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总复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29358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9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与环境》总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生物与环境》总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生物与环境》总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生物与环境》总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生物与环境》总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与环境》总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与环境》总复习.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与环境总复习,表1:本专题在历年高考中分值所占的比例,近几年来上海高考生物与环境部分维持在2230分之间,占15%20%之间。,核心回顾,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核心回顾,限制因素增长曲线生态平衡能量金字塔,与综合作用比较,典型案例是藻类,可推而广之,注意区分s型J型增长曲线及其含义,平衡的特征与维护,传递效率与有关计算,一、本专题在高考中的考点分布情况,一 生物与环

2、境的关系,1 生态因素,2、种群和生物群落,3、生态系统,燃烧,固氮,二、人与生物圈,三、实验、实习、研究性课题,(2000年广东,一、28).右图为四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 A.B.C.D.,答案:D,解析:不同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要的光强度是不一样的,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最小,这样的植物我们称为荫生植物。考查荫生植物的光照特点,能力要求2。,(2001年广东、河南,三、41)(9分)有人连续几年在4月至7月间,对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几种生态因子进行调查,几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对调查数据整理如下图

3、(曲线仅示变化趋势),请通过分析图中所示各生态因子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回答:(1)在4月至7月间,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总生产量减去呼吸消耗量)发生较大变动,影响这种变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41、解析:生态系统中,影响某种生物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环境条件,如食物是否充足,气候(温度、光照)是否适宜等,二是该生物的天敌情况,在这两者的影响中,前者是主要的,起决定性的。(1)从图中可以看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净生产量的变化曲线与无机养分的变化曲线相一致,说明无机养分的变化是影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净生产量的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1

4、)无机养分(的变化),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随无机养分的变化而变化,(2001年广东、河南,三、41)(9分)有人连续几年在4月至7月间,对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几种生态因子进行调查,几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对调查数据整理如下图(曲线仅示变化趋势),请通过分析图中所示各生态因子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回答:(2)在4月至5月上旬,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和现存浮游植物有机物总量均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在5月中旬开始,两者又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什么?,(2)45月间,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的原因:一是外界环境适宜(水温高,光照逐渐增强,无机养分供应充足,二是天敌少(浮游

5、动物量少)。5月中旬开始,无机养分逐渐减少和浮游植物被浮游动物吃掉,故出现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和浮游植物有机物总量都减少。,(2)水温升高,光照逐渐增强,无机养分供应充足,浮游植物大量增加,浮游动物量减少(2分);无机养分逐渐减少,浮游植物被浮游动物消耗(2分),(3)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出现迅速增长,但这段时间内,现存浮游植物有机物总量并未增加,原因是什么?,(3)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出现迅速增长,但在这段时间内,现存浮游植物有机物总量并未增加,这是因为这段时间内,浮游动物个

6、体数量增加,消耗了相当一部分浮游植物所致。考查生态系统中对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要求考生站在一个整体的高度,运用所学知识对该生态系统中出现的各种生物、非生物的变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考查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今后高考题的命题方向之一。能力要求4,(3)被浮游动物消耗(2分),(2001年广东、河南,三、41)(9分)有人连续几年在4月至7月间,对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几种生态因子进行调查,几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对调查数据整理如下图(曲线仅示变化趋势),(2002年广东,二、42)(5分)下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据图回答:(1)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米处开始,随着

7、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生产者中,主要的生物类群是_。(2)近海水域水深_米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3)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主要是_者和_者。,光,藻类(或浮游植物),10,(1999年广东,一、29)将A、B两种单细胞生物分别放在两个容器内培养,得到图a所示结果。将这两种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图b所示结果。从实验结果可知,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A.竞争 B.捕食 C.共生 D.寄生,(2003年广东,一、26)在温室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结果如下表:,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50的大麦和50的燕麦,其

8、他条件不变任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 A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 B。大麦远远多于燕麦 C燕麦远远多于大麦 D大麦和燕麦均减少,(2003年广东,二、37)(5分)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图1),飞蝗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图2)。,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蛙与飞蝗的关系是。A寄生 B共生 C捕食 D腐生(2)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干燥时要。(3)在

