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中吸取营养.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0623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传统中吸取营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从传统中吸取营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从传统中吸取营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从传统中吸取营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从传统中吸取营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传统中吸取营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传统中吸取营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传统中汲取营养谈闽南刺绣的艺术特色作者:颜春蓉院校:集美大学艺术教育学院美术0012指导老师:王新伦副教授写作时间:2004年4月内容摘要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闽南刺绣在其上千年的传承 过程中,曾凝聚了大量的宗教、历史、文化、和艺术因子具有其历史价值。 闽南刺绣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在材料、色彩、工艺等方面的鲜明特 色。其艺术风格特点是:单面绣,绣工精细,色彩浓烈,和谐明快,富丽 堂皇,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科技能以不断推翻陈说和标新立异而高歌猛 进,艺术却不能丢掉自己立足于其间的历史和传统,它总是在反复的“寻 根”,试图回到存在的本原去发现生命和生活的意义。每个国家与民族都 有自己的文化

2、艺术传统。从理论上讲要形成这个国家或民族不同时代新的 艺术风格,总是需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当这种营养滋润的艺术与时代的 需求发生共鸣,同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又能够承载这种需求,一种新 的艺术形态就会产生,如果这种形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同样也会成为未 来的传统。关键词民间工艺闽南刺绣艺术价值目录一、引言2二、刺绣的概要2三、闽南刺绣的简介3四、闽南刺绣的艺术特色4五、闽南刺绣的继承和发展6六、时代的语言7七、致谢语8八、参考文献8九、注释9引言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它具有其特殊的精巧性和实用性,为其 它制作方式所不及。在这领域,继承其历代相传的宝贵经验和高超的技艺, 可以制作出具有特色的精

3、美作品。中国是一个崇尚传统的国家,继承与发 扬优秀的传统工艺,是进行创造的前提。没有传统底蕴的根基,则作品也 难以满足当代与未来的需要,越是民族性的艺术,就越是具有世界性,这 是文化多元性所决定的。闽南刺绣,是刺绣艺术中的奇花,它有独特的文 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对它进行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本文希望对其艺术特 色进行探讨,以引起世人的重视。一、刺绣的概要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考工记中称:“画绩之事惟五色钟茂兰:民间染织美术161页图1-1五彩备谓之绣。” 1在原始社会,人们用 纹身、纹面、纹绩服装等方式来美化生活; 但服装上纹绩的花纹,毕竟会在运动磨擦 时剥落毁损。人们逐渐地知道了绣,用丝线

4、将花样绣在衣服上,既牢固又美观。刺绣 是染织工艺的一种重要的装饰方法,也是 我国染织装饰采用最早的方法之一。刺绣,俗称“绣花”,在古代的文字记 载上也叫“针凿”或“女红”。是用绣针引 彩线按设计的纹样和色彩在面料上刺缀运 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的工艺 手段。古代称为“缄凿”或“文绣”。在 细葛(麻)布上绣花称“绣”,在丝帛绸缎上绣花称“文绣”。尚书中所记舜命禹作衣,载:“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 衣。” 2这就是有名的天子衮冕十二章服饰,就是将日、月、星辰、山、 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这十二种图案见图1

5、1作为 君王礼服的纹饰,并“衣画而裳绣”,古人上衣下裳,前六种图案画于上 衣,后六种图案绣于下裳。其图象有深厚的含义:日、月、星辰代表光辉; 山象征稳重,威振四海;龙代表神明应变;华虫(雉)代表文采昭著;宗 彝(宗庙祭器)取其宗孝;藻(水草)代表洁净;粉米(稻谷)代表养育; 黼(斧)表示果断;黻代表君臣相济。3 而且这种制度成了以后历代帝 王衮服的典范图案,世代相袭,直到清朝灭亡。这说明了刺绣记载着中国 的历史,与中国封建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其历史价值。图2-1经过几千年的沿袭演变,现代我国刺绣形成 有江苏的苏绣,广东的粤绣,四川的蜀绣,湖 南的湘绣,福建的闽绣,北京的京绣,山东的 鲁绣等

