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获取信息.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4433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网络获取信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利用网络获取信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利用网络获取信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利用网络获取信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利用网络获取信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用网络获取信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网络获取信息.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教案设计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第一中学信息技术组马洪伟教案背景1、模块:选修网络技术应用2、年级:高中一年级3、所用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利用网络获取信息4、学时数:40分钟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与作用:教材以三个相互联系、层次递进的任务串为主线,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对因特网信 息检索工具的类型、特点、工作原理、发展趋势,以及使用方法和技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本节是 必修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网络信息检索的拓展与加深,并为学生了解技术的本质作铺垫。教材处理:1、教材中所给的关于“机器人”主题活动内容对于我校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且与他们的生活、 学习实际相离较远,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

2、此在课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作为主题活动 内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2、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更新快,教材中所提供的网站资源巳不具有相应的搜索功能,并且使用方法 与技巧巳有很大变化,在课堂引导学生利用巳掌握的知识搜索具有搜索功能的网站后汇总,为以下任务的 展开提供可靠的教学资源。二、学情分析基础分析:学生能熟练地使用浏览器,通过必修教材的学习学生巳经掌握了 “关键词检索”与“目录检索” 的方法与技巧,能自觉、主动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查找学习、生活中所需要的信息,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障碍分析:本节理论性强,知识内容抽象、枯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网

3、络内容丰 富多彩,少部分学生自制力不强,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与本节学习内容无关的网络内容上。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检索工具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趋势;了解搜索引擎的类型、特点、工作过程和原理。掌握常用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检索工具获取信息。掌握一定的检索技巧,能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归纳与分析,总结出不同网络检索工具的特点。在实践中体验不同信息检索工具的检索效果,充分认识到搜索技巧在搜索信息过程中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自觉地使用信息检索工具检索学习和生活中所需要的信息,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态 度。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利用网络信

4、息检索工具进行信息检索的常用方法与技巧;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检索工具获取信 息。难点:对“搜索引擎工作过程和原理”的理解;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检索工具获取信息。五、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一定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基于此理念设计如下教法与学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3)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

5、活动的设计学生活动:明确任务一一亲身实践一一完成任务一一交流结果一一自我评价 教师活动:创设情景一一布置任务一一讲授新知一一引导点拨一一组织评价教学流程:引入新课讲授新知自主探索 协作探究 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素材学生思考 并回答教 师提出的 问题同学们,三年寒窗苦目的是高考,高考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可今 年全国两会提出“各地要在年底前出台有关允许异地高考的以学生关 心的社会 热点问题 为切入点,创设情境 时间表。”这成为一热点问题,引起各方争论,那么同学们是否了 答案预设: 调动学生引入新课解关于“异地高考”的具体内容呢

6、?如果想深入了解这一问题,我们通过什么渠道能获取信息?你可以 向同学们讲述获取信息的步骤吗?除通过电 视、报纸、 电台等媒 体外,还可 通过网络 来获取信 息学习积极 性,并为后 续任务的 开展提供 资源获取信息 步骤:打开 百度网页 一输入“异 地高考”阅读教材同学们都喜欢用百度获取信息,都能体验到百度网站可以把我们想 要的资料从因特网上的各个角落汇集到我们的面前,可是百度到底 是一个什么样的网站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学习指引”中的“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产生背 景”,解检索工具产生背景执行任务一:比较关键词检索和目录检索的不同按要求上突破难点流实践结果后选出讲授新知 1、如果查找关于“异地高

7、考”的信息,除了百度之外大家还知道 机实践,交哪些网站具有信息检索功能?要求:把找到的网站按具有关键词检索功能和目录检索功能分成两 、目录搜索引擎工作原理 、元搜索引擎工作原理3、讲授教材64页“学习指引”,1.哂.眼缭舞将查询苴送划肆由隆噂景、索引韭务 程所包;舍段内穹与书本才巨的案三,日录相俶,叮说明 哪些网页包含与主询匹配的文字=结果方式涉及 范围返回 类型检索效率其他关键词检索大小网页网 站高低目录检索类2、分别利用百度和爱问进行检索,并填下表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呈现以下内容从而突破重难点(1)搜索引擎概念(2)搜索引擎分类:全文索引引擎、目录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垒文拽索弓陛目录麝引夷

