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极矩-介电常数汇总.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34596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6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偶极矩-介电常数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偶极矩-介电常数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偶极矩-介电常数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偶极矩-介电常数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偶极矩-介电常数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偶极矩-介电常数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偶极矩-介电常数汇总.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一、实验目的了解电介质极化与分子极化的概念,以及偶极矩与分子极化性质的关系。掌握溶液法测 定极性分子永久偶极矩的理论模型和实验技术,用溶液法测定乙酸乙酯的偶极矩。二、实验原理德拜Peter Joseph William Deby指旨出,所谓极性物质的分子尽管是电中性的,但仍 然拥有未曾消失的电偶极矩,即使在没有外加电磁场时也是如此。分子偶极矩的大小可以从 介电常数的数据中获得,而对分子偶极矩的测量和研究一直是表征分子特性重要步骤。1、偶极矩、极化强度、电极化率和相对电容率相对介电常数首先定义一个电介质的偶极矩dipole moment。考虑一簇聚集在一起的电荷,总的净

2、电荷为零,这样一堆电荷的偶极矩p是一个矢量,其各个分量可以定义为p = q x p = q y p = q zxi iyi izi iiii式中电荷q的坐标为3, j,z)。偶极矩的si制单位是:c -m。ii i i将物质置于电场之中通常会产生两种效应:导电和极化。导电是在一个相对较长的与 分子尺度相比距离上输运带电粒子。极化是指在一个相对较短的小于等于分子直径距 离上使电荷发生相对位移,这些电荷被束缚在一个根本稳定的、非刚性的带电粒子集合体中 比方一个中性的分子。一个物质的极化状态可以用矢量P表示,称为极化强度polarization)。矢量P的大小 定义为电介质内的电偶极矩密度,也就是单

3、位体积的平均电偶极矩,又称为电极化密度,或电极化矢量。这定义所指的电偶极矩包括永久电偶极矩和感应电偶极矩。P的国际单位制度量单位是C-m-2。为P取平均的单位体积当然很小,但一定包含有足够多的分子。在 个微小的区域内,P的值依赖于该区域内的电场强度E。在这里,有必要澄清一下物质内部的电场强度的概念。在真空中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E 的定义为:在该点放置一个电荷为dq的无限微小的“试验电荷,那么该“试验电荷所受到的力为Edq o当将这个定义应用到物质内部时,在原子尺度上会引起巨大的电场涨落。为此,物质内部某一点的宏观电场强度E定义为在该点邻近的小区域内原子尺度电场强度 的平均值,这个小区域当然比通常

4、标准要小得多,但仍足以容纳足够多的分子。在电磁学中,电介质响应外加电场而极化的程度可以用电极化率X electric susceptibility来度量,在各向同性、线性和均匀的电介质中,电极化率Z的定义为 P = XE018-1 式中 0 = 8.85418782 x 10-12 F - m-1,为真空电容率vacuum permittivity),或真空介电常数vacuum dielectric constant o可以用电位移矢量D来表示电场E如何影响电介质中电荷的重排包括电荷迁移和电偶极转向等,D矢量的定义为D = 0 E + P18-2由此得到电位移矢量D正比于电场强度ED = 0(

5、1 + X)E = E18-3式中e为电介质的绝对电容率absolutepermittivity),也称为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 o定义相对电容率relative permittivity) 8 = r 8 0也称为相对介电常数relative dielectric constant)。据此得到电极化率与相对电容率的关系 为X =8 -1D = E18-4) 在真空中,电极化率X = 0 o由此可见,电容率和介电常数其实是一个概念。介电常数是在介质内部形成电场时遇 到的阻碍程度的度量,也就是说,介电常数度量了外电场与电介质之间的相互影响。介电常 数越大,电介质中单位电荷

