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厂安全预评价报告书.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4149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5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药厂安全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农药厂安全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农药厂安全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农药厂安全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农药厂安全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药厂安全预评价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药厂安全预评价报告书.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总则1.1安全预评价目的(1) 弄清楚该企业所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其产生危害后果的的主要条件(2) 对其危害因素进行定量评价(3) 根据评价提出消除、预防和减弱的对策措施(4) 为企业安全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1.2安全预评价范围本次预评价的评价范围为XXX农药厂生产项目的生产系统、储 存设施及其配套公用工程和生产辅助设施。1.3评价依据1.3.1法律、法规和标准1 安全评价通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技装字2003 37 号2 安全预评价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AQ 8002-2007)3 安全现状评价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规划字2004 36 号4

2、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规划字2003 79 号5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6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文件8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1)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93)(12)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93)(13)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4053.4-93)(14

3、)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2004)(15)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1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17)安全标志(GB2894-1996)(1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2企业概况i.i生产单元根据生产需要,工厂内设施按生产性质和使用要求拟设置生产农药生产车 间、仓库、化验室、配电室等。1.2主要产品(中间产品)及生产能力主要产品:5%阿维哒乳油、20%高氯辛乳油、12%毒高氯乳油、40% 炔螨特乳油、4.5%高效氯氤菊酯水乳剂、3%井冈霉素水剂(死枯宁)。该企业的农药生产不存在中间产品。产品的

4、生产能力见下表:产品的生产能力序号名称生产量(t/a)15%阿维哒乳油800220%高氯辛乳油200312%毒高氯乳油300440%炔螨特乳油20054.5%高效氯氤菊酯水乳剂20063%井冈霉素水剂(死枯宁)10001.3主要原辅材料主要原辅材料用量及供应见下表。主要原辅材料及用量序号名称消耗量(如)供应1阿维菌素20山东齐发药业有限公司2哒螨灵20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3高效氯氤菊酯9英德广发康盛化工有限责任公 司4辛硫磷19山东胜邦鲁南农药有限公司5毒死蝉15山东胜邦鲁南农药有限公司6井冈霉素120山东胜邦鲁南农药有限公司7炔螨特40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8乳化剂18陕西省石油化工

5、研究院9苯30xx源源化工有限公司10甲醇30山西丰喜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搪瓷搅拌反应釜1000L22计量罐300L43成品贮罐3000L34成品贮罐1500L35原料贮罐10000L16水剂反应釜2000L17水喷射真空泵机组ZSVVT-13018直立式自动灌装机YGCZ16A19全自动旋盖机YFXZ6A110电磁感应铝箔封口机DYZ-1500111台式电动移印机TDY-380112固体墨轮标示机MY-380F113直热式印码机DY-6A214远红外热收缩包装机BC400115自动定量灌装机FZH-100216半自动灌装机GMB-048317色相色谱仪

6、SQ-204118气谱数据处理机CDMC-LC119液相色谱仪Llc-1000120酸度计PHS-25121单盘分析天平DT-100122电热恒温水浴锅HHS214123水份测定仪KF-11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24分光光度计721型125台式干燥箱DGB/20-002126高温电炉SRTX11.5公用辅助设施1.5.1供排水拟建项目消防、生产、生活用水由工业园区水管站供给,企业有自己的储水 池。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是冲洗地面及设备的冲洗水,送至污 水处理池经消毒处理。1.5.2供电拟建项目供电电源为380/220V、频率为50HZ、TT系统,电缆沿墙敷设送 至该厂配电箱。拟建

7、项目通过总配电箱将电源送至车间各用电设备专用断路器。1.5.3储存及运输设有危险化学品仓库,主要储存原料及产品。该企业没有自己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原料由生产厂家根据企业需要负责 运输,成品由该农药厂委托具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公司负责运输。2、生产工艺、装置、储存设施1、按一定配比将原药、甲醇、苯、水加入反应釜进行搅拌;2、搅拌两个小时后,将混匀的液体用泵打入储罐内;3、取样进行分析化验;4、储罐中的液体经自动包装机分装;5、仓库储存和出厂。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1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危险有害物质按其危险、有害性可分为下述几类:(1) 易燃易爆物质:苯、甲醇(2) 有毒物质:辛硫磷、毒死蝉

