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管理培训.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1600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0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安全管理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生物安全管理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生物安全管理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生物安全管理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生物安全管理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安全管理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安全管理培训.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华社发布的消息,年4月下旬这次非典疫情,从26岁的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宋某开始,传染给和她有接触的人群。5月10日宋某出院原因?,中国北京实验人员感染非典病毒事故 2004年4月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病毒所腹泻病毒室两名进修生在做病毒实验时感染sars 病毒事故调查:事故起因系该所实验人员多次违规将未完全灭活的sars病毒从P3实验室带出至普通实验室操作而引起(时间与患者发病相吻合)。,病原微物分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第七条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第一类、

2、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类,第十八条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防护级别最低,四级防护级别最高。,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其中病毒有多少种危害程度分类是属于第一类的?,种,种,病毒中危害程度为第一类的,其中有多少种灭活材料的操作可以在实验室内操作?,第二类种种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都可以在实验室内开展。种灭活材料的操作可以在实验室内操作。(除了哪一种?),新加坡实验人员感染非典病毒事故原因?2003年7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一位研究生在做病毒实验时因安全程序处理不当而感

3、染。(该实验室曾保存SARS 病毒),DR AI Ee Ling事故调查:1 硬件条件不具备在仅有二级生物安全设备的实验室设立更具危险性的病毒实验。2实验安全程序不合理在同一时间处理多种不同活性病毒研究,增加了生物安全方面的复杂程度。3 实验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多个单位共用该设备,人员素质差异。,2003年12月台湾一位实验人员在 P3 实验室做病毒实验时,因清理废弃物操作疏忽,安全程序处理不当而感染病毒。,台湾实验人员感染非典病毒事故原因,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顾华Tel:0571-87115099,二级生物安全示范实验室建设,介绍主要内容,一、二级生物安全示范实验室建设说明二、二级生物安全示范

4、实验室建设基本要求,一、二级生物安全示范实验室建设说明,BSL-2实验室适用于一些对个体危害中等、群体危害有限的病原微生物或生物感染因子的实验操作。所操作的这些病原微生物或生物感染因子是对人体、动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但对健康成人、动植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这些病原微生物具有有效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的。我国卫生部颁发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的规定部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某些低风险实验检测工作也可以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内操作。,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24号)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

5、4892004)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浙江省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规范(试行)等有关技术规范和文件参考WHO及国外实验室建设标准,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规范建设与管理工作依据,基本BSL-2实验室,建设有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单位共有826家,截止2008年9月全省实验室网上备案系统显示:共有1171家实验室在网上进行了备案,其中:BSL-1实验室366家BSL-2实验室805家BSL-3实验室1家,2007年全省现场调查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情况,调查浙江A、B、C三个市,每个市调查1家市级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市级和县级医院,每个单位调查一个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共调查12个生物安全二级实验

6、室。,1、基本建设情况,表1 实验室建设情况汇总表,2、装备情况,表2 实验室装置情况汇总表,3、管理情况,表3 实验室管理情况汇总表,表3 实验室管理情况汇总表,存在主要问题,基本设施设备未全部落实实验室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不规范部分实验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结核病实验室问题相对比较严重)总体上与浙江省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规范(试行)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如何加强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备案?资格评审?监督检查?示范实验室建设,建设示范实验室目的,为进一步加快我省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减少和避免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建设目标,通过示范实验室的建设和

7、运行,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规范,分期分批建设一批覆盖各个系统和各个专业领域的示范实验室。,建设思路,选择条件基础好实验室专家指导下建设边建设边规范建设后推广示范,建设方式和要求,(一)建设方式采用公开自主申报的形式,分期分批建设一批示范实验室。优先考虑具有较好的硬件和管理基础,建设后对全省各行业以及艾滋病、结核病、PCR等各类专业实验室具有示范作用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二)建设周期和主要任务示范实验室建设周期一般为1年,在建期间实验室严格按照国家和浙江省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有关规定。建设结束后完成建设总结报告,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管理,省级专家组或专门的机构,负