6、产生的电场或电流也越大,在电介质内部的电场强度会有可 观的下降。此外,我们常用r来表征电介质或绝缘材料的电性能,即在同一电容器中用 某一物质为电介质时的电容C和真空时的电容匕的比值表示电介质在电场中贮存静电能的相对能力。相对介电常数愈小绝缘性愈好,空气和CS2的,值分别为1.0006和2.6左右,而水的r值特别大,10C时为83.83。介电常数是物质相对于真空来说增加电容器电容能力的度量,一个电容板中充入介电常数为r的物质后电容变大七倍。电介质有使空间比起实际尺寸变得更大或更小的属性,例如, 当一个电介质材料放在两个电荷之间,它会减少作用在它们之间的力,就像它们被移 远了一样。介电常数随分子偶

7、极矩和可极化性的增大而增大。在化学中,介电常数是溶剂的一 个重要性质,它表征溶剂对溶质分子溶剂化以及隔开离子的能力。介电常数大的溶剂, 有较大隔开离子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溶剂化能力。介电常数经常出现在许多与电介质有关的物理学公式中,如前面的电极化强度矢量P 和电位移矢量D等。另外,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相速度为c 11cv 一 : 一 n%:即、: R R ( |Llr 0 r 0 r r式中c、n、I、I、H。分别是真空中的光速、介质的折射率、磁导率、相对磁导率和真空磁导率,真空电容率0 =(噂*。在相对磁导率七-1时,折射率n 7 r对于各向异性介质(如某些晶体),P与E的方向不同,但它

8、们的各分量间仍有线性关系,介电常数要用张量表示。对于一些特殊的电介质如铁电体,或者在电场很大如激光的条件下,P与E将呈现非线性关系,介电常数的表示式也是非常复杂的。2、外电场在电介质中引起的变化从前面的讨论中可知,极化强度与偶极矩有关,而极化强度又可以通过测量介电常数 获得,因此原那么上可以通过介电常数的测定获得分子偶极矩的信息。但是,介电常数除了 由电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外,一般还与介质的温度及电磁场变化的频率有关。在电磁波的频 率很高进入光波范围时,介电常数也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即出现色散现象。一般来说,介质无法即时对外加电场作出响应,因此有关电极化强度的表达式应写作P(t) 二 0jf

9、 %(t -1)E(t、)dt即电极化强度是电场与电极化率的卷积convolution o电极化率%表征当电场E在时间t作用在某个物理系统后,电极化强度P在时间t的反响。根据因果关系,P不可能在E作用 前产生反响,因此当At v 0时, (At) = 0,积分上限可至+8。这个因果关系的存在说明% (At)的傅立叶变换(s)在复平面的上半局部是可解析的,即所谓的克拉莫-克假设尼关 系式Kramers - Kronig relations,因此可以将电极化率更方便地写作为傅立叶变换的形式 P(s) = % ()E ()显然,电极化率的频率依赖关系导致介电常数的频率依赖关系,而电极化率对频率的关系

10、表 征了物质的色散特性。由于物质具有质量,物质的电极化响应无法瞬时跟上外电场。响应总是必须符合因果 关系,这可以用相位差来表达。因此,电容率时常以复函数来表达复数允许同步的设定大 小值和相位,而这复函数的参数为外电场频率s:T(s)。这样,电容率的关系式为D e -ist = & (s) E e 一 ist 00式中D0、E0分别表示电位移矢量D、电场强度E的振幅。一个电介质对于静电场的响应可以用电容率的低频极限来描述,也称为“静电容率 s ,即8 = lim (s)在高频率极限,复电容率一般标记为8,当频率等于或超过等离子体频率(plasma frequency) 时,电介质的物理行为近似理

11、想金属,可以用自由电子模型来计算。对于低频率交流电场,静电容率是个很好的近似;随着频率的增高,可测量到的相位差S开始出现在D和E之间,8出现的频率与温度和介质种类有关。在电场强度E0中等大小时,D和E成正比D , = ei8 = |s |ei8 0由于介质对于交流电场的响应特征是复电容率,为了更详细的分析其物理性质,很自然地,必须别离其实数和虚值部份,通常写为(必)= 仙)+ i (w) = D(cos 8 + i sin 8)0式中虚值部份 关系到能量的耗散,而实值部份 那么关系到能量的储存。Frequency in Hz图18.1几种电极化机制:取向极化、离子极化、电子极化通常,电介质对于

