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经典片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兰河传》经典片段.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为什么初中起始阶段选读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转呢?需要说明的是:我是从经验出发的。首先,这是一部写童年往事的作品,童年的回忆文字总是温暖的,不管“这个时代”是动荡的还是和平的,人类都有一个“童年情结”,就像是一个人一生的“出发地”一样,“我”是从那里来的。所以,不论童年多么的苦难或不幸,但回忆童年的文字必定透露出丝丝温情,故乡往事也必定让人魂牵梦绕。萧红的呼兰河转就是这样的作品女孩读了之后会更像女孩,男孩读了之后会更多一份内心的柔软。这没有什么不好,无情无义、内心坚硬如铁,这不是我们对孩子未来的期许!记得有位科学家说过,我们过去遇到一个动荡、苦难的时代,可我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这是为什么?
2、童年有童年的感受,童年有童年的视角,童心世界有很多我们今天还无法认知的领域,那么,我们何妨不用这样一部描写童年往事的经典之作去“唤醒”孩子沉睡的感觉,去丰富或培植他们一颗柔软、温暖的心呢?要知道,人的一生,不管怎样的长途跋涉,童年或许就是他们的“后花园”,那里有故乡、亲人,有父亲、母亲,有兄弟姐妹有让一个人一直走下去的勇气和信心。,4、在作家萧红的笔下,“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花开了,就象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
3、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哪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你看,这是多么有情、有义、有灵性的文字!当我们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样的文字,会唤醒我们家长多少封存或者沉睡的记忆,而我们把我们的记忆和孩子一起分享,并带上孩子一起去
4、看、去听、去感受这样的上帝赐给我们的恩惠大自然,那该会是怎样的一种幸福!,5、自然,在作家的笔下也不全然是美好、幸福和快乐。“每到秋天,在蒿草的当中,也往往开了蓼花,所以引来了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这样一来,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这时再往远处的下流看去,看着,看着,那灯就灭了一个。再看着看着,又灭了一个,还有两个一块灭的。于是就真像被鬼一个一个地托着走了。”“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
5、吞;走不动了,就拥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哭了一朝或是三日,就总得到城外去,挖一个坑把这人埋起来。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得回家照旧地过着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假若有人问他们,人生是为了什么?他们并不会茫然无所对答的,他们会直截了当地不假思索地说了出来:人活着是为吃饭穿衣。再问他,人死了呢?他们会说:人死了就完了。”“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其实,任何一个时代
6、任何一个阶段的儿童都有着自己的寂寞、孤独、痛苦甚至无望。不要认为这就不好,不好可是存在。我们不妨想想我们的童年,不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吗?无尽的长夜我们在等待着父母亲人归来,天高地远、无限苍茫的景致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无助和荒凉,某一次目睹生命的诞生我们拥有着无尽的惊喜或某一次看到死亡我们感受到极度惊恐和不安忧患与愉悦其实“与生俱来”。亲子共读最最重要的就是和孩子分享彼此的感受,告诉孩子,生命的过程比结局更重要,更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保有。6、读一本书再去读一个人,一个人就是一本书。女作家萧红就是一本书,一本大书。她那苦难的人生历程告诉我们“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语)生活在今天和平时
7、代的我们的孩子,应该说不会经历那个动荡时代的人们的苦难,但不经历并不意味着我们没必要告之。告之的方法就是我们要去让他们阅读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喜怒哀乐今天不经历也并不意味着未来就不可能不遭遇到,自然和人为的苦难时时刻刻在威胁着我们人类,我们有责任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备一族”,内心坚强,不惧挫败!7、如果孩子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让他们自主阅读;如果,还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父母就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一个月读一本书,一周读几个章节,在读原作的同时去读读这位作家,读读专家学者对“这个人”“这本书”的评价,一起谈谈读书的心得、感受。总之,阅读有计划,有交流,把阅读原作当成一个“点”,把
