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线描人物临摹.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31790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5.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线描人物临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传统线描人物临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传统线描人物临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传统线描人物临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传统线描人物临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线描人物临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线描人物临摹.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统线描人物临摹 _董晓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艺术素养,让学生掌握中 国画线描的技法,重视线条的主要性以及在艺术专业 领域里线的重要性。,教学任务:通过线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艺术素养,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传统中国画线描的发展史;学习传统工笔画造型规律、造型形式、造型手法;对传统线描特点认识、了解、熟悉;深刻体悟中国画线的独立审美价值。,基本内容 重点内容,线描执笔和用笔方法传统线描程式 十八描临摹线描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线描概述线描所用工具材料中国人物画线描的起源和演变线描的艺术审美规律及 构图形式线描临本的选择和分析 作业布置及要求,一 概 述所谓线描就是用墨线勾描形象,不设颜色,

2、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之一种,线描是用单纯的线形来刻画物象,表现空间物象的结构层次。所谓“临”就是照着原作描画,所谓“摹”就用薄纸蒙在原作上面描画,临摹是我们研习线描的主要手法之一。线描是中国绘画最基本的描绘方法,作为造型的手段,在人物、花鸟、山水画中都需要运用线条来描绘物象。毛笔、宣纸的特殊性为线的运用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条件。在线描的表现过程中线是刻画物象的唯一造型手段.掌握线描基础是进入中国画专业领域最重要的一步。线描临摹课注重毛笔勾线的实践技巧。,二 线描所用工具、材料,工具、材料:笔、墨、纸、砚,1、笔,软豪、硬毫、兼毫,2、选笔,尖、圆、齐、健,3、墨,墨有油烟墨、松烟墨和漆烟墨。线描一般

3、用油烟墨。,4、纸和绢,宣纸: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 绢:生绢、熟绢,5、砚台,砚的种类很多,有石砚、玉砚、陶砚等,三 线描执笔和运笔的方法,执笔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指实掌虚,1、执笔处与笔头的距离不是固定的,2、运笔,运笔的方向:顺手式、逆手式,3、用笔的问题,用笔是指如何运用笔锋,表现出各种笔墨效果的问题,用笔方法虽然很多,但是归纳起来,却也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从笔锋的运用上:正与侧,藏与露,顺与逆,聚与散从用笔的技法上:勾、皴、擦、点、转与折提与按从用笔的力度上:轻与重 从用笔的速度上:快与慢,中锋(正锋),侧锋,藏锋,露锋,顺锋,逆锋,聚锋,散锋,4、从用笔的技法上,勾,皴,擦,点,转

4、与折,提与按,力度:轻与重 速度:快与慢,四 中国人物画线描的起源和演变,新时期时代,舞蹈文样,1、中国线描人物画的起源与毛笔的使用紧密相连。在新时期时代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发现的舞蹈文样就有最早的线描。由此奠定了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基础。,2、战国的人物凤帛画、人物御龙图是可见到最早的线描画作品之一。从用笔上已能看出书法用笔的感觉,线条自由流畅,力度很强,配合墨色的平涂,有很强的装饰感。,人物夔凤帛画,人物御龙图,3、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画升天图,线条、圆润,与汉代墓室壁画笔法相同,带有汉代书法的用笔特征。,升天图,4、鸿门宴图、上林苑驯兽图是汉代墓室壁画,线条丰满,如同隶书的用笔方式,人物

5、造型与汉代画像石非常接近。,鸿门宴图,上林苑训兽图,5、魏晋时期的线描继承了汉代的用笔方式,但线描的组织明显更加成熟。表现了魏晋时期崇尚风雅、追求精神解放和浪漫注意精神。,顾恺之 列女仁智图,顾恺之 洛神赋图,6、北魏时期的线描利用石刻的特点,黑线和白线、黑形和白形交织在一起,安排巧妙。,孝子图,宁懋石室线画,7、唐代是中国人物画走向成熟并达到辉煌的时期,线描程式纷纷产生并流传。,阎立本 步辇图,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 簪花仕女图,吴道子 八十七神仙卷,8、壁画观世音像是晚唐时期的作品,线描紧细,表现了女性丰满的身材,造型准确,富有张力。,壁画 观世音像,9、五代时期线

6、描人物画从唐代的成熟走向强化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的时期,画家之间的风格差别越来越大。一方面强调以线写实造型,描绘客观物象,另一方面,大胆的强化 主观审美情趣,发展线的抽象表现力。,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十八罗汉图,10、宋代,这一时期白描成为人物画历史上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并且更好的处理了人物和环境的关系。,李公麟 五马图,李唐 采薇图,梁楷 李白行吟图,梁楷 六祖截竹图,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11、元代,以文人画为代表的正统画坛创作上逐渐淡出,而民间画家却继续前代的人物画传统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赵孟 浴马图 钱选 杨贵妃上马图,12、明代画家在用笔上更加豪放发展了大写意的

