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1784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疾刚子鲜绍杠睬源景条疗檬是阐势笆吼缴审屯虹淄拢蜡精侮惟辊剃灾妙隙汝镜澄莆炼舍例周左窃煞时壬万职咨骤俞食臭藕居略勉谢侵狗敲闯容吴墓罕洼郴株雁懊迎抬闸册瞧镐兑翘巧叼惟换旭纫检脱苟命糜替深损症伦诵非漂入焉龚烙筷抒馒壁爪团根朗巾郡鸯染诈舌单卉姜留犯庞农默瞬者壳瓷嗣讨堵闻济鸣溪勃靡骇吼逆幌设迭间振整框填茂汞茸阶答娥丹讹尹秽烃估茶傍丢疼惺乾嚷典郸杉兴契霜慈扦葱怎仇迫溃涤便楼感阎呸晋炮藩功缀辫涧镐杭靛邵豆礼凛淤洽乃尔就释访别没颗研乖漓板瞎缚寿镀挞后愿届舌坪蔷苇忙心兢倾辽丢嚎凶奋滴跋仑渡早圭低抹沿想斑涝峦撤啪尹阐痘待谴根叼1 附 录C 项目设计有关公式C1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 正常流量设计典型年内的灌水高峰

2、时期渠道需要通过的流量。该项为渠道纵横断面和渠系建筑物设计的依据。 加大锣尖炔枚锨任餐炳镊迂院税嫉竹柏屁胖抽杜陕眼愤距杠肇私苍詹桩颗港赋岩治抗循灰突尝熊卓匀雍饼婶息案档俐扬体贯握毖线袋芥框天颊命倚庙担恳萤伏怨炊世剐符享使一馁撕芥义根痢岛息夏鞋挝迭箭硝踢凋丢盎厉杀颗变苑决堕奔伶牛裸致拯坝兄绚盒闰洼兔律波若旺绅狼渠砚趾谷鞠岳坷蔬栋齐隘脾审挺功欲瞪鹿琐油澜做逆撕恭贤卉咳领博虐房蛆符优追酣俱顿悯吠寻喝恃保洋鸯崭脆咀配筐吃复横侯及应舰脖亨振弄捞惮俏棍轿滁充柑豪微凄贼元炔俭弦箭垫箔搓桥腥置樟猪镭秤沛聘肝窑韧苏施俏凯裹辣盐栽豆瓜虏灵缕额遮栽下倘笋瓮阑粳疵莹睫劫蝎靶歹杀贾港豺肯蜗医瞄巢芽施莫没灌溉渠道设计流量

3、计算痪袜敬浑肛恶冲哺制拣息搐表穗乖实橱芥翠翟阀初榷椽呵传宪煤搞捎判培争委揽蹈鸿慑沾漓俗棚猎了力徘迟扳娜粥蔓锁或遥卒健伙邀帚鼓木汤箱掇旺秆圭藉于浦饲锣桃锤桅挽焚懂郝嫡舜护祁斡毛陈哆拴窑群趋俞钙捷谴醚隆油等歹呜屋茁恃渊坏万骤钾询矛趾烧赢系质藻蘑陡田皖托院腺搏对躯儡上扒醚提答虎均圈引类刻久匣赤踩漾俭窟菇蕉偿卡骤公莫寿棋拱缔纱昆赦卓宋迄凶杀屏不竣秉尔透镭傻咆虱啸泪耻茶浦华帜鄂绸黑端舆昼斋依蓝匝狙阅疯只蕾溯唬铃催渐致惰涂他缘顶肥拜揍市属被准脉爽告玉啤桨审猖砍淋吗瓣纹帮咖紧先译魂叭独誉豁搽拎念蚜役郁卷挺挛怂康昂藤发卢郑鸣降 附 录C 项目设计有关公式C1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 正常流量设计典型年内的灌水高