8、、氯氤菊酯(3) 小结通过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危险特性分析,可以看出,生产过程中 存在着易燃、易爆物质及对人体有毒害物质。其主要危险性是火灾、 爆炸和中毒。3.2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单元名称危险源物质危险特性搅拌苯、甲醇蒸气扩散苯、甲醇火灾、爆炸、中毒放料农药成品泄漏农药成品中毒分装农药成品泄漏农药成品中毒原料库苯、甲醇蒸气扩散,毒死蝉等泄漏苯、甲醇、毒死蝉火灾、爆炸、中毒成品库农药成品泄漏农药成品中毒3.3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3.3.1火灾、爆炸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的甲醇、苯属于易燃易爆物质,

9、在遇 到明火、静电火花、电气火花、冲击摩擦热等火源的情况下,有可能 发生火灾甚至爆炸。另电气装置也可能因为接地措施失效或电器设备线路绝缘损坏、 线路短路或者没有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器以及防爆场所电器设备、线 路、照明不符合防爆要求,均有可能产生电器火花而引发电气火灾和 电气爆炸事故。3.3.2机械伤害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工具等,如搅拌机操作人员 失误或违章,其旋转浆叶对人体容易造成卷绕、切割等各种机械性伤 害。3.3.3触电及电气伤害生产过程中的变配电设备、电动机等带电设备由于设备漏电、绝 缘损坏、未安装漏电保护设施或损坏、检修作业安全距离不够、停送电失 误等原因,人体触及带电体或空

10、气击穿造成触电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物件或物料会发生因放置不稳而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另物料堆放过高、不稳,极易造成人 身伤亡事故。3.3.5车辆伤害由于该企业产品、原料主要靠公路运输,如道路状况差、司机注意力不集中、误操作、装卸不规范或恶劣气候条件,都有可能发生车辆伤 害事故,造成人员伤亡。3.4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3.4.1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及使用等没有符合规定要求,也会造成 设备损坏,物料的泄漏,引起火灾甚至爆炸的危险性。3.4.2自然条件的危险、有害因素在防雷、防静电等方面措施未落实,也会受到雷击、静电危害,引发火灾等事故。3.5重大

11、危险源辨识常下式计算,易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1 +_2 +AA n 21Q Q Q 式中:qi,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12n际存在量,单位:吨(t)。Qm 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单位:吨(t)。物质名称临界量实际储存量生产场所储存区生产场所储存区苯20T50 T250Kg500Kg甲醇2 T20 T250Kg500Kg该工程项目中存在辛硫磷、毒死蝉等有害品,对其辨识如下表:名称物质类别重大危险源类别物质特性临界标准实际情况辛硫磷有害品库区1000mg/kg(大鼠经皮)20t200kg毒死蝉有害品库区LD5d45mg/kg(大鼠经口);202mg/kg(大

12、鼠经皮)20t200kg辩识结果:不存在重大危险源。4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评价单元的划分4.1评价单元划分将xxx农药生产项目划分为如下四个评价单元:(一)项目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二)生产过程单元;(三)电气设施单兀;(四)职业卫生单元。4.2评价方法的选择根据本项目生产工艺特点,本次预评价主要采用的是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一)项目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安全检查表法(二)生产过程单元:预先危险分析(三)电气设施单元:预先危险分析(四)职业卫生单元:预先危险分析5安全分析评价5.1各评价单元检查结果汇总5.1.1项目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厂区周边企业防火距离表位置周边设施实

