链(A)和FADH2呼吸链(B),(三)呼吸链组成,1、黄素蛋白(flavoprotein)两种2、铁硫蛋白(Iron-sulfur protein)Fe2S2或Fe4S43、细胞色素(cytochrome)5种 细胞色素b(Cytb)、细胞色素c1(Cytc1)、细胞色素c(Cytc)、细胞色素

5、a(Cyta)和细胞色素a3(Cyta3)。4、泛醌(ubiquinone)又称辅酶Q(CoQ),(四)内膜复合物,1、复合物(NADH脱氢酶)2、复合物(琥珀酸脱氢酶)3、复合物(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1和细胞色素c 的复合体)4、复合物(细胞色素氧化酶),(五)电子传递链的排列顺序,图5-23 电子传递体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六)电子传递抑制剂,1、鱼藤酮、安密妥、杀粉蝶菌素 NADHCoQ2、抗霉素A CytbCytc13、氰化物、叠氮化物、CO Cytaa3O2,图5-25 电子传递链抑制部位,二、氧化磷酸化,(一)氧化磷酸化概念,氧化磷酸化:指的是与生物氧化作用相伴而生的磷酸化作用

6、,是将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自由能,用于ADP和无机磷酸生成高能ATP的作用。,1、底物水平磷酸化 XPADPXH+ATP2、氧化磷酸化 NADH或FADH2O2产生ATP,(二)氧化磷酸化作用机理,3种假说,化学偶联假说,构像偶联假说,化学渗透假说,1961年,英国Mitchell化学渗透假说1、递氢体和递电子体交替排列、有序定位、定向反应2、电子传递链有着H+泵的作用,能定向地将H+从基质泵到内膜外 NADH往返3次,FADH2往返2次3、完整的线粒体内膜有选择透性,形成跨膜pH梯度和跨膜电位梯度4、内膜上嵌有F0F1-ATP酶复合体,图5-27 化学渗透假说,高能共价中间物,能量,膜蛋白、

7、ATP酶构象改变,(三)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1、特殊试剂的解偶联作用(1)解偶联剂 2,4-二硝基苯酚(DNP)(2)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寡霉素(3)离子载体抑制剂 缬氨霉素2、激素控制的解偶联机制 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 产热素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产生热量。,(四)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磷酸化作用 了解,1、磷酸甘油穿梭途径,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途径,(五)能荷,能荷,ATP+0.5ADP,ATP+ADP+AMP,能荷的数值可以从0(AMP)1.0(ATP),大多数细胞的能荷状态维持在0.80.95。,质子载体,一、需氧脱氢酶,氧、亚甲蓝(或其他适当物质)作为受氢体,以FMN或FAD为辅酶

8、。,表5-4 需氧脱氢酶,二、氧化酶,(一)多酚氧化系统,又称儿茶酚氧化酶,含铜的末端氧化酶。马铃薯块茎、苹果果实、茶叶等。制红茶、绿茶。,非线粒体氧化体系,与ATP的生成无关,第三节 其他生物氧化体系,图5-36 多酚氧化酶系统,抗坏血酸1/2O2,抗坏血酸氧化酶,脱氧抗坏血酸H2O,(三)抗氰氧化酶系统,一种非血红素铁蛋白,它不受氰或氰化物抑制,特别容易受氧肟酸的抑制。,抗氰呼吸,图5-38 抗氰氧化酶系统,NADHFMN CoQ Cytb Cytc1 Cytc Cytaa3 O2,抗氰氧化酶(Fe),(二)抗坏血酸氧化酶系统,抗坏血酸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氧化酶,广泛分布植物中(特别是黄瓜、

9、南瓜)保护巯基、延缓衰老,三、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氧化体系,(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superoxide dismatase),使超氧阴离子解毒的主要方式是由超氧化物歧化酶将其转变为H2O2。,+,+2H+H2O2+O2,O2+H+HO2,-,HO2+HO2,自发地,H2O+O2,(二)过氧化氢的消除和利用,H2O2是一种有害物质,1、过氧化氢酶 2H2O2,过氧化氢酶,2H2O+O2,2、过氧化物酶 RH2H2O2,过氧化物酶,R+2H2O,第六章 糖代谢,分解代谢,合成代谢,1、大分子分解为G、脂肪酸、甘油、aa,2、G、脂肪酸、甘油、aa降解 为乙酰CoA+少量ATP,3、乙酰

10、CoA氧化成CO2和H2O+大量ATP,代谢,糖的消化和吸收,多糖,寡糖,单糖,ATP,供氢体为NADPH,第六章 糖代谢,糖的主要生理功能,糖的分布,糖的生理意义,结合糖,糖蛋白,氨基多糖,蛋白多糖,糖脂,第一节 糖酵解,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糖酵解(glycolysis):在无氧气的条件下,G降解为乙醇或乳酸并伴随着少量ATP生成的一系列反应,称之为糖酵解又称EMP途径(Embden-Meyerhof-Parnas)。(一)糖酵解生化过程 1、第一阶段生成三碳糖 5步反应。(1)葡萄糖的磷酸化,图6-1 葡萄糖的磷酸化,(2)6-磷酸葡萄糖异构化为6-磷酸果糖,图6-2 6-磷酸葡萄糖的异构

11、化,(3)6-磷酸果糖磷酸化,图6-4 6-磷酸果糖磷酸化,(4)1,6-二磷酸果糖的裂解,图6-5 1,6-二磷酸果糖的裂解,(5)磷酸三碳糖互变,图6-6 磷酸三碳糖的互变,2、第二阶段生成 乳酸(乙醇)6步反应(1)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图6-7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2)从1,3二磷酸甘油酸形成ATP,图6-8 从1,3二磷酸甘油酸形成ATP,(3)、3磷酸甘油酸异构化,图6-9 3磷酸甘油酸异构化,(4)2磷酸甘油酸脱水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图6-10 2磷酸甘油酸脱水形 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5)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移磷酸基团产生ATP 图6-1