9、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002年广东,一、24)某一品种的菊花通常在秋季开花,若使其在夏季开花,应当采取的关键措施是适当时期 A 补充光照使光照时间延长 B 适当提高温度 C 遮光使光照时间缩短 D 适当多浇水,(2002年广东,一、28)森林群落中,下层植物较上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因为下层 A 光照强度较弱 B 红光及蓝紫光比例较低 C 湿度较高 D 温度较高,(2003年广东,一、23)许多鸟类在春夏之际交配繁殖,启动这种繁殖行为的外界因子是 A温度 B降水 C光照 D食物,(99年广东,一、40)下图为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设A地

10、区的人口增长率为a,B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A.ab B.ab C.a=b D.ab,解析:人口增长率主要取决于该地区幼年个体的数量,幼年个体所占比例越大,人口增长率越高。能力要求2。,答案:B,(2000年广东,一、29)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内,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的同种生物所有个体数量的总和。考查种群的概念及包括的范围。能力要求2。,答案:C,(2001年广东、河南,一、26)下列是依据我国3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下面是

11、对上述三图的描述,其中完全正确的是A图1是增长型,从图3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B图1、图2、图3都是衰退型C图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D图1、图2、图3都是稳定型,解析:根据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特征我们可知:图(1)、图(2)和图(3)都是幼年个体多,中老年个体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大。从图(3)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幼年个体已经减少,说明我国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要求3。,答案:A,(2002年广东,一、26)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

12、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4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 B C D,答案:D,(2002年天津理科综合,一,7)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解析:当一个种群迁到某一新环境中(如牛、羊种群最初进入澳大利亚),由于没有环境阻力(生活条件优越:如食物丰富、无天敌、生活空间充足等),该种群迅速增长,表现为“J”型增长曲线z自然环境中,环境

13、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对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竞争必将加剧,同时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表现出“S”型增长曲线。因此“S”型增长曲线的出现与时间、食物、生活条件、种群密度、天敌等诸多因素有关。考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能力要求3.,答案:B,(2003年广东,二、37)(5分)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飞蝗种群

14、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图1),飞蝗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图2)。,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蛙与飞蝗的关系是。A寄生 B共生 C捕食 D腐生(2)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干燥时要。(3)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A,C,多,变大;气候干旱,真菌、丝虫和蛙等天敌的数量少,会使蝗的发生量变大。,(2002年广东,一、25)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

15、成了 A 群落 B 种群 C 生态系统 D 生态因子,答案:A,(2001年广东、河南,三、42)(8分)1977年,科学家在深海中的火山口周围发现热泉。热泉喷出的海水温度超过300,并且富含硫化氢和硫酸盐。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样的海水中,竟发现大量的硫细菌。这些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来制造有机物,在热泉口周围还发现多种无脊椎动物,如大海蛤、蟹、管水母、没有口也没有消化道的管居环节动物等。近20年来,人们不断在深海发现这样的热泉生态系统。有些科学家认为热泉口的环境与地球上早期生命所处的环境类似。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上述硫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2)与一般生态系统相比,深海热泉生

16、态系统有哪些特殊之处?(3)研究深海热泉生态系统有什么意义?,化能自养型,(2)同常见的生态系统相比,热泉生态系统的特点是:生产者合成有机物所利用的能源是化学能,不是太阳能;生产者是化能自养细菌,不是绿色植物;无机环境是高温、高压、无光环境,不是常温、常压、有光环境。,(2)能源是化学能,不是太阳能(1分)生产者是化能自养细菌,不是绿色植物(1分)无机环境是高温、高压、无光环境,不是常温、常压、有光环境(1分),(3)该问是一个开放性题目,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给出的情境,自己发挥,这代表了今后考试命题的方向,将来这样开放性的题目会逐渐增多。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的价值、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仿生

17、学等方面进行回答。,(3)丰富人们对生物适应性和多样性的认识(1分)对研究生物抗高温、抗高压的机理有重要价值(1分)对研究生命的起源和生命进化有一定的意义(1分),解析:深海中没有阳光,自然也没有绿色植物的生存。从题目给出的情境看,深海中的热泉生态系统,其生产者是硫细菌,消费者是多种无脊椎动物,这些生物生活在高温(海水温度超过300),高压(海水的压力)、无光照的环境中,所有这一切都与平常我们所见的生态系统不同。,(1999年广东,一、16)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各组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A.光合细菌、酵母菌 B.光合细菌、硝化细菌 C.乳酸菌、酵母菌 D.硝化细菌、乳酸菌,解析:生产者是指能将无机