8、搜索引(3)搜索引擎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搜索引擎工作流程13.聘间返回用 户再尊的祺幸2 .登间停输到艾卷服务器, 由F者中昧椅素所乔慵前玄 档。然后,生成描述智个技 幸靖果的摘录。、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全文搜索引擎工作原理百度和爱 问作为检 索工具,完 成表格的 填写学生观看 课件并听 教师讲授 新知,在回 忆实践过 程中加深 对技术本 质的了解学生亲历 实践过程, 对搜索引 擎获得感 性认识,实 践后在教 师讲授辅 助下,更利 于学生理 解技术的 本质4、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操作及技术层面的知识,教师对活动过程给 予积极性的评价自主探索 理解新知执行任务二:使用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检索1、如果你想

9、了解关于“你户口所在地的高考方案”信息, 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并填表请您在输入关键 词进行检 索、分析检 索结果并 填表学生之间 积极交流,并客观公 正地评价 实践结果学生在实 践过程中 总结技巧学生通过 实践归纳 出结论,形 成技巧,理 解新知并 有利于培 养学生自 觉利用搜 索引擎的 习惯检索结果输入的关键词、信息 数量前20项结果中真正意义 上的支持依据所占的比 例(高、中、低)2、展示学生实践结果,引导学生交流并评价出每个关键词的优劣, 从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采用全文搜索引擎快速而准确地获取关 于特定主题信息的核心是选好关键词。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6页,并上机操作,总

10、结检索技巧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及时地给予评价小组协作 探究新知执行任务三:运用其他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获取信息1、各小组根据兴趣选取下面两个子任务中的一个进行探究 子任务:I使用元搜索引擎查找关于“异地高考评论”信息II使用网络搜索工具软件进行搜索关于“异地高考评论”信息 探究结束后,每小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本组的探究结果,教师对每组 的探究结果给予评价2、比较各种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分析它们分别适合查找哪些信息学生协作 上机实践, 根据实践 结果与自 己的体验 填表通过学生 之间协作 与探索后 生生、师生 之间的交 流,使每位 学生都能 了解各种 检索工具 的特点,使 学生能根 据实际需 求选用恰 当

11、检索工 具检索工具返回数量前10项结果 中选用数操作难易适合查找哪类 信息目录搜索全文搜索元搜索工具软件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7页,了解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发 展趋势。归纳总结 巩固新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知识内容,交流自己的收获、不足及还想了 解哪些内容。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给予恰当的评价学生总结 本节内容 并与同学 交流自己 感想帮助学生 建立自己 的知识网 络。拓展延伸 扩大思维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搜索引擎网站,了解其更多的检索技巧。2、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你的建议是什么?亲身实践深入探索 体验检索 技巧的重 要性七、教学后记1、,由于任务”情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通

12、过完成任务来建构知识、获得技能、形 成能力、内化伦理,并且可以促使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因此我在 设计导入时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引出了本课,且根据这个热点问题 设计了三个相互联系、循序渐进有梯度的任务链。学生根据三个任务的要求,亲历处理信息、 开展交流、相互合作、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的各环节及效果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2、;讲授教学法虽然是传统教学中采用的模式,有时有许多弊端,但是根据本节内容、学生 实际,教师的讲解对学生的理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搜索引擎技术涉及到数据库技 术、自动标引技术、检索技术、自动分类技术等多种技术,非常深奥且抽象,因此我在多媒 体课件辅助下通过讲解方式向学生传授新知,此种方法高效地解决了难点。3、本节内容理论性强,教师在学习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要通过点拨、指导、帮助、交流、评 价学生的活动结果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组内评价、组间的评价促使学生思维的活跃,处于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的状态中。4、本节课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明知设计的任务是为学生理解技术本质服务的,可在实际 教学过程中容易陷入的误区是:侧重学生的操作,忽视了学生对技术本质的理解。因此如何 让学生通过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很自然地上升到理性层面上,是教师必须下苦功研究 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