13、际距离(米)标准距离(米)依据标准检查结果北20(有防火墙相隔)12(GB50016-2006)3.4.1南1212(GB50016-2006)3.4.3西40(有防火墙相隔)12(GB50016-2006)3.4.3东2520(GB50016-2006)3.5.1生产过程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表潜在事故危险因素触发事件现象形成事故 原因事件事故后果危险等级措施火灾、爆炸甲醇、苯等易 燃、可 燃物遇 明火1、反应釜密封不 严,遇明火易发 生火灾;2、撞击、人为破 坏或自然灾害等 造成容器等破裂 而泄漏;遇高热、明火燃烧甚至爆炸1. 点火吸 烟;2. 静电放 电;3. 雷击(直 接雷击、雷 电二次作

14、 用、沿着电 气线路、金 属管道侵 入);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停产W1、生产车间及原料、产 品仓库严禁吸烟,厂区 严禁抽烟;2、动火时必须严格按规 定办理动火证,并采取 有效防范措施;3、加强电机等电气设备 维护,防止摩擦或相间 短路等引起高热;4、防雷、防静电设施应 定期检查、检测,确保 完好可靠;5、明火源安全距离符合 规定要求。物体打击高处有浮物等高处有未被固定 的浮物,因被碰 或风吹等因素坠 落;坠落物击中人体1. 未带安全 帽;2. 在起重或 高处作业区 域行进或逗留;3. 在高处有 浮物或设施 不牢固,将 在倒塌的地财产损失、人员伤亡II1. 高处作业要严格遵守“十不登高”2. 高

15、处不能有浮物,需要时应固定好;3. 将要倒塌的设施要及时修复或拆除;4. 作业人员戴好安全帽及穿好劳动防护用品;5. 加强防止物体打击的 检查和安全管理工作;生产过程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表潜在事故危险因素触发事件现象形成事故 原因事件事故后果危险等级措施方进行或停 留。6.加强对职工进行有关 的安全教育。机械伤害绞、碰、戳、压伤人体1、在生产检查、 维修设备时,不 注意;2、衣物等被绞入 转动设备;3、旋转、往复、 滑动物撞击人体;4、切割工具、突 出的机械部分毛 坯及工具设备边 缘锋利处碰伤;5、机械旋转部分 缺少防护罩;6、进行设备检修 作业时,电源未 切断,他人误起 动设备等。人体碰到转动

16、、移动等运动物体。1、工作时发生“三违”;2、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3、劳保用品未正确穿戴。人体伤害II1、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 程;2、正确穿戴劳保用品;3、集中注意力,工作时 注意观察;4、转动部位应有防护 罩;5、危险场地周围应设防 护栏;6、机器设备要定期检 查、检修,保证其完好 状态;7、进行设备检修作业, 要严格执行设备检修作 业的管理规定,采取相 应安全措施。中毒吸入 苯、甲 醇等有 毒挥发 物质,辛硫1、有毒物挥发。2、作业时接触到有毒物;3、缺氧。(1)有毒物料超过容许浓度1、毒物浓度超标;2、通风不良;3、不清楚或不懂物人员中毒m1、严格生产中有毒物的挥发量,保持挥发气体检测仪

17、的正常工作;2、作业人员要穿戴防护用具。3、组织管理措施生产过程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表潜在事故危险因素触发事件现象形成事故 原因事件事故后果危险等级措施磷、毒(2)料毒性及(1)加强对毒物的检测,死蝉等毒物其应急预有毒设备的检查,有否泄漏摄入防方法;跑、冒、滴、漏;人体4、未正确(2)教育、培训职工,掌(3)佩带防护握有关毒物的毒性、预缺氧用品;5、救护不当。防中毒的方法,中毒后如何急救;(3) 要求职工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4) 设立危险、有毒标志;(5) 设立急救点(备有相应的药品、器材)。4、加强通风单元/结:通过对该项目生产过程预先危险性分析,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