6、。其风格特点为:苏绣色彩文雅,绣画 精细;湘绣色彩鲜艳,绣艺灵活精巧,风格奔 放;蜀绣针法严谨,虚实得当;粤绣装饰趣味 较重,变体绣法多,这些刺绣到现代相对于以 前风格变了许多,而闽南的刺绣则更多地传承 了传统刺绣的特色,研究闽南刺绣对了解传统 工艺,弘扬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二、闽南刺绣的简介据福州三山志载:晋朝永嘉之乱,中原人到福建来的有八大姓, 他们立足于建安和晋安(今福州)。由于人口繁殖很快,晋安迁治到现在 的泉州,原来的晋安改为福州。又据河南光 州府志记载,在唐高宗总章年间668670 年),福建南部蛮族作乱,朝廷派光州固始人 陈政、陈元光父子带五十八姓的大军前来讨 伐。陈政病殁

7、于云霄任所,十八岁的陈元光就 代替他父亲带兵,结果把祸乱削平,并将五十 八姓军校眷属四百余户从河南迁来漳州落户, 上疏请求唐王朝设置了漳州,被后人尊为“开 漳圣王”。又据五代史记载,唐末光州固 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带头起义,攻下福建,图2-2建立了闽国。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开发地方、发展经济、推广文化、安抚流亡。4在中原动荡不安的年代里,福建成 了偏安一隅的好地方,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闽南的刺绣在其传承 过程中,保留的原味更浓,更传统。图 2-3、 2-4闽南刺绣多出于民间作坊,产品主要用于民俗用品,如神像的绣衣、 彩牌、凉伞、屏障、挂幅、桌裙(用于祭拜或供佛的桌子)等,还有用于 戏剧

8、服装、道具等方面。闽南刺绣为女红工艺,先前民间妇女无人不会。 生活用品,如被面、枕套、绣衣、靠垫、台毯等均为刺绣。它的一般制作 工艺是打稿、配色、掰线、针法见图2 1、2。先把布帛或绸缎绷 在木框上,根据需要刷上一层浆糊,放到太阳底下晒干,接着在上面用铅 笔或钢笔直接画出或拷贝出所要的图形,最后是应用各种针法,如齐针绣、 锁绣、钉线绣、连物绣、打籽绣5。刺绣时先从主体开始,主体往往位 于画面的中间位置,且是纯手工,陪衬形象位于四周见图23.41 “回”状格式布局,层层展开,满而不乱,形成较强的视觉效果。现当代 以来,民间服饰不仅已没有“凤冠霞披”的华丽景象,刺绣工艺也真的成 为“昨日黄花”,特

9、别是闽南地区, 五六十岁以下的妇女已较少有人 能从事刺绣,自不必谈工艺的精 与粗,年长的妇女能刺绣者也很 少有机会拿起绣花针。如何将这 种传统女红工艺继承下来,并溶 入现代生活,这不仅是令人深思 的问题,也是一个时新的话题。闽南刺绣在发展过程中,形 成了自己在材料、色彩、工艺等 方面的鲜明特色。其艺术风格特 点是:单面绣,绣工精细,色彩 浓烈,和谐明快,富丽堂皇,具 有浓烈的地方色彩。三、闽南刺绣的艺术特色钟茂兰:民间染织美术167页 从闽南刺绣的材料上看,除了连物绣中的实物外,其它一律用线组成,有丝、绒、棉线,应用各 种针法,在绸缎、布帛上凭着针的穿刺运动,构成 各种图案或文字,而我们都知道

