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osion of geopolymers made from industrial waste文献翻译.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4507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rosion of geopolymers made from industrial waste文献翻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Erosion of geopolymers made from industrial waste文献翻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Erosion of geopolymers made from industrial waste文献翻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Erosion of geopolymers made from industrial waste文献翻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Erosion of geopolymers made from industrial waste文献翻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rosion of geopolymers made from industrial waste文献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rosion of geopolymers made from industrial waste文献翻译.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论文由工业废料制备的地聚物的冲蚀磨损K.C.Goretta.F.Gutierrez-Mora.D.Singh.J.L.Routbort.G.C.Lukey.J.S.J.vanDeventer.摘要:本文研究了粒状高炉矿渣、粉煤灰、砂、粘土和岩石组成的地质聚合物的固体颗粒冲蚀磨损。所用的冲蚀粒子是390的氧化铝颗粒,冲蚀角度分别为30o、60o和90o,冲蚀速率分别为50m/s、70m/s和100m/s。稳态冲蚀率是单位重量冲蚀粒子所冲蚀掉的靶材质量。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材料的冲蚀机制。所有的地聚物在正向冲蚀时的响应与传统的脆性固体类似,但在30o的情况下会发生反常

2、的加快冲蚀,原因可能是微裂纹的存在以及骨料去除率增加。在90时的冲蚀率与速度的2.3-2.7次方成正比。地质聚合物的抗压强度约为32-57MPa。同类聚合物的冲蚀速率与其密度和强度息息相关,所有含粉煤灰的地质聚合物的耐冲蚀性比不含粉煤灰的地质聚合物更好。1引言地聚物水泥是由碱性硅铝酸盐通过缩聚反应形成的 113。几十年来,研究已经从单纯的地质聚合物材料转向合成的研究。近几年来,地聚物的合成已经聚焦在从废弃产品,如粉煤灰和炉渣的合成 413。虽然对地质聚合物反应的确切机理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显然,往往在废物材料形成加工到最终硬化结构形成时,溶解的起始原料是不完整的7,其表面反应是最终地质聚合物结构

3、中未溶解废物颗粒到最终形成地聚合物结构8。 与目前使用的水泥基材料相比,进行地质聚合物摩擦学性能和耐久性的研究相对较少14 - 19。例如,各种波特兰和磷酸盐水泥的冲蚀磨损、水蚀和固体颗粒冲蚀的研究14,15,20,21。虽然我们已经进行高炉矿渣和粉煤灰固体颗粒地聚物水泥的冲蚀研究,但我们只对一种组合物进行了研究22,23。我们发现地聚物水泥冲蚀的速度快,从而导致了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其作为组成物在冲蚀率方面的影响。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已经冲蚀研究了包含鼓风炉炉渣、粉煤灰、沙子、粘土和粗玄武岩聚集体组成的各种组合的地聚物水泥。其冲蚀率和的材料的损失机制已被确定。2试验过程2.1试样制备粒化高炉矿渣,

4、C类粉煤灰、砂、粘土、钠/钾硅酸盐用于为起始材料组合。一个试样组中,加入粗玄武岩达到约为25体积的岩石作为最终的复合材料(如表1)。所有材料称重然后放入塑料容器中搅拌300秒,之后浇铸成一径长比为1:2的直径到50mm直径参数的圆柱体容器。每个试样振动2分钟,以减少空气的滞留,然后在315 K和95相对湿度下固化。18小时后,将试样从模具中取出,放入密封的塑料袋中,并在室温下贮存,直到所需的测试。2.2性能测试密度决定于几何形状。抗压强度,按照澳大利亚标准1012.924,及阿姆斯勒FM2750测试装置测得的50mm直径的标本。三个圆柱体容器的每个位置都进行测试并求实验值的平均值。样品进行测试

