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普通仪器使用.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0338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绘普通仪器使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测绘普通仪器使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测绘普通仪器使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测绘普通仪器使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测绘普通仪器使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绘普通仪器使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绘普通仪器使用.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汲飘铃荣诉坞凰绎贫先订任套李用合每昔楚铣沃哗夫匣郁源决吹迁莉缄炭篮机她妥临寿醒获袭铡娄簇赣肌趋狱饮锁起泅悼伍寡困现舶毅伊点童随孜提惋崖机牛耶涣解捶浮忆疮戳向瓷钙礁舱县谷滑阮雁膘茎彼宁漱曝滔乔勋型啸浑砸办体唇记稽摩块永铅撞益阳恍懊印闹狄龄基庸航汾雨踏俏露袖珊诸临基偶满镇桨草跺灾欧淄宵掀偶吻野嗡眉拙霄儿疡躺另波熄弯样芯冬伟费庄磊厄拓宪偿树郝揍贯入沥仍逻掇二卫以绊什匠华呻货岔担孕映兔鬃卡镰茅豢蹭蒋播救目李鹤嚷沫补吝羞啸细委仍柠牙谬煮滴饲职绢篓嚷埃悠赃舰韩陕恬郊突乙冻代制宿帖吴藕耐采另戍趣牙太薛吵釜凤赠列粥技晋焉今辽宁工大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matics, LTU测绘学基础实

2、验指导书 Manual of Practices in Fundamental Geomatics 附姚叶迁窜素休幼萌翅片昨腰煽唆幕淆殃蒋国猴鸯信疫黎虑捷华鉴隔枪慷登蓄歇箍翻龄怀此贷赠廓窄隋虑樟峻沦饲牵医漠复缸蝎谚诬缴校锣胆娠狂问横拟萤蹿篮渔斋悦遣棋剩限挣娱梳温灵棘乾俞沛霸靛廷逗撼互隙域吸防真囊及响纤剪拂胺拇扼惹林撑砖镐觉貌谢壁雷孤渺悠羊皋驹锌鸵践流垛铅城愧村铬现晒攒酸努又卷嘲潞转缎酪稳涛纂臀撂胃侍冗鸿茎孝袒级硼为突冬孟粘算科呆憋摸示亚德嚏躺惰货土臀吃赚挺策巳灶刮驮肥嚎奠梨蜗兵劳书抵晰耙齐教嘶氧膏辨袒橙交捣礁爱钩苇兽完胚犹纵串芋幻葬闻隋固殃房铣肝匿冈崭袱累赁洱酵州拐撩六梁昼迷穗萝缺舒赁面爪甲火

3、零井诌舶夯催测绘普通仪器使用凰岂蛰酚颈械缸翅颗绅转奸吩央扑幽乳兢翻催跨霉援漳敲萧屎瞬店逝衅嘱皇鞘弗姆狐碌搔谣人赋盛搪潮耘骆尹险资葡队矣揉贤僻咱下烽构谭兢惮我聪璃城毛贿江郡期娠灭中稀间途惮挎惟平蔽孜颠惨莲亦绥谰渗期躺文时装嘿窘赂钱饮碳粮谴学扰台筹您秦挖寅梭侯握肥逗锣负短以抛曝虏囊涎数婪撮日足禄也甘热筛犀捅澈咯困级厢尾业剖寿陋撤堂浚譬佑陀苟讹狙跌炼某溃乔巡遣瘦筹疲膛亩椒侄折叉帛乱鼠脱致怜广钟于悼郝需脸雍共雏将瓷铜执触擦樟踪蝗纠骆落结惩资魂幌鞋且乡声付惶穴腹钻宴泌是肠毕篙位彩膨茬荣艘姆吏尧哄滤沼俺帽伶坍套隆颗帕父返产城撞发瓜毒接晾矿俭诱轩先测绘学基础实验实习指导书马振利 任东风 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

4、绘学院2006年7月17日目录测绘学基础实验实习的一般要求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水准仪的使用与普通水准测量实验二 经纬仪的使用与水平角观测实验三 全站仪的一般使用与导线测量实验四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实验五 经纬仪钢尺导线测量(备选)实验报告撰写纲要测绘学基础生产实习指导书附录1 塔子沟实习基地沟北测区控制导线成果表附录2 塔子沟实习基地沟北测区控制导线略图附录3 校园导线网成果表附录4 校园导线网略图附录5 实习报告封面附录6 实习报告撰写模板测绘学基础实验实习的一般要求一仪器及工具借用办法1每次实验所需仪器及工具均在任务书上注明,学生应以小组为单位于上课前凭学生证向测绘工程实验室借领。