8、了解一位作家当成一个“面”,给阅读一个广阔的“背景”,这样的阅读才记忆长久、刻骨铭心。不要期待阅读的效果立马可见,记住,你今日播下一粒种子,日后定会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孩子定会成长为一棵不怕狂风暴雨摧折的参天大树。当然这本书从阅读性别来说,更适合女生去阅读。男生要读可以从肖红传入手,以引起兴趣。,萧红(1911-1942),原名张西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
9、地位。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1911年6月1日,她生于黑龙江呼兰县内一个地主家庭,取名张乃莹。1920年,生母病故。继母与她感情淡漠,父亲思想保守,专制顽固,只有年迈的祖父能给这缺少爱的孩子一点安慰。1927年,她考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女中读书,喜爱绘画和文学。1930年,父亲令她退学,准备与未婚夫王恩甲完婚。19岁的她既不愿让父亲把自己当礼物去交换富贵,,又因劝伯父不要再增加佃户的地租而遭到一顿打,便逃出家庭。父亲宣布开除她的祖籍,后来与流浪街头的她相遇时也
10、是冷眼相对,她亦终生不曾再回过呼兰县的家。1931年,这个无家、无业、无处栖身的姑娘,在窘迫之际遇上王恩甲,先受骗后被弃,孤身困于旅馆。1932年,在即将被旅馆老板贩卖以抵所欠旅食费时,她得到萧军的帮助,脱出困境。秋天,她与萧军结合,开始了共同的生活:他们租不起五角钱一天的铺盖,买不起五分钱一个的“列巴圈”;一个的鞋带断成了四截,另一个就把自己的鞋带分成两段,两个人束着;摄氏零下30度的严寒里,两个人穿着夏天的鞋子,饥肠辘辘地在雪地上奔走谋生 1934年,日伪在“满洲国”加紧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她和萧军因编辑进步刊物随时都有被逮捕的危险,便于6月离开哈尔滨至青岛。10月又因青岛形势险恶奔赴
11、上海,两人同鲁迅接触并接受其影响。1936年,她因萧军的感情背离和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只身东渡日本。1937,年,她返回上海。抗日战争发生,上海成为“孤岛”后,应李公朴之约,于次年初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教书,其后和萧军分手。1940年,她和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办时代批评刊物。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发生,日军攻陷香港。她正患严重肺病,靠朋友的接济住院治疗。炮声隆隆中,端木蕻良弃她而逃。1942年1月13日,她被医生误诊为喉瘤,喉管开刀,病情恶化。18日,确诊为恶性气管扩张,第二次动手术换喉头呼吸管。21日,所住医院被日军占领,改为日本战地医院,病人全部被驱逐。22日,在战争与病痛的折磨中,她与世
12、长辞,年32岁,呼兰河传精彩片段,片段一,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
13、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这样的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点评,这是我的祖父,童年里是他给我带来欢乐、带来慈爱、带来温馨,爱笑的祖父,健康的祖父,充满着童心的祖父,你是照耀我童年天空的太阳这个细节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慈爱的而又充满童心的老人。,片段二,呼兰河的冬天:“天空是灰色的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着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
14、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这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至于那卖馒头的老者,脚踏有圆滚滚的鸡蛋大冻掌子的鞋子,背着箱子颤颤惊惊地往前走,眼睛挂着霜,胡子的冰溜沉甸甸的,至于那东二道街的大泥坑,五六尺深,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一下起雨来,则白亮亮的涨得溜溜地满,涨到两边人家的墙根上去了,把人家的墙根给淹没了。还有那卖馒头的人跌倒后挣扎着爬起来,连馒头带冰雪拣到箱子里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后,就对那吃馒头的人说:“冷的天,地皮冰裂了,吃了我的馒头了。”听着的行人都笑了。读者也禁不住哑然失笑.为书中人物的幽默,为着作者的幽默。,点评,作者在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揭示他们的贫苦、无望、愚昧、麻木的时候,讽刺幽致则使人感到悲凉、凄苦。我们既同情他们的不幸,又原凉他们的麻木。这也是作者的讽刺幽默所产生的优郁的美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