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热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热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热点一总体发展评析1. 1供应链研究概况本文选择了 SSCI数据库上的900多篇有关供应链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和综述的基础。 根据被引用率和随机抽样策略,从这些文献中选出152篇文章。根据被引用率选择,照顾了 各个时期最有影响力和最有价值的文章,基本反应了当时供应链的研究概况。对于最近的研 究文献,因为还处于被引用的初期阶段,根据被引用率不能很好判断文章的重要性,就采取 了随机抽样的策略进行选择。根据对152篇文章的阅读和比较(多数是阅读了摘要和文章框架),针对文献的不同研 究视角,做出以下分类:1、电子供应链。研究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的关系。2、供应链中的机制设
2、计。主要是用激励理论研究供应链中最佳合约设计问题。3、供应链建模和优化。使用数学方法对供应链进行模型化和最优化设计。4、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研究供应链企业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情况和机理。5、供应链中的协调与合作问题。6、其他。包括供应链中的成本研究、绩效评估研究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绿色供 应链、反向供应链、供应链中的信任问题等。这是一个粗浅的分类,不一定非常科学,但可以基本反映供应链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历史。 图1-1显示了从1995年到2005年期间供应链研究的整体情况。基本上呈三足鼎立的局势一 一电子供应链、供应链中的机制(最优合约)设计以及供应链建模和最优化方法。其他对于 信息传递和信息
3、共享、供应链协调和合作的研究业占有重要地位。图1-1: 1995年2005年供应链研究概况1. 2理论研究的的动态发展从绝对数量来说,无疑在供应链的各个研究领域,文献都在迅速增加。因此这不是我们 关心的问题。我们把目光放在各个研究领域的相对重要性上。图1-2图1-7描述了供应链 理论研究的动态发展。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在对电子供应链的研究当中,2003 年的研究文献突然增多。这可能和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大潮有关。互联网的大起大落吸引 了学者的注意,同时使学者意识到,互联网的发展应该实实在在的应用于产业发展和经济实 践。因此对电子供应链的更多的关注也就不足为奇。Coordination
4、 and cooperation1 e-supply chaininformation sharingmechanism andi game theory1 optimalizatoi and modelling1 other1995-20009.1%13.8%40.0%8.3%28.1%28.3%2001-200227.3%13.8%20.0%33.3%15.6%15.2%20039.1%44.8%10.0%16.7%15.6%13.0%200427.3%17.2%10.0%20.8%18.8%21.7%200527.3%10.3%20.0%20.8%21.9%21.7%01-0220032
5、004200595-2000TIMESPAN图1-2 :供应链各研究领域的动态发展图40.0%30.0%0.0%20.0%10.0%mechanism and game theoryoptimalizaton and modelling30.0%20.0%10.0%0.0%+-mechanism and game theory,* optimalizat on and modelling图1-5:供应链建模和优化理论的动态发展12345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coordinati on and cooperatio n图1-6:供应链协调与合作理论的动态发
6、展information sharing12345informatio n sharing图1-7: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理论的动态发展二、热点问题研究综述2. 1电子供应链的研究进展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供应链的发展,应该说,供应链热潮 的兴起,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功不可没。技术改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信息的准 确性以及商业模式,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供应链,为供应链整合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根据我 们对SSCI上录用供应链类文献的统计,2003年发表的电子供应链文献突然增多,2004年 又恢复正常。总而言之,电子供应链是供应链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领域。2. 1. 1互联网和供应链