18、物合成有机物的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光合细菌、硝化细菌也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故也可以把它们当做生产者看待。能力要求1。,答案:B,(02年广东41)(9分)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千焦/m2/年,分析回答:(1)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1)B;B营养级含能量最多,是生产者。,(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

19、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什么?,(2)57%,(3)增加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或答Pg(生产者的)R(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2002年广东,二、42)(5分)下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据图回答:(1)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生产者中,主要的生物类群是_。(2)近海水域水深_米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3)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主要是_者和_者。,光,藻类(或浮游植物),10,消费,分解,(1999年广东,一、28

20、)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A.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解析: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因此位于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故猫头鹰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越多。能力要求2。,答案:D,(2000年广东,一、27)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分别以a、b、c、d表示。一年内输入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如下表:,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所属营养级是,Aa Bb Cc Dd,解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由生产者、初级消费

21、者、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效率1020%,我们可以断定d为生产者、a是初级消费者、b是次级消费者、c是三级消费者。考查各营养级中能量的流动及能量的含量。能力要求2。,答案:A,(2000年广东,二、41)下图是两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图a是农作物为人类提供的食物量、为家禽和家畜提供的饲料量,都与图b相同。,(1)请根据图a、图b所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在下面用箭头完成这两个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利用的图解(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耗能和图中未标出的分解者耗能可不标出)。,图a:,图b:,(2)图_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_。,解析及答案,解析:生态系统中

22、各种生物之间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就是食物的联系。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而产生的联系,我们叫食物链,许多条食物链组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流动的。对于一个具体的农业生态系统,人们主要设法调整其能量的流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已给出的图解中,结合自己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理解,再用箭头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力要求3。,答案:(1),(2)b 图b所示生态系统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还有一部分可以以生活能源或食物中化学能的形式被人类再度利用,(2001年广东、河南,一、25)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类的个体数比例关系

23、如右图所示。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树、昆虫、食虫鸟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的是(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大小),解析:题目给出的是树、昆虫、食虫鸟三者的生物个体数量金字塔,要求从选项中选出树、昆虫和食虫鸟三者的能量金字塔。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情况,我们很容易确定选项C是三者之间的能量关系。本题要求考生正确区别生物个体数量金字塔与能量金字塔之间的关系,能力要求3。,答案:C,(02年广东41)(9分)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

24、的能量。,单位:102千焦/m2/年,分析回答:(1)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1)B;B营养级含能量最多,是生产者。,(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什么?,(2)57%,(3)增加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或答Pg(生产者的)R(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2001年广东、河南,一、11)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素循环如右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夏季,ab+c+e B秋季,e+fgC春季,g=

25、b+e+f D冬季,dc+f,解析:碳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离不开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在题目所给出的生态系统中,a代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及合成的有机物,这是流经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量最大;b代表植物呼吸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代表通过食物链流到动物(各级消费者)体内的总能量,d代表动物的呼吸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e代表植物的残枝、落叶流到分解者的能量;f代表动物流到分解者的能量;g代表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一年中的不同的季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同。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效率10%20%,在夏季,处于平衡状态的森林生态系

26、统,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总能量植物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流到动物体的能量流到分解者的能量。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识图,要弄清各个符号所代表的物质和能量去向。能力要求3。,答案:A,(03年广东36)(8分)右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圆圈”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1)3为,4_。(2)6为 _,7为_(3)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是沿 实现的。(4)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_。,解析: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以CO2 4 的形式进行循环的。首先通过绿色植物(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被合成有机物进入植物体内,再通过食物链流到各级消费

27、者体内,再从各级消费者体内流到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再通过呼吸分解有机物,把CO2释放到大气中。,分解者,大气中二氧化碳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食物链,生产者,(1999年广东,二、49)(11分)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在该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若酿造厂或味精厂将大量含有机物的废水排入该河流,对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请运用生态平衡原理分析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1)藻类数量减少