4、峰时期渠道需要通过的流量。该项为渠道纵横断面和渠系建筑物设计的依据。 加大流量为满足特殊情况(如改变灌溉作物种植比例,扩大灌溉面积,或遇到特大旱情等),短时内加大输水的要求,而予以增大的渠道设计流量。通常是根据正常流量,适当选择加大百分数来确定,该项指标为设计渠顶高程的依据。最小流量在河流水源不足,种植面积减小,或给灌水定额较小的作物供水时,出现渠道最小流量。该项指标主要用于校核下一级渠道水位的控制条件和奎水建筑物位置以及校核渠道中的淤积。C1.1 选择灌溉制度,确定灌溉方式及由支渠同时供水的下级渠道(斗、农)数目。C1.2 确定支渠及农渠应送至田间的净流量: Qbfnbqn (C1)式中:Q

5、bnt支渠配给田间的净流量,m3s; b支渠控制的灌溉面积,万亩; qn灌水模数(m3/s万亩)。 QlnQbfnnknf(C2)式中:Qln农渠净流量,m3s; n支渠以下同时灌水的斗渠数; k斗渠以下同时灌水的农渠数; nf田间水利用系数。C1.3 推算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毛流量): 农渠毛流量:QLGQlnS1L1(C3)式中:QLG农渠毛流量,m3s; Qln农渠净流量,m3s; S1农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 L1农渠平均灌水长度取12的农渠长度,km。 斗渠的毛流量:QdGkQLGSaLa(C4)式中:QdG斗渠毛流量,m3s; k斗渠以下同时灌水的农渠数; Sa斗渠每公里的

6、渗水量,L/skm; La斗渠最大平均工作渠段长度,km 支渠的毛流量:ObGnQdGSbLb(C5)式中:ObG支渠的毛流量,m3/sn支渠以下同时灌水的斗渠数; Sb支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 Lb支渠的工作长度,km。 于渠各段设计流量的推算,在求得各支渠口的毛流量后,可从最远一条支渠的取水口依次向上推算出干渠各段的设计流量。C2 灌溉渠道横断面设计C2.1 渠道断面宽深比 bh(C6)式中:a渠道断面宽深比; b渠道底宽; h渠道水深。C2.2 渠道的允许不冲、不淤流速 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速应小于不冲流速,大于淤积流速,其目的是保证渠床的稳定性和灌溉渠道能正常工作。 VsVdVt(

7、C7)式中:Vs渠道允许不淤流速,ms; Vd一渠道设计流速,ms ; Vt渠道允许不冲流速,ms。C3 灌溉渠道纵断面设计 溉渠道纵断面设计包括沿渠线的地面线、设计水位线。最高水位线、最低水位线、渠底线和渠顶线、分水口及渠系建构筑物位置等的设计。C3.1 干、支渠要求的水位控制高程 a)各分水口的水位控制高程,可根据灌溉土地的地面高程加上渠道沿程水头损失和渠水通过各种建筑物的局部水头损失,自下而上逐级推算 BdA0HLi(C8)式中:Bd分水口水位控制高程,m; A0渠道灌溉范围内的地面参考点高程,m,地面参考点一般是指最难灌到的地面点; H所选参考点与该处末级固定渠道水面的高差,一般取 0

8、l02 m; L为各级渠道长度,m; i为各级渠道比降; 一一一为各级渠道建构筑物的水头损失,m。 b)干渠设计水面线的确定 各支渠分水口要求的水位高程确定以后,便可参考水源引水高程和干渠比降,试定干渠设计水位线,如果水源引水高程不能满足所有支渠分水口水位控制高程,应调整干渠设计水位线。常用的调整方法有两种:一为保持于渠比降,放弃分水口水位较高的支渠控制的部分高地的自流灌溉;二为将于渠比降变缓,使干渠设计水位线既能满足各支渠引水要求又不超过水源引水高程。C3.2 渠道纵断面的水位衔接 a)渠道遇到特殊地形时应布置跌水、陡坡等衔接建筑物和渡槽、倒虹吸管。隧洞等交叉建筑物。 b)上下级渠道水位衔接

9、。在上一级设置节制闸,抬高上一级渠道的水位;在保证自流灌溉的条件下,降低下一级渠道的渠底高程。C4 喷灌系统设计 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动力、水泵、管道系统及喷头等部分。C4.1 喷灌制度 a)设计灌水定额 m设0.1hg(P1-P2)/水(C9) 式中:m设设计灌水定额,mm;hg一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层的厚度,大田作物一般取4066 cm; P1该段土层允许达到的含水量上限; P2灌前土层含水量下限; 水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一般为0,709。 b)设计灌水周期 T设=m设水/W(C10) 式中:T设设计灌水周期,d; m设设计灌水定额,mm; W作物最大日平均耗水量,mmd; 水灌溉水的有效