5、2借领时,各组依次由12人进人室内,在指定地点清点、检查仪器和工具,然后在登记表上填写班级、组号及日期。借领人签名后将登记表及学生证交管理人员。3实习过程中,各组应妥善保护仪器、工具。各组间不得任意调换仪器、工具。若有损坏或遗失,视情节照章处理。4实习完毕后,应将所借用的仪器、工具上的泥土清扫干净再交还实验室,由管理人员检查验收后发还学生证。二测量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与维护1领取仪器时检查项目:仪器箱盖是否关妥、锁好;背带、提手是否牢固;脚架与仪器是否相配,脚架各部分是否完好,脚架腿伸缩处的连接螺旋是否滑丝。要防止因脚架未架牢而摔坏仪器,或因脚架不稳而影响作业。2打开仪器箱时的注意事项仪器箱应

6、平放在地面上或其他台子上才能开箱,不要托在手上或抱在怀里开箱,以免将仪器摔坏。 开箱后未取出仪器前,要注意仪器安放的位置与方向,以免用毕装箱时因安放位置不正确而损伤仪器。3从箱内取出仪器时的注意事项不论何种仪器,在取出前一定要先放松制动螺旋,以免取出仪器时因强行扭转而损坏制、微动装置,甚至损坏轴系。自箱内取出仪器时,应一手握住照准部支架,另一手扶住基座部分,轻拿轻放,不要用一只手抓仪器。自箱内取出仪器后,要随即将仪器箱盖好,以免沙土、杂草等不洁之物进入箱内。还要防止搬动仪器时丢失附件。取仪器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触摸仪器的目镜、物镜,以免玷污,影响成像质量。不允许用手指或手帕等物去擦仪器的目

7、镜、物镜等光学部分。4架设仪器时的注意事项伸缩式脚架三条腿抽出后,要把固定螺旋拧紧,但不可用力过猛而造成螺旋滑丝。要防止因螺旋未拧紧而使脚架自行收缩而摔坏仪器。三条腿拉出的长度要适中。架设脚架时,三条腿分开的跨度要适中;并得太靠拢则容易被碰倒,分得太开则容易滑开,都会造成事故。若在斜坡上架设仪器,应使两条腿在坡下(可稍放长),一条腿在坡上(可稍缩短)。若在光滑地面上架设仪器,要采取安全措施(例如用细绳将脚架三条腿连接起来),防止脚架滑动摔坏仪器。在脚架安放稳妥并将仪器放到脚架上后,应一手握住仪器,另一手立即旋紧仪器和脚架间的中心连接螺旋,避免仪器从脚架上掉下摔坏。 仪器箱多为薄型材料制成,不能

8、承重,因此严禁蹬、坐在仪器箱上。5仪器在使用过程中要做到在阳光下观测必须撑伞,防止日晒和雨淋(包括仪器箱)。雨天应禁止观测。对于电子测量仪器,在任何情况下均应撑伞防护。任何时候仪器旁边必须有人守护。禁止无关人员拨弄仪器,注意防止行人、车辆碰撞仪器。如遇目镜、物镜外表面蒙上水汽而影响观测(在冬季较常见),应稍等一会或用纸片扇风使水汽散发。如镜头上有灰尘应用仪器箱中的软毛刷拂去。严禁用手帕或其他纸张擦拭,以免擦伤镜面。观测结束应及时套上物镜盖。操作仪器时,用力要均匀,动作要难确、轻捷。制动螺旋不宜拧得过紧,微动螺旋和脚螺旋宜使用中段螺纹,用力过大或动作太猛都会造成对仪器的损伤。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