12、电磁能量有几种不同的吸收机制。受到这几种吸收机制的影响,随 着频率的改变,电容率函数也会有所改变:1弛豫(relaxation)效应发生于永久偶极分子和感应偶极分子。当频率较低的时候,电 场的变化很慢。这允许偶极子足够的时间,对于任意时候的电场,都能够达成平衡状态。假 假设因为介质的黏滞性,偶极子无法跟上频率较高的电场,电场能量就会被吸收,由而导致 能量耗散。偶极子的这种弛豫机制称为电介质弛豫(dielectric relaxation)。理想偶极子的弛 豫机制可以用经典的德拜弛豫(Debye relaxation)来描述。2共振效应是由原子、离子、电子等等的旋转或振动产生的。在它们特征吸收频

13、率的附供学习参考近,可以观察到这些过程。上述两种效应时常会合并起来,使得电容器产生非线性效应。从量子力学的观点看,电 容率可以用发生于原子层次和分子层次的量子作用来解释:在较低频率区域,极性介电质的分子会被外电场电极化,因而诱发出周期性转动。例如, 在微波频率区域,微波场促使物质内的水分子做周期性转动。水分子与周边分子的相互碰撞 产生了热能,使得含水分物质的温度增高。这就是为什么微波炉可以很有效率的将含有水分 的物质加热。水的电容率的虚值局部吸收指数有两个最大值,一个位于微波频率区域, 另一个位于远紫外线(UV)频率区域,这两个共振频率都高于微波炉的操作频率。中间频率区域高过促使转动的频率区域

14、,又远低于能够直接影响电子运动的频率区域, 能量是以共振的分子振动形式被吸收。对于水介质,这是吸收指数开始显著地下降的区域, 吸收指数的最低值是在蓝光频率区域可见光谱段,这就是为什么日光不会伤害像眼睛一 类的含水生物组织的原因。在高频率区域像远紫外线频率或更高频率,分子无法弛豫。这时,能量完全地被原 子吸收,因而激发电子,使电子跃迁至更高能级,甚至游离出原子。拥有这频率的电磁波会 导致电离辐射。3、分子偶极矩的测量原理前面讨论的都是电介质的宏观参数和特性,如何将这些宏观物理量与物质的微观性质联 系起来,进而获得这些微观物理量,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分子结构可以被看成是由电子和分子骨架所构成。由于其

15、空间构型各异,其正负电荷中 心可以重合,也可以不重合,前者称为非极性分子,后者称为极性分子,分子的极性可用偶 极矩来表示。两个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系统的电偶极矩的定义为AAP = q - rA式中r是两个电荷中心间距矢量,方向是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q为电荷量。一个电子的电荷为e = 1.60217733 x 10-19 C = 4.803046581 x 10-10e.s.u.而分子中原子核间距的数量级为1A = 10-10m = 10-8cm,由此计算出的偶极矩数值为P = 4.803046581x10-18 e.s.u. - cm = 4.803046581Debye=1.6021773

16、3x10-29 C - m偶极矩的静电制单位是德拜Debye,符号D,1D = 1x10-18e.s.u.-cm = 3.333572221x10-30C-m。由于分子中电荷别离的数值小于一个电子电荷,因此分子的偶极矩的数量级为10-30C-m。电介质分子处于电场中,电场会使非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而变得不重 合,也会使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间距增大,这些作用都导致分子产生附加的偶极矩,称为诱导偶极矩,这种现象称为分子的变形极化。用平均诱导偶极矩国诱导来表示分子变形极 化的程度,在中等电场下诱导 flocal18-6式中Eocaai为作用于个别分子上的电场强度,a D为变形极化率。