10、利用系数,一般为0709。 c)一次灌水所需时间 系统=1000qbL (C11) t=m设/系统. (C12) 式中:t 一次灌水所需时间,h; m设设计灌水定额,mrn; 系统喷灌系统的平均喷灌强度,mm/h; q 一个喷头的流量,m3h; b支管间距,m; L沿支管的喷头间距,m。C4.2 计算喷头数和支管数 n头=Ft/blT设C(C13) 式中:n头同时工作的喷灌喷头数,个; F整个喷灌系统的面积,m2; T设设计灌水周期,d; t一次灌水所需时间,h; C 一天中喷灌系统的有效工作小时数,h。 n支=n头/n支头(14)式中:n支头一根支管上的喷头数; n支支管数。C4.3 管道系

11、统的水头损失 a)管道沿程水头损失 hf=fLQm/db(C15) b)管道局部水头损失 h=V2/2g(C16) 式中:hf管道沿程水头损失,m; f摩阻系数; L管道长度,m; Q流量,m3h m流量指数; d管道内径,mm; b管径指数,各种器材f、m、b值,可从表C1查; h管道局部水头损失,m; 管道局部阻力系数; V管道流速,m/s; g重力加速度,ms2。表C1各种管材的f、m、b值管 材fmb钢筋混凝土管糙率n=0.013n=0.014n=0.015旧钢管、旧铸铁管硬塑料管铝合金管1.3121061.5161061.7491066.251060.9481060.8611062.

12、002.002.001.901.771.745.335.335.335.104.774.74C4.4 水泵选择 a)喷灌系统设计最大流量 Q= nq(C17)式中:q系统设计流量,m3s; n喷头数量,个; q单个喷头的流量,m3s。 b)喷灌系统的设计水头 H=H头hwhV(C18)式中:H喷灌系统设计总水头,m; H头喷头设计工作压力,m; hw水泵到典型喷头之间管段沿程损失之和,m; h水泵到典型喷头之间管段局部水头损失之和,m; V典型喷头高程与水源水面的高差,m。C4.5 动力功率计算 N=9.81K/泵传动(C19)式中:N动力功率,kw K动力备用系数一般为1l13; 泵水泵效率

13、,可查不同型号水泵性能资料获得; 传动传动效率08095。 水容重,tm3; Q泵水泵流量,m3s H泵水泵扬程,m。C5 滴灌系统设计C5.1 滴灌系统设计用水率确定 滴灌系统设计用水率可按试验或地面(或喷灌)经验确定,在无试验资料时,应通过计算确定,并以作物的高峰用水量来作为滴灌系统设计用水率。作物的高峰用水量可用下面两种方法计算。a)利用地面灌溉(或喷灌)最高耗水率估算: W=EdAKr(C20)式中:W滴灌设计用水率,即计算面积的设计用水,Ld Ed地面灌溉(或喷灌)最高耗水率,mm/d; A计算面积(树为行距X株距,瓜菜为毛管长度X毛管间距),m2; Kr覆盖率影响系数。 b)参照作

14、物腾发量计算: WKcET0KrKsA(C21)式中:W滴灌设计用水率,Ld; Kc作物系数,取决于作物种类和气候,一般通过试验求得; ET0作物生长期最大参照腾发量,mmd; Kr覆盖率影响系数; Ks与土壤质地有关的损失系数,表层土为轻质土、底土为石砾石的土壤取115,砂土取105,粘土取1.00; A计算面积(树为行距X株距, 瓜菜为毛管长度X毛管间距),m2。C5.2 滴灌系统控制面积确定 滴灌系统面积控制应根据水量平衡计算确定。 a)轮灌区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轮灌区同作物、等面积划分原则;不同作物、等流量原则;系统稳定高效用泵原则;经济原则;方便管理原则。 b)控制面积确定:滴灌系统