8、责对全省示范实验室建设工作进行技术指导、评价和管理等工作。示范实验室建设经费主要由实验室所在单位自行解决,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省卫生厅将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评估,建设结束后由省卫生厅组织专家组进行现场评估(评估标准另行下发)。评估的主要方式:、听取建设单位汇报、现场实地查看实验室、查看实验室档案,各类记录材料、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理论测试。,评估,对于评估合格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授予浙江省二级生物安全示范实验室的称号。授牌后省卫生厅可以不定期组织专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可以撤销示范实验室称号。对全省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作出特别贡献的实验室或个

9、人给予一定的奖励。示范实验室建设后将积极组织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多种途径进行推广,实验室有义务向全省各级各类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单位开放。,申报时间和要求,08年示范实验室申报时间以卫生厅通知为准,有关材料将放在省卫生厅网站。,二、二级生物安全示范实验室建设基本要求,(一)实验室建筑与设施设备,1、实验室选址和布局实验室应设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物内,抗震等级应不低于乙类建筑。无须特殊选址,可与其它实验区共用建筑,但要求形成相对独立区域。实验室整体布局应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人流和物流分布,应遵循污染区远离人群活动频繁区域的原则。,与办公用房和其它公共用房隔离,尽量自成一区或设在建筑物的一端,远离公共

10、活动场所。功能接近的实验室最好集中布局,尽可能减少对其它区域的影响。污染程度高的区域(如结核病、HIV、肝炎等实验室)不要和污染比较低的实验室(卫生产品检测实验室)交叉布局,应尽量将相对危害程度高,容易扩散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实验区要设置在实验室末端。内部平面布局一般应分成清洁区和污染区,根据涉及的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必要时可增加半污染区。若为负压BSL2实验室,在实验区(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还应考虑设置缓冲区。,注意:,2、开间大小,开间模数以满足工作需要、方便操作、减少浪费为原则。大多采用3.24.0M之间,但以3.6M较为理想。开间模数过大则会增加控制难度,面积要求上并不追求大开间。污染区(

11、检测区)以15 M2 左右为宜。缓冲区以23 M2为宜,准备区(半污染区)不宜过大。不能在此区域进行任何可能造成污染的实验操作。,3、地面与墙面要求,实验室地面选材要求采用耐腐蚀、耐磨损、易清洁的防滑建筑材料,满足整体无缝隙要求,较多采用环氧树脂自流坪或PVC卷材,有条件的也可采用橡胶地板或橡塑地板。墙体选用表面吸附性小、易清洗、光滑平整的材料。可优先选用厚度薄、保温性好、施工方便、牢度有保障的新型轻质板材,有利于今后实验室的改、扩、建,但应能满足实验室的气密性要求。,4、主要设施,实验室应设可自动关闭的带锁的门,实验时 门应呈关闭状态。在实验结束后实验室应呈锁 闭状态。实验室的门或墙上应有可

12、视窗。BSL-2实验室可采用窗户进行自然通风,但应设防虫 纱窗、有防节肢动物设施,自动关门装置,实验室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洗手龙头应为自动感应式、长手柄式或脚踏式,备有洗手皂液,必要时配备快速消毒洗手液。,在室内应安装洗眼装置如果需要洗眼器,则应安装在BSL2实验室内靠近出口的地方。,有特殊要求的可设紧急喷淋装置,实验室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实验室入口处,应有明显的安全标识和工作状态显示灯。在实验室内,应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方向的标识和紧急发光疏散指示标志。,5.设备,必须配备生物安全柜主要使用级生物安全柜(A1型、A2型、B1型、B2型)常用的是A2型或B2型。根据所需保

13、护的实验对象的类型,个体防护要求,是否暴露于放射性核素和挥发性有毒化学品,或其他特殊性的工作要求来选择生物安全柜的类型。,级A2型生物安全柜用于进行以微量挥发性有毒化学品和痕量放射性核素为辅助剂的微生物实验时,必须连接功能合适的排风罩。气流70%循环使用,30%外排。,级B2型生物安全柜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通过排气管道排到实验室外的大气中,不再循环使用。可以用于以挥发性有毒化学品和放射性核素为辅助剂的微生物实验。,生物安全柜的放置,有定向气流的实验室:应处于空气气流方向的下游。无定向气流的实验室:放置在人员走动较少,离入口处较远的位置,生物安全柜后壁应留出30cm左右的维护与保养距离。不应放置在