28、(1分)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1分)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1分),(2)有机物分解后形成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1分),(3)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1分)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1分),(4)河流中的生物大量死亡,生态平衡遭到破坏(2分)因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3分),解析,解析:正确分析示意图是解此题的关键。能力要求4。在实际解题中我们可以一条曲线一条曲线地分析:如细菌:AB段上升,BC段下降 藻类:AB段上升,BC段下降溶解氧:AB段下降,BC段上升NH

29、4+等无机盐离子:AB段上升,BC段下降含氮有机物:ABC段逐渐下降A点之前和D点之后,各生物、物质的相对数值基本保持一致,说明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ABC段是各种生物、物质剧烈变化的时期,只所以出现这些变化是因为河水受到了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的污染。,AB段。当有机物增多时,异养型生物(图中只有细菌,事实上还有多种生物)因有机物增多而大量繁殖,曲线上升,而有机物因消耗曲线下降。细菌(好氧型细菌)繁殖,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有机物被细菌分解成NH4+等无机物,故NH4+等无机盐离子曲线上升。,BC段。NH4+等无机盐离子增多,使藻类大量繁殖,NH4+等无机盐离子

30、曲线下降。藻类植物的大量繁殖,数量增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使水中溶解氧曲线上升。关于第(4)问,我们可以利用生态平衡的原理(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内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及联系身边的实际,如:造纸厂、化肥厂的污染情况等,予以解答。,(2000年广东,一、30)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A天然落叶林 B天然常绿林C人工纯种林 D人工混交林,解析: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营养结构越复杂,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种类越繁多,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大,反之,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小。在

31、题目给出的4类生态系统中,人工纯种林的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调节能力最小。考查决定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大小的因素。能力要求2。,答案:C,(2000年广东,二、37)有些地区用燃烧的方法处理农田中的大量秸杆。请填空回答:(1)秸秆在燃烧时放出的热能最终来源于_。秸秆中的能量是作物通过_过程贮存起来的。(2)秸秆燃烧后只留下少量的灰分。这些灰分是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从_中吸收的_。(3)除了灰分以外,构成秸秆的其他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以_、_等气体形式散失到_中。,解析:(1)目前人们常用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作物秸秆等等,其能量最终都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2)秸秆燃烧后剩下无机物

32、(灰分),这些灰分是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3)秸秆被燃烧掉的是有机物,其成分有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从组成元素看,有C、H、O、N等元素,那么在燃烧时就释放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分子态氮及水蒸气等。考查能量的来源及对秸秆成分的分析,能力要求3。,答案:(1)太阳能 光合作用(2)土壤 矿质元素(3)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氧化物、分子态氮(任答二项即得满分)大气,24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25将一

33、处原始森林开辟成为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为了继续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应当采用的措施是A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B在森林中引种一些珍奇的野生植物,提高生产者的能量蓄积能力C定期清理森林中的枯枝落叶,以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D对森林做简单的隔离,避免人类过多的干扰,答案C,答案D,(1999上海,一、3)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A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C使海洋表层无机物增加 D使海洋表层的含氧量减少,解析:生活在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由于生活在

34、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数量非常大(整个光合作用的90是由藻类植物完成的),故死亡后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加剧温室效应。,答案:A,(1999上海,二、52)据报道:1952年2月,某城市雾大无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烟雾经久不散,每立方米大气中SO2的含量高达3.8毫克,烟尘达4.5毫克,居民健康普遍受到危害,4天之内死亡约4000人。请回答:(1)流经该城市的主要河道也因此而受到污染,引起鱼类死亡,这与此种类型大气污染能形成_有关。(2)这种大气污染对人体_系统的危害最大,将会造成_等病症(举出2种主要病症)(3)大气中SO2将直接危害陆生高等植物的_组织。(4)要防止类似悲剧的出现,应采取的措

35、施是_。,解析:考查酸雨的形成及对生物和人类造成的危害,能力要求4。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化学知识,该题是初步尝试与化学相结合的综合题目。,(1)由题意可知,该城市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2)二氧化硫是具有刺激和腐蚀作用的气体,烟尘属大气颗粒状污染物,两者在人的呼吸过程中随空气进入呼吸系统,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刺激、腐蚀呼吸道粘膜,长时间作用会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滞留在肺部飘尘与吸收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联合作用,会引起肺部炎症及肺气肿等。另外,飘尘对大气污染起载体的作用,富集在颗粒表面的金属微粒可直接与血液和组织器官接触,产生毒害作