7、线描。,陈洪绶 陶渊明故事图,13、清代人物画逐渐衰退出现画家有仕女画家费丹旭,扬州八怪中的黄慎以及清代末期的任伯年。,费丹旭 姚燮忏绮图卷,任伯年 三羊开泰图,五 传统线描程式 十八描,十八描可归为三种类型:,1、铁线描类,(1)高古游丝描:用中锋笔尖圆匀细描,线的提按变化不大,线条细而均匀,多为圆转曲线,顿笔为小圆头状。,(2)琴弦描:有写意的味道。线用颤笔中锋,线中间有停停顿顿的变化,大多为直线的感觉,用笔也较细。形如琴弦,故名。如唐代周肪的听琴图等。,(3)铁线描:转折处方硬有力,像铁丝弄弯的形态,宜于表现佛陀庄严肃穆之情,所以历代宗教绘画常取此法以用,以元代的永乐宫壁画等。,(4)行

8、云流水描:用笔如轻云舒卷、自如似水、转折柔和、流畅不滞.明清道释人物画中的细布袈裟多用此法。,(5)曹衣出水描:来自西域画家曹仲达画佛像衣纹下垂,繁密、贴身,如出水状,故称“曹衣出水”。,2、兰叶描类,(1)蚯蚓描:忌锋芒毕露,粗细均匀,曲折多而柔软,用篆书的笔法,圆转而有力。,(2)蚂蝗描:其线条用笔外形近似蚂蝗(学名“水侄”)后人因之命名。此描法顿头大,行笔曲折柔软,但很有力。宜表现布质较硬衣纹摺痕。,(3)枣核描:运用大笔挥洒,中间转折顿挫圆浑,成枣核状,以表现麻布质感衣纹,故名。用笔须藏锋。,(4)橄榄描:顿头大,如同橄榄形状,下笔顿挫有力,落笔收笔须藏锋,用笔最忌两头有力而中间虚弱。

9、,(5)战笔水纹描:此描法近似水纹波浪,故名。用中锋下笔尤宜藏锋,衣纹重叠似水纹而顿挫,疾如摆波。战战兢兢即颤也。,(6)柳叶描:用笔两头细,中间行笔粗的描法,但忌浮滑多表现天女武神长裙深浅地,衣带飘舞之风姿。,(7)钉头鼠尾描:落笔如钉之头,似有小钩,收笔则如鼠尾,一气拖长,所谓头秃尾尖,头重尾轻,于细劲中仍见骨力。清末之三任常用此法。,人物图任伯年,3、减笔描类,(1)撅头描:是一种写意笔法,用秃笔,坚挺拔中含有婀娜之意最异粗恶。,(2)混描:是一种写意画法。先用淡墨皴衣纹,墨未干时,间以浓墨,讲“浓破淡”的墨法变化。,(3)折芦描:用笔粗而转折多为直角,折笔时顿头方而大,线多为直线,是一

10、种写意画的用线方法。,(4)竹叶描:与柳叶描类似,视芦叶为短,半叶为长,乃介于两者之间的描法,仍用金错刀书法,以中锋写之。,(5)枯柴描:用笔粗,水分少,类似皴法,用笔往往逆峰横卧。,(6)减笔描:用笔简括,一气哈成也,一笔中有墨色变化,用笔简练极致。,李白行吟图梁凯,六 线描的艺术审美规律,长短粗细方圆 曲直疏密关系线描的构图形式,粗细,刘俊刘海戏蟾图局部 李公麟维摩演教图局部,方圆 曲直,疏密关系,李公麟维摩诘图,线描的构图形式 1.平行式,平行罗列式,平行连环画式,平行场景式,2.圆形式,3.S形式,4.T形式,5.三角形式,五代 周文矩 文苑图,6.全满式,南宋 大傩图轴,七 线描临本

11、的选择和分析,吴道子 八十七神仙卷,武宗元 朝元仙仗图,李公麟五马图 李公麟维摩诘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八 线描临摹课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线的均匀控制方面:掌握画长线的方法尽量做到线条的平实。2、学生对顿笔的意识容易忽视:加强顿笔的意识,强化线的节奏和韵律感。3在线的圆转和方折处容易出现侧锋:如同写楷书的方法,在转折时提笔,调转笔锋,再入笔。4对墨色把握不好:练习掌握调墨方法,达到控制墨色变化。5在熟宣纸上勾线要尽量避免太干的用笔和飞白的效果。,九 作业布置及要求,作业布置:临摹十二幅线描人物作品。作业要求:1.在临摹中能领会画家创作的意图和表现技巧。2.掌握执笔、起笔、行笔、收笔的技巧,体会毛笔在纸上运行的美感,达到气韵生动、骨法用笔。3.线条要做到平实达到均匀控制。4.能很好的控制住墨色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