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题.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03785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题1课、地球内部有什么一、填空:1 .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000)多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10)千米。2 .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始终传到(地心)。地震波遇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3 .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供应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状况进行探知。4 .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5 .地壳由(岩石)组成,厚(570)千米,地幔由(硅、铁、镁)组成,厚(2900多)千米,地核由(铁、银)组成,厚(3400多)千米。二、简答:1 .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状况的?答: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供

2、应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状况进行探知。2 .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答:知道火山喷发、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可避开它对人类造成灾难。3 .相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答:地球内部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厚570千米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厚2900多千米,温度在1200C到2000C之间;地幔下面是地核,厚3400多千米,温度可达5000。2课、火山1、火山喷发是一种壮丽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产物2、1980年5月18日(圣海伦斯火山)受地震影响喷发。3、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隙向上升,在地壳比较薄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

3、面较近处,上升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3课、地震1、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外在表现。2、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的猛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试用你学过的科学学问说明这次地震的缘由。答: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震。3、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答:地震发生时,应马上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命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当选择到重心低、牢固坚实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实家具可以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爱护好头部。3、地震前常发生一些异样

4、的现象,如地下水位的突然变更,动物惊惶担心等。4课、做一块卵石1、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卵石的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高山上的卵石风化、倒塌;其次是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磨圆。2、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裂或成分变更,渐渐崩解、分别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更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更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3、地表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5课、各种各样的矿物1、煤、石油、自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铜、铁等属于(金属矿产)。石墨、石英、硫黄等属于(非金属矿产)。2、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

5、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3、飞机,钢精锅,钢精勺、叉、刀,钢笔,轮船,汽车,自行车的原材料都来源于(铁矿石)。4、杀虫剂、消毒剂、燃料、染料、医药、合成材料的原材料都来源于(煤)。5、人类对矿产的开采方法:实行(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像石油这样液体性质的矿产,实行(管道开采)。6课、地表的变更1、(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化石可以告知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很多信息。2、地球表面形态是不断(变更)的,火山、地震等地球内部运动变更着地表形态,地球外部运动,也在不断地变更着地表形态。地球的(内部)力气,使地表变得凹凸不平,而地球的(外力)作用使凹凸不平的地表形态

6、趋于平坦。(人类活动)也变更着地表形态。3、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变更有那些影响? 变更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如,填海造田、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 破坏地表形态。例如,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4、(京杭大运输河)是中国古代一项宏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输河。它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长1794千米。5、如何爱护地表:不过量抽取地下水、停止毁林开荒、复原自然牧场等。7课、声音的产生1 .生活中,声音(无时)不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了奇异的声音(世界)。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生活中人们为限制声音的大小采纳了哪些方法?答:(1)增大

7、振动或利用扩音器增大声音。(2)采纳削减或停止物体的振动来削减声音。8课、谁能传播声音1、谁能传播声音?液体、固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2.声波和水波的传播方向(不一样),水波向水平方向传播,而声波向(四面八方)传播。3、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9课、怎样听到声音1、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等组成。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亮)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2、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

8、(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3、怎样爱护听力?一是尽量避开噪音。二是避开乱挖耳朵。三是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以免震破鼓膜。四是鼻、咽部发生炎症时刚好治疗,以免引起中耳炎。五是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开外耳道感染。10课、各种各样的声音1.人耳听不到的声波有(次声波)和(超声波)。2 .声音的大小与(用力大小)有关,(用力大)声音大,(用力小)声音小。3 .声音的凹凸与(振动频率)有关,(振频快)声音高,(振频慢)声音低。4、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20000)赫兹。5、(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性质稳定,能

9、量衰减幅度小,穿透力强,可用于(定向导航)。6、(次声波)不依靠其他协助设备,能在地球上传播很远的地方。7、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隙碍物,医院用B超探测病灶,潜水艇利用声纳导航。11课、噪声的危害与防治1、声音分(乐音)和(噪音),(乐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噪音)对人造成危害。2 .(噪音)、(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3 .噪音的来源有哪些?答:(1)交通运输(2)工业生产(3)建筑施工(4)社会生活4、噪音有哪些危害?答:(1)影响听力。(2)影响工作、学习。(3)影响心血管功能和内分泌系统。(4)危害中枢神经系统。(5)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5、如何消退噪音污染?