17、因为变形极化产生于两种 因素:分子中电子相对于核的移动和原子核间的微小移动,所以有a =a +a式中a E、a A分别为电子极化率和原子极化率。设n为单位体积中分子的个数,根据电极化强度的概念,其大小为P =叩诱导=na DElocal 当计算这方程式时,必须先知道在分子位置的电场,称为“局域电场 Eicaai。介电质 、内部的微观电场E .,从一个位置到另外位置,其变化可能会相当剧烈,在电子或质子附 micro近,电场很大,距离稍微远一点,电场呈平方反比减弱。所以,很难计算这么复杂的电场的物理行为。幸运地是,对于大多数计算,并不需要这么详细的描述。所以,只要选择一个足 够大的区域例如,体积为

18、广、内中含有上千个分子的圆球体S来计算微观电场的平均值E,就可以足够准确地计算出其物理行为macro1 Emacro =讦micoP 3r对于稀薄电介质,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距离相隔很远,邻近分子的奉献很小,局域电场可以近 似为micro macro但对于致密电介质,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距离相隔很近,邻近分子的奉献很大,必须将邻近分子的奉献E考虑进去1local macro 1 因为E响ro已经包括了电极化所产生的电场称为“去极化场Ep,为了不重复计算,在计算E1时必须将邻近分子的真实奉献Enea减掉去极化场Ep Ei= E Ep对于高度对称、各向同性的电介质,Enar牝0,因此local macro

19、 p以分子位置r为圆心、体积为v的圆球体s,感受到外电场的作用,s内部的束缚电荷会被电极化,从而产生电极化强度p。假设在s内部的电极化强度p相当均匀,那么线性 均匀介电质圆球体内部的电场为参见C.基泰尔著,?固体物理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pp312-3133s0因此 PP = n卬=na E = na (E E ) = na (E+)诱导D localD macro pD macro3S0对于各向同性、线性、均匀的介电质P = s注0 macro由此得到电介质的电极化率X与分子的变形极化率a D之间的关系为X 1X + 3 = 3T %018-7 相对介电常数与电极化率的关系为s

20、 r = 1+X那么相对介电常数与分子的变形极化率的关系为供学习参考rna8 + 238Dr018-8 该方程式就是克劳修斯-莫索提方程式Clausius-Mossotti equation,分子的变形极化率是 种微观属性,而相对介电常数那么是在介电质内部的一种宏观属性,所以,这个方程式连结 了介电质关于电极化的微观属性与宏观属性。4一一。 M将克劳修斯-莫索提方程式两边同乘以电介质的摩尔体积V = 其中M为电介质的 m p摩尔质量,P为电介质的密度,并注意到n匕就等于阿伏伽德罗常数L,那么380上式左方定义为分子的摩尔极化度P,-La38 d018-9对于大多数的电介质,其折射率n注已。将折

21、射率代入克劳修斯-莫索提方程式,就n2 - 11=na n 2 + 238d0可以给出洛伦兹-洛伦茨方程式Lorentz-Lorenz equationn 2 -1 M 1 了 P =-Lam n 2 + 2 p38D018-10电场中的极性分子除了变形极化外,还会产生取向极化即具有永久偶极矩的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或多或少地转向电场方向。假定它对极化率的奉献为P,总的摩尔极化度P =p+P+P式中PP、PA分别为摩尔取向极化度、摩尔电子极化度,摩尔原子极化度P = - La E 38EP = - La a38A由玻尔兹曼分布定律可得参见附录四)P = - La01旦2 L 3s3kT0式中日

22、为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矩,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绝对温度。由此可得到P = 一1 = La =土 (- + a +a )m s + 2 p 3sD 3s 3kT E A18-12上式称为克劳修斯-莫索提-德拜方程Clausius-Mosotti-Debye equation。由上面的讨论可知,只要测出了P,就可以计算得到分子的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矩日。关键是如何从总的摩尔极化度P中将P别离出来。m四如果外电场是变交电场,极性分子的极化情况那么与交变电场的频率有关。当处于频率 小于1010Hz的低频电场或静电场中,极性分子所产生的摩尔极化度是取向极化、电子极 化和原子离子极化的总和Pm= P + P