12、1 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形成ATP 图6-12 烯醇式丙酮酸重排成丙酮酸(6)丙酮酸进一步转变为乳酸(乙醇)乳酸发酵和乙醇发酵 图6-13 丙酮酸变成乳酸 图6-14 丙酮酸变成乙醇总反应式:葡萄糖2Pi2ADP2乳酸2ATP2H2O 葡萄糖2Pi2ADP2H+2乙醇2CO22ATP2H2O,(二)糖酵解的调节 调节位点:3个限速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1、提供能量 某些情况(剧烈运动 乳酸)2、病理情况下获取能量 严重贫血、大量失血、呼吸障碍等。3、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 中间产物(磷酸二羟基丙酮、丙酮酸等),第 二节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G在有氧气的条件下

13、,氧化分解成CO2和H2O的过程。,两个阶段,1、胞液阶段 葡萄糖丙酮酸,2、线粒体阶段 丙酮酸乙酰CoA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TCA循环,Krebs循环),一、三羧酸循环的生化过程 1、丙酮酸氧化为乙酰CoA 5步反应、3种酶 图6-16 丙酮酸转变为乙酰CoA的总反应 图6-17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的反应,2、三羧酸循环 6个步骤(9个反应)(1)草酰乙酸与乙酰CoA缩合形成柠檬酸,图6-19 草酰乙酸与乙酰CoA催合形成柠檬酸,(2)柠檬酸异构化形成异柠檬酸 图6-20 柠檬酸异构化形异柠檬酸(3)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酮戍二酸 图6-21 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酮戍二酸(4)酮戍二酸

14、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酮戍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5)琥珀酰CoA产生琥珀酸和GTP,图6-23 由琥珀酰CoA产生琥珀和GTP,(6)琥珀酸重新氧化使草酰乙酸再生 3步反应,图6-24 琥珀酸重新氧化使草酰乙酸再生,二、三羧酸循环生成的ATP乙酰CoA3NAD+FAD GDPPi2H2O CO23NADHFADH2GTP2H+CoASH 每个分子G彻底氧化为H2O和CO2,共能产生:5(或7)12.5230(或32)分子ATP三、三羧酸循环的回补反应 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1、丙酮酸的羧化 图6-25 丙酮酸的羧化 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羧化 图6-26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羧化,3、

15、氨基酸形成草酰乙酸 图6-27 由氨基酸形成草酰乙酸 四、三羧酸循环的调节1、柠檬酸本身制约系统的调节 3种限速酶: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酮戍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最关键的底物乙酰CoA、草酰乙酸和产物NADH。2、ATP、ADP、和Ca2+对三羧酸循环的调节 ATP 浓度 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 ADP 浓度 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 Ca2+浓度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酮戍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图6-28 乙酰CoA调节部位,五、巴斯德效应 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氧气抑制酒精发酵的现象称之 原因:供氧充足ATP/ADP升高抑制磷酸果糖激酶 活性F6P和 G6P 已糖激酶 抑制糖酵

16、解,第三节 磷酸戍糖途径,植物遇到逆境或遭受病虫害时,磷酸戍糖途径(Pentose aphosphate pathway,PPP途径),一、磷酸戍糖途径的生化过程,两个阶段,氧化阶段,非氧化阶段,1、氧化阶段 六碳糖脱羧形成五碳糖 3步反应(1)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2)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3)生成5磷酸核酮糖 图6-29 磷酸戍糖途径氧化阶的反应 2、非氧化阶段 5步反应(1)5磷酸核酮糖异构化为5磷酸核糖 图6-30 5磷酸核酮糖异构化为5磷酸核糖,(2)5磷酸核酮糖转变为5磷酸木酮糖 图6-31 5磷酸核酮 糖转变为5磷酸木酮糖(3)5磷酸木酮糖与5磷酸核糖作用形成7磷酸景天庚酮糖和3

17、磷酸甘油醛 图6-32 5磷酸木酮糖与5磷酸核糖作用形成7磷酸景无庚酮糖和3磷酸甘油醛,(4)形成6磷酸果糖和4磷酸赤藓糖 图6-33 7磷酸天庚酮糖和6磷酸果糖(5)形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 图6-34 5磷酸木酮糖与.6磷酸果糖 图6-35 磷酸戍糖途径 总反应式:6G6P7H2O12NADP+6CO25G6P12NADPH12H+Pi,二、磷酸戍糖途径的调节 限速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最重要的调节因子是NADP+的水平三、磷酸戍糖途径生理意义1、磷酸戍糖途径的主要作用是产生NADPH用于生物合成2、磷酸戍糖途径的直接产物是某些生物合成的原料3、磷酸酸戊糖途径与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4、磷酸戊糖途径与糖的有氧分解和无氧分解是相联系的5、磷酸戊糖途径与植物的抗病性有关4-磷酸赤藓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莽草酸芳香族aa(TrP、IAA),多酚物质(绿原酸、咖啡酸),木质素,6-8,返回,7-10,返回,7-11,返回,7-12,返回,7-13,返回,7-15,返回,7-17,返回,7-18,返回,7-22,返回,7-23,返回,7-24,返回,7-25,返回,7-26,返回,7-27,返回,7-28,返回,7-29,返回,7-30,返回,7-31,返回,7-32,返回,5-18,返回,5-18,返回,6-1,返回,6-4,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