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第三章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29252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PT 页数:147 大小:4.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工程学》第三章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环境工程学》第三章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环境工程学》第三章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环境工程学》第三章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环境工程学》第三章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工程学》第三章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工程学》第三章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ppt(1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自然界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可以在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获得能量以繁殖,生长。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法就是利用微生物的这种特性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降低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的含量。,本章内容,1、微生物基础2、好氧悬浮生长技术(重点)3、好氧附着生长技术4、厌氧生物处理技术5、生物脱氮除磷技术(难点)6、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7、废水土地处理技术,一 微生物的分类:按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的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5组,分别为动物,植物,原生动物,真菌,细菌。,真核生物(细胞具有核膜和细胞器),原核生物(没有明显的核和细胞器),动物(多细胞,能运动,具有分化的细胞组织,异养),

2、植物(多细胞,不运动,具有细胞组织,主要有光合作用),真菌(大部分为多细胞,不运动,异养,分解者),原生生物(大部分为单细胞,运动,异养,分解者),细菌(单细胞,部分能运动,部分异养,分解者,部分有光合作用),轮虫,苔藓,藻类,酵母,蘑菇,鞭毛虫,废水处理中重要的微生物:细菌 真菌 藻类 原生动物 轮虫以及甲壳类动物,指示生物,第二节 好氧悬浮生长系统处理技术,生物处理过程分为好氧悬浮生长生物处理工艺和附着生长生物处理工艺。,好氧悬浮生长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曝气氧化塘,好氧消化法,高负荷氧化塘,活性污泥法,重点:活性污泥法基本概念与流程、活性污泥法的净化机理与影响因素、活 性污泥法的动力学基

3、础、曝气池的需氧与供氧、活性污泥法的脱氮除 磷原理及应用。难点:活性污泥法的净化机理与影响因素、活性污泥法的动力学基础、曝气 池的需氧与供氧、活性污泥法的脱氮除磷原理及应用。,13.6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的过程 控制与运行管理,13.7 活性污泥法的脱氮除磷原理及应用,13.0 概述,13.1 活性污泥法的理论基础,13.2 活性污泥法的性能指标及其有关参数,13.3 活性污泥法反应动力学及其应用,13.4 活性污泥法的各种演变及应用,13.5 曝气及曝气系统,13.8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与新工艺,13.0 概述,污水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污水中 有机物的一部分转化为为微生物

4、的细胞物质,另一部分转 化为比较稳定物质的方法。生物处理的主要作用者是微生物,根据反应中氧气的 需求,可把细菌分为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主要依赖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生化作用来完成处理 过程的工艺,称为好氧生物处理法;主要依赖厌氧菌和 兼性厌氧菌的生化作用来完成处理过程的工艺,称为厌 氧生物处理法。,活性污泥法的重要地位 我国的河流97%以上都受到 有机物的污染 1.应用的普遍性:95%以上的城市污水 35%以上工业废水 2.高效性:SS,COD、90%以上 3.灵活性:大,中,小水厂 高,中,低负荷 4.连续运行,可自动化 5.工艺(运行方式多样),功能多样化,可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研究

5、及应用的 现状和发展 1.超大型化(集中化)微型化 2.高效快速(高负荷,节省体积)3.节能,减少运行费用 4.深度净化功能,多功能化(N,P)5.自动化控制管理 6.提高氧利用率 7.减少占地面积,返回,目前,活性污泥法是生活污水、城市污水以及有机性工业废水处理中最常用的工艺,13.1 活性污泥法的理论基础,13.1.1 基本概念与流程,活性污泥 污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曝气后,水中会产生一种以好氧菌为主体 的茶褐色絮凝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这种污泥絮体就是 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是以细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所组成的活性 微生物为主体,此外还有一些无机物,未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和 微生物自身代

6、谢的残留物。,活性污泥法 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活性污泥法来源 河流自净启示人工强化 命名 根据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存在状态(悬浮,附着)可将污水生物 处理技术分为活性污泥法(悬浮的有活性的生物絮体)和生物膜法(附着的有活性的生物膜),及后来的复合式(悬浮,附着)生物处 理、技术。,基本流程 污水格栅泵间沉砂池初沉池活性污泥曝气池二沉池消毒,1.曝气池:微生物降解有机 物的反应场所2.二沉池:泥水分离3.污泥回流:确保曝气池内 生物量稳定4.曝气:为微生物提供溶解 氧,同时起到搅拌 混合的作用。,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活性污泥反应器,来自空压机的空气,剩余污泥,污泥井,混合液,回

7、流污泥系统,二沉池,处理水,进水,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有效运行得基本条件 1.污水中有足够的可溶解性易降解有机物 2.混合液中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3.活性污泥再曝气池中呈悬浮状态 4.活性污泥连续回流 5.及时排除剩余污泥 6.没有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进入,13.1.2 活性污泥的形态,组成,形态 多为黄色或褐色絮体,含水率超过99,比表面积大。组成 活性污泥由四部分组成(1)Ma活性污泥微生物;(2)Me活性污泥代谢产物;(3)Mi活性污泥吸附的难降解惰性有机物;(4)Mii活性污泥吸附的无机物。,微生物组成 细菌(9095,甚至100)、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13.1.3 活性污泥微生

