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分析解读.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0534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4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城融合分析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产城融合分析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产城融合分析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产城融合分析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产城融合分析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城融合分析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城融合分析解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产城融合”的解读(上)产城融合是在开发区升级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园区城市化与 城市产城一体化的双向发展导致的共同需求,是产业园区发展的第四 个阶段。本文将对产城融合的背景、内涵以及构成要素进行解读,以 达到对产城融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一、背景解读(一)在国外,“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区域新的经济增长 极20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建设卫星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有意 识地在特大城市周围培育生活和工作平衡的独立新兴城市,成为产城 融合发展的雏形,如日本筑波科学城和法国索非亚安蒂波里斯科学 城等从产业园区开始培育功能完善的产业新城,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市 的人口、交通压力,形成了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

2、。(日本筑波科学城是世界范围内产业新城的典型案例之一,坐落在离日本东京东北约60公 里的筑波山麓,距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约40公里,总面积284.0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20 万,区域包括两个部分:研究学院地区和周边开发地区,研究学院地区包括国家研究与教育 机构区、都市商务区、住宅区、公园等功能区。周边开发区主要用于设立私人研究机构。)(二) 在国内,产业园“孤岛经济“催生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 规划2005年后,我国产业园区发展带动了新城、新区和大学城等多种 新型城市空间的出现,逐步在地区发展中承担起经济推动器的作用。 然而,产业园区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形成“孤岛经济”,制约了产 业园区的可持续发

3、展及其与周边城市的融合。随着全球产业升级及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传统以制造业为 主、强调对外出口、以外资为导向的产业园区发展策略逐渐被以产业 集群为单位、规模化发展、高新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发展理念 所取代;与产业园区密切相关的城区面临区域化发展的趋势,城乡地 域空间结构开始向一体化协调发展,“大都市区”概念逐步形成,对 产业园区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城镇化战略格局示意图(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统筹生产区、办 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 聚人口,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

4、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是上海的卫星商务城,围绕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 的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打造服务外包基地和国家级金融服务外包示范区。现代服务业的 集聚在提供大量工作机会的同时,促进商业、居住、教育等生活配套的改善,产业环境与生 活环境协同发展,共筑产城一体化。)二产业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内涵发展阶段空间动态园区发展动力园区特征产业发展需求因素园城空间关系:基本脱离;纯产业 低成本导向:低成本吸功能:加工型,单一要素集聚阶 区,空间上沿交通弓I生产要素集聚(人才、产品制造、加工; 廉价土地、劳动力、优惠的税收政段轴线布局,单个企技术、资本),但要素配产业:劳动密集型、策业或同类企业

5、集置效率低低附加值聚园城空间关系园功能:关联性产品制产业主导阶 段一定的配套服务和研发能力,研发 主要靠外部科研机构和大学,企业城相对脱离(串- 产业链导向:相对完整造;珠式);纯产业区,空间上围绕核的产业链,关联产业集产业:资本密集型、发能力f心企业产业链延聚外向型产业,以电子自身研发能力较弱及通讯设备制造为主伸布局功能:研发复合;园城空间关系:园城互动;产业社产业:技术密集型、-创新突破阶区产业间开始产创新文化:研发和创新创新型产业高速信高素质人才、良好的信息、技术及 段生协同六攵应空间吸引企业集聚,侧向关息网络技术、生物技其他高端产业配套服务、园区自身又卜国言日联产业集聚术、新型能源技术

6、、科研能力不断增强r围绕产业集群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圈层布局术等新兴领域功能:城市复合(产园城空间关系:产业、人气、文化、资产城一体阶城融合;综合新园城优势互补、互促发本);虾值的品牌、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产城 城,空间上城市功园城优势“补、促发高增值能力和高回报率的巨额金融段能和产业功能完展局势能优势产业:文化创意、科本金全融合技创新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三、产城融合二大构成要素产城融合三大构成要素分别是: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 三大结构的融合。其中:产业结构是动力,良好的产业基础是产业园区发展的初始驱动力, 产业结构升级导致社会结构中的就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影响 空间结构分异;空间结

7、构是载体,随着产业结构沿“劳动密集型一资本密集型一 技术密集型”路径的升级,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现 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生活空间,而城市空间功能与产业功能的 融合有助于创新型产业的发展;社会结构是保障,居住人群的教育结构决定就业需求的匹配度, 不同产业工人对产业、交通空间的需求不一,消费能力的分层也导致 了居住、游憩空间需求的多样化。(一)产业结构的融合产业结构的融合是指园区在产业组织过程中,要结合主导产业的 不同需求及特点,既要配备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生产性服务业,又要配 套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形成网络化产业关联结构。(二)空间结构的融合雅典宪章提出城市规划的目的

8、是促进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这些功能区相互交织,形成网状系统。 产城融合将产业的不同空间需求与城市的不同功能区作为彼此联系 的网络空间单元,构建起产业复合、职住平衡、服务配套和生态宜居 的空间组织方式,从而达到让居民在不同的城市空间单元中就近就 业、购物和休闲的目的。(三)社会结构的融合社会结构的融合是指产业园区内居民的教育结构、从业结构和消 费结构相互匹配,并与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相协调。产城融合的核心 是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就业结构直接影 响居民收入水平,不同的收入水平使得消费结构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并导致社会服务需求的差异化,进而反过来促进产