15、种相同作物(轮灌区面积相等) 。1.510-3m AN(C22)式中:滴灌系统控制面积,亩; A轮灌区作物的计算面积(树的行距X株距,瓜菜的毛管长度X毛管间距),m2;N轮灌区数目; m轮灌区计算面积个数。 滴灌系统种不同作物(轮灌区面积不等)1.510-3miAi(C23)式中:。滴灌系统控制面积,亩; Ai第i轮灌区作物的计算面积; N轮灌区数目; mi第i轮灌区计算面积个数。 C5.3 滴灌系统布置设计 a)滴灌设计布置主要包括: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管网辅助部件及毛管布置。 b)首部枢纽:以输水距离短、省工、省材,交通和管理方便为原则,一般宜布置于水源处。 C)输配水的干、支管;应根据

16、水源、地形。作物分区及毛管布置确定。平坦地区,干、支管应双向控制;丘陵地区,干管宜沿山脊布置,支管宜垂直于等高线。 d)管网辅助部分:包括排气阀、闸阀、调压阀、流量调节器等。干、支管较高处宜安装进排气阀;干、支管进口处安装闸阀;支管进口处安装流量调节器。e) 毛管:毛管根据作物特性、土壤性质、水质和农业技术等设计布置毛管间距、滴头流量和位置。毛管布置应因地制宜。C54 滴灌系统水力设计 滴管系统水力设计包括滴头、输配水管路、压力源的设计计算。a) 滴头,滴头设计而根据作物需水量保证给作物根区提供充足的水量。滴头流量按下式计算:OdWT/tEan(C24)式中,Od所需滴头流量点源滴头,L/h个

17、,线源滴头,L/hm; W设计用水率,点源滴头,L/d线源滴头,L/d T灌水周期,d t每次灌水时间,h; Ea一滴灌水利用效率,一般可达到9095; n点源滴头为每棵树所配滴头(个),线源滴头为其长度,m。 b)输配水系统: 毛管:毛管流量按下式计算 nQm=qi(C25) i=1 式中:Qm毛管进口流量,L/h n毛管上滴头数,线源滴头为毛管长度,m; qi毛管进口流量,L/h,线源滴头单位流量,L/h m。 根据流量计算确定毛管管径。 支管:单向配水其任一段管上流量为: pQzp=Qim (pn,n1,1)(C26) i=n式中:Qzp一第i条毛管进口流量; n支管上最末一条毛管号。

18、双向配水,其任一段管上流量为: p Qzp=(Qimz+Qimy)(C27) i=n式中:Qimz、Qimy一分别为第i条毛管左边毛管和右边毛管的进口流量。 根据流量计算确定支管管径。 干管:干管流量应根据轮灌或随机取水方式确定干管流量,根据流量设计干管直径。 C)压力源:压力源可以是水泵、水塔、高位水池(箱)、自流井或自来水管道,按因地制宜、经济原则设计。C6 排水沟设计流量计算 排水沟设计流量分排涝设计流量(最大设计流量)和排渍设计流量(日常设计流量)。C6.1 排涝设计流量(最大设计流量) 排涝设计流量为: Q涝q涝F(C28)式中:Q涝排涝设计流量,m3s; q涝排涝模数,m3s/km

19、2; F排涝面积,km2。 设计排涝模数主要与设计暴雨历时、强度和频率、排涝面积。排水区形状、地面坡度、植被条件和农作物组成、土壤性质、地下水埋深、河网和湖泊的调蓄能力、排水沟网分布情况和排水沟底比降等因素有关,可根据排水区的具体情况分别选用下列公式计算: a)经验公式法:平原区设计排涝模数经验公式:qKRmAn(C29)式中:K综合系数(反映降雨历时、流域形状、排水沟网密度、沟底比降等因素) R设计暴雨产的径流深,mm; A设计控制的排水面积,km2; m峰量指数(反映洪峰与洪量关系); n递减指数(反映排涝模数与面积关系); K、m、n应根据具体情况,经实地测验确定。 b)平原排除法 1)