18、有害因素极其危险等级见下表:危险有害因素危险等级可能造成的伤害和损失火灾、爆炸W破坏性的,会造成灾难性事故,必须立即排除中毒m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 施机械伤害m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 施物体打击m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 施电气预先危险性分析表潜在事故危险因素触发事 件现象形成事故原因事件事故后果危险等级措施1.手及人体1.按规定设备、线路采用与电压相符,其它部位、使用与环境和运行条件相适应的绝缘手持金属物体,并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完好状体触及带电态;1.电气设体;2.使用有足够机械强度和耐火性能的备漏电;1.人2.使用的

19、电材料,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匣2.绝缘老体触气设备漏等防护装置,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化、损及带电、绝缘损来,防止人体接近或触及带电体;坏;电坏;3.根据要求对用电设备做好保护接地漏电、3.安全距体;3.雷电(直接人员或保护接零;绝缘离不够;2.流雷、感应雷、触电、4.电焊机接线端不能裸露,绝缘不能损触电损4.保护接通过雷电侵入m坏,注意检测有否漏电现象,电焊时坏、地、接零人体波);伤亡要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应注意雷电不当;的时防触电问题,在特殊环境下进行焊割4.在潮湿环5.手持电间超境、狭小间要有监护,并有抢救后备措施;动工具绝缘损过电焊等作5.根据作业场所要求正确选择手持电30m业,

20、无人监动工具,并做到安全可靠;坏;AS。护;6.建立和健全并严格执行电气安全规6.雷击。5.电工违章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非电工违章电气作业。电气1.电气线绝缘1.元器件突人员伤1.建筑物要用非燃烧材料建造;火路不合被击发故障,未亡失火2.配电箱要采用消除静电措施;火灾、规格及穿、能及时排造成停m3.电缆沟要采用防潮和防鼠咬的措施,灾过超负荷稳压除;产,经电缆线与配电箱的连接要有锁口装置载、运行;电源2.静电火济损失或采用焊接加以固定;潜在事故危险因素触发事 件现象形成事故原因事件事故后果危险等级措施短2.配电箱短路花;4.配电箱外应有良好的防雷设施,其接路、违反规或高Q蕾土壁 3.田山

21、等。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绝缘程私拉阻抗5.凡属电气改线或临时用线必须由正损坏乱接临元件式电工进行安装操作;时线;因接6.对职工进行电气安全培训教育,以及3.电气线触不急救方法;路、接线良接7.定期进行电气安全检查,严禁”三盒等缺触点违”;乏检查过热8.对防雷装置进行定期检查、检测,保维修,未持完好状态,使之有可靠的保护作用;能及时9.做好变、配电室、电气线路和单相电排除事气设备、电动机、电焊机、手持电动故隐患;工具临时用电的安全作业和运行。4.接地不良。单元小结:通过对该单元采用预先危险性法分析评价,该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电气火灾、触电,危险等级见下表:危险有害因素危险等级可能造成

22、的伤害和损失触电m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施火灾m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施5.1.4职业卫生单元分析评价该企业在农药生产过程的苯、辛硫磷、氯氤菊酯、毒死蝉以及成品均具有一定的毒性,易于从呼吸道侵入人体而引起中毒。而且能溶解皮脂从皮肤侵入人体,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5.1.4.1中毒窒息事故树分析中毒窒息事故树如下图所示。1、中毒、窒息事故树定性分析求最小割(径)集T,=A+A+Xm= bb+bx;+Xm=X X X X X X X X+XCX +Xm123456789113=x x x x x x x x+x 1%123456789 10X13+Xi

23、4得出最小割集为:P1=X1X2,X5,X6, X7, X8, P2=X9X10,X11,X12,X13P3=X1J(2)结构重要度分析根据结构重要系数计算公式得到:I = I = I = I = I = I = I = I=1/28-1=1/27火1) 照)照)岬)火5) 邮)火7) 邮)I = I = I = I =I=1/25-1=1/24火9)业10)业11) 业12)火13)gT因此,得出结构重要度顺序为:I I = I = I = I =I火14)火9)业10) 血11) 业12) 火13)L 1业2) L(4) L(5) (6) 1山(8)由事故树分析可知,基本事件X14毒物浓度

