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课件:第六章损益.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25030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课件:第六章损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财务管理》课件:第六章损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财务管理》课件:第六章损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财务管理》课件:第六章损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财务管理》课件:第六章损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课件:第六章损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课件:第六章损益.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1页,第六章 损益,内容提要,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和记录,利润的构成内容,以及营业外收支和所得税的核算。,第一节 收入第二节 费用第三节 利润本章小结,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2页,第一节 收入,一、收入概述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三、收入的会计核算,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3页,一、收入概述,(一)收入的定义及特点 1.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 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入。,课堂提问:出售固定资产能作为企业的收入确认吗?,答:不行。因为出售固定资产不属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所以不

2、能确认收入。,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4页,2.特点:(1)收入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 发的交易中产生;(2)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 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3)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 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5页,(二)收入的分类,按收入的性质分类,按企业经济业务的主次分类,商品销售收入,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的收入,劳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6页,收入的确认是指收入在什么时候记账并在利润上反映。(一)

3、销售商品时收入的确认1.企业销售商品时,如果同时符合以下4个条件,即确认为 收入:(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7页,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销售,待商品安装和检验完毕后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可以在商品发出时确认收入。,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估计不会发生退货的部分确认收入,估计可能发生退货的部分,不确认收入,如果企业不能合理确定退货的可能性

4、,则在售出商品的退货期满时确认收入。,代销商品,2.特殊情况下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1),视同买断:受托方将商品销售后按实际售价确认为销售收入,委托方收到代销清单时,再确认收入。,收取手续费:委托方收到受托方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受托方在商品销售后,按应收取的手续费确认收入。,处理原则,特殊情况,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8页,分期收款销售,企业应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收入。,以旧换新销售,销售的商品按商品销售的方法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做作为购进商品处理。,企业为第三方代收的款项,2.特殊情况下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2),计入相关的负债类账户,不作为企业的收入处理。,现

5、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发生当期的财务费用,销售折让在实际发生时作为当期销售收入的减项。,处理原则,特殊情况,发生现金折扣和销售折让,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9页,(二)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 1.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应在劳务完成时确认,确认方法同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2.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且在资产负债表日能对该项交易的结果作出可靠估计的,应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10页,(三)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时收入的确认 1.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取得收入的种类(1)他人使用本企业现金取得的利息收入(2)他人使用本企业的无形资产

6、形成的使用费收入 2.利息、使用费收入的确认原则(1)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2)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利息、使用费收入的计量 利息收入在每个会计期末,计算并确认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按有关合同协议的收费时间和方法确认。,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11页,(一)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核算1.主营业务收入核算的主要内容 一般商品销售、现金折扣、销售折让、商品销售退回、代销商品、提供劳务收入。账户设置:,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退回 取得主营业务收入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三、收入的核算,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12页,2.一般商品销售业务的核算:教材 P219 例

7、61 销售商品确认收入时: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银行存款(支付的代垫运费)销售商品时,不能确认收入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13页,3.商品销售退回的核算(1)销售退回发生在确认收入之前:借:库存商品 贷:发出商品(2)销售退回发生在确认收入之后:包括当年销售的和以前年度销售的,一般应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同时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银行存款,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14页,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3)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销售的商品,在年

8、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前退回,冲减年度财务报告的主营业务收入以及相关的成本、税金。(二)其他业务收入的会计核算 其他业务收入包括除销售商品以外的原材料销售,包装物出租和出售,技术转让等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其他业务收入的确认原则和计量方法与主营业务收入相同。发生其他业务收入时: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15页,例1 A企业于1999年12月10日销售甲商品一批,售价300 000元,(不含增值税),增值税率17%,成本156000元。A企业已收到购货方于1999年12月18日支付的款项。2000年5月10日,该批商品因质

9、量问题被全部退回,A企业同意退货并将所收款项退回。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借:应收账款 35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6000 贷:库存商品 156000(2)借:银行存款 351000 贷:应收账款 351000,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16页,(3)借: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 贷:银行存款 351000 借:库存商品 156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56000,例2 甲企业生产A产品,A产品单位成本80元,单价100元;A产品增值税率为17%,20

10、00年9月20日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丁企业销售A产品200件,合同约定分4次等额付款。第一期货款已收到并存入银行。会计分录如下:,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17页,(1)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16000 贷:库存商品A商品 16000 借:银行存款 5850 贷:主营业务收入A商品 5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结转第一期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4000,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18页,第二节 费用,一、费用概述二、费用的核算,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19页,(一)费用的概念 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

