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学资料汇编借助语段说虚词.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1035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教学资料汇编借助语段说虚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高三语文教学资料汇编借助语段说虚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高三语文教学资料汇编借助语段说虚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高三语文教学资料汇编借助语段说虚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高三语文教学资料汇编借助语段说虚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教学资料汇编借助语段说虚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教学资料汇编借助语段说虚词.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虚词,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

2、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三者天下之高行,1、指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2、主语后面,常与“也”一起使用,引出判断或解释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定语后置的标志(者在后置定语之后)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4、假设句中,相当于“如果,的话”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者:

3、助词,者:助词,5、用在数词后面(翻译时,往往在数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或异二者之为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6、用在形容词的后面,译为“的样子”言之,貌若甚戚者7、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表停顿,补足音节 今者出,未辞也8、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者:助词,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臣东周之鄙人也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1、助词,句末语气表示判断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表示陈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表示疑问、反诘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表示婉商 失其所与,不知;

4、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表示感叹、肯定 呜呼!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助词,句中语气表示停顿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3、固定搭配之谓也,其之谓也:说的就是吧,大概说的吧 其李将军之谓也,也,而,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臣)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而,1、连词表示并列 蟹六跪而二螯表示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示承接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表示转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难表示修饰 则群聚而笑之表示假设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表示因果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表示目的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某所,而母立于

5、兹3、副词,“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4、固定搭配 而已 而后 而况 既而,有人对燕王毁谤苏秦说:“苏秦是天下最不讲信义的人。大王以万乘之尊却非常谦恭地对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但这是向天下人显示了自己与小人为伍啊。”苏秦从齐国归来,燕王竟然不给他预备住处。苏秦对燕王说:“我本是东周的一个平庸之辈,当初见大王时没有半点儿功劳,但大王到郊外去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地位显赫。现在我替您出使齐国,取得了收复十座城邑的利益,挽救了危亡之中的燕国,可是您却不再信任我,一定是有人说我不守信义,在大王面前中伤我。其实,我不守信义,那倒是您的福气。假使我像尾生那样讲信用,像伯夷那样廉洁,像曾参那要孝顺,具有这三种

6、天下公认的高尚操行,然后为大王效命,是不是可以呢?”燕王说:“当然可以。”苏秦说:“如果真是这样,我也就不会来为大王服务了。”,短 文 二,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

7、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亦不自异,亦不下人异:不同-奇特、与众不同;自异:自命清高,自傲下:作动词,居于下;下人:即自卑自平乡尉免归乡里 免职布衣环堵之中 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还次蒲州驿 临时驻扎、住宿使务有不决者 出使 定语后置

8、(决:决断)意颇病之 担心 忧虑其事积时凝滞者 那些长时间解决不了的事情此有好客乎 门客具以实对 良乃入,具告沛公,2、疑问副词(1)句首或动词前,表反问。怎么 为什么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 徐公何能及君也(2)形容词前,表程度深,多么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1、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为什么,什么原因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动词、介词的宾语,哪里,什么 大王来何操(3)作定语。什么,哪一个 其间旦暮闻何物,3、复言虚词 何如,奈何:怎么样,怎么办 轻重固何如哉 何以:凭什么 拿什么 何乃:何况 无何:不久,没多久。,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

9、郎?,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为什么,什么原因疑问副词。句首或动词前,表反问。为什么,怎么,何,意义相同,用法不同,以(因为)与(和、同、跟)介词 连词,1.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2.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辨析:“因为”(介词、连词),以,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后跟名词、代词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后跟主谓结构,连接句子,试一试,1.以修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2.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3.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4.不赂者以赂者丧 5.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6.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与,蜩与学鸠笑之。况吾与子渔樵于

10、江渚之上。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用作连词。相当于“和”、“跟”、“同”。(连接并列词语,两个词语可互换,作相同成分),君安与项伯有故?相如闻,不肯与会。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介词。译“和”“跟”等(前后两个词语 不能互换,一方向对另一方)。,高考真题(2014年山东卷),A.不与市中儿嬉敖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1、介词(1)表示工具或方法,用、拿 愿以十五城请易 表示凭借,凭借、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2)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把 申之以孝悌之义 秦亦不以城予赵(3)表示依据,按照 斧斤以时入山林(4)表示时间处所,在、从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1、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史记(5)表示原因,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2、连词(1)用法相当于“而”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2)表示目的和结果 来、用来/以致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3)表示因果 因为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3、助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范围4、固定结构 是以、无以、有以、足以,以,试一试 1.具以实对 2.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3.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2.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1.连词。相当于“和”、“跟”、