14、容易形成穿堂风的位置。,高压灭菌器,高压灭菌器一般应放置在实验室内。要按期检查和验证,做好记录,确保消毒效果和使用安全。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安全、计量鉴(检)定和管理应符合国家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使用人员应经专业岗位培训并取得上岗证,使用后应作好使用记录。,生物安全柜每年检测一次,高压灭菌器每半年检测一次。,生物安全防护设备和检测设备应定期进行运行状态的检定和校准。,六、给排水要求,给水没有特别的要求。实验室的废水排放必须符合环境保护要求,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设立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实验废水必须事先进行无害化处理,符合相关要求后才能向外排放。实验废水属于含有致病微生物的实验废水,其废水排放应通过

15、设置专用的排水管道及污水消毒池收集,经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方法处理后安全排放。,(二)管理体系与制度,成立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指定专门的生物安全管理部门或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人员,生物安全委员会 生物安全委员会成员可以由单位负责人、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医学专家、顾问组成。(一)负责建立本单位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职责,指定本单位生物安全管理责任部门和负责人;(二)每年定期召开生物安全管理会议,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三)批准和发布单位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危害评估等重要文件;(四)对本单位上报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材料进行审核;(五)对本单位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

16、室开展的第一、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进行审查。,单位生物安全管理责任部门和负责人,(一)负责组织制(修)订和实施本单位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二)负责组织专家对涉及的生物因子、使用动物、重组DNA以及基因修饰物质的研究方案进行审查和风险评估;(三)负责对本单位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微生物菌(毒)种和生物样本保存和使用,实验室安全操作,实验室废气、废水、废弃物处置和消毒灭菌等规章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定期评估实施效果;(四)负责组织学习国内和省内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最新动态;(五)负责定期调查、了解实验室工作的健康状况和健康监护情况;(六)组织本单位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17、、全面负责本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工作;、批准进修、后勤、检查、参观等非实验室人员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暂时进入本实验室;、确保在本实验室内,生物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程序得到执行,对违规行为有权作出停止实验的决定;、任命本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员;、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本实验室的应急处置预案;、负责组织本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以及处理意见向所在单位的生物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报告;、负责对涉及感染性物质的研究计划、方案以及操作程序等进行实施前的生物安全审查。,实验室负责人 重点考虑因素之一,生物安全管理员具体负责本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工作。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以及规范程序等方面的咨询工

18、作;就技术方法、程序和方案、生物因子、材料和设备进行定期的内部安全检查;纠正违反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在出现潜在感染性物质溢出或其他事故时,协助事故调查;检查和监督实验室废弃物的有效管理与安全处置;检查和监督实验室各项消毒灭菌措施的落实情况。,生物因子生物危害评估报告标准操作程序设施设备的建设与配置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管理制度实验废弃物处置制度消毒灭菌制度人员培训制度个人安全防护制度意外事故应对制度实验室生物危险标识使用规定其他重要规章制度,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标准操作程序,实验室应在危害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标准操作程序和使用操作规程,这些程序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第二类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及对安全

19、性有较大影响的特定实验活动的标准操作程序;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使用规程;生物安全柜使用规程;离心机使用规程;匀浆器、摇床、搅拌器和超声处理器使用规程;尖锐利器使用规程;样本分离操作规程;洗手操作规程;其他有必要制定的操作规程。,(三)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管理,、生物样本采集生物样本采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的要求。样本采集人员应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危害等级相适应的生物安全防护装备和防止扩散污染的措施。样本采集人员应对样本的来源、采集时间、采集人员等做好记录。,、运输高致病性(或疑似)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运送应按卫生部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原微生物