8、物的作用,水处理微生物复习,活性污泥中的有机物、细菌、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组成了小型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活性污泥中的细菌以异养型细菌为主。菌胶团细菌构成活性污泥絮凝体的主要成分,有很强的吸附、氧化分解有机物能力。也可防止被微型动物所吞噬,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免受毒物的影响,沉降性好。丝状菌 形成活性污泥的骨架,增强沉降性,保持高的净化效率,但是大量会引起污泥膨胀。净化污水的第一承担者细菌净化污水的第二承担者原生动物指示性动物原生动物,通过显微镜镜检是对活性污泥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曲线 1.在温度适宜,溶解氧充足、营养物 质一次充分投加,微生物种群随时间以量表示增殖和

9、衰减动态。2.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存在抑制物质的条件下,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速率主要取决于有机物(F)与微生物量(M)的比值,它也是有机物降解速率、氧利用速率和活性污泥的凝聚、吸附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13.1.4 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规律,1.适应期:在未充分适应基质条件时,开始 会经历一个适应、迟缓期或调整期。长短取决于污水的主要成分和微生 物对它的适应。2.对数增长期:F/M较大,营养充分,氧利用最大,微 生物增殖速率和有机物降解速率最大。污泥活动力强,污泥松散,不易沉降(利 用有机物不足),活性污泥增长曲线的四个阶段,3.减速期 F/M减小,有机物量成为增殖的限 制因素,微生物增殖速率和有

10、机物降 解速率下降,污泥沉降性好,出水效 果好。,4.衰减期 F/M最小,(内源呼吸期)微生物活 动能力低,絮凝体,沉降性好,此时 污泥量出现下降,出水水质较好。,在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如果营养与污泥之间的比值(常用F/M表 示)高,F/M大于2.2,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能量水平高,污泥凝聚性能差;F/M小于2.2,营养与污泥微生物比值下降,致使微生物增长处于增长率缓慢降段;F/M小于0.1,营养物很少,营养相对不足和能量水平较低,细菌活力低,运动能力弱,致使微生物增长处于增长率下降段或其后期,彼此结合成絮凝体,故易于凝聚。2.当有机营养物质和氧气充足时,活性污泥以合成为主。在新细胞合成的同时

11、,还进行着部分老细胞物质的氧化分解。在有机营养缺乏时,这种自身分解则成为主要的获能方式,生物处理的内源呼吸也就是指的这种情况。,活性污泥絮凝体的形成:,13.1.6 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过程,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作用是由吸附和氧化两个阶段完成的,活性污泥在与废水初期接触的2030min内,就可以去除75%以上的BOD,在于活性污泥具有巨大的表面积(200010000m2/m3),且其表面具有多糖类粘液层。氧化分解在吸附阶段之后,所需时间比吸附时间长的多,可见暴气池的大部分容积是在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和微生物的合成。,构成活性污泥三要素 微生物 吸附氧化分解作用(污泥)有机物 废水的处理对象 微生物底物

12、(营养)充足氧气、充分接触好氧处理的条件 生物絮体形成机理 目前认为絮体是由细菌内源代谢分泌的聚合物在微生物之间起粘 胶剂的作用,因此只有当内源代谢分泌聚合物与微生物成适当比例 才能形成良好的生物絮体。如果微生物增殖率过高,内源代谢分泌 的聚合物不是以粘连吸附新增殖的微生物,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絮 体。如果有机物浓度过低,内源代谢产生的聚合物质被微生物当成 食物消耗,则絮体也难以形成。,污泥净化反应过程 对有机物的降解可分两个阶段:a.吸附阶段巨大的比表面积 b.微生物降解作用,有机物合成,微生物分解,13.1.7 环境因素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影响,BOD负荷率(污泥负荷)Ns过低,丝状菌膨胀 N

13、s过高,絮体活性高,不易沉降 Ns,(污泥增长),(底物降解),Se,V,c Ns,(污泥增长),Se,V,c BOD负荷在1.50.5kg/kgd范围内时,SVI控制在100左右比较合适。,营养物质:平衡用BOD5:N:P的关系来表示,一般需求为100:5:1 生活污水和城市污水含足够的各种营养物质,但工业废水含量低。溶解氧:DO,Se 运行费用高 对于游离细菌来说应保持在0.3mg/L 对于活性污泥的絮凝体应保持在2mg/L,不低于1mg/L pH值:最适宜在6.58.5 PH9时,菌胶易解体活性污泥凝体遭到破坏。,温度:最适宜温度:在这一温度下,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强劲、旺盛,表现 在增殖方