12、“同”。2.介词。译“和”“跟”“及”“替”等3.动词。译为“给予”、“结交”、“亲附”、“参与”如:4.语气助词。通常写作“欤”5.“孰与”连用,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可译为“与相比,谁更”。吾孰与徐公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与,试一试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2.则与一生彘肩3.微斯人,予谁与归?,1、助词(1)相当于“的”三五之夜(2)主语谓语之间,取独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凑足音节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填然鼓之(6)所字结构前,无义 流俗之所轻也2、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

13、 他(她、它)先妣抚之甚厚(2)第一人称代词我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3)指示代词 这、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3、动词 到去 吾欲之南海 子将安之?,之,1、介词(1)表示工具或方法,用、拿 愿以十五城请易 表示凭借,凭借、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2)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把 申之以孝悌之义 秦亦不以城予赵(3)表示依据,按照 斧斤以时入山林(4)表示时间处所,在、从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史记(5)表示原因,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2、连词(1)用法相当于“而”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2)表示目的和结果 来、用

14、来/以致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3)表示因果 因为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3、助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范围4、固定结构 是以、无以、有以、足以,以,以实词1、动词(1)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2)认为、以为 皆以美于徐公2、名词原因、缘由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则天甚异之A布衣环堵之中B时人莫之知也C嘉贞随机应之D意颇病之解析:例句和B项的“之”作代词,译为“他(张嘉贞)”,其他三句中的“之”都是代词,但意义不一样。A项表示范围界限,常与方位名词连用;C项指代张循宪;D项译为“它”,指代张循宪心中未

15、处理的事情。答案:B,1、助词(1)相当于“的”三五之夜(2)主语谓语之间,取独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凑足音节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填然鼓之(6)所字结构前,无义 流俗之所轻也2、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它)先妣抚之甚厚(2)第一人称代词我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3)指示代词 这、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3、动词 到去,之,张嘉贞潦倒失意而胸怀大志,既不自认为与众不同,也不自卑于人,从平乡尉任上免官归乡,身为平民住在四围土墙的屋子中,冷清但是怡然自得。当时人们并没有谁了解他。张循宪凭御史身份出

16、巡,回来时住在蒲州驿站。循宪将要回复命令,出使的事情还有没有解决的,内心对此很是忧虑。张嘉贞就问驿站的小吏:“这里有好的门客吗?”小吏把张嘉贞告诉了他。张循宪叫来张嘉贞和他相见,拿那些经过长时间没有解决的事情询问,张嘉贞随着情况灵活应答,没有什幺事情不通达。等到让张嘉贞写奏章,(那文辞条理)更是(好得)出乎意料。他日,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他全按实情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位让给嘉贞。则天皇帝说:“你能举荐贤能,是好事啊,我难道没有一个官位自己进用贤人吗?/我怎能没有一个能亲自向我举荐贤人的官员呢?”于是在内殿召见嘉贞,隔着帘子与他谈话,嘉贞容貌高大英俊,神采出众,武则天认为他与众不同。,

17、短文三,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

18、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1、助词(1)句末语气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2)句中语气,停顿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3)词尾 的样子 盘盘焉,囷囷焉2、代词(1)人称代词,相当于“之”犹且从师而问焉(2)疑问代词 哪里、怎么 焉用亡郑以陪邻?3、兼词 于之 于

19、此 于彼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业,焉,孟子谒见齐宣王,说:“我们所说的故国,不是说国中要有高大的树木的意思,而是说要有世代(与国家体戚与共)的臣子的意思。现在大王没有亲信的臣子了。过去提拔任用的人,现在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宣王说:“我用什么方法才能识别哪些人没有才干然后罢免他们呢?”孟子说:“国君任用人才,如果(还没分清忠佞贤愚就)迫不得已选用新人,就会出现本该地位低的却超过地位高的,本该疏远的却超过关系近的,(对此)能不慎重吗?左右侍臣都说好,不行;大夫们都说好,也不行;全国的人都说好,这才去考察他,见他确实是好,这才任用他。左右侍臣都说不行,不要听信;大夫们都说不行,