5、为固化28天后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检查。 SEM标本涂有碳,并用Hitachi S-4700-II显微镜(东京,日本)进行检查。2.3磨损测试试样用钻石刀片锯从试样处中切断,表面不进行抛光。在较小试样进行研究时可应人而异用1-LM钻石膏抛光23。在固体颗粒物的侵蚀测试中其挡油环型设备如前所述25。因试验是在真空(500毫乇),故空气动力学的影响忽略不计。冲蚀以0.13g/s的进给速率是足够低的,冲蚀的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冲蚀的颗粒含量的增加,Al2O3角磨料(刚玉38,Norton, Worcester, MA,USA),平均直径390 m20

6、 - 23。影响的角度是30o,60o,或90o和粒子速度(V)为50,70,或100m/s。所有冲蚀表面约19mm19mm。稳态冲蚀率(ERs, in mg/g),测定试样的重量损失(表面的颗粒与重量有关)。至少四个测试运行进行了每一个试样。冲蚀磨损用SEM检查。在第一次冲蚀磨损后,很显然,样本从大气中吸收水的速度相对变快。为了确定重量增加的速率,每种组合物的侵蚀样品在实验室空气下的不同的时间,作用时间被延长至2.4S。从冲蚀实验中(图1),增重比失重显的相对重要。不同的热分析(DTA)在空气中所做的测量(Al2O3标准;升温速率= 8.310-2K/秒)与哈罗普的DT726证明存在大量的挥

7、发性物质吸收,从而演变低于150C(图2)。由于环境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吸附的水,实验以确定ER值,决定一天内完成冲蚀磨损的测量。每次运 行之后,试样取出、洗刷、清洁空气损耗并称重。除去试样冲蚀磨损的每个周期要花142分钟。据估计将平均重量损失的测量精确到5。由于清洗不彻底,表面和轻微的吸附水中出现不确定性。在单一变量实验中,只有把5gAl 2 O3磨料被加到冲蚀实验中才能产生少数的重叠。使用SEM测量其冲蚀磨损的表面损伤形态,对平衡状态和单冲击损伤位点进行了检查。3结果与讨论地质聚合物试样含有明显的孔隙度。平均密度为2.0-2.2g/cm3,这是典型的地质聚合物27

8、,28。抗碎强度与密度为最相似的三个试样B-D,所有这些都含有矿渣、粉煤灰、和沙子。强度较低的试样不含有粉煤灰为样品E,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玄武岩如下(表2)。假定边缘锋利的玄武岩能产生出集中压力,这将导致强度降低。微观结构中包含的主要是无定形的基质聚集体残存的沙子或炉渣颗粒键合的各种尺寸和形状的聚集体。集合体呈最大的标本,一组不含有粉煤灰。样品E的玄武岩中夹杂物最大尺寸为15mm(图3)微裂纹特别是沿矩阵聚合接口,普遍存在于所有试样如图4。试样的重量损失对颗粒的剂量影响其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如图5所示。照射在表面的颗粒的重量减少量的数据的最小二乘方拟合的直线的斜率被定义为ER(图5b)。这种反应一般

9、没有渗入到原材料中,对于没有抛光的脆弱金属也是这样的。吸附的水也可能影响第一组重量损失的测量。试样的ER值在90o和30o最低测试通常是最高的。为保证每个试样的数据是一致的,将ER值精确到10。然而,复制卡特试样,测试在90o发现试样变化的侵蚀率为2023。重复标本的数据分散问题巧妙地更难以进行重复性测量试样之间的RA值差异进一步对比。测量准确的冲蚀率为保证在该装置中的一致性,通常加或减百分之几23。脆性材料的冲蚀率ER值是最高在90o时的最低掠入射25,28 - 35。数据为100m/s时遵循预期的趋势,在50m/s和70m/s变得较差如图6所示。在50m/s的冲击下,ER值几乎不受角度的影