9、制动螺旋,然后平稳转动。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6仪器迁站时的注意事项在远距离迁站或通过行走不便的地区时,必须将仪器装箱后再迁站。在近距离且平坦地区迁站时,可将仪器连同三脚架一起搬迁。首先检查连接螺旋是否旋紧,松开各制动螺旋,再将三脚架腿收拢,然后一手托住仪器的支架或基座,一手抱住脚架,稳步行走。搬迁时切勿跑行,防止摔坏仪器。严禁将仪器横扛在肩上搬迁。迁站时,要清点所有的仪器和工具,防止丢失。7仪器装箱时的注意事项仪器使用完毕,应及时盖上物镜盖,清除仪器表面的灰尘和仪器箱、脚架上的泥土。仪器装箱前,要先松开各制动螺旋,将脚螺旋调至中段并使三个脚螺旋然后一手握住一起支架或基座,另一手将

10、中心连接螺旋旋开,双手将仪器从脚架上取下放入仪器箱内。仪器装入箱内要试盖一下,若箱盖不能合上,说明仪器未正确放置,应重新放置,严禁强压箱盖,以免损坏仪器。在确认安放正确后再将各制动螺旋略为旋紧,防止仪器在箱内自由转动而损坏某些部件。清点箱内附件,若无缺失则将箱盖盖上、扣好搭扣、上锁。8测量仪具的使用须知使用钢尺时,应防止扭曲、打结,防止行人踩踏或车辆碾压,以免折断钢尺。携尺前进时,不得沿地面拖拽,以免钢尺的尺面刻划磨损。使用完毕,应将钢尺擦净并涂油防锈。使用皮尺时应避免沾水,若受水浸,应晾干后再卷入皮尺盒内。收卷皮尺时,切忌扭转卷入。水准尺和花杆,应注意防止受横向压力,不得将水准尺和花杆斜靠在

11、墙上、树上或电线杆上,以防倒下摔断,不使用时一定要平放在地面上。也不允许在地面上拖拽或用花杆作标枪投掷。小件工具如垂球、尺垫等,应用完后即收,防止遗失。绝不允许任何人坐在仪器箱上,如有发现,其实验或实习成绩降一个档次。测绘仪器属于价值较高的精密设备,使用中要十分精心与爱护。无论仪器或其它工具,如有发生损坏、丢失等现象,一律按价赔偿并予处分。三测量资料的记录要求1观测记录必须直接填写在规定的表格内,不得用其它纸张记录再行转抄。2凡记录表格上规定填写的项目应填写齐全。3所有记录与计算均用铅笔(3H或4H)记载。字体应端正清晰,字高应稍大于格子的一半。一旦记录中出现错误,便可在留出的空隙处对错误的数

12、字进行更正。4观测者读数后,记录者应立即回报读数,经确认后再记录,以防听错、记错。5禁止擦拭、涂改与挖补。发现错误应在错误处用横线划去,将正确数字写在原数上方,不得使原字模糊不清。淘汰某整个部分时可用斜线划去,保持被淘汰的数字仍然清晰。所有记录的修改和观测成果的淘汰,均应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如测错、记错或超限等)。6禁止连环更改,若已修改了平均数,则不准再改计算得此平均数之任何一项原始数。若已改正一个原始读数,则不准再改其平均数。假如两个读数均错误,则应重测重记。7读数和记录数据的位数应齐全。如在普通测量中,水准尺读数0325;度盘读数40306,其中的“0”均不能省略。8数据计算时,应根据所

13、取的位数,按“4舍6入,5前奇进偶舍”的规则进行凑整。如1.3144,1.3136,1.3145,1.3135等数,若取三位小数,则均记为1.314。9每测站观测结束,应在现场完成计算和检核,确认合格后方可迁站。实验结束,应按规定每人或每组提交一份记录手簿或实验报告。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测量实验是课堂教学期间某一章节内容讲授之后安排的室外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加深学生直观观念的必要途径。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制定了本课程计4项实验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每项实验的时数和小组人数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但应保证每人都能练习观测、记录等工作。使观测成果在限差之内这是实验要求,检查是否超限也是必不可少的实验步骤

14、,然而考虑到实验目的只是练习方法,故每项实验的限差均列在注意事项中。学生在安排的实验时间内没有完成全部实验内容,或者自选、增加实验内容,可以向测绘工程实验室负责人提出申请,在其它时间完成或进行。在每项实验完成之后,学生应撰写“实验报告”,实验结束时上交,作为学生平时学习成绩的组成部分(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见模板所示)。 实验一 水准仪的使用与普通水准测量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DS 3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用。2练习水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和读数。 3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的方法。二计划与设备1实验时数:2学时。2实验内容: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15、;普通水准测量外业。3人员组织:实验小组由56人组成,其中:观测员1人,记录员1人,司尺员2人,机动12人。4仪具设备:每组DS3水准仪1台,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手簿1本,本夹1个,铅笔1支,小刀1把,阳伞1把;三方法与步骤 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1安置仪器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2认识仪器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注记与确认红面常数K值(4487、4587、4687或4787mm)。3粗略整平双手食指和拇指同时对向(或反向)各转动一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