20、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不行,这才考察他,见他确实不行,这才罢免他。左右侍臣都说可杀。不要听信;大夫们都说可杀,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可杀,这才考察他,见他确实可杀,这才杀掉他。所以说,是全国的人杀掉他的。像这样,才可以算是百姓的父母。”,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21、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语段四,江邻几与公(欧阳修)契分不疏,晚著杂志,诋公尤力。梅圣俞以为言,公终不问。邻几死,公往吊,哭之恸,且告其子曰:“先公埋石,修当任其责矣。”故公叙邻几无一字贬之。前辈云:“非特见公能容,又使天下后世读公之文,知公与邻几始终如一,且将不信其所诋矣。”能改斋漫录,江邻几与公(欧阳修)契分不疏,晚著杂志,诋公尤力。梅圣俞以为言,公终不问。邻几死,公往吊,哭之恸,且告其子曰:“先公埋石,修当任其责矣。”故公叙邻几无一字贬之。前辈云:“非特见公能容,又使天下后世读公之

22、文,知公与邻几始终如一,且将不信其所诋矣。”能改斋漫录,江邻几与公(欧阳修)契分不疏,晚著杂志,诋公尤力。梅圣俞以为言,公终不问。邻几死,公往吊,哭之恸,且告其子曰:“先公埋石,修当任其责矣。”故公叙邻几无一字贬之。前辈云:“非特见公能容,又使天下后世读公之文,知公与邻几始终如一,且将不信其所诋矣。”能改斋漫录,江邻几与公(欧阳修)契分不疏,晚著杂志,诋公尤力。梅圣俞以为言,公终不问。邻几死,公往吊,哭之恸,且告其子曰:“先公埋石,修当任其责矣。”故公叙邻几无一字贬之。前辈云:“非特见公能容,又使天下后世读公之文,知公与邻几始终如一,且将不信其所诋矣。”能改斋漫录,江邻几与公(欧阳修)契分不疏

23、,晚著杂志,诋公尤力。梅圣俞以为言,公终不问。邻几死,公往吊,哭之恸,且告其子曰:“先公埋石,修当任其责矣。”故公叙邻几无一字贬之。前辈云:“非特见公能容,又使天下后世读公之文,知公与邻几始终如一,且将不信其所诋矣。”能改斋漫录,特以为智穷罪极 特:只,不过 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非特见公能容,又使天下后世读公之文 特:仅,1、连词(1)表并列 又/又 一面/一面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不义而富且贵(2)表递进 而且并且 况且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3)表让步 尚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2、副词(1)暂且 姑且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2)将要 将近 若属皆且为所虏

24、 年且九十3、固定搭配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再说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且如:就像,且,江邻几和欧阳修情分不疏远,晚年写作记录零碎轶闻,极力诋毁欧阳修。梅尧臣把这件事告诉欧阳修,欧阳修始终没有去询问。江邻几去世,欧阳修前往吊唁,哭得非常伤心,并且告诉江邻几的儿子说:“为你的父亲树碑,我应当承担撰写碑文的责任。”所以欧阳修在碑文中记述江邻几,没有一个字贬低他。年长的人说:“这不仅仅看出欧阳修能宽容人,又让天下后代的人读欧阳修的文章,就知道欧阳修与江邻几的情谊始终如一,而且必定不会相信江邻几曾经诋毁过欧阳修这件事。”,片段五,先生姓朱,名筠,字竹君,是顺天府大兴人。九岁时到

25、都城学习,十三岁通晓五经,以善写文章著名。先生年轻的时候英俊奇异,秉性超过一般人,他与弟弟文正公朱珪,都因为善写文章著名,被钜公大加欣赏。等到父亲去世,回家奔丧,服丧期满不肯做官,想着到名山大川游览。适逢他的弟弟去觐见皇帝,皇上询问先生的情况,才不敢故意称病,对他的弟弟说:“你败了我的雅兴呀。”,2011年高考浙江卷文言文阅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第一”、“府第”、“门第”、“等第”、“及第”及第“状元及第”“考取”、“考中”组词法确定实词意义 结构法判定:动宾结构,第只能是动词“考取”,文瓘以疑请,绩曰:“子无为嫌。,1、根据前文“以疑请”,绩回答“无为嫌”,“嫌”就是“疑”,试卷把

