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4146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0.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初一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初一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初一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初一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成就,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历山中学 古广龙,复习,内容,作用,贡献,特点,特点,特点,特点,1、封建社会形成、初步发展,首次一统时期 战国、秦汉;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3、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 隋唐4、封建国家的再次分裂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5、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明清(13681840),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历程,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故 宫,北京紫禁城全景,明 长 城(八达岭),北京紫禁城全景,北京紫禁城全景,红巾军起义,(1)直接原因:“开河”“变钞”(2)根本原因:元朝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

2、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朱元璋,刘福通徐寿辉,朱元璋利用元朝军队被刘福通红巾军打的晕头转向的时机,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吸收李善长、刘基、朱升充当谋士,并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实力不断壮大。,1.明朝的建立,时间:都城:开国皇帝:,1368年,应天(今南京),朱元璋(明太祖),问题:,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参加过农民起义,但他不是开国皇帝。,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当朝皇帝朱元璋,你想采取哪些措施让所有的臣民伏首贴耳的听从皇帝的指令呢?,胡惟庸案

3、大捕杀,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被杀的官员贵族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费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2、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政治方面:,司法方面:,思想方面:,政治方面:,在中央,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权,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2、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废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中国最后一个。,中国之最

4、,宰相,胡惟庸,侵犯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等。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2、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权,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明殿阁大学士,内阁,措施,政治,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2、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政治方面:,思想方面:,司法方面:,活动与探究:,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

5、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问: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司法方面:,权限:,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2、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锦衣卫印,明代锦衣卫,明太祖,侵犯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等。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

6、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历史与现实:,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2、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政治方面:,司法方面:,思想方面:,科 举 考 生 看 榜 图,思想方面:,八股取士,2、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四书五经的范

7、围,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成为皇帝忠实奴仆,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八股取士,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明朝乡试试卷,“八股取士”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应如何评价“八股取士”?,各抒己见,积极影响: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使考试更加规范化,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消极影响:对人们的思想有束缚作用,扼杀了许多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助长了为了当官而读死书不讲求实际学问的坏学风。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八股文

8、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外郊坑儒还要厉害。”顾炎武,目的,危害,八股取士,一、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称帝,建立明朝。1368年秋天,灭元朝.,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监视、侦察:锦衣卫,行政制度,科举制度:,八股取士,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设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3.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靖难之役”:,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臣的建议,实行削藩政策。,朱棣(明成祖),明太祖为巩固统治,把他的二十多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去做藩王。藩王的势力日益膨胀,并威胁中央。明太祖死后,其长孙建文帝即位。为加强君权,建文帝实行削藩政策,引起皇室内部矛盾激化,终于导致了“靖难

9、之役”的爆发。,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靖难”的旗号,在1399年起兵下争夺皇位。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死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年号“永乐”,1402年,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朱棣夺得帝位,即明成祖,年号永乐。明成祖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于1421年,从南京迁都到北京。同时,他继续推行削藩政策,以加强君权。,(2)明成祖采取的主要措施:,政治方面:,迁都北京,增设特务机构东厂,文化教育方面:,继续实行八股文,军事方面:,继续实行削藩,3.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目的,目的,措施,标志

10、,农民起义朱元璋势力的发展,明朝的建立,(1368年),强化君权,1、行政机构(明太祖),中央 废丞相、撤中书省、设六部地方 废行省、设三司设殿阁大学士,2、厂卫特务机构,太祖 锦衣卫成祖 东厂宪宗 西厂,3、八股取士,4、削藩政策,知识结构:,削 藩,小结:明朝君权的加强,1、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2、明朝八股取士造成的危害有()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 考中做官的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A、B、C、D、,课堂练习:,A,B,课外延伸,明 长 陵 牌 坊,明成祖陵墓长陵明成祖陵墓长陵明成祖陵墓长陵,游览明十三陵你会发现:明十三陵,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明十三陵中最宏大的是朱棣的陵墓“长陵”,想一想,明十三陵为何没有朱元璋的陵墓,为何朱棣的陵墓那么宏伟?,回答问题,同步练习,作业,谢谢大家!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