10、答:(1)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消退噪音源。(2)将噪音源与生活区分开。(3)采纳吸音与隔音系统来降低噪音。(4)植树造林。6、在学校里,要削减噪音,你是怎样从我做起的答:如:轻声关门、阅览室里不大声喧哗、楼道里放轻脚步7、哪些材料更有利于消退噪音?答:矿棉吸声板,隔音玻璃,隔音泡沫板2课、秋季星空1、1们为了便于视察和探讨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2、(仙后座)是秋季中一个刺眼的星座,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形或(“W”)形,似乎一个漂亮的王后坐在宝座上。3、(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

11、形态,这就是闻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4、视察南天时,我们的左边是(东),右边是(西)。5、视察北天时,我们的左边是(西),右边是(东)。13课、冬季星空1、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猎户座主要由(七)颗亮星组成。猎户座像一个猎人,在猎人的两个肩膀、左脚、右腿部位,有(四)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其中(左脚)部位的那颗星又白又亮;中间横着的(三)颗亮星为猎户的腰带。2、从猎户座猎人腰部的三颗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星就是(天狼)星。天狼星是大犬座星,视星等为一1.45等,距离我们只有8.6光年。14课、木材一.填空:1.(棉花)、(木头)、(竹子)、

12、(煤)、(石头)是非人工合成的(自然)材料。2、(玻璃)、(塑料)、(陶瓷)、(人造纤维)、(人造革)是人工合成的(人造)材料。3、我们把木块连接到电路中,来探讨木头是否能(导电),我们可以用小刀刻不同的木块,来探讨各种木头的(软硬)程度,我们可以把不同的木块放入水中,来探讨各种木头的(沉浮)状况。二.简答:1 .木头有什么特点?答:(1)在水中能沉浮(2)有年轮有花纹(3)能燃烧(4)有硬有软(5)干木头不导电。2 .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木头做的?答:桌、椅、凳、门、窗、床、农具的把儿等都是木头做的。15课、纸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独创)之一。2、我们可以从(光滑程度)、(软硬程度)、(

13、厚度)、(透亮度)、(吸水实力)、(承重性能)等方面探讨纸。3、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造出了可供书写的纸,被称为(蔡侯纸)。4、在纸独创以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又用(竹简)或(木简)做书写材料。5、我国古代四大独创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16课、陶瓷一.填空:1 .中国的原始陶器制作始于距今约(七千)年前。2 .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美誉。3 .陶瓷属于(人造)材料。4 .在高压线杆上用到陶瓷,是因为陶瓷有(不导电)的特点,应用于航天飞机上是因为陶瓷有(耐高温)的特点,应用于底下管道

14、是因为陶瓷有(耐腐蚀、不怕水)的特点。5 .陶瓷不仅具有好用价值,还有很高的(鉴赏)和(艺术)价值。简答.1 .陶瓷有什么特点?答:陶瓷有不导电、耐高温、耐腐蚀、不怕水、较坚硬、易损坏的特点。2 .怎样利用陶瓷材料?答:(1)应用于建筑、化工、电力、机械及日用装饰方面。(2)用于无线电、原子能、火箭、半导体等工业。3 .世界各国为什么把陶瓷作为中国的代名词?答:因为中国素有瓷国美誉,世界各国人民通过陶瓷了解了中华文明。17课、金属一.填空:1 .金属是(人造)材料,是由自然金属矿(开采)、(冶炼)而来。2 .将废旧金属物品回收,冶炼加工就可得到(再生)金属,所以金属是可以(再生)的材料。3 .

15、全部的导线都用金属制成,这是因为金属易(导电)。4.把金属勺放入热水中,金属勺很快就会变热,这说明金属易(导热),用铁锤砸钉子,钉子形态发生了变更,但没折断,说明金属有(延展性)。5、金属中的(钢铁)称为黑色金属,其他金属被称为有色金属。二、简答:1、金属特点?答:(1)有金属光泽(2)有延展性(3)易传热(4)易导电2、金属从哪里来?答;(1)来自金属矿,经开采、冶炼获得(2)来自回收站,将废旧金属冶炼、加工获得。3、哪些地方用到金属?答:工农业生产、国防、航天、航海、医疗、科研及日常生活都用到金属。18课、玻璃与塑料一、填空:1、我们用玻璃器皿盛酸、碱溶液,是因为玻璃有(耐腐蚀)的特点。2