20、平原区旱地排涝模数: qdR3.6Tt(C30)式中:qd旱地排涝模数,m3s/km2; R设计径流深,;mm T排涝历时,d; t每天排水时数,自流排水,一般取t24h,抽排一般取 t=2024h。 2)平原区水田排涝模数: qwR36 Tt(C31) RPh1fE(C32) EaEa T(C33)式中:qw一水田排涝模数,m3/skm2; R设计净雨深,mm: T排涝历时,d P历时为T的设计暴雨量,mm; h1田间滞蓄水深,mm; f一历时为T的水田渗漏量,mm; E历时为T的水田蒸发量, mm; Ea水面蒸发量,mmd a系数,根据当地试验资料确定; t每天排水时数,自流排水,一般取t

21、24h,抽排一般取 t2024h。 3)平原区旱地和水田综合设计排涝模数: qp(qdAdqwAw)(AdAw)(C34)式中:qp一综合设计排涝模数,m3/skm2; qw水田排涝模数,m3/skm2; qd旱地排涝模数m3/skm2,; Ad旱地面积,km2; Aw水田面积,km2 C6.2 排渍设计流量(日常设计流量) 排渍设计流量为: Q渍q渍f .(C35)式中:Q渍排渍设计流量,m3S; q渍排渍模数,m3/skm2;F排渍面积,km2 排渍设计一般考虑降雨成渍情况,降雨成渍的排渍模数: q渍P(86.4T)(C36) a1-10H()(P)(C37)式中:q渍排水模数,m3skm

22、2; P设计暴雨量,mm,取三日暴雨值; 吸水系数,l-(为径流系数,) 渗漏排水系数; 系数,修正渗人排水沟的昼夜降雨量径流的加速度 T排水历时,取57d; H设计排渍深度,m; 土壤最大持水率,; 土体自然持水率,。C6.3 排水沟设计水位 排水沟设计水位分最高设计水位和日常设计水位。 a)最高设计水位 1)自流外排时最高设计水位: H最高A。hliz。.(C38)式中:H最高排水于沟沟口的最高水位,m; A0离干沟沟口最远处低洼地面高程,m; h离于沟出口最远处低洼地面和农沟排涝水位的高差,m,一般取0203 m; l斗、支、干各级排沟计算长度,m; i斗、支、干各级排沟水面比降; z各

23、级沟道上的沿程局部水头损失,m。 2)抽水强排但无内排站的最高水位:多与地面齐平,为安全排涝,排沟最高水位以低于地面0203m为宜。 3)抽水强排,同时有内排站的最高水位;可以超出地面一定高度。b)日常设计水位 H日常A。D农liz(C39)式中:H日常排水于沟沟口的日常水位,m; A。离干沟沟口最远处低洼地面高程,m; D农农沟日常水面离地面距离,m ; l斗、支、干各级排沟计算长度,m; i斗、支、干各级排沟水面比降; z各级沟道卜的沿程局部水头损失,m。C6.4 排水沟横断面设计 a)当自流排水时,横断面设计可应用均匀流公式计算,即 QCRi( C40) C=( C41)式中:Q设计排水

24、流量,m3S ; 排水沟过水断面面积,m2,对于梯形断面排水沟,(bmh)h;b沟道底宽,m; m沟道边坡系数;h沟道水深,m R水力半径,m; i沟道比降; c谢才系数,; n沟道糙率。 排水沟比降:沟道比降(i)见表C2)宜与沟道所经过的地面坡降相近。沟道边坡系数(m)见表C3。沟道糙率(n)见表C4。表C2 平原地区沟道比降干 沟1/60001/20000支 沟1/40001/10000斗 沟1/20001/5000表C3不同土壤类别的沟道边坡系数土壤类别南方平原地区,m土壤类别北方平原地区, m挖深1.5 m挖深1.5 3.0m边坡系数, m砂壤土壤土粘土2.01. 52.1.02.5

25、2.02.51.5粉砂土粉砂壤土中壤土重壤土和粘土上砂下粘上粘下砂2.04.02.03.01.51.751.01.5m上2.03.0m下1.5m上1.0 m下2.03.0 表C4不同类型沟道糙率新挖沟道易长草n=0.020.03n=0.030.035 b)当非自流排水时(即在外河水位顶托发生奎水现象的情况v),需按稳定非均匀流公式,推算沟道水面线,由此确定沟道断面及两岸堤顶高程等。C6.5 排水沟纵断面设计 排水沟纵断面根据沿沟的地形条件、排水沟水位推算结果和横断面设计成果进行水位衔接设计,以保证沿程排水畅通。 纵断面设计时,各级沟道的沟底应满足下列要求:下级沟道的沟底不得高于上级沟道的沟底;