23、 + PA。当频率增加到10121014 Hz的中频红 外频率时,电场的交变周期小于分子偶极矩的弛豫时间,极性分子的取向运动跟不上电场 的变化,即极性分子来不及沿电场定向,故P = 0,此时极性分子的摩尔极化度等于摩尔 诱导极化度P+ PA。当交变电场的频率进一步增加到大于115 Hz的高频可见光和紫外频 率时,极性分子的转向运动和分子骨架变形都跟不上电场的变化,此时极性分子的摩尔极 化度等于电子极化度P。因此,原那么上只要在低频电场下测得极性分子的摩尔极化度Pm , 在红外频率下测得极性分子的摩尔诱导极化度P+ PA,两者相减就得到极性分子的摩尔取 向极化度P,然后代入公式就可求出极性分子的

24、永久偶极矩以来。pi在实验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在红外频率下测得极性分子的摩尔诱导极化度,因 此一般是把频率提高到可见光的范围内,此时原子极化也停止了,中只剩下摩尔电子极 化度P。考虑到原子极化度通常只有电子极化度的5%10%,而且P又比4大得多,因此常常忽略原子极化度七。据此可以得到1U 2P =-L二2 P PR 3s3kTm e0匕可以通过在低频下测定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由18-9计算获得P =匕二-Mm & + 2 p18-13P实际上就是电介质在可见光下的摩尔折射率R根据18-10P = R =仁.-18-14可以通过测量物质的折射率n进行计算得到。因此,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矩可

25、以表示为I 岑k( PPE T18-15以上全部公式的推导过程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假设采用高斯制,那么还应乘以因子1/ig,即高斯制下的偶极矩计算公式为.9k18-16 将常数代入,可以算得R /D = 0.0128、(Pm-Py18-17或者r / C - m = 4.274x 10-32(P PT18-1818-17、18-18两式中,摩尔极化度Pm、PE的单位均取作cgs制单位cm3 -mol-1,温度T的单位取K。4、极化度的测定克劳修斯-莫索提-德拜方程是假定分子与分子间无相互作用而推导得到的,所以它只适 用于温度不太低的气相体系。然而测定气相的介电常数和密度,在实验上难度较大,某些物

26、 质甚至根本无法使其处于稳定的气相状态。因此后来提出了一种溶液法来解决这一困难。溶 液法的根本想法是,在无限稀释的非极性溶剂的溶液中,极性溶质分子所处的状态与气相时 相近,于是无限稀释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极化度P2就可以看作P。摩尔极化度具有简单的加和性,即对于二组分的稀溶液来说,溶液总的摩尔极化度匕 与溶剂的摩尔极化度P和溶质的摩尔极化度之间满足P = x P + x P121 12 2式中X1、分别是溶剂和溶质的摩尔分数。将18-19 各项分别用18-13 表示后得到8 -1 M x + M x & -1 M x n 12 I= 卜+ x P8 + 2 P8 + 2 p 2 212121118

27、-20这就是说,测定出浓度溶液的介电常数和密度匕、以及纯溶剂介电常数和密度P 1,就可计算溶质极化度P2。但实际上只有当溶液无限稀释时,求得的P2表示为PP才比拟接近于纯溶质的极化度。溶液过稀引入实验误差很大,所以通常是对一系列不太稀的 溶液进行测定,然后通过作图或计算外推到x2 - 0,以求得P:。下面介绍计算的方法。海德斯特兰血d、提出,如果和七随浓度x2变化的函数关系为时,即可计算出P-。实际上8和P都与x近似呈线性关系,即 2121228 = 8 (1 + ax )P12 =叩1 + bx )18-21将这两个线性关系代入18-20,得到8 (1 + ax ) -1 M 1 + (M

28、2 - M 1) x2121=8 (1 + ax ) + 2 p (1 + bx )12128 -1181 + 2M 1(1-x2)+ xPP2 21上式两边对x2取偏微分,然后取极限x2 T 0整理后可得极性溶质的摩尔极化度为M - bM 3 5-P = P 8 = lim P = im 2x如 0 2(81 + 2)218-22摩尔折射率同样具有简单的加和关系R = x R + x R121 12 218-23将18-23各项分别用18-14表示后得到n 2 -1 M x + M xn 2 -1 M x-2w1- + x Rn2 + 2pn2 + 2 p 2 218-24 假定溶液的折光率