14、面则是裂殖速率快,世代时间短。活性污泥微生物多为嗜温菌,其适宜温度1530。小型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应保温。水温过高的工业废水要降温。有毒物质(抑制物质):重金属、氰化物、H2S等无机物,酚、醇、醛、燃料等有机物。但是毒害作用也是当有毒物质在环境中达到某一浓度时才能显露出 来,这个浓度焦灼有毒物质的极限允许浓度。有毒物质的毒害作用还与pH值、水温、溶解氧、有无其他有毒物 质、微生物数量以及是否驯化等因素有关。,返回,13.2 活性污泥法的性能指标及其有关参数,活性污泥法的性能指标,混合液中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指标 1.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g/L)混合液悬浮固体是指曝气池中废水和活性污泥共同的混合液

15、体的 悬浮固体浓度。用MLSS表示。MLSS=Ma+Me+Mi+Mii 2.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g/L)混合液悬浮固体中的有机物量称为混合液体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用它表示活性污泥微生物量比用MLSS更为切合实际。MLVSS=Ma+Me+Mi MLVSS与MLSS有一定的比值,例如生活污水的比值为0.7左右。,沉降性与浓缩性评价指标 1.污泥沉降比:SV%又称30min沉降比、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所形成沉淀污混 容积占混合液容积的百分比,SV值在1530%左右。2.污泥容积指数:SVI 静置30min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ml/g),一般为70150(ml/g)

16、时沉降性能较好,过低无机物含量过高,污泥活性不好,过高易出现污泥膨胀。,活性污泥的活性评定指标 活性污泥的比耗氧速率(SOUR一般用OUR):单位重量的活性污 泥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消耗的溶解氧量,其单位mgO2/(gMLVSSh)或mgO2/(gMLSSh)OUR在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反映有机物降解速率,以及活性污泥是否中毒,将用于系统的自动报警。活性污泥的OUR一般为820 mgO2/(gMLVSSh),温度对OUR的影响很大,不同温度的OUR没有可比性,一般在20测OUR,13.2.2 活性污泥法的设计与运行参数,BOD负荷 BOD负荷有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 1.污泥负荷Ns(Ls):指单位重

17、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承受的有 机污染物量,污泥负荷的实质是F/M。2.容积负荷Nv(LV):指单位暴气池有效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所承受的 有机污染物量,单位是kg(BOD5)/m3D,污泥龄 c(ts)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式中QW剩余污泥排除量(m3/d)Xe净化水的污泥浓度(mg/L)Xr剩余污泥浓度(mg/L)。由于随着净化水排出的Xe很小,所以:,污泥回流比(R)从二沉池返回到曝气池的回流污泥量QR 与污水流量Q之比,常用表示。则曝气池内混合液满足:曝气时间 污水进入曝气池后,在曝气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也称水力停留 时间。,返回,细菌的生长曲线:,时间,细菌数,对数生长期,二、

18、细菌生长曲线及Monod公式,(1)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在对数生长期间,某种基质供给不足,则这种基质成为细菌生长的限制因素,可用Monod公式表示:,: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d1m:细菌的最大生长速率常数,d1S:基质浓度,mg/LKs:半饱和常数,即 m/2时的基质浓度,细菌的增长速率可表示为:,X为水中细菌浓度,Monod公式,(3-2),微生物生长动力学,限制基质可能是细胞生长所必需的任何一种最基本的物质,但碳源常常是限制因素,因此,一般情况下,基质指有机物,1 当基质浓度足够高时,SKs,上式简化为:,2 基质浓度比较低时,SKs,上式简化为:,与基质浓度有关,符合一级反应规律,考虑到细胞

19、的自然死亡,因此细胞的净增长速率为:,Kd为内源性衰减系数,注意:课本中细胞的净增长速率与细菌的增长速率他用了相同的符号表示,在这里我们为了便于区别,将细胞的净增长速率改动一下。,(37),由于基质按一定比例转化为细胞,因此细菌的增长与基质的消失有以下关系:,Y 为产率系数,(3-5),(2)基质的利用速率,13.3 活性污泥法反应动力学及其应用,活性污泥动力学研究的假定条件 曝气池为完全混合式;在稳定状态下;进水和出水中没有微生物;二沉池中不发生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底物浓度、用可降解的有机物浓度表示;温度不变,进水有机物成分性质不变。,13.3.1 反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有机物降解与微生物

20、增殖,1.微生物增殖基本方程,活性污泥法处理过程中,微生物量的增加是同化合成和内源分 解两种作用的共同结果,活性污泥微生物净增殖速率,活性污泥微生物合成速率,活性污泥微生物内源代谢速率,则“净增=合成-内源”得:,积分,因为,Y产率系数,kgMLVSS/kgBOD,Kd自身氧化率,d-1,其中:,XvMLVSS,处理,转换成污泥龄的计算式,其中:Se出水中残留的有机物浓度 S0原污水中有机物浓度 qBOD比降解速率,量纲与污泥负荷相同,单位kgBOD/kgMLSS.d,劳伦斯麦卡蒂方程式,有机物降解与需氧量,微生物的总需氧速率=降低底物的氧速率+自身氧化的需要速率,剩余污泥量计算,微生物静增长