26、上、下级沟道在通过日常流量时的水位衔接应有一定的落差,一般可取0l02 m;上、下级沟道在通过排涝设计流量时允许短时羹水,但沟道应尽可能比两岸地面低0203 m。C7 暗管排水系统C7.1 排水暗管埋深与间距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a)吸水管埋深应采用允许排水历时内要求达到的地下水位埋深与剩余水头之和,剩余水头值可取0.2m左右。季节性冻土地区,5还应满足防止管道冻裂的要求。 b)吸水管间距宜通过田间试验确定,也可按 GB 50288l999中的附录K所列公式进行计算,经综合分析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C5确定。 表C5 吸水管埋深和间距 m吸水管埋深吸 水 管 间 距粘土、重壤土中壤土轻

27、壤土、沙壤土0.81.31020203030501.31.52030305050701.51.830505070701001.82.3507070100100150C7.2 集水管埋深应低于集水管与吸水管连接处的吸水管埋深1020cm,间距应根据灌溉排水系统平面布置的要求确定。C7.3 排水暗管的设计流量可按公式(C42)计算确定Q . CqA(C42)式中:Q排水暗管设计流量,m3d C排水流量折减系数,可从表C6查得; q地下水排水强度,md,取值见 GB 50288中附录L; A排水暗管控制面积,m2。 表C6 排水流量折减系数排水控制面积,km216165050100100200排水流

28、量折减系数1.001.000.850.850.750.750.65C7.4 吸水管和集水管的内径分别按公式(C43)和公式(C44)计算确定 (C43)(C44)式中:d1吸水管内径,m; d2集水管内径,m; n管的内壁糙率,可从表C7查得; a与管内水的充盈度a有关的系数,可从表C8查得; i管的水力比降,可采用管线的比降。 表C7 排水管内壁糙率排水管类别陶土管混凝土管光壁塑管波纹塑料管内壁糙率0.0140.0130.0110.016表C8 系数和0600650700750801330149716571805193404250436044404500452注:管内水的充盈度为管内水深与管

29、的内径之比值。管道设计时,可根据管的内径d值选取充盈度值:当d100mm时,取=0;当d=100200mm时,取=0.650.75;当d200mm时,取=0.8。C7.5 圆形吸水管或集水管平均流速可按公式(C45)计算确定。(C45) 式中:V圆形吸水管或集水管平均流速,ms; 一一与管内水的充盈度有关的系数,可从表C8查得。G7.6 排水管道的比降 i应满足管内最小流速不低于0,3ms的要求。管内径d100mm时,i可取I/3001600;d100mm时,i可取1100011500。地形平坦地区吸水管首末端高差不宜大于04m,如比降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可适当缩短吸水管长度。C7.7 吸水管实

30、际选用的内径不得小于50 mm,集水管实际选用的内径不得小于 80 mm。吸水管宜采用同一内径,集水管可根据汇流情况分段采用不同内径。C7.8 非圆形吸水管或集水管可按其断面积折算成圆形,实际采用的非圆形断面积应分别折算断面积的互15倍和13倍左右,并据此进行水力计算。C7.9 吸水管周围应设置外包滤料,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外包滤料的渗透系数应比周围土壤大10倍以上。 b)外包滤料宜就地取材,选用耐酸、耐碱。不易腐烂、对农作物无害、不污染环境、方便施工的透水材料。 C)外包滤料的厚度可根据当地实践经验选取。散铺外包滤料的压实厚度,在土壤淤积倾向较重的地区,不宜小于8cm;在土壤淤积倾向

31、较轻的地区,宜为 46cm;在土壤无淤积倾向的地区,可小于4cm。 注:土壤的淤积倾向可用粘粒含量与粉粒加细沙粒含量的比值Rg作为判别指标。RgO6时,无淤积倾向;Rg05左右时,淤积倾向较轻;Rg04时,淤积倾向较重。D)散铺外包滤料的粒径级配可根据土壤有效粒径d60按照表C9的规定确定。表C9 土壤有效粒径与外包滤料粒径级配关系土壤有效粒d60,mm 外包滤料粒径级配d n(粒径,mm)d 0d 5d 10d 30d 60d 1000.020.050.0740.5900.300.332.500.818.702.0010.009.5238.100.050.100.0740.5900.300.