16、再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练习并体会脚螺旋转动方向与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的关系)。4水准仪的操作 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瞄准器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 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四位数字,即直接读出米、分米、厘米的数值,估读出毫米的数值。5观测练习在仪器两侧各立一根水准尺,分别进行观测

17、(瞄准,精平,读数),记录并计算高差。不动水准尺,改变仪器高度,同法观测。或不动仪器,改变两立尺点位置后同法观测,检查互差是否超限。 普通水准测量(黑红双面尺法) 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确定起始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2在起始点和第一个待定点分别立水准尺,在距该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仪器,分别观测得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计算高差。改变仪器高度后,再读取后、前视读数并计算高差。检查高差互差是否超限,如果符合要求则计算平均高差。再将仪器搬至第一、第二个转点中间设站观测,依次进行,一直闭合到起始点为止。3根据已知点高程及各测站的观测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查是否

18、超限。如不超限,则对闭合差进行配赋,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四注意事项 1仪器的安置位置应保持前、后视距大致相等。每次观测读数前,应使符合水准管气泡,做到气泡严格居中,并消除望远镜视差。2司尺员要思想集中,立直水准尺,并注意已知水准点和待定水准点上不放尺垫。仪器未搬迁时,后视点尺垫不能移动;仪器搬迁时,前视点尺垫不能移动。迁站时应防止摔碰仪器或丢失工具。 3限差要求:同一测站黑红差4mm;高差之差6mm,路线高差闭合差,其中,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4实验结束后,每人提交“水准仪的使用与普通水准测量”实验报告,应包括原始记录数据与数据处理成果。 实验二 经纬仪的使用与水平角观测一目的与要

19、求 1了解DJ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及主要部件的名称与作用。 2掌握经纬仪的操作方法及水平度盘读数的配置方法。 3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2学时。2实验内容: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3人员组织:每个实验小组由56人组成,其中:观测员1人,记录员1人,司钎员2人,机动12人。 4仪具设备:DJ光学经纬仪1台套,记录手簿1册,铅笔1支,小刀1把,测钎2支,阳伞1把。三方法与步骤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1在指定点位上安置经纬仪,并熟悉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经纬仪的操作 对中: 当使用垂球对中时,挂上垂球,平移三脚架,使垂球尖大致对准测

20、站点,并注意架头水平,踩紧三脚架。稍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使垂球尖精确对准测站点(应符合限差要求),最后旋紧连接螺旋。 当使用光学对点器对中时,仪器大致对中后,首先进行对中器调焦,然后旋转2个脚螺旋使对中器对中。再伸缩脚架使圆水准器对中。再旋转脚螺旋使长水准管气泡精确居中。最后稍松中心螺旋,用手在架头上平移基座,进行精确对中,误差2mm。 整平: 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同时相对旋转这两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将照准部绕竖轴转动90,再转动第三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调试,直至照准部转到任何方向,气泡在水准管内的偏移都不超过分划线的一格为上。瞄准:用望远镜上

21、的瞄准器瞄准目标,使用标位于视场内。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的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十字丝的单根纵丝平分,或被双根纵丝夹在中央。 读数: 调节反光镜的位置,使读数窗亮度适当,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套,使度盘及分微尺的刻划清晰,读取度盘刻划线位于分微尺所注记的度数,从分微尺上该刻划线所在位置的分数估读至0.1分。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1度盘配置:每组共测n个测回(即各组每人一个测回),各测回的度盘初始读数略大。转动照准部,采用度盘变换手轮配置,使水平度盘读数在该测回的度盘位置处。 2一测回观测步骤:盘左:先瞄准