11、生的各种耗费。,一、费用概述(1),成本性费用,损益性费用,产品生产费用,材料采购费用,设备安装调试费用,营业成本,营业税金,期间费用,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广义费用,形成有关资产成本,计算利润时从当期收入中扣除,狭义费用,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20页,一、费用概述(2),(二)费用按归属期间的确认 费用按归属期间可分为本期费用和非本期费用。本期费用是指那些能带来本期收入的耗费;非本期费用是指那些与本期收入无关的耗费。,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21页,(一)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结转已销产品销售成本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二、费用的核算,2023/5

12、/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22页,(二)其他业务支出 其他业务支出 其他业务成本、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费用、税金(三)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不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成本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1.管理费用:是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23页,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主要账务处理:发生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工资、无形资产、累计折旧、坏账准备等期末: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2.财务费用的核算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2023/5/30

13、,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24页,财务费用 筹集资金发生的费用 利息收入、汇兑收益 利息支出、汇兑损失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金融机构手续费,发生利息支出时: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预提费用 发生利息收入时: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 期末:借:本年利润 或:借:财务费用 贷:财务费用 贷:本年利润,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25页,营业费用 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3.营业费用的核算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发生营业费用:借:营业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期末: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费用,202

14、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26页,第三节 利润,一、利润概述二、营业外收支的核算三、本年利润的核算四、所得税的核算,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27页,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的收入减去有关的成本与费用后的差额。收入大于成本费用即盈利,当然小于成本费用即亏损。,一、利润概述,(一)利润总额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支出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补贴收入,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28页,(二

15、)净利润的构成 净利润是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余额,即税后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29页,营业外收入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发生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收入的核算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没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二、营业外收支的核算(1),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30页,二、营业外收支的核算(2),(二)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等。,营业外支出

16、发生营业外支出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31页,三、本年利润的核算,本年利润 支出类账户转入的 收入类账户转入的 月末余额:年内累计亏损 月末余额:年内累计净利润 年终全年净利润转入 年终全年亏损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32页,(一)所得税的性质 所得税是企业的一项资产流出,通常在净利润前扣除。(二)所得税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所得税率,四、所得税的核算(1),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33页,(三)税前会计利润与应

17、纳税所得额的差异 1.永久性差异: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2.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准则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四、所得税的核算(2),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34页,永久性差异类型见下表所示:,四、所得税的核算(3),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35页,时间性差异类型见下表所示:,四、所得税的核算(4),2023/5/30

18、,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36页,(四)所得税的会计处理1.应付税款法核算的特点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特点:本期所得税费用按照本期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所得税率计算的应纳所得税,即本期从净利润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纳的所得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均在本期确认所得税费用,或在本期抵减所得税费用。,四、所得税的核算(5),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37页,2.应付税款法账务处理:教材 P233 例65计算应交所得税: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上交所得税: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3.纳税影响

19、会计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即将本期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采取跨期分摊的办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种。,四、所得税的核算(6),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38页,纳税影响会计法与应付税款法的主要区别:应付税款法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确认为本期所得税费用或抵减本期所得税费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并将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计入递延税款的借方或贷方,同时确认所得税费用或抵减所得税费用。,四、所得税的核算(7),2023/5/30,第二篇第

20、六章损益,第39页,例某企业12月份发生下列有关经济业务:(1)用银行存款支付税款滞纳金20000元。(2)报销行政管理部门职工李某差旅费3000元。(3)用银行存款支付短期借款利息5600元。(该企业按月支付利息)(4)上月出售的A产品由于质量不合格,购货方要求在价格上给予10%的折让,该企业同意并办妥了有关手续(该企业上月已确认收入,但货款尚未收到;A产品单位成本80元,上月售出时的单价为100元,共售出100件,增值税率17%)。(5)企业当年实现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150000元,其中包括当年收到的国库券利息收入30000元。所得税率33%,除上述资料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企业

21、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40页,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借:营业外支出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2)借:管理费用 3000 贷:现金 3000,(3)借:财务费用 5600 贷:银行存款 5600,(4)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贷:应收账款 1170,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41页,计算当年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500002000030000140000(元)应交所得税14000033%46200(元),借:所得税 462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6200,计算当年

22、净利润15000046200103800(元),借:本年利润 46200 贷:所得税 46200,借:本年利润 1038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3800,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42页,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同时符合下面4个条件: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售出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本章小结(1),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

23、第43页,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当期的费用,在实际工作中确认费用的方法有:联系因果关系确认费用;按合理系统的分配方法确认费用;在耗费发生时确认费用。企业利润一般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三个部分。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补贴收入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本章小结(2),2023/5/30,第二篇第六章损益,第44页,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数-纳税调整减少数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其中,纳税调整增加数和纳税调整减少数,是指会计利润与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之间的差额,既包括永久性差异也包括时间性差异。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应付税款法;另一种是纳税影响会计法。,本章小结(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