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大袋立体栽培技术讲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1440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8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木耳大袋立体栽培技术讲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黑木耳大袋立体栽培技术讲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黑木耳大袋立体栽培技术讲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黑木耳大袋立体栽培技术讲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黑木耳大袋立体栽培技术讲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木耳大袋立体栽培技术讲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木耳大袋立体栽培技术讲解.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黑木耳大袋立体栽培技术,尤昌建,大袋立体栽培黑木耳,不仅解决了黑木耳袋料栽培产量低、易污染的弊病,而且具有不受气候条件、场地、资源、资金等限制,省工、省料、产量高、品质优、栽培难度小、周期短、效益高的优点。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栽培场地 可利用蔬菜大棚、空闲院落、阳台、楼顶、果园等场地,要临近水源,通风好,远离污染源。栽培季节 以当地气温稳定在1525的季节为最佳。,原料配方,棉子壳90、麸皮、玉米粉、石灰粉、石膏粉;玉米芯粉80、麸皮10、玉米粉、黄豆粉、石灰粉、石膏粉。,装袋,菌袋可选择17厘米35厘米0.04厘米的高密度聚乙烯袋。装料时要力求装紧,不能使袋与料之间出现空隙,扎口要紧

2、,以防形成水袋,导致栽培失败。,灭菌,一般采用蒸气灭菌,可根据生产量的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锅炉,也可用铁桶改制成蒸气发生器。改制时在铁桶的一侧割开一个口,用直径为厘米的钢管从开口处插入桶的另一侧,将开口与钢管接触处焊接严密。在开口的同一侧的不同位置开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口,并用一根直径为4厘米的短钢管稍插入桶壁与开口焊接严密。直径为厘米的管做加水管,直径为4厘米的管做排气管。用砖砌成灶,将桶坐在灶上,桶内加水后即可于灶内烧火,使蒸气产生,灭菌中间须经常加水以免将桶烧干影响蒸气的产生量。,接种,接种人员进入接种室后用的酒精棉球仔细擦洗双手一遍,然后每人一组,一人从瓶内挖出菌种,两人解袋、扎袋。每袋两

3、端接入红枣大小的菌种块即可。一次要将所有菌袋全部接完,中间不可随意出入,否则需要重新熏蒸灭菌后才可再进行操作。,发菌管理,接菌后的菌袋放入干净的室内或大棚内避光培养,保持温度在28。前天不要通风,棚内可利用增光或遮光的方法增降温度,增光时袋堆要用黑薄膜或草苫遮光。天后适量通风,保持湿度在70以下。经过4050天的培养,菌丝发满袋后可转入出耳管理。,出耳管理,场地管理。如果出耳场地选择在棚内,可在棚内做15厘米宽、1520厘米高的小土埂,土埂间距80厘米。在室外也可以按这种方法做土埂,如在硬化的地面上可按上述距离铺一层砖即可。菌袋开口。准备好场地后,就可以对菌袋割出耳口。先将菌袋用的高锰酸钾溶液

4、或0.2的克霉灵溶液清洗消毒,然后用锋利的刀片在菌袋两端分别划开个“”形口,口的上部直径为厘米左右。菌袋摆放。划口后将菌袋平放于土埂上,袋与袋间距厘米,中间用土填实。如系硬化地面,也可不填土。填土的要在袋的上部加上厘米厚的土层,然后按第一层摆法摆好第二层菌袋。不填土的要在第一层袋上摆上两根直径为厘米的小竹竿,然后放第二层菌袋。这样,依次摆放层。最后在土堆近处铺设一层地膜,以防止喷水时土粒溅到耳片上。,(1)平菇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30克,蛋白胨1.5克,磷酸二氢钾1.5克,硫酸镁0.75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不同食用菌种类的液

5、体菌种发酵种配方,(2)金针菇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不同食用菌种类的液体菌种发酵种配方,(3)白灵菇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不同食用菌种类的液体菌种发酵种配方,(4)香菇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