21、量=微生物增长量微生物衰减量,返回,13.4 活性污泥法的各种演变及应用,13.4.1 传统活性污泥法(推流式),曝气池内污水与污泥混合后呈推流式从池首向池尾流动,活性污 泥微生物在此过程中连续完成吸附和代谢过程。曝气池混合液在二 沉池去除活性污泥悬浮固体后,澄清液作为净化水流出。沉淀的污泥一部分以回流形式返回曝气池,再起净化作用:另一 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传统活性污泥法的BOD负荷是0.2 0.4kg/kgd,一般在0.3左右净化效果和沉降性能均甚好。,运行 水流一端进,另一端出,沿途曝气,推流前进。,特点 1.吸附减速增长内源呼吸,BOD降解曲线是呈缓慢下降曲线 2.耐冲击负荷能力差(尤

22、其对有毒或高浓度工业废水)3.不易污泥膨胀 4.供氧与需氧不平衡 5.处理效果好,13.4.2 渐减曝气活性污泥法,需氧量,针对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由于沿曝气池池长均匀供氧,在池末端供氧与需氧量之间的差距较大,严重浪费能量,而提出的一种能使供氧量和混合液需氧量相适应的运行方式。目前的传统活性污泥法一般都采用这种供氧方式。,13.4.3 分段进水(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传统活性污泥法的BOD负荷在池首过高,需氧率沿池长逐渐降低,而氧气却沿池长均匀供给,造成了浪费。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将废水 沿曝气池长分数处注入,即形成阶段进水方法,这种方法除了能平衡 曝气池供气量外,还能使微生物营养供应均匀。另一个特

23、点是BOD浓度沿池长是变化的,曝气池出流混合液浓度降 低,对二沉池工作有利。,型式 廊道式 流态 推流式(多点进水),特点:1.需氧和供氧较平衡 2.耐冲击负荷力强 3.处理效果好 4.BOD降解曲线是呈 锯齿缓慢下降曲线,13.4.4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普通活性污泥法把活性污泥对基质的吸附凝聚和氧化分解混在同一曝气池内进行,适于处理溶解的BOD。对含有大量胶体的和悬浮性的混合 基质的废水,因初期吸附量大,以及吸附的有机固体物在生物酶作用下 变成可溶性物质再向水中扩散,遂产生了把吸附凝聚和氧化分解分别在 两个曝气池中进行的构想,从而出现了吸附再生法。由于再生池仅对回流污泥进行曝气(剩余污泥不

24、必再生),故节约空气 量,且可缩小池容。经过再生的活性污泥处于营养不足状态,因而吸附 活性高。再则,再生池的污泥微生物很快在池末端遇到营养不足环境,丝状菌不适应这样的空曝环境,所以其繁殖受到限制,有利于防止污泥 膨胀。在使用上,吸附再生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型式:廊道式(吸附池和再生池可合建)流态:中间进水,推流 特点:处理质量较差 耐冲击负荷强 适合处 理胶体物质含量高的工业废水 BOD降解曲 线是呈急剧下降、缓慢下降曲线,13.4.5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法中的入流废水进 入曝气池后,即与池内废水完 全混合,曝气池内营养物和 需氧率都是均匀的,微生物 接触的是浓度与出水浓度一 样的

25、废水,故可承受一定的 冲击负荷。完全混合法的,曝气池与沉淀池有分建与合建两种类型。完全混合法的工作点可以处于微生物对数增长期也可处于衰减增长期或内源呼吸期。,特点1.抗冲击负荷能力强,BOD降解曲线是呈缓慢下降型直线曲线 2.池中各点水质相同,各部分有机物降解工况点相同,便于调控3.处理效率差于推流式4.易出现污泥膨胀,13.4.6 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特点 1.由于负荷低,延时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较大 2.对水质水量变动性强 3.产污泥量少 4.处理效果好,13.4.7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特点 1.由于负荷高,高负荷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容积小,占地面积较小。2.处理效果差,6070 3.产污泥

26、量高 4.适合做预处理,13.4.8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特点:1.溶解氧Do8mg/L 2.污泥浓度MlSS很高,高达40007000 3.剩余污泥量x很少 4.污泥指数SVI低,沉降性能好,缺点:建设和运行费用高,13.4.9 深水曝气和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特点:氧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小,可以处理较高 浓度的废水。,13.4.10 选择器活性污泥法,该工艺是在曝气池前加一个水力停留时间很短的小反应器,全部 污水和部分回流污泥进入选择器,形成高负压区。从而使有机物浓 度高,有利于菌胶团的优先生长而抑制丝状菌的过量生长,改善污 泥的沉降性能。选择器可以用好氧选择器也可用厌氧选择器,返回,13.5