16、、秸秆一次性餐具,运用后入土是(肥料),入水是(鱼饲料),弃之路旁就(化为乌有),是(绿色)、(环保)的餐具。3、玻璃和塑料有很多共同点,把它们分别联入电路中,我们发觉它们都(不导电),它们都是人工合成的(人造)材料。二、简答:1、玻璃、塑料各有什么特点?答:(1)玻璃透亮度高、耐腐蚀、不导电、易破裂、碎片锐利。(2)塑料易塑造成形、强度高、重量轻、导电导热性差、耐腐蚀。2、为什么说秸秆一次性餐具是绿色、环保餐具?答:因为这种餐具运用后,入土是肥料,入水为鱼饲料,弃之路旁就化为乌有。3、玻璃和塑料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答:(1)玻璃优点:透亮度高、耐腐蚀、不导电。缺点:易破裂。(2)塑料优点:

17、易塑造成形、强度高、重量轻、导电导热性差、耐腐蚀。缺点:污染环境。19课、材料的分类一、填空:1、对材料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再按材料的(不同)给材料分类。2 .土是(自然)材料,而用土烧制的砖块则属于(人造)材料,这说明(人造)材料来自于(自然)材料。3 .纸运用后还可以回收加工变成新的纸张,这说明纸是(可再生)材料。4 .回收废旧物品,可以变废(为宝),(美化)生活。二.简答:1 .怎样给物体分类?答:(1)自然材料(2)人造材料(3)再生材料(4)不行再生材料(5)破坏环境材料(6)来之不易的材料2 .生态环境材料有哪些?答:(1)环境相容材料。如:纯自然材料、仿生物材

18、料、绿色包装材料、生态建材、环境降解材料。(2)环境工程材料。如:环境修复材料、环境净化材料、环境替代材料。3 .材料的运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答:(1)有利方面:带来好处和便利。(2)负面影响:造成环境污染,使资源贫乏。20课、蒸发一.填空:1 .水渐渐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2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3 .水蒸发时要汲取四周的(热量),使温度(下降)。4 .水分蒸发快慢与(温度)、(蒸发面积)、(风速)有关,加快蒸发的方法是(加热)、(增大蒸发面积)、(通风)。5 .“天气预报器”是运用(水蒸发)的原理来制作的。6.刚刚从游泳池里出来时身上会感到很冷,因为(

19、蒸发)须要汲取热量。二简答:1.用菊纱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住,蘸上小许水温度计有什么变更?说明白什么?答:温度计的温度下降。这说明水蒸发时要汲取四周的热量。2、怎样才能使水蒸发得更快些?说说你的方法。答:(1)提高水的温度(2)增大蒸发面积。(3)加快空气流通。3、水蒸发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答:(1)有利方面:晒粮食,晾湿衣服。(2)不利方面:造成干旱。21课、沸腾一、填空:1、在肯定的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肯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气泡)。气泡快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猛烈汽化,这种现象叫(沸腾)。2、水加热到IOOC时,会发生(沸腾)现象,这种现象的明显特点是

20、:水快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地(翻腾)。3、蒸发和沸腾都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在变更过程中都要(吸热)。4、水沸腾以后,接着加热,水的温度(不会上升)。5、水起先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一般是(IOO)eCo6、瓦特制造了第一台性能优良的蒸汽机7、我们给水加热会有什么发觉?答:加热一会水起先向上冒气泡,把水加热到肯定温度它就起先不停地翻腾起来,说明水开了。8、在不同天气、不同地点给水加热,有什么发觉?答:水的沸点不同。9、液体在蒸发和沸腾的过程中,都须要汲取热量。10、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是液体在肯定温度(沸点)下才能发生。IK蒸发时液体温度会下降,而沸腾中液体温