10、“线”是中国画绘 画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中国画最基本的艺术语 汇。考工记中的画绩之事就是将“线”和“色” 作为中国画的一个基本特征提出来的。“绩”是涂颜色,“画”是勾线,绘画由线与色构成。唐代张彦图3-1图3-2远历代名画记谓:“无线者非画也” 6。闽南刺绣充分利用线的变化 来形成特色,线有长有短,如齐针绣用绣线规则排列形成块面;有直有曲, 如锁绣是由绣线环圈锁套而成,针针扣套,线线成环,落针于起针旁;打 籽绣是用线缠针绕圈形成颗粒状,绣一针成一籽。线在布上自由穿引,极 富律动感和生命节奏感。河南信阳光山春秋早期黄国 墓出土了 “窃曲纹”锁绣残片见图3 1,“广阳 王造佛绣像”见图3 2 都是

11、充分利用锁绣的线来 表现的。善于用线表现物象,这是中国造型艺术所特 有的表现方法,利用线的表现方法可以不同程度地表 示体量关系和空间关系。而闽南刺绣的用线方式正与 传统绘画及审美相吻合。钟茂兰:民间染织美术167页从闽南刺绣的色彩来看,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中取得统一是其特色。色 彩的明度,纯度,互补色的强对比,使得画面色彩热烈、跳跃。金聪线勾 出了造型,又使强烈的色彩之间得以协调,从而做到浓艳而不俗气,强烈而不怪异,使各组画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见图33整个画面用互 补色红与绿、黄与紫构成,金聪线既勾出了 造型又勾出了美感,还运用了色彩的纯度不 同丰富了画面,又以黄色主宰画面。整个画 面色彩热烈跳跃

12、、富丽堂皇,色彩极其华美。这种色彩观念来源于中国传统的五色观, “青,生也。象物生时之色也。七“赤,赫也。太阳之色也。”;“黄,晃也。晃晃日光之色也。”图3-3“白,启也。如冰启时之色也。”;“黑,晦也。如晦暝之色也。” 7色彩 关联了特殊的涵义,并具有自己的独特的解释,它与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 宗教观念、价值观念、宗法观念、伦理观念、道德观念交融互渗,内涵变 得更为丰富和稳定。这样传统的色彩观念作为一种富有特殊涵义的认知图 式影响了民间的审美创造。从而导致了刺绣的设色不是纯视觉的,而是主 观唯我的、理性的积极参与。闽南刺绣中的色彩在运用对比的同时也 遵循了色彩的协调统一,所谓“光有大红大绿

13、不算好,黄能托色少不了”,正是色彩协调统 一观念的表露见图3 4。不过,它所表 现出的统一性色彩,不同于油画或水彩画那种 以复色为主、层次微妙的调和,而通常是靠某种大块面的色彩来实现的单层次的调和。用图3-4金聪线对这些块面色彩进行分割,类似于中国工笔画中的勾线,又要讲究 线条的流畅和美感,追求强烈的色彩对比。另外民间画诀中“艳不俗、淡 相宜”;“色多不繁,色少不散”等都强调了色彩的调和。刺绣设色以色彩 的对比、丰富为主,但又以谐调为依托,是在谐调统一之上的对比。从而 使它的色彩风格丰富艳丽、节奏明快,同时又和谐统一、耐人寻味,奏响 了一曲响亮和谐的美妙旋律。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不是没有道理的,

14、没有 传统底蕴的根基,则作品也难以满足当代与未来的需要,越是民族性的艺 术,就越是具有世界性,这是文化多元性所决定的。从闽南刺绣的工艺来看,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伦理及政治的重 视,因此,人的个体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得不到充分发展,技术手艺与经史 子集的经典相比,也一直被摆在次要地位。于是,这便促使从事技艺的匠 人局限在一个狭小的领域里劳作,并通过劳作的过程,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和情感上的慰藉。因此,闽南刺绣的制作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和经验性的 程式化造型特点,造物环境被限制在小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条 件下,这就促进了造物思想追求对自然的摹仿,形成质朴的艺术风格,其 制作过程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15、这种随意性形成了纯真、自然、稚拙的品格, 而这种就是我们现代生活所缺少的。再者它在摹仿自然的同时,又注重唯 我为用的原则,把所塑造的对象都看作有感情的物加以塑造,与其说它是 单纯的摹仿自然,倒不如说它是以我为中心的致用创造。这种以我为用的 观点,不是以物为中心,而是重自我、重感情的造物观念,同时具有实用 功能的合理性和使用者的心理稳定性,作为民间工艺的闽南刺绣总带有中 国人的情感色彩并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模式。例如在纹饰造型上,刺 绣者更有别出心裁的创造,用多种禽兽的部分组合成理想化的龙、凤、麒 麟,这种创造极大程度上发挥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它注重自我的感悟, 注重人的创造本性,表现了中国