24、超量是单事件的最 小径集,其结构重要系数最大,是中毒窒息事故发生的最重要条件。 防止毒物危害的最基本的措施就是控制毒物浓度,这就要求一要严格 防止毒物泄漏,二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5.1.4.2噪声预先危险性分析噪声预先危险性分析表危险源危险 因素原因事故 后果危险 等级安全措施农药生产车间噪声1、搅拌机、泵等产生的机械噪 声;2、未戴防护用具3、防护 用具失效、使用不当人员听力 损伤II1、米取隔声、吸声、消声 等降噪措施;2、设置减振、阻尼等装置;3、佩戴适宜 的护耳器;4、尽量减少在 噪声处不必要的停留时间1、噪声作业分级依据噪声作业危害程度级别进行噪声危害评价。噪声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见下

25、表噪声作业分级级别表2、噪声作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参照表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h)新建企业允许噪声dB(A)现有企业允许噪声dB(A)8859048893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h)新建企业允许噪声dB(A)现有企业允许噪声dB(A)2919619499最高不得超过115 dB(A)3、噪声作业分级查表法为了简化噪声危害指数的计算过程,便于实际操作而采用分级查表法。噪声作业分级简表每日接触时间(h)接触噪声级范围dB(A)8588919497100103106109112112120级I级II级III级IV级344、噪声监测及噪声作业分级该企业装置的搅拌机、排风机、真空泵、冷冻机等

26、产生的噪声级为80100dB(A),其噪声危害程度等级为0II级。噪声危害评价结果噪声作业分级为0级一I级时,对人的危害性不大;噪声作业分 级是II级时,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性是很大的,长期接触会引起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症,严重者可造成噪声性耳聋。在正常生产期间,搅拌机、真空泵等的噪声作业分级为0II级,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性。5.2.1固有危险程度的分析1、该农药生产项目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为苯和甲醇。苯:爆炸 下限1.2%,爆炸上限8.0%),甲醇(爆炸下限5.5%,爆炸上限44.0%)。 有毒物质为辛硫磷、毒死蝉。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存量)生产场所(存量

27、)苯500kg250kg甲醇500kg250kg辛硫磷200kg100kg毒死蝉200kg100kg2、以储存场所的危险化学品(质量)为分析对象进行分析。(1)爆炸性化学品的TNT当量的公式式中:A蒸气云的TNT当量系数,取值范围为0.0214.9%;Wtnt蒸气云的TNT当量,kg;Wf蒸气云中燃料的总质量,kg;Qf燃料的燃烧值,kJ/kg;QtntTNT 的爆热,Qtnt=(4.124.69) x103kJ/kg。苯的燃烧热为40.1MJ/kg,设苯100%蒸发为气体,则燃料的 总质量为500kg。取 A=4%; QTNT=4.12MJ/kg; Qf=40.1MJ/kg。W = AWQl

28、 =0.04 x 500 x 4=i95(kg)TNT Qtnt42N=黑= 195=2.5(mol)M 78甲醇的燃烧热为0.727MJ/kg,设甲醇100%蒸发为气体,则燃料的总质量为500kg。取 A=4%; QTNT=4.12MJ/kg; Qf=0.727MJ/kg。W= AWQf = 0.04 x 500 x 0.727 =3 5(kg)TNT Qtnt412N= 3:5=0.1(mol)M 32(2) 具有可燃性的化学品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为Q=qm苯燃烧后放出的热量Q=40.1 X 500=20050(MJ)甲醇燃烧后放出的热量Q=0.727X500=363.5(MJ)5.2.2风险

