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学-免疫应答.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43421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免疫学-免疫应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动物免疫学-免疫应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动物免疫学-免疫应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动物免疫学-免疫应答.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动物免疫学-免疫应答.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免疫学-免疫应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免疫学-免疫应答.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免 疫 应 答,第一节 概 述,一、概念,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动物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抗原物质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并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免疫连锁反应和表现出特定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免疫应答的实质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而活化、增殖、分化,以致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体内有两种免疫应答类型:一是固有性免疫应答,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二是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为特异性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征是:,(1)无特异性,作用广泛;(2)先天具备;(3)初次与抗原接触即能发挥效应,但无记忆性;(4)可稳定遗传;(5)同一物种的正常个体间差异不大。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的第一道免

2、疫防线,也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征是:,(1)特异性(2)获得性,是指个体出生后受特定抗原刺激而获得的免疫;(3)记忆性,即再次遇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出现迅速而增强的应答;(4)可传递性,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抗体、致敏T细胞)可直接输注使受者获得相应的特异免疫力。(5)自限性,可通过免疫调节,使免疫应答控制在适度水平或自限终止。,二、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及其表现形式,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核心:T、B淋巴细胞 辅助: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表现形式: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三、部位,动物的外周免疫器官及其淋巴组织脾脏和淋巴结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第二节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1、致敏阶

3、段:又称感应阶段,是识别抗 原的阶段。2、反应阶段:免疫活性细胞活化、增 殖、分化阶段。3、效应阶段:发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效应而共同清除抗原,一、致敏阶段:又称感应阶段,是抗原物质进入体内,APC对其识别、捕获、加工处理和递呈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阶段。,二、反应阶段:又称增殖与分化阶段,是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进行增殖与分化,以及产生效应性淋巴细胞和效应分子的过程。,三、效应阶段:是由活化的效应性细胞CTL与TD细胞和效应分子抗体与细胞因子,发挥细胞免疫效应和体液免疫效应而共同清除抗原物质的过程。B浆C抗体;TD淋巴因子;Tc/CTL穿孔素,CTL杀伤靶细胞的电镜

4、结果,第三节 抗原的加工与递呈,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控制细胞间相互识别、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基因群。MHC分子的功能:(1)参与抗原加工和提呈 外源性抗原:如胞外菌 内源性抗原:如病毒包膜蛋白、肿瘤抗原(2)调节免疫应答 抗原肽-MHC-TCR三分子复合体启动免疫应答 MHC是协同刺激分子 MHC限制性 CTL与靶细胞间、Th与M间、Th 与B细胞间相互作用时,TCR不仅要识别抗原决定簇,还需识别靶细胞或M、B细胞表面的MHC分子,这一现象称为MHC限制性。(3)诱导

5、同种免疫应答,M(mononuclear phagocyte):单核巨噬细胞,基本概念,抗原加工:蛋白质抗原在细胞内被降解成能与MHC分子结合的肽的过程。抗原递呈:MHC分子与抗原肽结合,将其展示于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的过程。内源性抗原:细胞内产生的蛋白质抗原,包括自身抗原和非己抗原-MHC分子递呈。外源性抗原:由细胞外摄入细胞内的蛋白质抗原,包括非己抗原和自身抗原-MHC分子递呈。,抗原加工和递呈的途径,经典途径:MHC类分子递呈内源性Ag-CD8+T MHC类分子递呈外源性Ag-CD4+T非经典途径-交叉致敏,(一)、抗原递呈细胞:内源性抗原的递呈细胞(带有MHC I类分子的细胞)所有有核

6、细胞 外源性抗原的递呈细胞(带有MHC 类分子的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细胞、B淋巴细胞、朗罕细胞(二)、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与递呈 M提呈抗原 外源性抗原抗原肽与M,MHC分子结合 输至细胞表面 TCR TH 识别。受MHC约束。,(三)对内源性抗原的加工与递呈 内源性抗原与M,MHCI分子结合 输至细胞表面 TCR CTL 识别。受 MHC约束,(四)、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H的TCR与M的抗原MHC类抗原复合物结合,TH与M的MHC类抗原恒定区结合,从而激活了TH胞内多种蛋白激酶,使多种蛋白质磷酸化,TH由静止期进入诱导期,TH在M分泌的IL1作用下进一步分化为效应性TH。效应TH膜上I