27、 曝气及曝气系统,曝气的作用是向活性污泥法系统的液相供给溶解氧,并起搅拌和混合作用。通常采用的曝气方法有鼓风曝气,机械曝气以及二者联合使用的混合曝气,某些情况下也采用射流曝气。鼓风曝气是将压缩空气通过管道系统送入池内的散气设备,以气泡形式分散进入混合液。机械曝气则利用装设在曝气池内的叶轮的转动,剧烈地搅动水面,使液体循环流动,不断更新液面并产生剧烈水跃,从而使空气中的氧与水滴或水气的界面充分接触,转入液相中去。射流曝气则是利用水射流泵将空气吸入,使空气与水充分混合并溶解的曝气方式。,常用曝气方式 b.机械曝气 c.鼓风曝气 d.射流曝气 曝气作用 a.充氧-生化反应 b.搅拌,使水,气,液三相

28、良好接触提高氧利用率 c.维持液体的足够速度以使水中固体物悬浮,13.5.0 曝气方式和曝气作用,鼓风曝气系统和扩散装置,1.微气泡扩散器,它常称为射流曝气器,气泡直径在100m左右,射流 曝气器通过混合液的高速射流,将鼓风机引入的空气切割粉碎为微细 气泡,与混合液充分接触混合,促进氧的传递,氧利用率20%-30%;,扩散板与扩散管,膜片式微孔空气扩散器,固定式平板型空气扩散器,2.中气泡扩散器,常用穿孔管,孔直径为23mm,孔眼气体流速 不小于10m/s,以防堵塞,其特点是 氧利用率8%-12%,但空气压力损 失较小;,4.大气泡扩散器,常用曝气竖管,直径为15mm左右,底口敞开,其 特点是

29、气泡大(直径3mm以上),分布不匀,氧利用率4%-6%,不 易堵塞;,3.小气泡扩散器,有微孔材料制成的扩散 板和扩散管等,其特点是气泡小(直径在 1.5mm以下),氧利用率15%-20%,但阻 力大,易阻塞;,5.水力剪切空气扩散器,6.水力冲击式空气扩散器,7.水下空气扩散器,机械曝气装置,机械曝气设备有泵型轮,倒伞型叶轮,平板型叶轮和卧式曝气转刷。曝气叶轮一般装于水下,淹没深度为10100mm,可调节。淹没深度大时,提升水量大。叶轮转速一般为20100r/min。卧式曝气转刷淹没深度为直径的1/31/4,转速在70120r/min,转动时转刷将大量液滴抛向空中,并使液面剧烈波动,促进氧的

30、溶解。,曝气机理 1.形成水跃,卷入空气 2.提升与输出,更新水面从 空气复氧 3.形成负压,吸入空气,1.竖轴曝气装置,2.横轴曝气装置,返回,13.6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的过程控制与 运行管理,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 1.异步培养法:先培养再驯化 2.同步培养法:培养驯化同时进行 3.接种培养法 将其他相以污水厂污泥作为种泥 进水方式 1.连续进水:适合以生活污水为主的城市污水 2.间歇进水:一般,闷曝-沉淀-排除上清夜-加新鲜水-闷曝-沉淀,13.6.1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13.6.2 活性污泥系统的主要控制方法与控制参数,试运行 确定最佳的运行条件 正常运行 1.对供气量(曝气量)的

31、调节 每天早晚各调节一次供气,大型的废水处理厂每周调节一次。2.回流污泥量的调节 使曝气池内的悬浮固体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3.剩余污泥排放量的调节 排放的剩余污泥应大致等于污泥增长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检测 处理效果指标 COD,BOD,TOD,TOC,SS 有毒物质 污泥营养及环境指标 PH 温度 N P 污泥沉降性 SV%MLSS MLVSS SVI DO 生物相 生物相观察,13.6.3 活性污泥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系统种的污泥沉降性质发生改变,不易沉降的现象。污泥变质时,不易沉淀,SVI增高,污泥结构松散,体积膨胀 1.危害:a.污泥不易沉降,污泥流失,反应器中处理的

32、污泥浓度不够,b.污泥浓度不足,处理率下降 c.排入水体,生物污染 2.分类:a.丝状菌膨胀 b.结合水膨胀 3.原因:丝状菌膨胀:a.C/N过高,缺少营养 b.DO不足 c.水温高 d.PH过低 结合水膨胀:排泥不通畅,高负荷运转,污泥解体 出现的絮凝体细小,沉淀水浑浊等污泥絮凝体解体的现象 原因:曝气过量:紊动过分剧烈,使絮状体破裂 中毒:微生物活性抑制或死亡 污泥腐化 二沉池污泥长期滞留而产生厌氧发酵产生H2S,CH4等气体而上升 污泥上浮 缺氧状态下,污泥反消化,产生 的气体促使污泥上浮。泡沫问题 表面活性物质造成。处理方法有消泡剂、消泡水管。,在工程计算中常用的工艺及计算,可在课程设

