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防控讲座.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1273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狂犬病防控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狂犬病防控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狂犬病防控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狂犬病防控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狂犬病防控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狂犬病防控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狂犬病防控讲座.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华市畜牧兽医局 项玉燕,目前狂犬病防控进展,一、概述二、临床三、流行病学四、存在问题五、控制六、免疫预防,主 要 内 容,一、概述,Rabid dog,Rabid cattle,Human rabies,狂 犬 病,一种专门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100%死亡率病原为狂犬病毒 人兽共患,动物-人 或 动物-动物传播。人-人传播未见报道。,狂犬病毒,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感染所有温血动物;自然宿主犬及野生动物;损害神经中枢;沿神经纤维移行至CNS,3mm/hr;死亡率100%;传播途径咬伤的伤口;对环境抵抗力不强。可用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70%乙醇、碘制剂以及季胺类化合物及巴氏消

2、毒、紫外光、酸(pH 4以下)、碱(pH 10以上)等方法灭活。但不易被酚或来苏尔溶液杀灭。感染组织在50甘油盐水中或冻干后,感染性十分稳定。,狂犬病毒属的成员,最新分类有11种病毒:1.rabies virus:狂犬病病毒 2.Lagos bat virus(LBV):拉各斯病毒3.Mokola virus(MOKV):莫克拉病毒4.Duvenhage virus(DUUV):杜文格病毒5.EBLV1:欧洲蝙蝠狂犬病病毒1型6.EBLV2:欧洲蝙蝠狂犬病病毒1型7.ABLV:澳大利亚蝙蝠狂犬病病毒8.Aravan:阿拉万病毒 9.Khujand:库疆病毒 10.Irkut:艾库塔病毒 11.

3、West Caucasian bat virus:西高加索蝙蝠病毒其中10种来自蝙蝠,感染人的通常是狂犬病病毒,主要由犬传播。,感染早期:局部神经与肌肉增殖,感染后期:大脑增殖,病毒的传播与增殖,二、临床,犬的感染,暴露,初期症状,初期神经症状,潜伏期,10-90 days,症状前驱,2-10 days,2-10 days,0-14 days,主要临床表现:潜伏期长短与发病的可能,取决于受伤部位与程度。,发热,头痛,不适、恶心伤口红肿、疼痛、蚁走感,兴奋,抑郁,共济失调,意识紊乱;超敏,怕水、怕风、怕声;昏迷、麻痹、死亡。,麻痹(40%),狂躁(60%),人狂犬病,三、流行病学,野生动物(ra

4、bid wild animal),狂犬病毒传播链,家养动物(犬)(rabid dogs),人群暴露(Exposed human),感染人群(Infected human),发病和死亡(Disease and death),自然宿主Natural reservior,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终末宿主Dead end host,动物狂犬病分布,狂犬病分布,亚洲狂犬病死亡人数 31 000/年,犬是主要传播来源。,其中:印度:2530K/年,世界第一;中国:3K/年,世界第二。,狂犬病分布,发病与死亡世界第二;法定传染病死亡之首;近十年快速回升。,中国人狂犬病流行现状,长江以南农

5、村农民(90%)传播来源:犬 85%-95%,中国人狂犬病流行现状,”,”,”,总的情况是本底不清楚缺乏病例报告意识:公众及基层兽医很少报告。监测健康动物,忽视发病动物。大部分发病犬逃亡,很少被捕获,极少报告和送检人一旦被咬伤,只去医院,不报告。路边死动物(犬、猫、蝙蝠等宿主)几乎不报告和送检。怪现象:动物病例只有人的1/10,动物狂犬病流行现状,感染犬仍然是我国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在引起人狂犬病的流行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农村犬,而不是宠物犬,占动物狂犬病的95%。发病犬咬伤人事件频繁发生。犬狂犬病仍以高度散发为主,但疫情仍然难以统计。野生动物狂犬病偶有发现。,动物狂犬病流行现状,我国发现的