16、传统文化的特点,以自我为中心的经验性 的创造模式,同西方以物为中心的科学方法不同,还有闽南刺绣经常表现 祥瑞题材,表现人们对理想和愿望的追求,大部分内容都是求生、富贵、 吉祥、等,绣莲花、石榴表示求生,绣龙一一寓意风调雨顺,绣芙蓉 象征富贵。这种寓意象征符号性的表现方法是中国民间文化特有的产 物,是西方所没有的。虽然是一种表现方法,但它同时也是具有文化内涵, 一种执着于对善良、美好追求不懈的内涵。在工艺技术上自觉不自觉地注 重人与物的感情沟通,从而在作品中显示出很浓的人情味。四、闽南刺绣的继承和发展在现代文明迅速发展席卷全球的今天,每时每刻都不知道有多少传统 的土生土长的艺术品在消失。一种落后

17、的传统的民间艺术品的消失,谁也 不会注意,谁也不会感到惋惜,但当成批的这样的艺术品都在消失时人们 有没有想到过,这是不是一种艺术的生态在遭到破坏?也就是说,以人为 中心的观念正使得生物圈的生物在急剧地减少,这种消失是一种永久的消 失,不像使用电脑时弄错了,还可以按个回车键倒退回去。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像闽南刺绣 这种传统的手艺不再是社会物质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当今时代,闽南地 区的经济、文化、艺术对外开放的程度相对于内地更深,观念相对于以前 有了惊人的改变,凡事讲究速度,快餐式的生活容易让人们接受,生活中 的东西尽量用购买的方式得到,一些过去不受重视的生活用品被当

18、作“民 俗文物”开始进入博物馆的藏品序列,或是经过某种程序而成为“遗产” 的一种,一些过去曾经被视作常识的闽南刺绣传统手工艺,如今亦正在或 已经成为专门研究的学问。由这一渐进发展的过程看来,似乎闽南刺绣传 统手工艺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同时其文化地位也在逐渐得到确立。但 在此现象背后隐藏着的,则是闽南刺绣传统手工艺处于濒危状态的现实。 然而现代化的进程是无法抵抗的,闽南刺绣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也不可能恢 复到旧时的形态。丹纳说:“每一门艺术都有它在艺术上达到了完满发展 的繁荣期,前此有一个准备期,后此有一个衰落期。因为艺术作品全部都 是精神产品,像自然界产品那样,不可能一步就达到完美,而是要经过开

19、 始、进展、完成和终结,要经过抽苗、开花和枯谢” 9刺绣也必然如此。 传统闽南刺绣具有其精巧性和随创性,为其它制作方式所不可代替。它驾 御其历代相传的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熟练的技艺,可以制作出具有特色的精 致的作品。文化历史学家斯宾格勒说过:“人类的文化艺术历史就像一棵 生命之树,熟透的果实掉下、腐烂、回归,在其沃土上又长出新的果实 它没有进化,只有永不重复的变化。” 10但了解先进的科学技术,新的 刺绣材料性能,新的刺绣技术特点,将为刺绣的工艺的发展改变物质基础, 带来新的启迪,创造了新的条件。五、时代的语言马克思说:“艺术是时代精神的花朵。” 11有人说:“美术乃时代 之眼,它那跳动的脉搏与时