33、计中参考,13.7 活性污泥法的脱氮除磷原理及应用,13.7.1 脱氮原理与工艺技术,氮污染的危害,1.富营养化N、P引起,藻类问题(滇池,太湖);2.提高制水成本污水消毒时,增加投氯量;3.污水回用填塞管道NH3N可促进设备中微生物的繁殖;4.农业灌溉TN不大于1mg/l,否则对农作物有影响。,1.有机氮2.氨态氮(NH3N、NH4+N)3.NO2N、NO3N4.N2,氮的存在形式,二级处理技术的局限性,合成代谢对氮磷的去处率低,水中氮磷过剩 nCxHyOz+nNH3+n(x+y/4-z/2-5)O2(C5H7NO2)n+n(x-5)CO2+n/2(y-4)H2O,13.7.1.1 氮的吹脱

34、处理,NH3+H2ONH4+OH-PH=7时,以NH4+存在 PH=11时,90%NH3存在PH升高,去除NH3上升 T上升,去除NH3上升,脱氮塔技术的特点:除氮的效果稳定;操作简便,容易控制;NH3 二次污染(可回收);使用CaO易结垢(改用NaOH)水温下降时,效果差,原理,脱氮塔,1.PH值PH升高到10.5以上,去除率增加缓慢,2.水温水温升高,效率升高3.布水状态滴状下落最好,膜状下落,效果大减4.布水负荷率填料6m高以上时,其值不超过 180m/m.d5.气液比填料6m高以上时,2200-2300以下为好。,脱氮塔工作影响因素与设计参数,13.7.1.2 生物脱氮原理,活性污泥法

35、的传统功能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N、P只满足生理要求即可,因此对二者去除率低,仅为20-40%;5-20%,概述,污水生物处理中氮的转化过程,1、氨化反应,氨化反应原理,RCHNH2COOH+O2 RCOOH+CO2+NH3,氨化菌,氨化菌为异氧菌,一般在氨化过程与微生物去除有机物同时进行,有机物去除结束时,已经完成了氨化反应,2、硝化反应,硝化反应原理,总反应,硝化菌的特点,硝化菌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的统称;硝化菌属于化能自养菌,可生芽孢的短杆状细菌.,硝化反应的控制指标,硝化菌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极为敏感,所以有以下指标:,溶解氧:氧是电子受体,DO不能低于1.0mg/l 硝化需氧量(NOD)4.5

36、7g(氧)/g(N)碱度:7.1g碱度(以CaCO3计)/1g氨态氮(以N计),一般碱度 不低于50mg/l PH:硝化菌对PH变化敏感,最佳值8.0-8.4,效率最高,温度:适应20-30,15时硝化速度下降,低于5完全停止 有机物:BOD应低于15-20mg/l 污泥龄(SRT):微生物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c)N(c)Nmin,硝化菌最小的世代时间(c)Nmin有害物质:对硝化反应抑制,某些重金属,高浓度NH4+N,高浓度NOxN,有毒有机物、络合物阳离子。,3、反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指NO3N和NO2N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还原 成气态N2的过程。,同化反硝化反应原理,异化反硝化反应原

37、理,反硝化菌属于异养型兼性厌氧菌;以NO3N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碳为电子供体,合成的细胞物质较少。,污水中的碳源:BOD5/TN3-5时,勿需外加碳源 PH:主要的影响因素,适当的值为(),PH8,或PH6,反硝化速率下降。,溶解氧:0.5mg/l以下,厌氧、好氧交替的环境,如存在氧,会抑制 反硝化菌体内硝酸盐还原酶的合成,或氧成为电子受体阻碍 硝酸氮的还原,但另一方面,某些酶系统还需有氧才能成;温度:最适宜的温度是20-40,低于15时代谢速率下降;冬季低温季节:降低负荷率,提高污水的HRT。,反硝化菌,反硝化反应的控制指标,上表为生物脱氮反应过程各项生化反应特征,4、同化作用,污水生物处理过

38、程中,一部分氮被同化为微生物细胞的组分,按细胞干重计算,微生物细胞中氮的含量约为12.5,虽然内源呼吸和溶菌作用会使一部分细胞中的氮又以有机氮和氨氮的形式回到污水中,但仍存在于微生物细胞及内源呼吸残留物中的氮可以在二次沉淀池中以剩余活性污泥的形式得以去除。,13.7.1.3 生物脱氮工艺技术,1.三级生物脱氮系统:由三个反应过程(氨化、硝化、反硝化)建立的 脱氮处理系统。,活性污泥传统脱氮工艺,(1)流程说明,“一级”曝气池:去除 COD、BOD,BOD15-20mg/l 有机氮转化为 NH3 NH4+;“二级”硝化曝气池,NH3、NH4+生成NO3N,碱度下降;“三级”反硝化池:厌氧、好氧交