29、n12与x2近似呈线性关系n = n (1 + cx )18-25将18-21、18-25代入18-24,得到n 2 11n2 + 21M1(1-x2)+ xRP2 21n (1 + cx, )2 -1 M + (M M )x, n (1 + cx )2 + 2 p (1 + bx )1212上式两边对x取偏微分,然后取极限x2 T 0,整理后可得极性溶质的摩尔电子极化度为P = lim RE x20 26cn2 M 1 + n2 1 M 2 bM1 (n2 + 2)2 p n2 + 2 p18-26由此可见,用上述溶液法测求极性分子偶极矩时,只要测出非极性纯溶剂的介电常数8 1、密度p 1和

30、折光率n1,以及溶液的介电常数、密度和折光率与溶质摩尔分数x2之间的线 性方程斜率a、b和c,就可以根据18-22和18-26分别计算出极性溶质分子的摩尔 极化度P和摩尔电子极化度P,再代入18-17或18-18,就可以计算出极性溶质分子 mE的永久偶极矩。溶液法测得的溶质偶极矩与气相测得的真实值间存在偏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非极 性溶剂与极性溶质分子相互间的作用一一溶剂化作用,这种偏差现象称为溶液法测量偶 极矩的“溶剂效应。罗斯Ross和萨克Sack等人曾对溶剂效应开展了研究,并推导 出校正公式,有兴趣的读者可阅读有关参考资料。此外,测定偶极矩的实验方法还有多种,如温度法、分子束法、分子光

31、谱法以及利用微 波谱的斯塔克法等。5、介电常数的测定介电常数是通过测量电容计算而得到的。本实验采用电桥法测量电容,按18-5式计 算相对介电常数。当将电容池插在小电容测量仪上测量电容时,实际测得的电容应是电容池两极间的电容 和整个测试系统中的分布电容Q,并在各次测量中予以扣除。有关小电容测量仪的结构、 测量原理、操作和测求Cd的方法参见附录一、二。6、密度和折光率的测定液体密度的测量采用给氏比重瓶图18.2,为平底圆锥体瓶,瓶塞是一只中间有毛细 孔的玻璃塞,塞的上端两边磨成斜面,操作中的多余液体,可由毛细孔溢出和便于观察及擦 拭,并使瓶内盛装的液体至瓶顶正好是比重瓶的标称容量。JUmL , 2

32、DT ! 馆K比昭玷图18.2给氏比重瓶使用方法:将比重瓶洗净,烘干,称其质量记下,将试物装入瓶内至瓶口,移入恒温水 浴(温差幅度0.5C以下)浸10 - 20分钟,待试物也到达此温度时,把瓶塞插上,让多余 液体由毛细孔流出,用滤纸拭擦干净,在拭擦时不要用手接触比重瓶,以免受体温影响溶液 过多溢出,拭净后移入天平上称出质量,再扣除该瓶自身质量,即为试物的质量。把试物倾 去洗净,按上述的方法,改换为蒸馏水进行测量,根据水在测量温度下密度的标准数据,即 可计算出试物的密度。折光率的测量使用阿贝折光仪,参见“实验七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附录局部。三、仪器与药品PGMII型数字小电容测试仪南京桑力电子

33、设备厂阿贝折光仪电吹风容量瓶50 ml电容池乙酸乙酯分析纯环己烷分析纯比重瓶恒温槽超级恒温槽公用滴管小烧杯四、实验步骤1、溶液配制用称重法配制6种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环己烷溶液,分别盛于50 ml容量瓶中。控制乙酸乙酯的浓度摩尔分数在0.05-0.20之间。操作时应注意防止溶质和溶剂的挥发以及 吸收极性较大的水气。为此溶液配好后应迅速盖上瓶盖。配制好的溶液要进行多种测量,请 合理分配使用以免不够用。2、折光率测定在250.1oC条件下用阿贝折光仪测定环己烷及各配制溶液的折光率。测定时注意各样 品需加样3次,每次读取三个数据,然后取平均值。3、介电常数测定本实验采用环己烷作为标准物质,其介电常数