20、代是一致的。”所以,世上没有与时代无关联 的艺术,也没有在空间游离的艺术。艺术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不同时代产 生不同的艺术。因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物,任何艺术都离不开它 的时代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打上各自的时代烙印。潘天寿在画论 中说:“艺术品应该健康、进步、符合时代潮流。” 12因此,时代是艺术 的“永恒主题”,要与时代合拍,跟上时代节奏,就必须创新。否则,任 何艺术都将是短命的。刺绣也必然如此,如何使刺绣符合时代的要求是传 统刺绣存在及发展的可能与必然,我们的时代在飞速变化,现代已进入信 息社会,信息已成为社会宝贵的资源。在刺绣文化领域中,所谓“新潮” “时髦”、“流行色”等,正

21、是时代变化的同义词。例如,现代电脑的应用, 电脑为现代生产和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它将图文转化成数据来表现, 通过数据的运算组合来重构设计图形的繁多效果,更为我们改进刺绣技 术,辅助人力思维进行设计开发带来无可估量的活力。因此,要手工、电 脑、机器、互为运用。现代刺绣工艺必须要加强对信息的掌握,重视人们 在生活发展中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审美要求,关注国内的刺绣的产销动态, 重视国际的竞争趋向。使我们的艺术设计和生产实践有预见性,有目的性。 将刺绣中的图案构成、色彩处理、纹样内涵及工艺制作作为现代闽南刺绣 工艺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拓宽刺绣设计者的视野,培养多元的设计观念, 大力提高艺术修养,刺绣设计者

22、还要具备审美的眼睛,才能发现并创造美 的刺绣品和美的事物从传统文化中,从民间民俗中,从姐妹艺术中,多方 面吸取营养,以创造符合现代的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的刺绣艺术,为提 高和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促进世界工艺文化的发展,做出新 的贡献。结语现阶段的抢救和保护,是为了将来的发扬光大,而未来手艺的复兴, 将是文化意义上的复兴,闽南刺绣传统手工艺虽然不再是人们物质生活所 必需,但却一定是人们精神生活中所无可取代的一个部分。时下提倡“留 住手艺”当然可以将手艺看作“文物”或“遗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剥 夺了它的生命,而失去生命的手艺必将失去其文化的意义。所以如何有效 地“留住手艺”,就成为亟待

23、解决的重要课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致谢语:在论文写作中许多的老师给我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使我的论文能够顺 利的完成。在此特向我的指导老师王新伦副教授,杨广敏教授,以及给予 我支持和帮助的老师同学表示感谢!另外要感谢我的父母!参考文献1转引自常沙娜,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印染织绣篇M,9页,石家庄:河北美术 出版社,1998.92杨萍,尚书M11页,吉林人民出版社发行,1996.53钟茂兰:民间染织美术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14陈建才:八闽掌故大全M民俗篇,254页,福建教育出版社发行,1994.16转引自彭修银:中国绘画艺术论M14页,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1.127刘熙释名卷四M。8唐

24、加路 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M201页,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39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M,5页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79.1110转引自丁方:关于图象时代的手工性创作J,美术观察,101期,中国艺术研究院 主办11转引自王富生:笔墨形式时代J,美术大观,1期15页,200212同上13曹小鸥张晶:民间美术欣赏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514陈秋平:福建民间美术M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993.815民族艺术J。2002,(2): 162-16注释:齐针绣:其针是平行,绣线排列整齐均匀,不露地、不重叠,起落针均在花样的边 沿,它包括直平针、横平针、斜平针以及排套针。锁

25、绣:由绣线环圈锁套而成,即针针扣套,线线成环,落环在起针旁,因绣纹效果, 如锁链结构而得名,始于商代直至汉代。钉线绣:将较粗的单线、双线或用线盘结成花纹块面固定在面料上,以突出轮廓, 显示高花的一种针法。连物绣:将珠、贝壳、钱币等物与绣缀于一起,相互产生反差与映衬。打籽绣:用绣线缠针绕圈形成粒状的方法,绣一针成一籽。开题报告作者:颜春蓉院校:集美大学艺术教育学院美术0012指导老师:王新伦副教授 写作时间:2004年4月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它具有其特殊的精巧性和实用性,为其 它制作方式所不及。在这领域,继承其历代相传的宝贵经验和高超的技艺, 可以制作出具有特色的精美作品。作为一种古老的民