26、“嫌”解释为“疑忌”是对的。汉语中的同义词或近义词特别多。词中两字可以互相释义,训诂学称之为“互训”。如,“追逐”,说文解字:“追,逐也。”“逐,追也。”类似还有很多,略举几例:“珍,宝也。”“宝,珍也。”“玩,弄也。”“弄,玩也。”“召,呼也。”“呼,召也。”“呻,吟也。”“吟,呻也。”“奉,承也。”“承,奉也。”“帅,将也。”“将,帅也。”“杀,戮也。”“戮,杀也。”“更,改也。”“改,更也。”,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俾众周知,俾有所悟“监”,通“鉴”,“引以为鉴”的“鉴”为“教训”之意 通过成语也能确定(检验)文言实词的意义,时以执

27、法平恕方戴胄。,是张文瓘“仿效”戴胄吗?张文瓘因为仿效戴胄,所以执法公平讲恕道。?原句是表达人们对张文瓘的评价和称赞,人们把他比作戴胄。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也是确定文言实词含义,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寖虚。“冘豫不决”就是“犹豫不决”。“寖”就是“浸”的异体字,是“逐渐”的意思 少量的异体字,借助具体语言环境去判定。,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虚 词,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绩入朝,文瓘

28、与属僚二人皆饯,绩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请,绩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绩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寖虚。文瓘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

29、不察。”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改黄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或曰:“已议。”即皆报可。,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公之逮所由使也,(1)及其所之既倦(兰亭集序)(2014山东)(2)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2013安徽)(3)数十年,竟为秦所灭(2008北京)(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008安徽)(5)强秦之所以不敢

30、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2008天津)(6)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2007重庆),十 年 高 考 真 题,1、助词(1)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夜则以兵围所寓舍(2)“为+所”,表示被动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3)“所以”“的原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用来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副词,“大约”父去里所,复还,所,强化练习请指出下列虚词“所”的意义和用法。1、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兰亭集序)2、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4、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5

3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7、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9、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1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因极推引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1)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2008湖南、北京,2013山东)(2)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2005江西,2007福建,2009四川,副词,)(3)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2009北京,)(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2004北京,2

32、006广东、辽宁)(5)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2004全国,副词,),十 年 高 考 真 题,课文中其余的“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鸿门宴)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壁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一、介词。1、表依据,译为“凭借,依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2、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3、表条件,译为“趁着,趁机”因击沛公于坐。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4、表方式,译为“经过,通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二、副

33、词。译为“于是、便”。相如因持壁却立,因,三、名词。译为“原因”“机会”等 于今无会因四、用作动词。译为“沿袭”“跟着”等 蒙故业,因遗策。,1、副词(1)表示揣测语气(或许,大概,恐怕)其皆出于此乎(2)表示祈使语气(还是,一定)吾其还也(3)表示反问语气(难道,怎么)奔车朽索,其可忽乎(4)表示期望、命令语气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连词(1)连接两个或以上的疑问句,表示选择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助词 音节助词 路曼曼其修远兮4、代词 他、他的、我(自己)、这、那、其中的,其,强化训练,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2、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

34、马也。4、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5、秦王恐其破壁。6、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7、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8、失其所与,不知。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迁移训练,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注:俑,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注释】安:乐意。梃(t

35、ing):木棒。庖(pao):厨房。厩(jiu):马栏。且人恶(wu)之:按现在的词序,应是“人且恶之”。且,尚且。恶(wu):疑问副词,何,怎么。俑(yong):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在用土偶、木偶陪葬之前,经历了一个用草人陪葬的阶段。草人只是略略像人形,而土偶、木偶却做得非常像活人。所以孔子深恶痛绝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始作俑者”就是指这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后来这句话成为成语,指首开恶例的人。象:同“像”。,恶,读音:e4 1、奸邪小人 则思正身以黜恶谏 2、不好的,险恶的 今君与,廉颇宣恶言廉颇同列 3、中伤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指读音:wu4 1、厌恶,不喜欢 夫人情

36、莫不贪生恶死 报 2、嫉妒 表(刘表)恶其(刘备)能而不能 用也赤(嫉妒)读音:wu1 1、怎么,哪里 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2、什么 彼且恶乎待哉!逍,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mao4)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注释】廋(sou1):藏匿。,1 选自孟子离娄上。题目是编者加的。眸(mu)子不掩其恶,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眸子,瞳子,指眼睛。2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观察一个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存,省察,观察。3胸中正,则眸子焉心中正直,则眼睛就清澈明亮。,明。4(mo)眼睛昏花不明。5人焉廋(su