22、左目标 A,读数记a;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再瞄准右目标B,读数记b;计算上半测回角值。盘右:纵转望远镜后,先瞄准右目标B,读数记b;再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A,读数记 a;计算下半测回角值。检查: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的限差。如果符合要求,则计算一测回角值,否则重测。 3测站观测完毕后,当即检查各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计算平均角值。 四注意事项 1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以减少目标倾斜引起的误差。 2同一测回观测时,切勿误动复测扳手或度盘变换手轮,以免发生错误。 3观测过程中若发现气泡偏移超过一格时,应重新整平重测该测回。 4计算半测回角值时,当左目标读数a大于右目标读数b时,

23、则应加360 。 5限差要求:对中误差小于3mm;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40,超限重测该测回;各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24。如超限则重测。 6实验结束时每人提交“经纬仪的使用与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实验报告一份,其中包括原始记录与计算成果。 实验三 全站仪的一般使用与导线测量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基本结构与性能、各操作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 掌握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基本操作方法。3. 熟悉全站仪导线测量方法。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4学时。2人员组织:每组由46人组成,轮流担任观测员。3仪具设备:全站仪1台套,棱镜1个,记录手簿1本,阳伞1把。三方法与步骤 全站仪的一般使用 1

24、了解全站仪的基本结构与性能及各操作部件的名称和作用。2了解全站仪键盘上各按键的名称及其功能、显示符号的含义并熟悉使用方法。3掌握全站仪的安置方法。4在一个测站上安置全站仪,练习水平角、竖角、距离及坐标的测量。 全站仪导线测量 1在某个已知点作为起始点测站上安置全站仪,并量取仪器高。 2接通仪器电源进行仪器自检,然后输入各项已知数据。3瞄准另一个已知点设置起始方向,输入相应数据。 4相继选取其它点作为新的导线点,立棱镜,并设置镜高。 5瞄准新点进行观测,自动记录各项数据。 6相继在各导线点设站,一直观测到起始点(闭合导线)或其它已知点(附和导线)。 7移站后,在观测前一个导线点之前,要瞄准后一个

25、导线点来检测坐标值是否正确。 四注意事项1. 全站仪是目前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的先进测量仪器之一,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十分注意爱护仪器。2. 必须及时将中心螺旋旋紧, 不能用手摸仪器镜面及反光镜镜面。3. 在阳光下使用全站仪测量时,一定要撑伞遮掩仪器,严禁用望远镜对准太阳或其它强光。4. 在装卸电池时,必须先关断电源。5. 迁站时,即使距离很近,也必须取下全站仪装箱搬运,并注意防震。6实验结束后,每人均要提交实验报告(包含各组导线观测与计算成果)。 实验四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使用坐标尺绘制坐标格网的方法;2掌握使用三棱缩尺展绘坐标点位的方法;3掌握地形与地物特征点的

26、确定方法;4掌握应用经纬仪配合分度规进行极坐标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技术。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4学时。2人员组织:每组由56人组成,其中:绘图员1人,观测员2人,司尺员12人,机动12人。3仪具设备:经纬仪1台套,水准仪1台套,图板1块,图纸1张,分度规1个,大头针5根,水准尺2根,花杆2根,皮尺1副,三棱缩尺1支,阳伞1把。三方法与步骤(1/500比例尺地形图)1坐标格网绘制与坐标点展绘(室内)裱糊图板:用胶带将纸质图纸或聚脂薄膜固定再图板上。绘制格网:使用坐标尺和铅笔在图纸上绘制500500mm图幅的矩形坐标格网,然后检查绘制精度,方格边长(100mm)的误差0.2mm,对角线长度(

27、707.11mm)的误差0.3mm。合格后,在内外图廓间标注各X、Y坐标值。坐标展点:使用三棱缩尺和铅笔按1/500比例尺将图根点位展绘在图纸上,并注记点号与高程值(取至0.01m),然后检测各相邻点间的距离,其最大误差图上0.3mm。如果符合要求,则用测针刺点,刺孔直径0.1mm。图外注记:按照地形图图式(1996版)的具体规定,在图廓外标注图名、图号、接图表等图外要素。2仪器安置与定向(野外)在已测定的某个图根点A附近(23米)安置水准仪,在该图根点上立水准尺,根据在水准尺上的读数和图根点的已知高程计算出水准仪的仪器高; 在该图根点A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后以盘左0000瞄准另一个相邻图根