7、L2R出现并分泌IL2,二者结合,进一步激活TH,产生更多IL2及其他淋巴因子,IL4、IL5、IL6、及IFNr,TH膜上出现MHC类抗原,TCR增多,TH不断增殖。CTL 对内源性抗原的识别 CTL的TCR识别靶细胞抗原肽-MHC I 类分子复合物,直接杀伤靶细胞。,(五)、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I抗原:1型可与B细胞上的丝裂原受体结合,活化B细胞。2型抗原通过与BCR结合而活化B细胞。TD抗原:TH将TCR上携带的AgB(SmIg)。MHC约束。,(六)、T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七)、B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第四节 细胞免疫,CD4+T与CD8+T,CD4+T:TH、TI、TDCD8

8、+T:TS、TC(CTL),(一)CD8+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1感应阶段:(1)对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 及递呈(2)CD8+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双识别)CDR1和CDR2识别MHC-类分子TCR CDR3识别抗原肽的T细胞表位,2反应阶段:(1)T细胞的充分活化需要双信号(2)活化TC 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性TC 细胞的过程中需要TH1型CD4+T细胞分泌的IL-2、IFN-等细胞因子的参与。(3)在TC 细胞的分化过程中也有记忆性TC 细胞形成。,3效应阶段:(1)特异性识别与结合阶段(2)致死性打击阶段:穿孔素、淋巴毒素(3)靶细胞的裂解,杀伤特点:*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对靶细胞

9、的杀伤受MHC-类分子的限制*在短时间具有连续杀伤靶细胞的功能,(二)CD4+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1感应阶段:(1)APC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递呈(2)CD4+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2.反应阶段:(1)T细胞的充分活化需要双信号(2)诱导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IL-1R、IL-2R等),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主要为IL-2),经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使T细胞克隆扩增,并使其子代细胞分化成效应性T细胞。(3)细胞分化过程中,部分细胞停止分化成记忆细胞。,3.效应阶段:(1)TH1型CD4+T细胞的作用:通过释放淋巴因子(主要为IFN-)活化M,从而诱生炎症,在宿主抗胞内微生物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10、。可通过释放IL-2、IFN-促进更多的TH细胞增殖,还可促进活化TC 细胞分化为效应性TC 细胞。对B2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也有促进作用。通过分泌的TNF-(LT)直接杀伤靶细胞。(2)TH2型CD4+T细胞的作用通过释放IL-4、IL-5、IL-6等细胞因子促进B2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分化。,4特点:由抗原诱发的TH活化、增殖、分化具有明确特异性,但在效应阶段所释放淋巴因子的作用,却是非特异性的,且具有自我放大作用。,(三)细胞免疫效应的生物学意义:1抗胞内微生物的感染2抗肿瘤3免疫损伤,第五节 体液免疫,(一)B1细胞对TI-Ag的应答:特点:1不需TH 的辅助 2只产生IgM类抗体,无

11、Ig类别转换 3不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4不形成记忆细胞,无再次应答反应,(二)B2细胞对TD-Ag的应答:特点:1需要TH 的辅助 2有Ig类别转换 3可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4可形成记忆细胞,有再次应答反应,(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_ 初次应答 再次应答_ 潜伏期 长 短 高峰浓度 低 高 维持时间 短 长 Ab类型 主要为IgM 主要为IgG Ab效价 低 高 亲和力 低 高_,回忆反应:非特异性、特异性回忆反应,(四)抗体的免疫学功能,(1)中和作用(2)激活补体、免疫溶解作用(3)调理作用(4)局部粘膜免疫作用(5)ADCC(6)对病原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7)参与超敏反应,中和作用,激活补体、免疫溶解作用,抗体调理,局部粘膜免疫作用,ADCC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K细胞表面具有IgG的Fc受体,当靶细胞能与相应的IgG结合,K细胞可与结合在靶细胞上IgG的Fc结合,从而使自身活化,释放细胞毒,杀伤靶细胞,这种作用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杀伤对象主要是比微生物大的抗原。,对病原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参与超敏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