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第12章总复习题.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1006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1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心理学第12章总复习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理心理学第12章总复习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生理心理学第12章总复习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生理心理学第12章总复习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生理心理学第12章总复习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心理学第12章总复习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心理学第12章总复习题.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2章生理心理学总复习 13615697078(严)心理门诊:周五下午/周六下午,2012.06.29,第12章 生理心理学总复习,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突触:受体:朝向反应:联想式学习:感觉性失语症:非联想式学习:命名性失语症:,第12章 生理心理学总复习,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突触:它是指一个神经元的突起和另一个神经元或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发生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这些接触点就是突触。2.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和选择性地与某些物质发主特异性受体结合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3.朝向反应:由新异性强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的突然

2、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通过眼、耳的感知过程探究新异刺激的性质及其对机体的意义。,第12章 生理心理学总复习,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4.联想式学习: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所引起的脑内两个以上的中枢兴奋之间,形成的联结而实现的学习过程。主要类型:尝试与错误学习、经典条件反射、操作式条件反射5.感觉性失语症:病人语言产出功能基本正常,但语言理解功能受损。表现为听不懂别人的口头言语,称为听觉性失语症,是维尔尼克区受损所致;看不懂书面语言称为视觉失语症(或失读症),是顶叶皮层的顶下小叶和角回受损所致。,第12章 生理心理学总复习,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6.

3、非联想式学习:个体的行为变化仅由单一模式的刺激重复呈现而引起,与之相应在脑内引起单一感受系统的兴奋变化。主要类型:习惯化、敏感化7.命名性失语症:可以正常理解语言,并能产出有意义的语言;但往往不能正确叫出物体的名称,只能用语言描述该物体的属性或功能。,第12章 生理心理学总复习,1.简述失语症的概念、特点及脑结构基础;答:1.定义:失语症是一类由于脑局部损伤而出现的语言理解和产出障碍。2.特点:这类病人意识清晰、智能正常,与语言有关的外周感觉和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无恙。3.脑基础:失语症不同于智能障碍、意识障碍和外周神经系统的感觉或运动障碍。它是语言中枢局部损伤所造成的一类疾病。,第12章 生理

4、心理学总复习,2.请简述情绪的经典理论及对应的生物学机制;詹姆士植物性神经系统(生物学机制)丘脑学说丘脑(生物学机制)动力定型学说大脑皮层(生物学机制)激活学说脑干网状结构(生物学机制)边缘系统学说边缘系统(生物学机制)应激学说神经体液调节(生物学机制),第12章 生理心理学总复习,3.简述记忆痕迹理论;该理论认为短时记忆是脑内神经元回路中,电活动的自我兴奋作用所造成的反响振荡;这种反响振荡可能很快消退,也可能因外条件促成脑内逐渐发生着化学的或结构的变化,从而使短时记忆发展为长时记忆。该理论是解释记忆机制的主要传统理论。,第12章 生理心理学总复习,4.简述记忆边缘系统帕帕兹环路;帕帕兹环是人

5、类记忆系统中较为重要的环路,其路径为:海马穹窿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在这条环路中,海马结构是中心环节。,第12章 生理心理学总复习,5.简述大脑皮层的功能: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颞叶:听觉功能为主。枕叶:视觉功能为主。顶叶: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躯体的运动功能为主。,第12章 生理心理学总复习,6.简述柯萨可夫氏遗忘症的特点;柯萨可夫氏遗忘症:遗忘综合症(遗忘+虚构)(1)严重的逐渐遗忘,即顺行性遗忘,学习和记忆新资料的能力严重受损(2)对往事的回忆不良,即有一定程度的逆行性遗忘(3)由于不能回忆和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很难应付不熟悉的新处境,病人的交往变得无效

6、,生活变得贫乏(4)为了掩饰记忆缺陷,常出现明显的虚构现象,第12章 生理心理学总复习,7.简述电抽搐为什么会干扰短时记忆?这是由于短时记忆是神经元反响回路中的电活动。在强烈电抽搐作用以后,这种反响受到阻断或消失,打断了反响回路引起生化改变的过程。反响回路1小时以上的连续振荡引起回路的化学变化,形成稳定的长时记忆痕迹,就不再受电休克的影响。,第12章 生理心理学总复习,请论述运动性失语症、感觉性失语症及传导性失语症的区别答:运动性失语症、感觉性失语症及传导性失语症是最常见的三种失语症,其主要区别为:感觉性失语症:病人语言产出功能基本正常,但语言理解功能受损。表现为听不懂别人的口头言语,称为听觉

7、性失语症,是维尔尼克区受损所致;看不懂书面语言称为视觉失语症(或失读症),是顶叶皮层的顶下小叶和角回受损所致。,第12章 生理心理学总复习,运动性失语症:病人语言理解功能基本正常,但语言产出功能受损。除书写困难称为的失写症(Agraphia)是左额中回受损伤所引起外,其他类型语言产出障碍均被看成是Braca区受损伤所致。这类病人说话很慢,似乎像初用外语讲话的人,边说边寻找单词,句子结构错乱或用词不当,常常用一些零散的名词作为主题词,缺乏谓语的正常表达方式。传导性失语症(Conductiveaphasia):病人既能听懂别人的话,又能正常讲话和叫出物体的名称;但却不能重复别人的话,也不能按着别人

8、的命令作出相应反应。这类传导性失语症被认为是布洛卡区和维尔尼克区间的联络纤维弓形束受损所致,是语言理解与语言产出功能之间联系的障碍。,第12章 生理心理学总复习,请论述用正常人类被试,如何证明的言语思维和大脑两半球功能一侧化答:1.韦达实验:韦达实验考查人脑对言语运动功能的不对称性;由于采用单侧颈动脉注射麻醉药的方法,已多年不再应用。2.双耳分听试验:考查言语听觉功能的两半球不对称性。通过立体声耳机将成对的声音刺激(但内容不同)送至双耳,这样连续给予声音刺激,每次同时到达两侧半球的声音刺激内容不同。最后请被试说出听到的声音内容。结果表明,言语性刺激的听觉能力以左侧半球(右耳)为优势的人居多,右

9、侧半球(左耳)对音乐性刺激的分辨能力为优势者居多;,第12章 生理心理学总复习,3.速示试验:对语言视觉功能中两半球不对称性的实验研究多采用速示试验,将文字材料或非文字的简单图形材料在速示器中连续呈现。被试注视速示器的屏幕,每次快速呈现的材料由于时间极短,不超过200毫秒,来不及眼动和形成双眼视野的变换。所以,速示器试验保证每个半边视野的刺激沿视觉通路投射至对侧半球皮层中。根据反应时和错误率判定被试哪侧半球为优势。结果表明,对文字性材料大多数人以左半球为优势,而对非语言文字的图形材料以右侧半球为优势。,第12章 生理心理学总复习,4.韦达试验、双耳分听试验和速示试验在正常人的研究中均发现人脑言语功能中两半球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是出生以后逐渐获得的。言语听觉的优势半球化约在6岁时形成,言语运动的优势半球化约在10岁时形成。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差异是不显著的,一般说优势半球比非优势半球的功能仅强10左右。,生理心理学到此结束!,祝同学们考试顺利,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暑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