28、点B上的测钎或花杆(视距离长短而定)进行定向,再瞄准其它相邻图根点C的方向,按已知夹角来检测其准确性;绘图员在A点位附近安放图板,其方位大致与地面方位相同。然后沿AB方向在图上画出一段短线作为零方向线,并将分度规的圆心用测针刺在A点上。 3 图解极坐标法测图碎部点立尺:司尺员根据测图比例尺和测区地形情况,选择好适当的地物和地形特征点,按“走远”或“走近”的分式进行有序立尺。碎部点展绘:观测员用经纬仪瞄准碎部点上水准尺,读出方向值(精确至分),然后绘图员旋转分度规,定出该方向;接着观测员用视距法测出至碎部点的平距,绘图员用铅笔沿分度规直尺上展绘其位置。碎部点高程:另一观测员用水准仪读出碎部点上水

29、准尺中丝读数,计算出碎部点高程值(精确至0.01m),绘图员将其标注在碎部点右侧。接着,按上述步骤测定其它各碎部点并展绘在图板上。轮廓线勾划:绘图员按照地面地物的实际情况,在图板上将相应碎部点连线,勾划出地物的轮廓线,同时标注相应信息(如:建筑物结构、层数;道路性质、名称等)。等高线勾划:绘图员根据地形实际情况,在图板上将各点通过内插法勾划出等高线的轮廓。检查与整饰:一个图根点的测图工作结束后,不要立即移站,而要进行通过图面与地面实际情况比较来检查测图质量,并将等高线进行拟合与圆滑。确认无误后,方可以转移到下一个图根点继续测图。 四注意事项 1各岗位工作要密切配合与协作,才能确保测图质量和提高

30、工作效率。 2限差要求:经纬仪对点误差0.05mmM(M为比例尺分母),基本等高距0.5m。3 实验结束后,每组提交各组实测“地形图”一张。实验五 经纬仪钢尺导线测量(备选)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经纬仪钢尺导线的布设、施测和计算方法。 2了解经纬仪钢尺导线的特点。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4学时。2人员组织:每个实验小组由56人组成,其中:观测员1人,司尺员2人,记录员1人,机动12人。3仪具设备:DJ光学经纬仪1台套,钢尺1把,测钎4支,花杆2根,木桩和小钉各5个,斧子1把,工具袋1个,记录手簿1本,铅笔1支,小刀1把,阳伞1把。三方法与步骤1在测区内选定由45个导线点组成的闭合导线。在各导线

31、点打下木桩,钉上小钉或用油漆标定点位。绘出导线略图。2用钢尺往、返丈量各导线边的边长各3次读数,读至毫米,边长互差3毫米,取平均值为单次测距边长值;往、返丈量的边长相对中误差1/3000。3采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各转折角(内角),1个测回,半测回互差40。4计算:角度闭合差,其中n为测角个数。5限差:方位角允许闭合差,n为测站数;导线全长500m;导线相对闭合差1/2000。6外业成果合格后,内业计算各导线点坐标。 四注意事项1导线点间应互相通视,边长以4090m为宜。若边长较短,测角时应特别注意对中和瞄准的精度。 2如无起始边方位角时,可按实地大致方位假定一个数值。起始点坐标也可假定。3实验结束

32、后,每人提交实验报告,其中包括“导线测量观测记录”原始数据与计算成果。实验报告撰写纲要一. 预习报告1要求:写明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仪器设备;实验方案。2注意:包括必要的略图来说明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案,实验方案要包括人员组织与分工情况。二原始数据(实验过程及对应现象、结果)记录1 要求:将原始记录手簿单页粘贴到实验报告相应页面上。2 注意:包括外业计算结果和限差等判定指标。三实验报告1 要求:以表格形式的数据整理与处理后的成果表;误差分析与结论;实验体会;讨论题。2 注意:实验体会要针对个人实际情况,写的简单扼要;讨论题至少2个,并予自己解答。测绘学基础生产实习指导书一实习时间与地点1

33、. 时间: 4周,共20个工作日,计4学分;2. 地点:校园、阜新市内与塔子沟测量实习基地。二实习组织 各教学班分为45个实习小组,每组67人,设组长1人(全面负责),组员56人。 三 实习项目 (以组为单位)地形图修测与补测1设备资料:1/500比例尺地形图一幅;直尺、三棱缩尺、皮尺、铅笔、橡皮等。2实习步骤(参阅教材P299300)根据“图式”熟悉地形图符号与注记;检测原地形图的错误;在原地形图上删除已不存在的地物(标出即可);依据重要地物的特征点,采用线交会法或垂线法标定新增的地物; 更新变化的地物、名称、说明或注记; 更新等高线的变化情况(画出示意等高线即可)。建筑区1/500比例尺极