7、发展在供应链管理中,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多,对互联网的应用也开始从对新技术的漫无目 的的应用转向了有着具体期望和目标的有计划的应用。Lancioni、Smith和Schau (2003)探 讨了互联网在供应链中的应用模式和具体的应用。互联网的应用促进了信息流动,从而促进了供应链中商业流程的整合。不仅如此,互联 网还促进了市场机制的运用(如拍卖),促进了价格竞争。Garcia-Dastugue和Lambert. (2003) 提供了一个互联网如何发挥作用的分析框架。Lancioni、Schau和M.F.Smith. (2003)则介绍了互联网技术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而 Rahman (2004)则
8、使用了印度的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对象,探讨了互联网在供应链管理中的 具体应用过程。2. 1. 2信息技术和供应链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供应链的应用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供应链的发展有很大的促 进作用(Subramani,2004)。Premkumar (2000)从信息处理的视角,研究了组织间信息 系统和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关系。作者重点论述了组织间信息系统对供应链管理的潜在利益、 需要处理的管理事务以及信息系统实施的指导原则。然而,信息技术在不同的供应链中应用情况差别很大。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信息技术在供 应链管理中应用了呢? Patterson、Grimm和Corsi (2003)指出,企业规模、组
9、织结构、供 应链整合战略(与组织战略)、财务业绩、伙伴压力、环境的不确定性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供应链软件的体系架构、具体开发策略也得到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如Chandra、Kumar(2001)做了供应链整合的企业级架构框架分析,Akkermans研究了 ERP系统对供应链 管理的影响,Doran (2003)则对模块化在供应链管理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Holland (1995) 通过案例研究研究了组织间信息系统对供应链组织结构和管理的影响。Pant、Sethi和Bhandari (2003)电子供应链系统的选择和实施战略。分析框架。Helo和Szekely (2005) 分析了一个能够辅助解决
10、供应链协调问题的物流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对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信息共享当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调查显示,企 业视EDI为改善效率而不是促进供应链整合的工具。企业更愿意易迎合客户而不是供应商 (Hill、Scudder, 2002)。Zeng 和 Pathak (2005)研究了如何通过 B2B ehubs 实现信息整 合,他针对采购和运输的情况进行了研究。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供应链的协调和整合。在供应链的整个中,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如 何发挥作用呢? Frohlich (2003)发现,供应链中的电子整合对于供应链绩效来说,具有积 极意义。文章探讨了电子整合的障碍,指出企业内部的障碍要远远大于企业
11、之间的障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市场也开始发展起来Skjott-Larsen、H.Kotzab和Grieger(2003) 研究了互联网驱动的电子市场和供应链之间的关系。他们指出,不同的买卖关系需要不同类 型的电子市场,同时给出了关系一电子市场类型对应表,帮助人们正确选择电子市场战略。2. 1. 3电子商务和供应链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过去的一些障碍因素,如高昂的交易成本、量少而质劣的信息、 部门之间以及组织之间的复杂的关系和壁垒等逐渐消除。Johnson和Whang (2003)从电 子交易、电子采购和电子协作三个角度出发,针对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的影响,展开了研究。电子商务的发展影响着供
12、应链的全球应用,Murillo (2001)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在 制度和电子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因子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他分析了电子商务的演变历史, 并且分析了影响因素(如互补资产和制度)。人们意识到电子商务应用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之后,就开始关注电子商务在供应 链中的应用战略。Cagliano、Caniat和Spina找出4类电子商务战略,并分析了这四类战 略与相关影响因素及供应链整合机制的关系。他们在调查发现,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和公司与 客户、供应商的整合程度密切相关。组织间信息系统的设计和使用会涉及到供应链中强大的参与公司的战略利益以及他们 之间的争斗。Webster (1995)利