36、用。烟尘和SO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可引起皮炎和角膜损伤。(3)高浓度的SO可直接伤害植物的叶片组织,影响其功能,严重时可使叶片产生黄斑,以至枯死。(4)大气的化学性污染物主要来自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汽车排放的尾气。常见的污染物有:颗粒悬浮物,包括降尘和飘尘;有害气体,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氯、氨、硫化氢等;二次污染物,包括光化学氧化剂,硝酸雾和硫酸雾等。防止大气污染的产生,关键是严格控制污染源,同时还应大力发展生物净化工程,消除环境污染。,酸雨,呼吸,呼吸困难、咳嗽、喉痛、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叶,严格控制污染源,2000年上海,二、51)下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地

37、和荒漠地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说明我国今春以来华北地区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有很大帮助。,(1)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植被和沙尘暴形成的关系_。,(2)请根据生态平衡原理提出治理沙尘暴的措施_。,解析:沙尘暴是近几年来常见的现象,在新闻、报刊中都有大量的报道,已影响到了北京、河南、上海等地,除此之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长江流域98年的特大洪水、气候的冷暖无常等现象的出现,专家撰文指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特别是破坏了森林和草原带来的恶果。因为森林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有制造氧气、净化空气、过滤尘埃、杀灭细菌、消除噪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作用。通

38、过该题目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要求3。,答案:(1)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使土壤蓄水能力降低。植被破坏,使土壤裸露和荒漠化,沙土随风而起。森林面积减少,防风固沙能力下降。,(2)积极营造防护林,并妥加养护。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防止土壤裸露。退耕还林还草。,(2001年上海,一、5)今年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A大气中的CO2增多 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的开采,解析:赤潮产生的原因是海水中含有的氮磷等有机物增多,浮游植物大量

39、繁殖所致。大量的工业、生活污水及氮肥排到近海水体,为浮游生物的繁殖提供了丰富而充足的营养条件,已成为赤潮的主要诱发因素,近10几年来我国沿海每年都要发生许多起赤潮。由于海水污染,富营养化,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或死后分解,要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水中的氧少了,就会使鱼虾类缺氧窒息而死亡,另外,一些赤潮生物如鞭毛虫,会在水中放出毒素,使鱼类等生物中毒死亡。考查赤潮的诱发因素,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环保知识。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答案:B,(2001年上海,一、29)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B野生生物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所

40、有的野生动物,还要保护所有的野生植物C自然保护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好方法,解析:目前,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布局不合理;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因此,保护环境,一方面要防止环境污染,一方面要对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因此,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具有生态学的观点,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利用;对于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对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国家已先后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进行自然保护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在生产活动及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注意维持自然界的生态

41、平衡。还应该指出,强调环境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无计划地开发和利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把历时4年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必须满足当代人特别是穷人的需求,否则他们将无法生存;二是今天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报告还指出,当代存在的发展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都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传统发展战略造成的。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只有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的

42、惟一选择。,答案:AB,(2001年上海,二、36)(12分)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头(计算公式是Na=bc)。A30 B32 C64 D96(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_。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

43、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右图。据图分析: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型;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4)若某种群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一生产仔16头,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_头。Aa8n-1 Ba8n+1 Ca8n Da8n-2(5)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右图中的曲线_。,解析,D,BC,稳定,乙,甲,增长,C,C,解析:该题是以草原田鼠种群为例,考

44、查有关种群的一系列知识,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对种群进行分析的原理及要点,能力要求4。(1)根据计算公式:N:ab:c可得出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96只。(2)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的个体数量,就题目提出的问题,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调查区内没有较多的个体出生或死亡。(3)根据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可以看出:乙图为稳定型,甲图为增长型。(4)该问是数学计算问题,我们可以用下式表示:代数 子代数 1 16 2 168(128)3 1688(1024)n 168n-1(28n)因为亲代成鼠数为a,并且只有雌鼠(12a)产仔,所以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12a28na8n(5)