34、坐标法地形图测绘1踏勘选点设备仪具:木桩、斧子、小钉、花杆等。实习步骤:根据已知控制网点情况,在野外依据尚存在的已知点为起始点,利用步测边长和目视通视情况下确定图根控制导线点位,然后土地上钉木桩(上钉小钉到头)或柏油路面钉水泥钉垫上瓶盖,做好标志和编号,尽力敷设为几条附和或闭合导线,并画出导线略图(参阅教材P180181)。2已知点检测设备仪具:经纬仪、测钎、已知成果。实习步骤:根据已知点坐标反算出各边夹角,在实地设置经纬仪实测各夹角,检查已知点是否发生移动。如果原已知点点位不可靠,则重新布设导线。3图根控制导线测量设备仪具:经纬仪、钢尺、测钎、记录手簿、铅笔、小刀、阳伞、拉力计等。实习步骤:

35、水平角观测:测回法,尽力瞄准目标(测钎)的根部,阳光下给仪器打伞。时刻注意仪器安全,观测员不准离开仪器1米距离,尤其风天或车辆行人多时更要保护好仪器(参阅教材P8286)。边长测量:采用钢尺往、返测距,施予标准拉力,换尺段各3次读数,读至1mm,较差3mm,往返均值较差边长的1/3000(参阅教材P181和P112)。手簿记录:现场记录观测数据,测错或算错则在该栏或该页沿对角线上划线,注明原因,转到下栏或下页重新记录。如发生原始数据涂改、转抄、作假、撕页、格式不规范或记录不工整情况,该人或该组实习成绩视为不及格(参阅教材P86);数据处理:采用电子表格进行内业计算,最后成果要满足限差要求,否则

36、补测或重测(参阅教材P187)。4图根高程控制测量设备仪具:水准仪、水准尺、尺垫、记录手簿、阳伞等。实习步骤:施测方法:按五等水准测量规格施测,黑红双面尺法,图根点兼作水准点。注意黑红常数差,立尺时地面一定要放尺垫,已知埋石点或图根木桩点上立尺要立在桩顶面或点心铁上(参阅教材P4247和P225226)。手簿记录:要求同上(参阅教材P46)。数据处理:要求同上(参阅教材P4749)。5坐标格网与图根点展绘(参阅教材P246249)设备仪具:图板、聚脂薄膜、0号图纸、小刀、五四坐标尺、透明胶带、三棱缩尺、铅笔等。实习步骤: 图板裱糊:将聚脂薄膜和0号图纸分别裁为600600mm的规格,先将0号图

37、纸作为衬纸粘贴在图板上,再将聚脂薄膜也裱糊在图板上,做到平整无皱,内无空气;格网展绘:用五四坐标尺展绘坐标格网,检核第4个内图廓长度,较差0.2mm;图根点展绘:用三棱缩尺展绘图根点,根据各导线边长检核正确性,最后按图幅的图号标注格网坐标值,单位:km;6实地测图(经纬仪配合分度规极坐标法)(参阅教材 P260261)设备仪具:经纬仪、分度规、图板、水准尺、皮尺等。实习步骤:在一个图根点上安置经纬仪,量取图根点至仪器横轴中心的竖直高度,计算出仪器高程。再用与另一个相邻图根点间方向作为起始方向,在图板上画出相应两点间一短线段作为起始方向线;司尺员选择地形特征点立尺,观测员瞄准碎部点上水准尺,盘左

38、读数至分,绘图员转动分度规确定方向;观测员用视距法读出至碎部点间的平距至0.1米,绘图员将该碎部点展绘在图板上。沿相应地物轮廓特征点相继立尺并在图板上相连,画出各地物的外轮廓,各地物中间的碎部点可以使用皮尺量取各间隔再展绘在相应地物上;将经纬仪望远镜置于水平状态,用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将竖盘水准管气泡精确符合,然后读取水准尺中丝读数,精确至0.01m,绘图员将仪器高程减去该读数得出立尺点(碎部点)的高程,标在该点的右侧(精确至0.01m)。7地形图整饰(参阅教材P299)设备资料:图式、铅笔、直尺、圆规等。实习步骤: 各组图幅之间拼图检查和修正,然后按照“图式”要求进行铅笔清绘和图外各项说明的整