13、用技术的社会学观点(即技术还是经济和政治问题)对 此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电子交易网络更多的受到竞争环境的影响,而不是流行管理理 念的影响。2. 2供应链中的机制设计问题研究一个市场里可能有多个供应链利益共同体,每个供应链包含着多个经济主体,他们都有 自己的独立的利益追求,他们的追求目标是不一样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事实上,局部最 优的行为可能并不是全局最优(Whang,1995)。囚徒困境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供应链整合 的目的是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考虑,最大化全局利益,摆脱传统上各自为战,然而大家的利 益都受损害的局面。从产业的角度,各个供应链实体可以选择合作,也可以选择竞争。这是由市场结构决
14、定 的,作为市场主体的他们,也可以策略性的做出自己的选择。从具体的一个供应链整体来看, 有两种情况需要我们考虑,一种是,在供应链中,各个经济实体利益密切相关,甚至是具有 共同的目标,接受统一指挥。另一种情况是,供应链中的经济实体进行分散化决策,有不同 的利益追求。后一种情况将是我们重点研究的对象,后一种情况因为利益冲突以及信息不对 称,存在着我们所说的“局部最优,全局不最优,从而导致局部也很差”问题。可以通过合 作、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技术安排,来改善传统做法。我们面临的最本质的问题是:如何让供应链中的各个成员做出最优决策?而决策的依据 是信息,决策的准则仍然是个体利益最大化。充分的信息能够消除不
15、确定性,增加决策的质 量,改善决策者的利益。而如果合理的机制设计可以使个体利益和供应链整体利益,一致起 来,那么局部最优就是全局最优,局部最优选择就是全局最优选择。一般情况下,不存在这 么一个全局操纵者,但是供应链中的某些成员却有权力设计“游戏规则”,使其他成员根据“游戏规则”选择自己的行动,实现游戏规则设计者的利益最大化。当然,只有成员的利益 有了改善,他们才会接受“游戏规则”。这个就是机制设计问题。所以说,改善信息质量, 改变信息不对称情况,以及设计合理的制度,对于供应链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2. 2. 1供应链中说真话机制设计改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让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获得充分而真实的信息
16、,可以通过技术 的手段实现,如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这在电子供应链 部分有比较详细的分析。我们现在主要关注如何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约等)来使拥有信 息的成员真实的把信息传达给需要信息进行决策的一方。现实生活中,多数产品需求是波动的,上游厂商和下游厂商需要根据需求信息决定生产 多少产品,并保持适当的库存,以降低风险和成本。共享需求信息会给双方带来收益。(Raghunathan,2001)然而,下游厂商为了保证在市场处于乐观情况下保证自己的零部件 有充足的供应,容易夸大需求,因为他们并不承担多余零部件的风险和成本。而上游厂商了 解下游厂商的策略,就不会完全按照下游厂
17、商预测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从而导致需要的中 间产品不能和市场需求很好的吻合,上下游厂商都会因此而受损。Cachon GP和Lariviere MA (2001)考虑了下游厂商作为决策者时的随机需求情景。除 了考虑完全信息情景下的制度设计之外,他们重点分析了不完全信息下的制度设计,上游厂 商根据下游厂商设计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判断下游厂商所面临的真实需求(分离均衡, separating equilibrium)。然而,同样是Cachon GP和Lariviere MA (1999),在一篇供应商选择生产能力和进行 商品供应分配(多零售商)的文章中认为,说真话不一定就能够实现社会最优,甚至利益各 方
18、的收益反而会因而减少。博弈论中的拍卖理论也被引入到供应链制度设计中,以优化整个供应链效益。(Chen,RR, Roundy,RO, Zhang,RQ, and Janakiraman,GE,2005)运输成本在这样的模 型中第一次被考虑进来,通过拍卖机制,采购人员从服务商那儿获得真实信息。2. 2. 2供应链中的机制设计更多的情况是,供应链中的决策者不需要知道其他成员所掌握的具体信息,也可改善自 己和供应链的收益。一般来说,上游厂商和下游厂商通过价格来交易,因而价格方案的设计 也就成了制度设计的核心问题。供应链合约设计除了可以增加供应链的整体收益之外,还可 以在供应链伙伴之间分担风险。(Tsa
19、y et al. 1999)Tsay et在一篇总数文章中,根据决定企业之间关系的条款,找出了以下合约方案:(1) 决策权的分配(2)定价(3)最少的商品购买承诺(4) QF (5)回购和退货政策(6)分配 规则(7)延迟交付时间(8)数量。价格折扣用来协调供货商和零售商,以发现最优定购数量。有不同的折扣机制,如总量 折扣和增量折扣。(Dolan,1987)QF模型是用来解决供应链各方面临的需求不确定性问题的。零售商提供预测,并承诺 至少购买预测数量中一定比例的商品,供应商则生产超出预测量一定比例的商品。QF体系 减少了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o (Tsay 和 Lovejo