26、间艺术,闽南刺绣在 其上千年的传承过程中,曾凝聚了大量的宗教、历史、文化、和艺术因子 具有其历史价值。闽南刺绣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在材料、色彩、工 艺等方面的鲜明特色。其艺术风格特点是:单面绣,绣工精细,色彩浓烈, 和谐明快,富丽堂皇,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科技能以不断推翻陈说和标 新立异而高歌猛进,艺术却不能丢掉自己立足于其间的历史和传统,它总 是在反复的“寻根”,试图回到存在的本原去发现生命和生活的意义。每个国家与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艺术传统。从理论上讲要形成这个国 家或民族不同时代新的艺术风格,总是需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当这种营 养滋润的艺术与时代的需求发生共鸣,同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27、又能够 承载这种需求,一种新的艺术形态就会产生,如果这种形态经得起历史的 检验,同样也会成为未来的传统。中国是一个崇尚传统的国家,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传统工艺,是进行创造的 前提。没有传统底蕴的根基,则作品也难以满足当代与未来的需要,越是 民族性的艺术,就越是具有世界性,这是文化多元性所决定的。闽南刺绣, 是刺绣艺术中的奇花,它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对它进行研究的 成果还不多见,本文希望对其艺术特色进行探讨,以引起世人的重视。开题报告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我是集美大学艺术教育学院美术系00国画班的学生, 我的名字叫颜春蓉,这大学四年里,我从各位老师那里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在此, 我表示深深的感

28、谢!另外,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王新伦副教授和杨广敏教授的 悉心指导,使我的毕业论文得以完成。现在我来阐述一下写这篇毕业论文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一一谈闽南刺绣的艺术 特色的原因,价值,观点和突破点。1、定毕业论文内容取向之前,我在图书馆的珍本室翻到一本中国现代美术 全集印染织绣篇,不禁讶异于它的美,其实我早在大一下学期上基础图案设计 课程时,就从里面提取一些元素,如色彩,构图运用到基础图案设计上,取得了很 不错的效果。后来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同安南雅工艺美术公司,参观了闽南 刺绣的制作过程,无论从技艺,图案,还是做工上,都令我叹为观止。以上两点让 我对闽南刺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以闽南的刺

29、绣为突破点确立了论文的题目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一一谈闽南刺绣的艺术特色。2、作为一名美术系的学生,我所选的专业是国画,因此,我从线条、色彩、 工艺这三个方面来阐述闽南刺绣的艺术特色。刺绣与中国画也有着很大的联系,因 此,写闽南刺绣的艺术特色对我专业的进一步深造有很大的帮助。由此,我定了论 文的框架:第一部分写刺绣的简要渊源。第二部分写闽南刺绣的简介。第三部分写 它的艺术特色。第四部分写它的继承和发展。第五部分写时代的语言。3、在写作期间,我去调查了闽南刺绣,了解到闽南刺绣为女红工艺,先前妇 女无人不会。现当代以来,闽南地区的刺绣工艺已成了 “昨日黄花”五六十岁以下 的妇女已较少有人能从事刺绣,自不必谈工艺的粗与细,年长的妇女能刺绣者也很 少有机会拿起绣花针。本文希望对其艺术特色进行探讨,以引起世人的重视。4、科技能以不断推翻陈说和标新立异而高歌猛进,艺术却不能丢掉自己立足 于其间的历史和传统,它总是在反复的“寻根”试图回到存在的本原去发现生命和 生活的意义。传统的工艺美术是一个地方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 中,保持民族的传统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的根本。5、从闽南刺绣中汲取营养的同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因为艺术是一种特殊 的精神产物,任何艺术都离不开它的时代性。现代电脑的运用,电脑为现代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