45、在大小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笼内)饲养成鼠,开始时(4个月内)由于食物的充足和空间等条件优越,鼠的曲线表现出增长,当达到一定的数量后,由于条件的限制(主要是空间),鼠的数量不再继续增加,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表现出图中C所示的曲线。,02上海43(12分)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不同浓度香烟浸出液对水蚤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他们已将香烟和蒸馏水按照l:1的重量比浸泡24小时,过滤后的滤液作为原液。如果你是其中一员,请回答:(1)采用何种测定指标来确定香烟浸出液对水蚤有无影响?(只要一种指标)(2)做该实验时必备的实验器材是:(3)写出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4)设计一张表格用于实验时记录数据。,(1

46、)要求考生写出明确的测定指标(单位时间内的可量度的指标,如每分钟心跳次数,单位时间内的死亡率或相同数量的水蚤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时间 等)。,(2)根据(1)写出所需要的主要实验器材,如配置浓度所需要的量度器材、实 验用具、计时工具等。,(3)根据(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4)表中要反映出不同浓度梯度、对照组、实验重复次数、单位时间,平均值 等。,具体举一例如下:(1)水蚤每分钟心脏跳动次数(2)显微镜、秒表(计时工具)、量筒、烧杯、载玻片、盖玻片等(3)用蒸馏水稀释烟草浸出液原液,配成3种不同浓度的溶液 用吸管吸取水蚤放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调节光线在显微镜低倍镜下观察:用引流法引流,观察和记

47、录一定时间内水蚤在蒸馏水(对照)及不同浓 度烟草浸出液中心跳次数,重复三次 整理实验资料,算出每分钟心跳的 平均次数,做出评价。,要点、疑点、难点,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1概念与分类,概念,分类,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子),种内互助、种内斗争,共生、寄生、竞争、捕食,要点、疑点、难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任何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生物要从环境中不断地摄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体是同时起作用的,而不是单独地、孤立地起作用的。换

48、句话说,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受各种生态因素的综合影响。对某个或某种生物来说,各种生态因素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同等重要的。,要点、疑点、难点,阳光对生物的影响,对植物的生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理,光合作用,开花,长日照:春末夏初开花,eg 鸢尾、菠菜等,光照强弱,有无光照,光照长短,分布,植物,短日照:秋季开花,eg 菊科植物,2非生物因素,要点、疑点、难点,动物,体色,如:鱼,背色深,腹色浅,视觉,生活习性,如:鸡(夜间几乎看不见),猫头鹰夜间 生活,产卵,如:鳟鱼12月产卵(短日照刺激形成熟),生长发育,eg鸟类的迁徙、蛾类的趋光性对紫外线很敏感,要点、疑点、难点,生存范围,寒冷地区,体型较大,但

49、尾、耳朵、鼻端等较为短小,减少体表面积,减少热量的散失。Eg 北极狐和(非洲沙漠)大耳狐。,-20C500C;环境温度超出了这个范围,很多动物难以 生存,鸟类,晨夜较凉爽的时刻活动,中午隐伏不动。蜗牛,蛰伏在洞穴里休眠。蚱蝉(俗称知了),温度低于24C 时,停止鸣叫,冬天来临,很多变温动物就要进入冬眠,eg 蛇、蜥蜴、黑熊、青蛙,鱼类的洄游,温度对动物的影响,要点、疑点、难点,对动物来说,缺水比缺少食物的后果更为严重。动物早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生存的时间比在没有水时生存的时间长。,一年中的降水量和雨季的分布等,是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只有少数耐干旱的动植物存在;在雨量充沛的

50、热带雨林地区(如我国的海南岛等地)却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分对生物的影响,要点、疑点、难点,例一:社会性昆虫,例二:非社会性生物,Eg蚂蚁、蜜蜂,Eg 蝗虫、鱼类、某些哺乳类等;,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如:群聚的生活的某些生物,聚集成群,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例三:麝牛聚集成群时,遇到狼群,雄牛就围成一圈,头朝外面,把雌牛和小牛围在圈内,可免遭狼群袭击。,3生物因素,要点、疑点、难点,同种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所、寻找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的矛盾而发生斗争的现象是存在的。,例一:某些水体中,鲈鱼,无其它鱼类、食物不足时,成鱼就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