6、狂犬病感染动物犬:绝大部分是农村犬,不是宠物犬。家畜:猪、绵羊、奶牛、水牛经济动物:梅花鹿、貉子野生动物:鼠、蝙蝠、獾、狼,动物狂犬病流行现状,绵羊狂犬病,动物狂犬病流行现状,监测:1.工作不足:目前,动物狂犬病监测系统尚不健全,只开展了十分有限的免疫抗体监测与病原监测。2.方法不对:监测中专注于健康动物而忽略感染和发病动物检测,因此监测数据不具代表性,难以反映我国的真实疫情。3.不反映本底:各实验室检测的外表健康犬带毒感染率差异很大,从20%不等。野生动物狂犬病毒感染调查开展不足。,动物狂犬病流行现状,四、存在问题,免疫不足:各地犬的免疫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无疫情的省或市、县没有免疫。由于防疫

7、专项经费不足,只有部分省市开展了有限的犬免疫工作,免疫覆盖率较低,而且犬的免疫工作没有不间断地坚持下去。只有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北京、广州、深圳等开始实施全市城乡犬的免费疫苗注射。全国平均免疫覆盖率10%。农村最低,少数大城市可达3040%。,狂犬病控制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重视不够,观念偏差,导致防疫主体不明确。重人不重动物,只灭犬不重视犬的监管与免疫,缺乏持久的预防性工作;防治机制不合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合作;国家没有专项经费投入;兽医工作不力,动物狂犬病防制尚未纳入兽医防疫工作重点,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很少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各省动物狂犬病防治工作很不平衡,能够规范地做到及时采样、及时送检

8、的地区并不多;百姓认识不足,有疫情不报告,不愿接受动物免疫,死亡动物不送检。农村地区犬免疫工作难以开展。,动物(犬)狂犬病防疫意识不强:,狂犬病控制存在的问题,各省或地市级兽医防疫机构中狂犬病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基层兽医防疫人员狂犬病知识缺乏;没有国家狂犬病参考实验室。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普遍缺乏狂犬病处置能力,狂犬病实验室检测工作严重不足。,缺乏专门人才和专业实验室:,狂犬病控制存在的问题,目前的监测工作不能反映动物狂犬病流行的真实情况!,狂犬病控制存在的问题,2009监测:外表健康犬,狂犬病检测与监测工作,五、控制,立法、管理与教育:是控制狂犬病流行的社会基础。流行病学监测:是控制

9、狂犬病流行的先决条件。免疫:是控制狂犬病的重要保证。,狂犬病控制,消灭狂犬病的三大策略:,养犬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登记注册与免疫注射。狂犬病免疫预防是养犬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登记注册就是给犬办身份证,记录犬的品种、年龄、用途、主人信息、防疫情况以及犬和区域内其它动物的关系等。通过注册我们可以确保免疫预防工作落实到每一只动物,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犬群中狂犬病病毒的传播,防止人感染狂犬病。目的是掌握犬的数量、控制饲养规模、落实养犬责任、限制活动范围、规范犬的交易与展览活动,最后使管理部门做到心中有数。,立法、管理与教育,养犬管理内容及目的意义:,饲养犬的许可与登记制度(包括农村);控制与消灭流浪犬或野狗;

10、严格免疫注射措施;在省兽医防疫总站建立省级狂犬病检测实验室,常年开展动物狂犬病诊断、流行病学与免疫监测;政府的行政与经济支持;技术培训:培训狂犬病防治技术人员(省、市、县和乡);社区与农村教育,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立法、管理与教育,城市与农村犬、猫管理:登记、办证、免疫记录;耳标、颈圈、电子芯片。流浪犬、猫管理:扑杀或送往专门动物收养中心。犬、猫生育控制。宠物旅行计划。,养犬管理:,立法、管理与教育,建立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在公共报警电话系统中嵌入动物疫情及死亡应急报告电话,方便接受市民报告。培养市民对死亡动物的重视意识,发现死亡猫狗及野生动物主动报告与送检意识,提高样品送检率。动物狂犬病的报