21、度保持不变22课、凝聚一、填空:1、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聚)。2、医药上可以利用水和水蒸气之间的相互变更制取(蒸锚水)。3、在装有热水的两个杯口上分别盖上冷、热玻璃片,在(冷)玻璃片上会出现水珠。二、简答:1、对着镜子哈气会有什么现象?这是什么缘由?答:镜子会表面会模糊不清。缘由是水蒸气遇冷变成了小水珠。2、冬季汽车玻璃内壁上常结有小水珠影响司机视线,你能用什么方法防止它的出现?答:车内安装空调或打开暖风。3、说说生活中的凝聚现象。答:盐粒、烟粒、露水、霜、窗花等。4、阳光下冰雪溶化时,人为什么感觉比下雪时冷?答:因为下雪时放热,化雪时要吸热。23课、水的三态变

22、更一、填空:1 .水在(0)起先结冰。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2 .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液态)、(固态)、(气态)。3 .水的三种状态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二、简答:1 .冬天,结了冰的湿衣服也会渐渐变干,衣服里的水经验了哪些状态的变更?答:衣服里的水经验了液态、固态、气态三种状态变更。2 .说说影响水的三态变更的因素是什么?答:温度(吸热或放热)3 .水的三态变更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怎样?答:(1)有利影响:冷冻物品,晒盐、粮食,人工降雨、雪浇灌农作物。(2)负面影响:冻坏农作物,冻裂水缸、水管。4 .目前地球气温渐渐上升,使南北两极冰雪溶化,海平面上升,这样下去将会造成什么样

23、的后果?答:引发洪水,陆地毁灭。24课、小水滴的旅行一、填空:1 .在空中喷洒制冷剂,使云中的小水点或小冰晶(增大),形成雨,这就是(人工降雨)。2 .水蒸气遇冷,温度高于0变成(露),低于0变成(霜)03 .气态的水叫做(水蒸气),霜是(固态)的水。4 .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会结成很多(小水珠)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气中,在低空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5 .冬季,有时候在草木、嵇瓦、地面上会看到一些冰晶,这些冰晶叫(霜)。6 .雪来自云中的(小冰晶)。7 .雪可以爱护(庄稼),冻死地下(害虫)所以说瑞雪兆丰年。8 .(江)、(河)、(湖)、(海)、(地面)等处的水,时刻都

24、在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在空中受冷变成(云),(云)随风飘动,变成(雨)、(雪)等落下,着陆在地面后,有的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有的流到江、河、湖中,有的渗入地里成为(地下水),部分地下水又会流出地面形成泉水,流到江、河、湖中,江、河、湖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在(地面)、(海洋)和(空中)之间的循环运动永不停息。9 .露对农作物起(保温)作用,霜能(冻伤)庄稼。二、简答:1 .冬蜀窗玻璃上的冰花,草木、地面上的霜是从哪里来的?答: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变成的小冰晶。2 .简述水在自然界里是怎样循环运动的?答:地表的水一部分流到海洋,一部分蒸发到空中。海洋里的水不停地蒸

25、发到空中,空中的水蒸气受冷变成云,云层加厚,又变成雨、雪等着陆到地表。水就是这样在地表、海洋、空中循环运动,永不停止。3 .用什么方法制造露和霜?(写出简洁试验过程)答:(1)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一会儿离烧杯口5厘米左右的瓷盘上会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就是制造的露。(2)用一小塑料桶装上冰块,再倒一杯热水并靠近塑料桶放一会,会看到桶外壁上有一层小冰晶,这就是制造的霜。4 .小水滴为什么会以不同的状态在自然界中出现?答:温度变更(受热或受冷)5。小水滴在自然界里会变成什么?答:小水滴在自然界里会变成露、霜、雾、云、雨、雪等。6 .怎样制造雾?(写出试验过程)。答: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使水沸腾,

26、这时从烧瓶中的玻璃管口冒出“白气”,这白气就是制造的雾。7 .模拟降雨,写出试验过程。答:加热烧杯,烧杯内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上升,遇到杯口盛有冰块的瓷盘凝聚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多了就滴下形成雨。8 .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答:(1)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聚成小水滴,聚集滴下形成雨。(2)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聚成小冰晶,聚集落下形成雪。9 .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答:自然界中的水蒸气遇冷在低空形成雾,在高空形成云。10、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答:(1)有利方面:净化空气、浇灌农作物、供应淡水。(2)不利方面:造成水灾、干旱、冻坏动植物。11.水在自然界中不停地循环,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答:尽管水在自然界中不停地循环,但淡水资源却极为贫乏,所以必需节约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