29、程度的分析1、该项目出现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的化学品泄露的可能性该厂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为生产农药过程中甲醇、 苯、辛硫磷、氯氤菊酯、毒死蝉贮存过程中泄漏的甲醇、苯等导致的 火灾、爆炸,以及中毒事故。由于设备损坏或密封点不严、操作失误引起泄漏从而大量释放易 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将会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发 生,因此,事故的预测首先应杜绝生产装置的跑、冒、滴、漏。a.泄漏的主要设备(1) 管道:其典型泄漏情况和裂口尺寸分别取管径的20%和20% 100%。(2 )阀:其典型泄漏情况和裂口尺寸为: 阀壳体泄漏,裂口尺寸取管径的20%100%; 阀盖泄漏,裂口尺寸取管径的20

30、%; 阀杆损坏泄漏,裂口尺寸取管径的20%。(3) 容器:包括生产中反应釜、储罐等。其常见泄漏情况和裂口 尺寸为: 容器破裂而泄漏。裂口尺寸取容器本身尺寸; 容器本体泄漏,裂口尺寸取与其连接的粗管道管径的100%; 孔盖泄漏,裂口尺寸取管径的20%; 喷嘴断裂而泄漏,裂口尺寸取管径的100%; 仪表管路破裂泄漏,裂口尺寸取管径的20%100%; 容器内部爆炸,全部破裂。b.造成泄漏的原因(1)设计失误 基础设计错误,如地基下沉,造成容器底部产生裂缝,或设备 变形、错位等; 选材不当,如强度不够,耐腐蚀性差、规格不符等; 布置不合理,如压缩机和输出管没有弹性连接,因振动而使管 道破裂; 选用机械

31、不合适,如转速过高、耐温、耐压性能差等;(2)设备原因 加工不符合要求、加工质量差,选用的标准定型产品质量不合 格; 施工和安装精度不高,没有按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 进行验收; 设备长期使用后未按规定检修期进行检修, 计测仪表未定期校验,造成计量不准;管理原因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安全漠不关心,已发现的 问题不及时解决;没有严格执行监督检查制度;指挥错误,甚至 违章指挥;未经培训的工人上岗,知识不足,不能判断错误;检 修制度不严,没有及时检修已出现故障的设备,使设备带病运转。(4 )人为失误误操作,违反操作规程;判断错误擅自脱岗;思想不集 中;发现异常现象不知如何处理。2、苯、甲

32、醇泄漏后,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其蒸气与空气 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爆炸极限范围内苯(爆炸下限1.2%,爆炸上 限8.0%),甲醇(爆炸下限5.5%,爆炸上限44.0%),能引起爆炸。3、具有毒性的化学品泄漏后扩散速率极达到人的接触最高限值 的时间(1) 辛硫磷、毒死蝉等具有毒性的化学品泄漏后的扩散速率1发生连续泄漏时r=32gmt34np式中:r液池的半径,m;m泄漏液体质量,kg;g重力加速度,9.8m/s2;p设备中液体压力,Pa;泄漏时间,s。假设10min液体全部泄漏,以液体的储存量200kg为研究对象。r=32gmt3 4 =15m n p则液体扩散速率为v=r/t=1.5(m/

33、min)(2) 毒性化学品达到人的接触最高限值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 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类。由于辛硫磷、毒死蝉的储存量非常小,而且储存场所的空间比较 大,泄露后的浓度达不到人接触的最高限值。4、出现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范围苯、甲醇出现火灾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范围,以苯、甲醇的储存 场所量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 r=32gmt3 4=37.5mn p一一 0.6火焰的高度h=84r如/出1P (2gr)20式中h火焰高度,m;r液池的半径,m;0周围空气密度,kg/m3;重力加速度,9.8m/s2;dm/dt燃烧速度,kg/(m2. s)。查的苯的燃烧速度