11、告:立即报告当地兽医部门。了解本地区自然宿主和带毒宿主种类、分布及跨边境流动情况等。监测高发地区重要宿主带毒情况及毒株的分型;犬集中的农村是重点。与人类生活相关的野生动物的监测。一旦发生人狂犬病疫情,立即开展针对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监测,农村犬免疫:可以使用弱毒疫苗,尽快遏制疫情。口服诱饵疫苗是农村地区急需的。城市宠物免疫:使用灭活疫苗。野生动物免疫:口服弱毒或基因工程诱饵苗。WHO研究表明75%的犬群免疫率就能高效阻断RV的传播链。狗猫三月初免,一岁二免,以后每年免疫一次。,狂犬病免疫,所有动物狂犬病似疑病例应该立即扑杀确诊,并对污染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未免疫动物被疯动物咬伤,原则上应

12、立即扑杀销毁,如确实不能扑杀销毁的,应该隔离饲养观察6个月,如发病,可视为患病动物予以扑杀销毁;如果未出现发病症状,可视为健康,予以解除隔离,进行正常饲养;如果免疫过的动物被咬伤,应立即再次注射疫苗,并隔离观察45天。,动物狂犬病处理原则,任何有主人的外表健康犬在咬伤人后,应该限制活动,并观察10天,观察期内如果有狂犬疑似症状,应立即报告,处死采集脑组织送专业实验室后进行确诊。流浪或无主犬以及其他犬科野生动物动物和蝙蝠等咬伤人后,如能捕捉,应立即处死,送专业实验室采集脑组织进行病毒学检测。,伤人犬的处理原则,六、免疫预防,暴露前免疫预防措施,狂犬病实验室工作人员、疫苗生产人员;临床狂犬病诊疗医

13、生与护理人员、兽医(包括宠物医生)、宠物及野生动物饲养管理人员;野外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岩洞探险人员以及工作中密切接触野生动物的人员;狂犬病高发区人员,特别是儿童;到狂犬病高发区的旅游人员;,1.暴露前免疫程序:0、7、28天,共3次。1年后加强1针,以后每隔13年再加强1针,或根据中和抗体监测结果加强免疫。2.特点:与暴露后免疫相比,可减少所需疫苗的针次和剂量;不必使用抗狂犬免疫球蛋白(RIG)。,暴露后的处理措施(PET),基本原则:被狂犬或疑似狂犬病动物伤害后应立即进行暴露后治疗处理,如远离医疗条件,可以先自行清洗伤口,然后尽快赶到医疗机构注射疫苗和RIG(通常不应超过24小时)。治疗是

14、否成功取决于:1.及时与正确伤口处理;2.质量合格的疫苗免疫;3.注射RIG。,暴露后的处理措施(PET),伤口处理:应立即处理(不应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进行彻底的清洗。处理方法:-被咬的伤口要赶快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新洁而灭或清水反复冲洗,约15分钟。伤口较深时要灌注清洗;-冲洗后,马上用75的酒精或碘酒擦伤口内外进行彻底消毒。,暴露后的处理措施(PET),疫苗注射:现代疫苗:纯化的细胞培养灭活疫苗,无毒、无副作用。不能再用脑组织疫苗。经典免疫程序:于0、3、7、14、28天臂三角肌各注射疫苗1人份,儿童也可注射于大腿前外侧肌。替代免疫程序:即WHO推荐的2-1-1程序