10、响。速度和角度与这种趋势已涉及到每个样品中的总门和微裂纹的存在下,并去除聚合物集体的影响比较大的规模23。而不是去除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弹塑性相互作用诱导径向和横向的裂纹,比较大的片从表面抬起。角度和速度侵蚀速率与意想不到的结果被归因于微观结构的影响,斜向上冲击影响冲蚀且冲蚀正常的冲蚀率已被证明为典型的复杂的脆性固体23。据观察,脆性材料斜入射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将高于预测只考虑有正常分量的速度和形成的横向裂缝。模式II或III装载模式的作用被认为是可能的。此外,我们注意到在我们以前特定的地质聚合物的侵蚀研究中,简单的几何论述表明,径向裂纹也可能导致粗糙表面的材料损失。例如,多孔陶瓷表现出十分严重的材

11、料损失。正如我们在文献 23中的猜测,在30o时表现出相对较高的侵蚀速率,这可能由模式II和III加载的影响引起和可去除的聚集体引起。从图6可以推断出每个角度的冲蚀率与速度。脆性材料的冲蚀模型预测,正常的影响ERVn,其中n的取值范围从2.03.428 - 30。地聚合物试样B至E的影响在90的n值范围从2.30.3至2.70.3;误差线反映了固有的不确定性使测量质量的统计数据拟合估计。这些值是接近Ritter等人的模型所预测的值2.3-2.4。但是,速率在100m/s的冲蚀的裂缝基本上无影响。这样的压裂在速度为50m/s和70m/s时冲蚀磨损并不明显(图7)。压裂冲蚀时消耗能量,从而冲蚀率较

12、低。在100m/s,因此质量损失的数据低于他们之前质量和计算n值实际上也是低于原有质量。然而,n值减少时我们无法估计的范围。因为水吸附和高流速的重量损失减少的幅度不同,冲蚀的断裂,地聚合物的微观结构的不均匀其中还有空隙和裂缝,故重量损失的测量是近似的。所获得的数据也很不理想。这些理想中的差异证明在分析数据时要仔细。对于这个调查最重要的是观察:(1) 没有粉煤灰的样品A,冲蚀磨损速度比其它样品更为迅速(事实上它在50米/秒的速度时冲蚀磨损速度很快,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测试它在70m/s和100m/s的冲蚀磨损速度;(2) 其中包含大玄武岩夹杂物的样本E,冲蚀磨损速度基本上样本B-D一样快。材料损失

13、是一个在接近于正常的急剧冲蚀磨损反应影响下的理想脆性材料连续的过程:(1)凹陷的产生是因为塑性区域下方的冲击颗粒。 (2)径向裂纹大致从下面的弹性塑性区垂直于试样表面,这些裂缝诱导I型冲蚀磨损的产生。(3)由于冲蚀磨损的颗粒反冲,所产生的拉伸应力状态诱导形成近似平行于表面的横向裂纹。 (4)横向裂纹表面有缺口变形25,28-33。 测试方法与SEM观察冲蚀传统脆性陶瓷的方法大体一致。稳态冲蚀表面产生很明显呈不规则和重叠脆性的解理断裂(图8)单影响区域也产生冲蚀脆性固体的特征。所观察的两种试样属于同种类型。影响材料冲蚀磨损的原因是形成了许多相对较小的裂缝(图9a)。其他影响传统脆性固体侵蚀的特性

14、主要有34:缩进,径向裂纹的形成和传播的横向裂缝(图9b)。虽然比传统的脆性固体如玻璃35或硅单晶34地聚合物的影响较为复杂,他们主要由脆性断裂模型冲蚀影响在90o时适用于冲击。地质聚合物组合物冲蚀速率的影响其问题在解决时,最好将冲蚀磨损的五个样品分为三类:炉渣(试样A),炉渣+粉煤灰(试样B-D),还有炉渣+粉煤灰+大型玄武岩夹杂物(试样E)。试样的快速冲蚀明确表示加入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组合的好处。加入粉煤灰的确切机制我们正在做研究。可能性包括改进了粘附性,从而实现微观结构中增加了耐冲蚀粉煤灰基颗粒与原有颗粒之间的差异,还保留了母体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的反应途径。对于粉煤灰(B,C和D)的试样,冲