37、)哉这人内心的好坏又怎么隐藏得了呢?,藏匿,隐藏。观察一个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办法了。眼睛掩藏不了他(内心)的邪恶。心胸正直,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整,眼睛就浊暗。,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者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

38、父母官呢(做老百姓的父母官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如之何,(1).怎么;为什么。(2).怎么样;怎么办。,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注:俑,古代陪葬用的土

39、偶、木偶。1)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2)君为我呼入,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者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做老百姓的父母官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

40、!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高考真题请指出下列虚词“为”的意义和用法。(1)吾羞,不忍为之下(廉颇蔺相如列传)(2014四川)(2)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2012山东、上海,2013天津)(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2012四川)(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2010天津)(5)秦王为赵王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2006广东,2012安徽)(6)为君翻坐琵琶行(琵琶行)(2008上海,)(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2009上海)(8)君为我呼入(鸿门宴)(2009浙江,2007福建,)(9)奚以之九万

41、里而南为(逍遥游)(2009江西),(10)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2007四川)(1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人墓碑记)(2005/2006天津)(1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六国论)(2005福建,2006重庆)(1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005辽宁)(1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2005(15)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氏将伐颛臾)(2005江苏)(16)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报任安书)(2005)(17)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2005 辽宁,“为”为表被动;),一、助词,用于句尾,表示反诘、疑问,多与“何”相配合使用。如今人方

42、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二、介词(wei4/wei2)1、表动作、行为的替代。“替”“给”(wei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2、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向”“对”(wei4)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3、表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为了”(wei4)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4、表示被动关系,常与“所”连用。(wei2)若属皆且为所虏。三、动词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写作,创作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凝结,化为,为,强化训练,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2、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3、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43、(鸿门宴)4、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6、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10、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11、公为我献之(鸿门宴)12、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1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14、何辞为(鸿门宴)15、化而为鸟,其名为鲲16、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1、副词(1)表示揣测语气(或许,大概,恐怕)其皆出于此乎(2)表示祈使语气(还是,一定)吾其还也(3)表示反问语气(难道,怎么)奔车朽索,其可忽乎(4)表示期望、命令语气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

44、连词(1)连接两个或以上的疑问句,表示选择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表示假设关系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浸)之滫(臭水),君子不近,小人不服(佩戴)3、助词 音节助词 路曼曼其修远兮4、代词 他、他的、我(自己)、这、那、其中的,其,乃,1、副词(1)表转折,竟然,却 乃不知有汉(2)表承接,于是,就,便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3)表条件,才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献璧(4)表限制范围、数量、程度,仅仅,只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5)表判断,是,就是,为 若事不举,此乃天也2、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 家祭无忘告乃翁3、复音虚词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吧”无乃 尔是过与,高

45、 考 真 题,(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廉颇蔺相如列传)(2014安徽)(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2008浙江,2013 安徽、山东、湖南)(3)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廉颇蔺相如列传)(2013天津)(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2007四川,2011)(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2010四川)(6)良乃入,具告以事(鸿门宴)(2009江西)(7)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报任安书)(2009四川),乎,1、助词 A、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 呢 吗 儿寒乎?欲食乎(2)表推测 吧 其皆出于此乎(3)表反问 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表感叹 啊 呀 危乎高哉 B、句中

46、停顿 知不可乎骤得,2、介词“于”比、在、对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形容词词尾“然”的样子,地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也,1、连词(1)表承接“于是,就”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表转折“却,可是”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3)条件、假设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或确认作用。“是、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1、代词。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2、连词。表假设,“如果,假设”若亡郑有益于君 3、复音虚词。“若夫”,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

47、表示转换。“再说,至于”。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呜呼待哉?4、动词,像,好像,比得上,若,1、介词(1)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对象、范围 至于今(时间,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对象,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对象,对于)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对象,同)且立石于其墓之门(处所,在)钩党之捕遍于天下(范围,及)(2)表比较“比、胜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表被动“被”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不能容于远近2、助词,作动词词头,起补足音节,使语句和谐。黄鸟于飞,差池其羽3、固定结构 于是(1)“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2)表承接、因果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于,(11)当其欣于所遇(兰亭集序)(2010山东)(12)赵尝五战于秦(廉颇蔺相如列传)(2009天津)(13)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2009湖南)(14)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2007福建)(1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006安徽)(16)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2007重庆)(17)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2005天津),高 考 真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