39、替运行。投甲醇时,CM=2.47N0(初始NO3N浓度)+1.53N(初始NO2N浓度)+0.87D(初始DO浓度),(2)优缺点,去除效果好各类菌类环境条件好设备多,造价高,能耗大,2.改进的二级生物脱氮系统,BOD去除和硝化两个反应合并,2.单级生物脱氮系统,优缺点:,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构筑物和设备减少,反硝化的有机碳源不足,难以控制以及出水水质难以 保证。,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 A/O工艺,内循环(硝化液循环),原污水,反硝化反应器(缺氧),BOD去除,硝化反应反应器(好氧),碱,沉淀池,处理水,剩余污泥,回流污泥,N2,图717分建式缺氧-好氧活性污泥脱氮系统,1.工艺特征,80年代开创

40、,前置反硝化不加碳源,外加碱度,降低负荷 设内循环 产生碱度,3.75mg碱度/mgNO3N 勿需建后曝气池 回流水含有NO3N(沉淀池污泥反硝化生成)要提高脱氮率,要增加回流比,2.影响因素与主要工艺参数,水力停留时间:硝化:反硝化=3:1 循环比:200%MLSS值:大于3000mg/l;污泥龄:30d;N/MLSS负荷率:0.03gN/gMLSS.d 进水总氮浓度:小于30mg/l,N=Q(r+R)/(1+R+r)Q100%N除氮的%;r硝化混合也回流比(为混合液流量与处理污水量的比值)R沉淀池污泥回流比 Q进水流量 对A/O而言,要保证:回流比85%,总回流比600%氮的氧化还原态 厌

41、氧氨氧化 NH(-)-羟胺NH2OH0+硝酸基NOH+亚硝酸基+NO3-,3.A/0系统的除氮与回流关系,13.7.2 除磷原理与工艺技术,13.7.2.1 概述,富营养化的限制因素,2.P0.5mg/l,能控制藻类的过度生长;3.P低于0.05mg/l时,藻类几乎停止生长。,1.有机磷酸盐:存在有机物和原生质细胞,大量胶体和颗粒状,可溶 性占30%,如:葡萄糖6磷酸,2磷酸甘油。2.磷酸盐:H2PO4-、HPO4-、PO43-,其中PO43-正磷酸盐 3.聚磷酸盐:焦磷酸盐P2O74-,三聚磷酸盐P3O105-偏磷酸盐PO3-,1.P0.5mg/l,促进富营养化;,磷的存在形式,1.生活污水

42、中的含磷量:10-15mg/l,70%为可溶性;经过二级处理进水中,90%左右的磷以磷酸盐存在。,2.污水中的磷不同于氮,不能形成氧化体和还原体,但有固态和溶 解态转化的特点。,1.化学除磷法:混凝沉淀和晶析法除磷2.生物除磷法:设想于1955年提出的,60年代人们对上述方法 广泛应用。,污水处理中磷的情况,污水处理中磷的去除方法,13.7.2.2 化学除磷法,石灰混凝除磷,pH值,如P9.5;原污水 PH11,磷的形式,正磷酸盐(PO4)聚磷酸盐:去除难易程度 焦磷酸盐(P2O74-)三磷酸盐(P3O105-)偏磷酸盐(PO3-)原水中Ca2+的浓度,5Ca2+4OH-+3HPO42-Ca5

43、(OH)(PO4)3+3H2O PH升高,P的含量下降,(对数降低的趋势),1.石灰与磷的反应,2.除磷效果影响因素,聚氯化铝(PAC),反应相同与Al2(SO4)3,但pH值不下降;铝酸钠(NaAlO2),使用Al盐注意事项:注意PH值,介于5-7之间无影响,无需调整 PH降低,应注意排放水对PH的要求 沉淀污泥回流,污泥中有Al(OH)3,能提高对磷的去除率,Al3+PO43-(正磷酸离子)AlPO4(难溶,PH值上升,溶解度上升)Al2(SO4)3+2PO43-2AlPO4+3SO42-,Al2(SO4)3+6HCO3-2Al(OH)3+6CO2+3SO42-,金属盐混凝沉淀,1.铝盐除

44、磷,霍米尔(Holmers)提出活性污泥的化学式 C118H170O51N17P 或C:N:P=46:8:1,.好氧吸收(聚磷菌对磷的过量吸收)ADP+H3PO4+能量 ATP+H2O 2.厌氧释放:厌氧条件下(DO=0,NO3-=0),ATP+H2O ADP+H3PO4+能量上述两反应为可逆反应,过程见下图,13.7.2.3 生物除磷原理,生物除磷 利用聚磷菌一类的微生物,能够过量的,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 要,从外部摄取磷,并将磷以聚合形式贮藏在菌体内,形成高磷污 泥,排出系统外,达到从废水中除磷的效果。,生物除磷机理,PHB:聚羟基酸盐由此过程可以看出:生物除磷几乎全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45、很少,1.甲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起主要作用,15%-20%;2.不动杆菌属:储存聚磷的能力最强;3.某些反硝化菌:也能超量吸收磷;4.发酵产酸菌:将大分子物质降解为低分子脂肪酸类基质;,1.溶解氧:厌氧段控制在0.2mg/l以下,好氧段控制在2mg/l左右;2.厌氧区硝态氮3.温度:其影响不如生物脱氮过程明显,530的范围内效果均可;4.pH值:6-8范围内比较稳定;5.BOD负荷和有机物性质:BOD/TP要大于15,才能保证聚磷菌有足 够的基质需求;6.污泥龄:一般控制在3.57天,厌氧段的停留时间不宜过长。,主要菌种聚磷菌,生物除磷的影响因素,1.工艺过程,弗斯特利普工艺,13.7.2.