15、蚀率与密度和强度来看。密度大,强度硬的试样通常更能抵御冲蚀。这些结果正如人们所期望的没有环境影响的脆性材料。样本E型复合侵蚀先前的研究就是一个例子:离散阶段,单因素影响的区域相对较小 38,39。对于这样的复合材料,冲蚀磨损的质量损耗W为: 1/ W=m1/ W 1+ m2/ W2 (1)其中m1和W 1的质量分数是磨损的第1阶段,下标2是指第2阶段。这种所谓的逆规则的混合物归因于其密度39。样品E的密度为2.05 g/cm3和玄武岩约为2.9g/cm340。因此,周围的玄武岩的地质聚合物的密度约为1.9gcm3,略小于其他试样。方程(1)中的应用数据如图6其表2表示的玄武岩比以体积为基准的地

16、聚合物的耐冲蚀性。现已证实了这一假设即在冲蚀严重的标本中,玄武岩突出高于周围其它的地聚合物。很明显改善这种类型的复合材料的耐冲蚀性必将增加本身与冲蚀的颗粒与比较大的耐冲蚀性颗粒的分数。对脆性材料的冲蚀模型有进一步的指导,矿渣、粉煤灰地聚合物的阻力也许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冲蚀速率,在一般情况下,与该形式下的横向和径向断裂与长度有关。冲击压力P,及其横向裂缝长度cL为: 其中A是一个常数,F是一个几何因子,E为弹性模量的目标,高度为目标的硬度,和KC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的目标33。对于冲击压力P,与该形式下的径向裂纹长度CR为: 其中,F*是一个几何因子其他术语的定义同方程式(2) 32。这几乎是增

17、加KC最大的好处。矿物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改善41,42已经成熟,它们可能被证明比无钢筋的地聚合物更耐冲蚀。地聚合物的力学性能,以及对如何改善它们的耐蚀性。目前做出的努力是专注于更能抵御冲蚀的地质聚合物43,在复合形式的材料中,有可能会很快产生。4结论从各种粒化高炉矿渣、C类粉煤灰、粘土、砂和玄武岩组合的地质聚合物测试耐固体颗粒冲蚀。其中不包含粉煤灰地质聚合物冲蚀的速度最快。粉煤灰促进炉渣和沙的溶解,但其存在改进的耐冲蚀性的机制还有待确定。含有粉煤灰地聚合物表现出与样本改善了的增强的密度和强度的耐冲蚀材料有类似的侵蚀率。此外,玄武岩有较低的冲蚀率,例如冲蚀损失重量的测量,但有利的影响是当测

18、量时体积减小。对于所有的试样,冲蚀之前有脆性裂纹的扩展。在所有地聚合物中有大颗粒和裂纹的存在条件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30o时加速了冲蚀磨损。参考文献1.DavidovitsJ,ProceedingsofPACTEC79,Societyofplasticengineers,Brookeld,CT,1979,p1512.DavidovitsJ(1991)JThermAnal37:16333.DavidovitsJ,In:KrivenkoPV(ed)Proceedingsofthe1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lkalinecementsandconcretes,VIP

19、OLStockCo.,Ukraine,1994,p1314.GordonM,BellJ,KrivenWM(2005)CeramTrans165:955.CampbellKM,EL-KorchiT,GressD,BishopP(1987)EnvironProg6:996.VanJaarsveldJGS,VanDeventerJSJ,LorenzenL(1998)Metall MaterTransB29:2837.XuH,VanDeventerJSJ(2000)IntJMinerProc59:2478.PhairJW,VanDeventerJSJ,SmithJD(2000)IndEngChemRe

20、s39:29259.VanJaarsveldJGS,VanDeventerJSJ,SchwartzmannA(1999) MinerEng12:7510.XuH,VanDeventerJSJ,LukeyGC(2001)IndEngChemRes 40:374911.VanJaarsveldJGS,VanDeventerJSJ,LukeyGC(2002)ChemEngJ89:6312.YipCK,LukeyGC,VanDeventerJSJ(2003)CeramTrans 153:18713.DuxsonP,LukeyGC,VanDeventerJSJ,MallicoatSW,KrivenM(2