20、y, 1999)Backup协议与QF合同有些类似,零售企业承诺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制造商则保留 一定比例(p)的承诺商品,并交付其余商品。观察到需求后,零售商可以以同样价格购买 备份数量的商品,但是如果不买就要对每一单位未购买的备份商品付一定的罚金(b)。这一 协议帮助零售企业减少需求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Eppen和Iyer(1997)研究了备份协议下 的一个随机动态规划模型。他们分析了单位罚金p和罚金(b)对零售商利润的影响。单位 罚金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利用备份协议的降低,而p的增加则会导致更多的利用备份协议。在退货政策下,零售商可以把未销售的商品退给供货商。这类协议比较适合流行商品。 制造
21、商的生产延迟时间较长,而销售时间很短。零售商决定定购数量,制造商决定批发价格 和回购价格。Emmons和Gilbert(1998)研究了退货政策对双方利润的影响。通过实行回购 未销售商品,双方的收益都得到了增加。Cachon和Lariviere(2000)提出了 RS (利润共享)合约,并研究了这一合约对供应链绩 效的影响。模型被刻划为(3,中),供货商向零售商索要产品成本的3比例,而分享零售商 销售商品收益的中比例。Giannoccaro和Pontrandolfo对利益分享方案作了进一步研究,并建立了三层次模 型,分析最优的收入分享方案(2004)。Taylor(2002)提出了制造商奖励给
22、零售商的两种回扣方式:线性回扣和目标回扣。 前者是指零售商每销售1单位的商品都会得到制造商给予的响应回扣,后者是指只有在零售 商销售额度超过某个数额的时候才能获得这种奖励。他同时还分析了何种情况利用何种方式 方能实现最优。Cachon(2001)论述了竞争与合作的选择问题。文章构造了一个1供应商N零售商的模 型。在模型中,成本包含库存持有成本和退货成本。竞争性的解决方案是一个NASH均衡解。 要决定的变量是订货点。Cachon讨论了三个合作战略:改变激励(change incentives)、改 变均衡(change equilibrium)、改变控制(change control)。作者提供
23、了一系列合同安排, 改变企业的激励,但并不能保证实现最有。均衡点的改变能够改善绩效但不一定实现最优绩 效;改变控制的方式,如供应商控制订货点(VMI的重要部分),会实现供应链绩效最优化。供应链合作不但要保证合作各方的当期利益,还要考虑长期利益,因而供应链中的创新 就显得非常重要。上游企业可以通过战略性价格承诺,来激励下游企业的产品创新Gilbert 和 Cvsa, 2003)供应商可以通过两种渠道销售自己的产品:直销和零售商渠道。那么,这两种渠道可不 可以并存呢?事实上,可以构造了一个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价格设定机制来解决这个问 题,而且直销渠道并不总是对零售商有害的。(Chiang,Chha
24、jed和Hess,2003)在机制设计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转移支付。就是说,总是可以通过合理的转 移支付方式,使各个成员的选择和社会最优达成一致,使总体利益得到改善的同时,使各个 成员的利益都得到改善,或者至少没有损害。Gjerdrum、Shah和Papageorgiou (2001) 利用纳什博弈模型,辅之以混合整形非线性规划,通过转移支付手段,解决了供应链整体最 优的问题。在一般的对供应链研究当中,多是关注一条供应链,没有考虑到统一市场中多条供应链 的竞争。Boyaci和Gallego (2004)则构建了一个具有两个供应链的市场。三种场景:合作、 竞争和混合。作者讨论了均衡服务战
25、略、响应的库存策略以及每种场景下的利润,并进行了 比较。结论表明合作是占优均衡,但是此时双方陷入了囚徒困境,景况反而恶化。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是一个很多学者关注的问题,那么什么时候VMI是管理库存的 有效安排呢? Kraiselburd、Narayanan和Raman (2004)对此进行了研究。在消费者会购买 同一零售店的替代产品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断货成本是不同的。制造商的损失并不意味着 零售商的损失。因此,这种差异影响双方的合约和代理成本,合约则决定着均衡库存水平和 补充率。作者构造了一个一阶段的供应链,该供应链由单厂商当零售商组成。并讨论了三种 情景:一体化、零售商做决策、供应商做
26、决策。经过比较,得出在供应商努力是消费者需求 驱动力的情况下VMI是有效的方式。但当供应商努力无关紧要或者替代非常严重时,VMI 会恶化渠道的效率。2. 3供应链中的信息传递与共享牛鞭效应Lee HL, Padmanabhan V, Whang( 1997)根据前人的文献,解释了 “牛鞭效应”的存在, 然后对“牛鞭效应”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四个原因:需求信息处理(demand signal processing)、理性博弈(rationing game)、批量订单(order batching)和价格 变动(price variations),并进行了论证。作者最后根据提出的“牛鞭效
27、应”出现的原因 给出了解决这种问题的一些对策。不同于以前文献的地方是,作者建立了供应链的数学模型, 用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对“牛鞭效应”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论证。Chen、Drezner和Ryan(2000)对牛鞭效应进行了数量验证。模型包含了需求预测和订 单延迟两个因素。作者指出,牛鞭效应可以被减少,但是并不能通过中央命令信息消除。信息共享的价值人们在开始采取共享信息的举措,Lee HL、和Tang(2000)对共享信息的举措带来的 收益提供了一个衡量方法,并辨别了带来这些收益的驱动力。作者设定了一个非静止终端需 求的两层供应链模型。他们通过分析得出,信息共享的价值非常高,尤其是当需求和时间高 度