34、的温度公式为 环己烷=2.023 - 0.0016( oC - 20)18-2725oC时的介电常数为2.015。按附录一中的方法,在室温下依次测定空气、环己烷和各溶液的电容值。每次测量重 复2次,取平均值计算介电常数。样品测量后倒入废液缸中,不得随意丢弃。测量要点:1PGMII型数字小电容测试仪开机后预热30分钟,待稳定后再行实 验。2不要用热风吹电容池。4、溶液密度的测定用给氏比重瓶在250.1oC条件下测定环己烷和各溶液的密度值。将比重瓶仔细枯燥后 称重W0,然后取下磨口毛细管,在瓶中装入蒸馏水近满,将比重瓶浸在恒温水浴中,在 250.10C下恒温约10分钟,然后将磨口毛细管插入瓶口,用

35、滤纸从毛细管上口溢出的多余 蒸馏水吸去。从恒温槽中取出比重瓶,迅速在天平上称重得叫。同上法,用环己烷和配制的溶液代替蒸馏水,分别进行测定,称得质量为W2。那么环 己烷和各溶液的密度为供学习参考p 25。C = Z p 25。CW - WH 2。1018-28环己烷密度的温度公式可见“实验三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 数据可对照以检验精确度。五、数据记录与处理1、按溶液配制的实测质量,计算6个溶液的实际浓度&。2、按附录二的方法计算C0、Cd。根据C0、Cd数据计算环己烷和各溶液的电容值。按18-5求出环己烷的介电常数 1和各溶液的介电常数 12。作修叫图,由直线斜率求算a值。

36、3、根据18-28计算环己烷密度P1及各溶液的密度P12,作P12 -x2图,由直线斜率求算力 值。水的密度参见附录三。4、由实验测定的环己烷折光率n及各溶液的折光率n12,作n12小图,由直线斜率求算C值。5、根据18-22和18-26分别计算出乙酸乙酯的摩尔极化度匕和摩尔电子极化度孔。6、根据18-17或18-18计算出乙酸乙酯分子的永久偶极矩R。参考值:溶液法测定的乙酸乙酯在25C时的偶极矩P=1.83D = 6.10x 10-30C-m,乙酸乙酯气相分子在25C时的偶极矩R =1.78D = 5.93x 10-30C-m。六、思考题1、分析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如何改良?2、试说明溶液

37、法测量极性分子永久偶极矩的要点,有何根本假定,推导公式时作了哪些近似?3、如何利用溶液法测量偶极矩的溶剂效应来研究极性溶质分子与非极性溶剂的相互作用?附录一 PGM-II介电常数实验装置使用说明、简介PGMII型数字小电容测试仪采用微弱信号锁定技术,具有高分辩率。该仪表不但能 进行电容量的测定,而且可和电容池配套对溶液和溶剂的介电常数进行测定。二、技术指标和使用条件1 .技术指标测量范围0PF 199.99PF显示4 1/2 LED分辨率0.01PF外形尺寸180x200x70mm重量约 1.5 Kg2.使用条件电源:220V10%; 50HZ环境:温度-10C40C ;湿度85%三、装置示意

38、图一数字小电容测试仪面板示意图1、电源开关2、LED显示窗口 显示所测介质的电容量3、“C1”插座一与电容池的外电极C1插座相连接4、“C2”插座一与电容池的内电极C2插座相连接5、采零键按一下此键,消除系统的零位漂移二电容池示意图121、外电极插座C1 与数字小电容测试仪的“C1”插座连接。2、内电极插座C2 与数字小电容测试仪的“C2”插座连接接线插头一定要插到底。四、使用方法一小电容测试仪的使用方法1、准备:用配套电源线将后面板的“电源插座与220V电源连接,再翻开前面板的电源 开关,此时LED显示某一数值。预热30分钟。2、按一下”采零”键,以去除仪表系统零位漂移,显示器显示“00.0

