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复习专题.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45675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2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复习专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古诗词复习专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古诗词复习专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古诗词复习专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古诗词复习专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复习专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复习专题.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诗词复习专题,考点点睛,考纲要求:鉴赏古诗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鉴赏古诗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鉴赏形象就是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鉴赏古诗的语言:准确理解词语、诗句的含义;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方面,炼字、造句的功夫;修辞格运用的效果;体会是个语言形象性、含蓄性、凝练性的特点;评价诗歌语言的总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赏析古诗的表达技巧:赏析烘托渲染、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技巧;赏析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赏析起承转合、首尾呼应、卒章显志等结构手法。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理解

2、古诗的基本内容,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观,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社会习俗和社会现实。,1、中国古诗发展概况(1)诗经:中国文学之源 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故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现实主义写法。形式上以四言为主,采用复沓形式,反复叠唱,一唱三叹。表现手法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赋:直接铺陈叙述;比:比喻;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往往起到联想、烘托的作用。,(2)楚辞: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屈原:名平,字原。楚辞包括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内容:诗人抒发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表明对国家的兴盛在所不惜的决心。艺

3、术成就:运用大量的神话传说、奇特的幻想、离奇的情节、独特的比喻及丰富的修辞手法,开创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先河。诗人善于比:以香草美人喻品行高洁,以男女爱情喻君臣遇合,用追求美人喻理想,用恶草燕雀喻奸邪小人。离骚是杂言,句式长短参差,富于音乐美。,(3)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内容:揭露统治阶级穷奢极欲、凶狠残暴,是乐府民歌的重要内容。乐府诗也反映了爱情婚姻和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汉乐府中最杰出的两篇作品是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形式:以五言为主。古诗十九首标志着五言诗体的成熟。内容:反映时代的动荡、社会的离乱,抒发了人生的苦辛、命运的悲叹;形式:深入浅出的构思,富于形象的

4、比兴,情景交融的描写,融为一体。,(4)建安诗歌:刚健风骨,慨当以慷建安文学,三曹、建安七子、蔡琰建安诗歌发展繁荣了五言诗的创作。曹丕燕歌行;曹操:龟虽寿、观沧海慷慨激昂、雄奇悲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植:白马篇骨气奇高(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女诗人蔡琰的悲愤诗是中国文学上第一篇自传性长篇叙事抒情诗。,(5)靖节诗:沉寂诗坛的一缕田野清风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归园田居、饮酒等内容:描写恬美静穆的田园风光;表达脱离樊笼的自由心情;抒发隐居田园闲适淡远的心境;歌咏愉快的田园生活;咏怀

5、诗、咏史诗:内容:写出仕与隐居的矛盾,表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咏荆轲。鲁迅称之为:金刚怒目式,风格:平淡自然,在平淡中见深情,在质朴中含至味。陶渊明特别喜欢描写青松、秋菊、孤云、归鸟。松菊是诗人坚贞品格的象征,孤云是诗人孤高无依的自我写照,归鸟象征着自己的归隐。,(6)、南北朝诗歌:异彩缤纷,各领风骚南朝诗歌的压卷之作西洲曲北朝民歌代表作木兰诗: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风格刚健古朴。“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山水诗派谢灵运,(7)盛唐之韵:星光灿烂,巍然高峰“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

6、他们轻”绮碎”,重“骨气”,高唱从军报国的壮志,抒发清新豪放的情怀,向齐梁绮靡文风发起了冲击。陈子昂是当时对诗风变革加以倡导和实践最有力而且成就最大的诗人。盛唐:(盛唐之音)描写田园山水和边塞战争方面的是占相当比重。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李颀为代表的边塞诗人。风格:豪放,色彩浓郁王维、孟浩然、常建、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风格:恬静含蓄,李白、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胸怀治国安邦的豪迈志向,清风硬骨,不事权贵。内容:抒写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表达了对封建制度下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反抗;抒发向往光明和自由的愿望,表达对劳

7、动人民的真挚感情;对祖国山河的热情歌颂。写法:充满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感情瞬息万变,思想奔流激荡;句式结构变化跳跃,被称为“诗仙”。风格:语言清新自然,豪放飘逸“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以沉雄浑厚的风格,深刻真挚的情感,精炼凝重的语言,反映社会现实,表现忧国忧民的思想,诗被称为“诗史”,他被誉为“诗圣”。内容:揭露各种社会矛盾和黑暗现实、统治者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的深重苦难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揭示农村战乱的境况;抒发感慨。沉郁顿挫,白居易:讽喻诗。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抨击豪门贵族的骄奢淫逸,宦官奸臣的腐化残暴,反映劳动人民的痛苦呻吟,表达对百姓的深切同情。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8、合为事而作”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唐代三首描写音乐的著名篇章。,(8)宋词:独辟蹊径,诗苑新枝词,是配合燕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它起源于民间,繁衍于晚唐五代,到宋代进入全盛时期。词在宋代的发展,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历史阶段。柳永、苏轼和周邦彦是北宋词坛上最重要的三位词人。柳永:北宋前期最有贡献的词人,他精通音律。他一生不得意,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社会底层。,李清照:她的词“辞淡如水,而味浓如酒”,善于融情于景,也善于化虚为实。语言:明丽清新,低回惆怅,沉哀入骨。“易安体”范仲淹: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悲凉慷慨王安石:怀古咏史,尽显豪放英气。苏轼:豪放派的开山之祖。内容:

9、抒发强烈的爱国激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借古抒怀,表现壮志难酬的慨叹;描写农村恬静浪漫的生活;风格:豪放奔放,辛弃疾:胸怀满腔的爱国热忱,一生力主抗金,却屡受统治阶级的打击,这使它形成了豪放沉郁、慷慨悲凉的词风。元曲:俚语俗谚,生动活泼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前期以关汉卿、马致远、白朴为代表后期有张可久、乔吉等明朝诗歌:夕阳回照,孕育革命,元杂剧基础知识,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

10、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

11、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里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

12、远和白朴。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大都(今北京市)人。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他“为人方直”,不善与官场人物相交往。因此,官场诸公很瞧不起他。他的官场生活是很艰难的。杭州的美丽风景,和那里的伶人歌女,不断地触发着他的感情,他本来颇具文学才情,使他开始了杂剧创作。据文学戏剧界的学者考证,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

13、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摄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除了杂剧外,郑光祖还写过一些曲词,留至今日的,有小令六首,套数二曲。这些散曲的内容,包括对陶渊明的歌颂,即景抒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江南荷塘山色的描绘。无论写景抒情,都是清新流畅,婉转妩媚,在文学艺术的研究上有很高的价值。,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曾任江浙行省务官。,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关汉卿,号己斋叟。其代表作为窦娥冤白朴,字太素,号兰谷。其代表作为墙头马上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其代表作为汉宫秋 郑光祖,字德辉。其代表作为倩女离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