28、相关时。Yu ZX, Yan H, Cheng也指出,增加信息共享程度会产生整个供应链的Pareto改进(分 散供应链)。而Cachon和Fisher(2000)则构造了一个确定的随机需求模型,包含1个供 应商和n个零售商。作者比较了共享信息和不共享信息两种情景,得出前者的供应链成本要 比后者低2.2%和 12.1%。作者还通过调查验证了高快和更低廉的订单处理会导致更短的提前 期和更小的批量,延迟时间减少接近一半,会平均减少21%的成本,批量减少一半会平卷 减少22%的成本。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Tang (2001)就与以前的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Tang认为 POS数据的共享能显著使制造商
29、受益。作者认为并不显著。(使用AR方法)Jung等人(2005) 研究了信息共享在VMI时的情况,并使用模拟方法,得出信息共享会增加收益的结论。2. 4最优化与模型构建Beamon (1998)在一篇供应链评述文章当中,根据输入特特性和研究的目标,把建模方 法分为4种:确定模型、随机模型、经济模型和模拟模型。Ishii开发了一个确定性模型,来确定最低库存水平和最优延迟时间,以最小化运作成本, 同时保证不会出现断货的情况,并最小化过时库存。Cohen和Lee描述了一个确定、混合整型、非线性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基于经济定购 数量(EOQ)技术,形成了一个“全球资源配置”政策。模型中的目标函数最大化
30、了税后总 利润。Gupta和Maranas(2000)考虑了需求不确定情景下的库存管理,他构造了一个两阶段 随机规划模型,以实现客户满意度和生产成本的平衡。Tsiakis、Shah和Pantelides (2001) 等人设计了一个需求不确定性时的供应链网络,其中需要决定的变量有:数量、位置仓库和 陪送中心的容量、运输线路以及物料的流动和生产。需求具有不确定性,然而却需要提前做出决策,进行定购和生产。Gupta和Maranas (2003)利用随机规划模型方法们,对运作成本和客户满意度进行了平衡。还有文献研究跨国公司如何通过转移定价和运输成本的分配,实现全球化协调,获取最 大花全球税后利润。V
31、idal和Goetschalckx(2001)用线性规划模型解决了这一问题。Nagurney、Dong和Zhang(2002)给出了一个供应链均衡网络模型。首先他们识别出 网络结构,然后给出均衡条件,根据均衡条件可以得出均衡。2. 5其他研究领域及最新研究方向关于对供应链进行再设计,以实现更平稳、更迅速的反应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Berry 等对用来改善供应链绩效的基于BPR的战略进行了模型化和模拟,通过模拟模型预测的改 善的需求放大模式可以用于很多供应链。Christopher和Gattorna(2005)把关注点放在了供应链中的成本管理。创造性的价格策 略和供应链管理可以显著的降低成本,增
32、加利润。作者证明了这一点,并且作者给出了一个 方法,用来发现通过合作的策略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方法。Nagurney和Toyasaki(2004)研究了反向供应链问题。他们描述了反向供应链中涉及到 的各种决策者的行为,包括污染源、再循环利用者、处理者以及消费者。作者构建了一个多 层次的电子化回收网络模型,并且建立了变动的非均衡放出,得出物料流动和价格。随着研究人员对供应链伙伴关系的重视,人们开始关注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信任关心,信 任对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影响。Sahay对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的本质和信任的作用进行 了论述。Sarkis(2003)阐述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组成要素,并且分析了各个要素
33、是如何用来支 持绿色供应链决策的Zhu和Cote(2004)则对绿色供应链问题进行了研究,把环境问题引 入了供应链管理。三、总结成就及研究机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领域,涉及了管理学、信息技术、激励理论、 数学优化等。而最新的研究更是把环境问题等引入了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当中。总起来说,在 供应链研究方面,仍然有大量的研究机会。1、电子供应链和机制设计仍然是未来一些年研究的主流。问题在于,这方面的研究将 进一步细化,更多的解决“如何”这样的问题。供应链的“电子化”改变了传统的 供应链关系,对原来的供应链关系形成了很大的冲击,而且会有新的模式出现。而 激励问题和制度设计问题仍将是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2、绿色供应链。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要,仅仅从单个企业考虑这个问题是不够的,研究 整个供应链上的环境问题将会有更大的意义。3、反向供应链。已经有人对反向供应链做了有些研究,但还远远不够,反向供应链中 有很多成本可以节约,也可以通过反向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提高最终客户的满意度, 感知市场反馈。4、成本的度量和绩效的衡量。需要一些可操作的成本控制和绩效衡量指标,对供应链 管理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有效的数量化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