46、3 生物除磷工艺流程,2.弗斯特利普除P工艺的特点,出水含磷量低于1mg/l;SVI值小于100,丝状菌难于增值,污泥不膨胀;可根据BOD/P调节回流污泥与混凝污泥的比例。,含磷废水进入曝气池同步进入的还有聚磷菌污泥,聚磷菌过量地摄取磷,去除有机物,还能出现硝化作用;从曝气池流出的混合液,进入沉淀池,在这里进行泥水分离,含磷污泥沉淀,上清液排放;含磷污泥进入除磷池含磷上清液进入混合池,投加石灰,化学除磷;,(释放磷),曝气池(BOD去除吸收磷),原污水,处理水,(厌氧),沉淀池,(好氧),回流污泥(含磷污泥),剩余污泥,含磷污泥用作肥料,1.厌氧-好氧除磷工艺流程(n法),厌氧好氧除磷工艺,2

47、.工艺特征:,流程简单,既不用投药,也无需内循环,有利于好氧(厌氧)状态的保持HRT段,3-6h,曝气池SS浓度2700-3000mg/l之间,BOD与一般活性污泥法相同,磷的去除率较好,P1.0mg/l 沉淀污泥含磷率4%,肥效好 SVI低于100,易沉淀,不膨胀,除磷率难以进一步提高,P/BOD高时尤其是这样 沉淀池产生磷的释放现象,3.工艺存在的问题:,13.7.2.3 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巴颠普脱氮除磷工艺,1.工艺流程:,第一厌氧反应器 首要功能是脱氮 第二功能是污泥释放磷 第二厌氧反应器 脱氮,释放磷,第一好氧反应器 硝化,吸收磷 第二好氧反应器 吸收磷,硝化,去除BOD 沉淀池,主

48、要功能是泥水分离综上,各反应单元都有其首要功能,脱氮90%,除磷率90%,2.工艺功能:,1.工艺流程:,AAO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2.反应器单元功能:厌氧反应池:释放磷+氨化(有机氮)缺氧反应器:脱氮 好氧反应器:去除BOD,硝化,吸收磷,3.工艺特点,除磷效果很难提高 脱氮效果难于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2Q,不宜太高 进入沉淀池的处理水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技术 总的HRT很短 丝状菌不能大量繁殖(好氧,厌氧交替运行),无污泥膨胀,SVI100 污泥中含磷浓度高,肥效高 勿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搅拌,运行费用低,4.缺点,13.7.2.4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理论与技术的新进展

49、,传统的废水脱氮除磷工艺存在的问题,硝化菌群增殖速度慢且难以维持较高的生物浓度,增加基建投资和运 行费用。系统为维持较高生物浓度及获得良好的脱氮效果,必须同时进行污泥 回流和硝化液回流,增加了动力消耗及运行费用。抗冲击能力弱,高浓度氨氮和亚硝酸盐进水会抑制硝化菌生长。,新突破,硝化过程不仅由自养菌完成,异养菌也可以参与硝化作用。某些微生物好氧条件下也可以进行反硝化作用 在厌氧条件下,NH4+N减少。聚磷菌能利用硝酸盐实现反硝化和过量吸收磷。,SHARON工艺,1.原理:短程硝化反硝化,将氨氮氧化控制在亚硝化阶段,然后反硝化。,2.应用:污泥硝化池上清液处理,3.基本特点:,硝化与反硝化在一个反

50、应器中完成,简化工艺流程,节省碳源。硝化产生的酸度可部分地由反硝化产生的碱度中和,减少供气量。缩短水利停留时间,减少反应器体积和占地面积。,OLAND工艺,比利时微生物生态实验室于1998年培养了一种用于高浓度含氨废水处理的自养硝化菌,其关键特征是能通过自身供氧而将硝化过程控制在亚硝化阶段,电子受体不足时可消耗其自身(即消耗NO2-)来氧化氨。OLAND工艺即是由自养硝化菌作为生物催化剂所发生的氧化还原除氮,为氧控自养硝化反硝化的简称10、12。据报道,该工艺可比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工艺节省供氧62.5%,节省电子供体(碳源)100%。在上述氧化还原反应中,亚硝化菌可获得足够的能量以维持其生长。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