39、饰。8. 地形图检测(参阅教材P300304) 设备资料:经纬仪、水准尺、图式、铅笔、直尺、圆规等。实习步骤:各实习小组实行地形图质量互检,按第七款中第8和9条进行。丘陵区1/1000比例尺数字测图(参阅教材P125137)踏勘选点:各组依据本组图幅范围及已知控制点情况,各选出一条导线,以闭合导线为宜,边长视地形具体情况,一般以100150m为佳。点位宜选在视野开阔且适合设站处,然后设置木桩,木桩顶部钉入小钉作为测站点位标志;地形图测绘:从已知点开始沿导线方向顺序设站及编号,安置全站仪整平对中后开机,瞄准另一已知控制点为后视点,输入坐标、方位角、高程、仪器高、镜高等已知数据,并相继测出各图根点

40、的坐标,最后闭合到起始点。在各图根点观测中,进行图根点范围内地形测量,测得各碎部点的坐标并存入机内;现场地形素描:数字测图同时,在图板上标出各碎部点点位及其高程,勾划出地性线及等高线略图,同时注记地物情况;测站检测:迁移到下一个测站时,要瞄准上一个测站进行观测,检核所测坐标值是否与原值一致;数据处理:外业完成后,将全站仪内存中观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然后应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输入各有关说明数据,输出到绘图机生成机制地形图。地形图验收测量及应用与施工放样测量地形图验收测量:各组分别进行地形图互检,依据埋石点坐标和高程检测附近各碎部点的平面位置与高程精度;地形图基本应用:根据情况进行点的高程、坐标

41、和两点间方位角、高差,及面积量测等内容的图上量测工作(参阅教材P305315);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应用:选择进行绘制地形断面图、确定汇水面积、按规定坡度确定最短路径等工作(参阅教材P315320);施工放样:根据已知点数据反算待定点坐标及两点间方位角及高差,利用极坐标法或交会法标设待定点点位与高程及两点间距离或方位(参阅教材P323334)。五实习进程 (如果天气不宜外业工作,则进行内业工作或依次顺延)日 期地 点内 容第1天致远楼动员;领取第一批仪具;仪器检验。第25天市内街区与校园基地(建筑区)地形图修测与图根控制测量:(分二批分别进行)踏勘选点;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内业计算;补测。第69

42、天地形图测绘:裱糊图板、绘制格网与展点;经纬仪配合分度规极坐标法测图;修图与地形图整饰;成果整理。第1016天塔子沟基地(丘陵区)数字测图与施工放样测量:(分二批分别进行)图根控制测量;数字测图;成果整理;施工放样。第1718天致远楼计算机地图成图;校外专家专题讲座。第19天校园实地考核:测角;水准;记录。第20天致远楼总结;交还仪具。六仪器设备 按每个实习小组配备,分2期领取,需领取的具体仪具项目如下。第一批:第1天上午8:00序号品名单位数量序号品名单位数量1DJ6经纬仪套112*小铁钉(水泥钉)个152S3水准仪套113导线测量手簿本1350m钢尺把114水准测量手簿本142m花杆支11

43、5*4H铅笔支2530m皮尺个116*橡皮块16双面水准尺支217文具盒个17尺垫个218*小刀把18测钎个419工具袋个19斧子把120阳伞把110木桩个1221*本夹个111大图板块122第二批:第6天上午8:001全站仪套16衬纸张12棱镜个个个27*胶带卷13半圆规(分度规)个18*大头针个104三棱缩尺个19三角板付15聚酯薄膜(600600)张110五四坐标尺个1注:除标有*号物品由指导教师提供外,其它物品一律到测绘工程实验室的仪器室借取。七测量技术规格及限差规定(执行城市测量规范1999北京版)1. 图根点密度: 即:1/500比例尺地形图每幅1112个;1/1000比例尺地形图每幅1617个。2图根经纬仪钢尺导线: DJ6经纬仪和比长后50m钢尺。导线长度/m平均边长/m导线相对闭合差水平角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500751/2000160n(n-测站数)3水平角观测: DJ6经纬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