34、为165.37kg/(m2.s),甲醇的燃烧速度为57.6kg/(m2s)则苯燃烧的火焰高度h=31.5m甲醇燃烧的火焰高度h=10.6m6典型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印度博帕尔农药厂MTC泄漏事故1事故概况及经过1984年12月3月,印度中央邦首府某联碳公司农药厂异氤酸甲酯 泄漏事故,使4000名居民中毒死亡,人深受其害,是世界工业史上 绝无仅有的大惨案。2联碳公司在预防有害气体泄漏的措施上存在严重问题:1)1984年12月2日,为进行维修,关闭了设在排气管出口处的火炬 装置。(2) 排气洗涤器和通水软管没有及时投入运行。(3) 缺乏预防事故的计划,对应付紧急事态毫无训练。(4) 未向居民发出警报

35、。(5) 警报与操作采用手动方式,而不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6) 安全装置的能力与紧急状态所预计的气体流量不相适应,在设计上存在着缺点和矛盾。(7) 冷冻系统呈闭止状态,不能满足低温贮存条件,使MIC气化后 不能液化。(8) 对贮罐内贮存的具有潜在危险物质的相关特性不十分了解,而 且所得到的信息不可靠。(9) 未装备在任何场合都能正确工作的气体泄漏早期预防系统3.灾后,纽约时报社组成了调查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了长达7个 星期的调查,调查结果认为:这次灾难是由于操作失误、设计欠缺、 维修失灵和忽视培训而导致的。7安全对策措施7.1工艺和设备、装置方面的对策措施与建议(1) 对可能产生爆炸混合物

36、的操作过程,其均在严格控制的环境 下进行。(2) 根据工艺特点,车间应设火灾报警系统及有害气体报警系 统。(3) 在可能接触到有毒气体岗位配备防毒面具,车间设置药品 专柜。(4) 在具有爆炸危险的区域内,所有电器设备均防爆型。(5) 装置区所有电器设备的静电接地和避雷设施均严格遵循有关规范。(6) 设置完善的消防和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减少火灾损失。7.2建设项目中主要装置、设备、设施布局方面的对策措施与建议(1) 农药生产车间与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12米。(2) 厂区围墙与厂内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5.0米,且围墙两侧 的建筑之间还应满足相应的防火距离。(3) 生产车间等有爆炸危险场所的建(

37、构)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选 用的建筑材料,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一、二级,防火区最大允许占地面 积,单层厂房耐火等级为一级不得大于4000m2,单层厂房耐火等级 为二级,不得大于3000m2,多层厂房耐火等级为一级不得大于 3000m2,多层厂房耐火等级为二级,不得大于2000m2。7.3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器材、设备方面的对策措施与建议(1) 企业应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职工演练,企 业发生伤亡或其它重大事故时,厂长或安全管理人员立即到现场指挥 和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2) 企业应为从业人员配备相应防护用品: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 罩(半

38、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 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3) 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4) 企业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且灭火器的选择应符合 相关规定(5)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6.0.9条,厂 区内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6)为保证人员在事故时紧急疏散,每个操作区至少有两个安全 出口、步行至任何一个安全出口的距离符合规范,且通道上无任何障 碍物。7.4职业安全卫生与常规防护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1) 装置内有发生坠落危险的操作岗位均按有关规范

39、设计便于 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平台、围栏等附属设施。(2) 在人员有可能接触到有害物质而引起烧伤、刺激或伤害皮肤 的区域内装有安全淋浴器和洗眼器,以保证人身安全。(3 )按工程和岗位为作业人员配备防毒面具、防静电服、防护眼 镜等劳动防护用品。(4) 对该项目中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进行详细标注,设置安全色、安全标志,安全色、安全标志的设置要符合相关规定8结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预防、预测是实现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手段。我们通过对 该项目的分析和预测,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进 行推断分析和评价,得出评价结论。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中毒、车辆伤害、机械 伤害、高处坠落。2. 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生产工艺过程中防止有易燃易爆、有毒蒸气泄漏引起火灾爆炸、 中毒措施。评价结论: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切实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措施和预防手段,并确保各项安全措施有效的条件下前言安全生产是一项基本国策,是保护劳动者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