9、业结构的调整与优 化,因此城市的居民是否与当地就业需求相匹配成为促进产城融合的 基础。随着园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就业人群的构成趋于多样化,消费结 构趋于高级化,因此应逐步建立与城市化发展相契合的,由社会保障、 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和公共管理构成的产业园区社会管理架构,形成 园区与母城一体的、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配套、公共 安全系统与行政管理体系。产业格构就业需束 W*就业皓尚工爽收入水平消捉培构救育姑构杜矣咫券盟求X日本筑波科学城案例解读:总体概况科学城的原计划人口为22万,其中研究与教育区10万人,周边 都市区12万人。现今人口,到1988年底,科学城人口为18.8万, 其中研究与教

10、育区6.5万,都市周边12.3万,其中有科学研究人员 13000人。而拟定未来2030年人口达到35万,其中研究学园地区10 万,周边开发区25万。发展历程2。世圮6。年代,曰本荐识到科技芸争的趣丹,开编由战后留易立国转问技术立国1日58年,日本内润集想建立一个亲京的卫呈城方。该城市的所苣苗克和教育人员由东荒迁来,,1%1年,日本既府内闾慌隹了痘中迁程政存机构地点的设坞、1弱W年丁月.日本政府科字技术委灵会提交了一推于售中迁移国家丈蠢和研究机构的振氏 H月.穴国实施讨戋L 1963年9月,政府机格集中迁住筑湖学喊v卜19贸年以月,决定在上967年一上9了了甲建应筑技科字城。1966年11 19

11、67年6月浦走大栗有27平方公里的土地即1堀:现划* 19饨年由定这个tt址中的使用方累,1?月.制定现剿和没计方京.r 1969年3曰,新都市区发屋方素开始实施.,19*年7月.筑波科学嬴建设去颁布并买鼠-1972年1月,政府开始入住同园的号住区。1975年1。月,筑波大学成立198Q年*建成,-项目规划区域包括两个部分:研究学院地区和周边开发地区,研究学院地吕口 吕区包括国家研究与教育机构区、都市商务区、住宅区、公园等功能区。 周边开发区主要用于设立私人研究机构。研究学院区根据用途分为城市中心区、居住区、研究和教育设施 区三个区域。主要有中心大厦、购物中心、汽车终点站、泊车大厦等 建筑及其

12、他用于文化活动、公共管理、商业和研究交流目的的设施。 筑波中心大楼中心标志性建筑有筑波中心大楼、筑波会展中心、筑波 公共图书馆、筑波文化中心、筑波艺术博物馆等。中心g公mt.XA4E项目成功因素1、筑波大学成为联系各个科研机构的纽带筑波大学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东京教育大学即是1872年成 立的东京师范学校。1973年日本众院文教委通过“筑波大学法案”。 同年10月1日筑波大学开学,新校区占地3700亩,*拓展了学校 的办学空间。在实际城市发展中,筑波大学很好的发挥了作为各个科学研究机 构纽带的作用。科学城以筑波大学为中心,加强科学园内各研究机构 的相互合作和有机联系,从而使筑波地区成为一个综

13、合的研究都市。 同时,筑波大学也为各个研究机构输送了大量优秀的后备人才。2、采用健全的立法保障和大量优惠政策筑波科学城建设的法规相当健全,可以说是世界上新城建设立法 最多的城市。这些法律法规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专门针对高新技术 产业地区制定的法律;二是与高新技术产业区相关的国家科技经济乃 至社会方面的法律法规,其中第一类法律更集中有力,这是筑波科学 城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建设法分章对“研究学园地区建设计划”、 “周围开发地区正被计划”、“基于研究学园地区建设计划及周围开 发地区整备计划的事业实施”等作以明确说明。通过立法等手段,采 取多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对房地产租赁、设备折旧、

14、税收、信贷、外 资引进等多方优惠,有力保障和促进了科学城区的发展。3、保护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划理念筑波科学城北倚日本关东名峰筑波山。东邻日本第二大淡水湖霞 个浦。南接关东有名的池沼牛久沼。小贝河、樱河和谷田河穿境而过。 山地森林平地人工林、农田(旱田和水田)以及公园绿地等占其总面 积的65%以上,特别水绿一体的绿色回廊。更是名闻遐迩。被誉为 人和绿色共存的田园都市。筑波科学城建设之初的规划理念就是“科学城的建设应该尽可能 的是各种活动达到有机的联系,与此同时,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 遗产使科学城的建设能让居民保持健康和文明的生活”,并且一直以 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型城市为目标,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 发展,筑波科学城现有绿地面积1031 8.47hm,人均绿地水平达到59 58 hm,成为世人所公认的生态型科学城。4、1985年筑波世界博览会促进了筑波的城市发展日本政府在筑波举办世博会的首要目标是提高该市作为“筑波科 学城”的声誉,使筑波成为国际级高科技研究中心。通过举办世博会 使全世界目光聚焦到这座新兴城市,为世博会而建造的设备与基础设 施,将有助于该市发挥潜能,逐步成为日本乃至亚洲科研机构和企业 的研究与开发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