20、菌(毒)种或生物样本运输管理规定执行。非高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运送应由专人负责,专车运送,运送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相关资质,不得通过公共交通工具运送,运送过程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单位内部运送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容器或包装材料应满足生物安全防护的要求,应密封,防水、防破损、防外泄。外送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容器或包装材料应满足国际民航组织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Doc9284包装说明PI650)规定的包装要求,具体使用的包装要按照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规定的运输包装要求执行。最外层的容器或包装材料上应按规定做好生物安全警示标识。,A 类感

21、染性物质是指在运输过程中如发生暴露情况能对人或动物造成永久性失残,危及生命或患上致命疾病的感染性物质。符合此标准的感染性物质中,使人感染或使人和动物都染病的必须划入UN2814(运输名称:危害人的感染性物质)仅使动物染病的必须划入UN2900(运输名称:危害动物的感染性物质)。,B 类感染性物质不符合列入A类标准的感染性物质。B类感染性物质应划入UN3373运输名称:诊断样品或临床样品,标准包装,三层包装标准主容器:玻璃、金属或塑料,防漏密封辅助包装:在-40至+55温度范围内必须能承受不低于95kPa压差内压而无渗漏外包装:强度满足其容积、重量及使用要求。外尺寸,最小边长不小于100mm,包

22、装要求,除固体感染性物质,必须在主容器和辅助包装之间填充足量的吸附材料,能够吸收所有内装物多个主容器装入一个辅助包装时,应将它们分别包裹或隔离,以防彼此接触在冷藏或冷冻条件下运输物质:冰、干冰或其它冷冻剂必须放在辅助包装周围,内部有支撑物固定辅助包装。,类包装,类包装,、藏菌(毒)种保藏实验室保藏菌(毒)种和生物样本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实验室应指定专人负责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保藏,双人双锁,并建立所保藏的菌(毒)种和生物样本名录清单。保藏的菌(毒)种和生物样本应设立专册(卡),详细记录编号、名称、来源、鉴定的日期和结果、鉴定者、所用的培养基、保藏的方法、传代次数等。实验室应建立菌(毒)种和生

23、物样本的销毁制度,销毁保存的菌(毒)种和生物样本应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并在专册(卡)上注消并注明原因、时间、方法、数量、经办人等。,、建立实验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工作程序。废弃物处置应由专人负责处理。、实验室所有污染的实验器材和废弃物应经灭菌消毒后才能拿出实验室,实验室污水须经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实验用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和实验器材、弃置的菌(毒)种、生物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弃物应在实验室同一建筑内消毒灭菌,达到生物安全后再按感染性质废弃物收集处理。、实验用非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和实验器材,应放置在有生物安全标记的防漏袋中送到指定地点消毒灭菌后方可清洗,运送过程中应防止有害生物因子的扩散。,(四)

24、废弃物处置,、实验废弃物中可能含有的高危险废弃物,应在实验室内进行高压灭菌消毒,用带有安全标识的包装容器或包装物,密闭包装后才能带出实验室,外包装必须保持清洁,并有是否消毒的明晰标识。、实验室应对相关医疗废弃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废弃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5年。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废弃物流失、泄漏、扩散。,、实验室所在单位应及时收集相关废弃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包装容器内。严禁使用破损的包装容器,严禁包装容器超量盛装。、相关废弃物专用包装物、包装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25、,不得露天存放。废弃物暂时贮存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天。应当根据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及时将相关废弃物交由符合资质条件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集中处置。,(五)消毒灭菌,实验室应编写针对各种设施、设备、工作环境、污染状态的消毒操作规程。实验室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消毒不合格的物品不得离开实验室,(六)人员培训与健康监测,实验室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参加省级或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生物安全培训,并取得省卫生厅颁发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实验室所在单位每年应对实验室人员、辅助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培训应该有相应的记录。,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建立健康监护档案。每年应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常规体检。设立定点就诊医院。,(七)生物危害标识使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门口、可能存在危害的设备等显著位置张贴生物危害标识门口的生物危害标识下方注明“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并在生物危害标识旁标出:实验室名称、实验室负责人及联系电话。,三圆环为黑色,背景为黄色。,其他,具有较好的工作实验室管理和研究工作基础所在单位给予经济保障和支持配合愿意参加省级组织的一些生物安全试点或研究性工作,安全无小事无事立大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