21、005)CeramTrans165:9514.FwaTF,LowEW(1990)CemConcreteAggreg12:10115.MomberA,KovacevicR(1994)Wear177:5516.SinghD,WaghAS,CunnaneJMayberryJ(1997)EnvironSciHealth,A32:52717.WaghAS,StrainR,JeongSY,ReedD,KrauseT,SinghD(1999)JNuclMater265:26518.LyonRE,BalaguruPN,FodenA,SorathiaU,DavidovitsJ,DavidovicsM(1998)

22、FireMater21:6719.FletcherRA,MackenzieKJD,NicholsonCL,ShimadeS(2005)JEuroCeramSoc25:147120.GorettaKC,BurdtML,CuberMM,PerryLA,SinghD,WaghAS,RoutbortJL(1999)Wear224:10621.GorettaKC,SinghD,TlustochowiczM,CuberMM,BurdtML,JeongSY,SmithTL,Wag-hAS,RoutbortJL(1999)MaterResSocSympProc556:125322.GorettaKC,Chen

23、N,RoutbortJL,LukeyGC,VanDeventerJSJ,VanJaarsveldJGS,Lloy-dRR,Geopolymers2002CDProceedingsIn:LukeyGC(ed)Siloxo,Melbourne,200323.GorettaKC,ChenN,Gutierrez-MoraF,RoutbortJL,LukeyGC,VanDeventerJSJ(2004)Wear256:71424.AustralianStandardAS1012.9,Methodsfortestingconcrete(1986)25.RoutbortJL,ScattergoodRO(19

24、92)KeyEngMater71:2326.HosJP,McCormickPG,ByrneLT(2002)JMaterSci37:231127.WangJW,ChengTW,Proceedingsofthe7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EastAsianResourcesRecyclingTechnology,In:TsaiM-S(ed)Tainan,Taiwan,2003,http:/www.ntut.edu.tw/twcheng/S4R104.pdf,ason12July200528.EvansAG,GuldenME,RosenblattM(1978)ProcRSo

25、cLondonSerA361:34329.WiederhornSM,LawnBR(1979)JAmCeramSoc62:6630.WiederhornSM,HockeyBJ(1980)JMaterSci18:76631.RitterJE,StrzepaP,JakusK,RosenfeldL,BuckmanKJ(1984)JAmCeramSoc67:76932.LawnBR,EvansAG,MarshallDB(1980)JAmCeramSoc63:57433.MarshallDB,LawnBR,EvansAG(1982)JAmCeramSoc65:56134.RoutbortJL,Scatte

26、rgoodRO,KayEW(1980)JAmCeramSoc63:63535.SrinivasanS,ScattergoodRO(1987)JMaterSci22:346336.Martnez-FernandezJ.,DeArellano-LopezAR,Varela-FeriaFM,OrlovaTS,GorettaKC,Gutierrez-MoraF,ChenN,RoutbortJL(2003)JEuroCeramSoc24:86137.GorettaKC,Gutierrez-MoraF,ChenN,RoutbortJL,OrlovaTS,SmirnovBI,DeArellano-Lopez

27、AR(2003)Wear256:23338.AnandK,MorrisonC,ScattergoodRO,ConradH,RoutbortJL,WarrenR(1986)InstPhysSerNo75:94939.HovisSK,TaliaJE,ScattergoodRO(1986)Wear108:13940.PINETP,ThePlanetOceanus,http:/www.marine.usm.edu/mar151/MAR_151_Chap_2.html,ason20July200541.HammellJ,BalaguruP,LyonR(1998)SAMPEProc43:160042.PapakonstantinouCG,BalaguruP,LyonRE(2001)CompPartB32:63743.DuxsonP,ProvisJL,LukeyGC,MallicoatSW,KrivenWM,VanDeventerJSJ(2007)CollSurfA292:8307MaterSci(2007)42:3066307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