39、0。3、将被测电容两引出线分别插入仪器前面板“C1”插座、“C2”插座,显示稳定后的值即为被 测电容的电容量。二介电常数的测定方法1、准备 用配套电源线将后面板的“电源插座与220V电源连接,再翻开前面板的电源开关, 此时LED显示某一数值。预热30分钟。 电容池使用前,应用丙酮或乙醚对内、外电极之间的间隙进行数次冲洗,并用电吹风吹 干用冷风吹,不得用热风,才能注入样品溶液。 用配套测试线将数字小电容测试仪的“C2插座与电容池的“C2插座相连,将另一根测 试线的一端插入数字小电容测试仪的“C1插座,插入后顺时针旋转一下,以防脱落,另一 端悬空。 采零:待显示稳定后,按一下”采零”键,以消除系统

40、的零位漂移,显示器显示“00.00。2、空气介质电容的测量将测试线悬空一端插入电容池“外电极C1”插座,此时仪表显示值为空气介质的电容 C六与系统分布电容C之和。翻开电容池,用电吹风不得用热风吹扫后,再 次测定。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电容读数误差小于0.01pF。3、液体介质电容的测量拔出电容池“外电极C1”插座一端的测试线。翻开电容池上盖,用移液管往样品杯内参 加环己烷至样品杯内的刻度线注:每次参加的样品量必须严格相等,盖上上盖。待显示 稳定后,按一下采零键,显示器显示“00.00”。将拔下的测试线的空头一端插入电容池“外电极C1”插座,此时,显示器显示值即为环 己烷的电容c标与分布电容ch之

41、和。用吸管将环己烷吸出倒入废液缸,并用电吹风不得用热风吹干电容池,再次参加 环己烷,重复测量一次,两次误差小于0.01 pF.用吸管吸出电容池内环己烷,并用电吹风不得用热风吹干电容池,直至复核测定 空气电容与前次测量值误差小于0.01pF。翻开电容池上盖,用移液管往样品杯内参加乙酸 乙酯-环己烷溶液至样品杯内的刻度线,按上述方法测定该样品的电容值。重复测量一次, 两次误差小于0.01 pFo依次将所有溶液的电容值测量完毕。6、关机:实验完毕,关闭电源开关,拔下电源线。五、使用和维护考前须知1、测量空气介质电容或液体介质电容时,须首先拔下电容池“外电极C1 ”插座一端的测试 线,再进行采零操作,

42、以去除系统的零位漂移,保证测量的准确度。2、带电电容请勿在测试仪上进行测试,以免损坏仪表。3、易挥发的液体介质测试时,参加液体介质后,必须将盖子盖紧,以防液体挥发影响测试 的准确度。4、仪表应放置在枯燥、通风及无腐蚀性气体的场所。5、一般情况下,尽量不要拆卸电容池,以免因拆卸时不慎损坏密封件,造成漏气液而 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附录二电容池底值J的测量方法用以介电常数勺的标准物质本实验中就是环己烷测得电容I,那么再测出电容器中不放样品时的电容-i,那么2上面两式中的i、i分别为标准样品和空气的电容值其中可以将空气的电容近似看作真空电容,即| = -%将1、2式相减,得到3而标准物质的介电常数|_

43、勺根据3、4式可以求出,代入到1式或2式中,就可以计算出的值。附录三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77 TC10%施静10代10/kgm5C0.999S7200.9982340。一 9922410.99993210.99802410.9918620.99957224沏的420.5914730.999992S0.997564S0.55107LOOOOO210.99732440.9906650.99999250.99707450.9902560.99997260.W681怀0 989827(P999fJ7270.996544?。一勺加)S0.9998S明0.99626480.9889690.99931290.9959749D988H10龄归网300.99567500.98807110.99963S10.9953751。一 987箱120.99952技0,99505520,9871513U.龄10330.99173530.986691451540.9S62115妙顾3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