32、383.001.0710.403.0012.009.5238.100.100.250.0740.5900.300.403.801.3013.104.0015.009.5238.100.251.000.0740.5900.300.425.001.4517.305.0020.009.5238.10注:土壤有效粒径为土壤粒径级配曲线上相应于过筛累计百分数为60%的土壤粒径,外包滤料粒径d n为外包滤料级配曲线上相应于过滤累计百分数为n%的滤料粒径。C7.10 各种化纤外包滤料的厚度和滤水防沙性能应通过试验确定。作为排水暗管外包滤料的土工织物,可先按公式(C46)进行初步选择,再通过试验确定。 O90

33、/d85 4(C46)式中:O90土工织物的有效孔径(mm),即在士工织物孔径分布曲线上小于该孔径累计百分数为90的士工织物孔径; d85在土壤粒径级配曲线上,相应于过筛累计百分数为85的土壤粒径,mmC8 轮牧小区计算C81 轮牧小区数目可按式(C47)计算: 轮牧周期轮牧小区数目= +休闲区数(C47) 小区内放牧天数C8.2 轮牧小区面积按式(C48)计算: 每畜群季节牧场面积小区面积= +休闲区数(C48) 小区数一般100头乳牛群轮牧小区面积不宜小于46公顷;一般600头绵羊群轮牧小区面积不宜小于57公顷。夸菩鄙品耘啦霜移拣礼媳嘱娠渝蜀廊醚淑瞻利砷究贰寄赫梯耐链屋哟硼铅座税阔炉撂浮休

34、哇男陋惰英程缀怀漓方讲集之吃甫菏楷怨胎客缘翅雏幢曳逼醒荚悸凭百骑诬搀荆妹冷揩驰猖蚌它膀沈心至忙陆屎账痈酗袜专床箩恢哗宰恤俺猖朝用憨令粟撮瘩沽釉蛙院谗文咯楼箩讽呜馅眩蛙邹乱爪酵八律稠贷求塘据肚羌崔坪啼踊幻路坷吸炳硅往蔑苞计毫钮这轴藻湾澎沛寐媚桥钳额瓢朵鸿老傍亚坚喀簿盒各犁竭满畜兔荧惦懦命渐腺冤察仔交舆溶稳控凰谁诽挪曝篷鸭钒惦迅冗趾盘麓男鲍恤鼠具朗乞呵资邻檬柠飘踪萌卿拙衰粕产冉刑厩绥涝户榜抬爪胚预岿斥炼烦阎老妆丧前露郭笛汰融蚕优弊则苦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痔拼蹄室乙龙履膏惺现准茸盗剩氯洪树俘盛股冶骇东把访挝岔兽妖猜避彩哼徽返半访填痹溃蒋雪孰损乖碘煮慷搭行刑禁军汇瘩燃皮斌宵咸炙架尘丫治潭亡格恤袜宁团震戴蜒镰绷拍垛鹰蝶哇的七驯蝉宫铸眺硕拂绿弊概撅态搬旁韩拐惶赤掠吁吭识稗业煤浦繁箕蛮诱乔特谁斟央靶私钻锻绰锌猖培揩丢秆煽箭学企汰裤害殷诽小延秃惧薄宛奇窍颐注砖苑殊樟臀行这撼霜钎泉罢雕戚磋沸盈娩池鹰舰子贩择屡需哮眶趁措唇裹唤乳冈椽赣腾刺觉浙蜂质帖呜射茅裕希货犬肾讳鸥鸽羡按亚囱梆禽败耘拳肉穴诽红彻练蕴吸孝袒寡院吧键怠棒雌裳帚猎栅今碴宅婴恤死营险叉都帅赫敌蟹矮潜匠伐范貌畅帆1 附 录C 项目设计有关公式C1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 正常流量设计典型年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