15、,0天时左右两侧臂三角肌同时注射疫苗1人份,7和21天时分别再注射1人份疫苗。节约型免疫程序:WHO推荐 皮内注射,大大降低了疫苗 的用量,疫苗成本降低60%-80%。国内正在评估。,暴露后的处理措施(PET),疫苗注射:一般伤:即II度暴露,应注射疫苗。透皮伤、严重咬伤:即III度暴露,应遵循及时清洗伤口、注射抗狂犬免疫球蛋白以及疫苗接种三者并重的原则。最近WHO重新建议,不论任何部位的破皮咬伤均应合用免疫球蛋白(RIG)。免疫球蛋白:总剂量控制在40 IUkg体重。应在伤口周围皮下肌肉多点浸润注射,以中和狂犬病毒。治疗后伤口不宜包扎和缝合,尽量开放暴露。同时按上述程序注射5次疫苗。,国际会

16、议,野生动物(rabid wild animal),狂犬病的传播,家养动物(犬)(rabid dogs),人群暴露(Exposed human),感染人群(Infected human),发病和死亡(Disease and death),自然宿主Natural reservior,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终末宿主Dead end host,OIE 全球狂犬病控制大会,时间:地点:韩国仁川市规模:88个国家,350多名代表人员:OIE总干事 WHO/FAO/WSPA/欧盟官员,30多国CVO或OIE代表 国家兽医管理部门官员,承办方韩国农业部官员,国家卫生部门官员,OIE狂犬

17、病参考实验室及合作中心主任 狂犬病防治专家,动物保护组织及社团代表 专家报告:34位特邀报告。主旨:狂犬病控制从源头抓起,会议议题:包括全球及主要流行国狂犬病现状、狂犬病流行的经济负担、狂犬病研究进展及控制技术发展趋势、狂犬病控制的相关国际标准、狂犬病动物源头控制策略、各方在动物源头控制中的作用与利益、犬狂犬病控制新措施、狂犬病控制的可持续性发展及建议。会议的目的:通过会议提供一个全球性的平台,鼓励各国交流在源头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流行的经验,寻求有关部门间联防联控狂犬病的新思路,最终促进全球狂犬病的控制与消灭。成果:最后形成了大会决议(17点)和防控建议(25条),OIE 全球狂犬病控制大会,决

18、议:狂犬病仍然是报告不足、被忽视的人兽共患病。178个成员国中只有32个消灭了家养动物的狂犬病,110个国家狂犬病呈地方流行。全球99%的人狂犬病是犬传播的,因此必须重视源头控制即犬狂犬病防治。良好的兽医管理(Good Veterinary Governance)是国家控制和消灭狂犬病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通过疫苗免疫来控制和消灭犬的狂犬病仍然是持续性保护人类免受狂犬病传染的唯一有效的途径。狂犬病突发应急措施中采取的大规模的灭杀犬或野生动物并不是有效防治狂犬病的科学手段。狂犬病仍在世界许多地方的野生动物中流行,危害着生物多样性。许多野生动物正面临犬传播的狂犬病威胁。OIE将联合其他国际组织和团体

19、,积极协调和促进各国积极投入全球狂犬病防控,并提供标准、技术和培训等方面的援助。国际上的一些非政府组织正在增加对狂犬病源头控制的支持力度和提高防疫意识。,OIE 全球狂犬病控制大会,25条建议的主要内容:政府的作用:流行国家应该把犬狂犬病列入优先控制目标,确保立法支持,确保防治经费,确保通过教育提高意识。强化良好的兽医管理,提升公共兽医服务(Public Veterinary Service)意识。国际组织(OIE、WHO、FAO、WSPA等)的作用:法规、标准、技术、信息、协调、培训、指导、疫苗库。重视OIE参考实验室和合作中心在狂犬病控制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多元化经费渠道,确保源头控制。技术上:加强人、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狂犬病疫情报告与监测;强调规范的实验室检测是狂犬病确诊的唯一途径;强调OIE参考实验室在诊断、疫苗评价和研发新技术方面保持技术上全球一致性的标准;随时评估防治效果,及时修改和完善措施;新技术研究(生育控制与口服疫苗)与犬群控制。,OIE 全球狂犬病控制大会,谢 谢!,2013年7月2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