6、3毫升,pH值自然;,不同食用菌种类的液体菌种发酵种配方,(5)杏鲍菇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不同食用菌种类的液体菌种发酵种配方,(6)榆黄蘑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2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1.5克,硫酸镁0.75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不同食用菌种类的液体菌种发酵种配方,(7)茶新菇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50克,蛋白胨2.5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

7、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不同食用菌种类的液体菌种发酵种配方,(8)鲍鱼菇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不同食用菌种类的液体菌种发酵种配方,(9)鸡腿菇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2克,葡萄糖12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不同食用菌种类的液体菌种发酵种配方,(10)灵芝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2克,葡萄糖12克,麦麸40克

8、,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不同食用菌种类的液体菌种发酵种配方,(11)黑木耳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不同食用菌种类的液体菌种发酵种配方,(12)猴头菇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5克,蛋白胨2.5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不同食用菌种类的液体菌种发酵种配方,(13)滑菇配方,马铃薯1

9、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2克,麦麸50克,蛋白胨2.5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不同食用菌种类的液体菌种发酵种配方,(14)双孢菇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50克,蛋白胨2.0克,酵母膏1.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不同食用菌种类的液体菌种发酵种配方,(15)灰树花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5克,麦麸45克,蛋白胨3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不

10、同食用菌种类的液体菌种发酵种配方,(16)姬松茸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3克,葡萄糖13克,麦麸50克,蛋白胨1.0克,酵母膏1.5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不同食用菌种类的液体菌种发酵种配方,一、室外或室内集中催芽,1、先把菌床做上,宽为1.2-1.5米左右,长度不限。2、摆袋的头一天往床上灌水,使耳床最大量吸收水分,以摆袋时土不粘脚为准。3、第二天在做好的菌床上铺稻草或旧编织袋或直接在地上,然后摆放划好口的菌袋,袋与袋间隔1-2公分左右,大约每平方米摆放70袋左右。然后,尽快将塑料布盖到袋(床)上,上面再盖上草帘,塑料

11、布内放温度计,每天中午时要注意观察,温度不能超过28,如果达到28,应尽快向草帘及塑料布上浇水降温或加盖草帘。这样3-4天,重新打开木耳床,揭开草帘及塑料布,给待出耳的菌袋通风1-2小时,观察出耳是否整齐,按先前一样管理。这样约7-10天左右,木耳定会出齐、健壮、不感染杂菌。,二、吊袋出耳催芽方法,在塑料棚内每天喷水3-4遍,直到喷匀为止,保持棚内温度在24左右,最低不能低于10,中午温度高的话,可开门通风或往棚上及袋上浇水降温,其它任何药品都不能用,7-10天肯定出芽,棚上一定要遮挡直射光,并保证棚内有足够的散射光线,保持棚内75-85%的潮湿度。,三、大地出耳催芽方法,1、先把菌床做上,宽

12、为1.2-1.5米左右,长度不限。2、摆袋的头一天往床上灌水,使耳床最大量吸收水分,以摆袋时土不粘脚为准。3、第二天在做好的菌床上铺膜或稻草或旧编织袋,然后摆放划好口的菌袋,袋与袋间隔10公分左右,大约每平方米摆放25袋左右。摆完床即可往袋上用喷雾设施适量浇水,保证少浇勤浇,每天3-5遍水,力求菌袋始终处在75%-85%的潮湿度,切勿浇大水,如气候干燥可拿水管直接往菌床上浇大水,增加菌床的潮湿度,隔一天傍晚在浇完最后一次水后,预防绿霉等杂菌感染造成出耳的失败,同时水进入到菌袋划口出耳处,刺激木耳菌丝体早日转化成木耳原基,7-10天木耳一定能准时出耳,袋料栽培黑木耳也就成功了。出耳后,长期保持菌袋不污.并且可增产15-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