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解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47175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解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解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解读.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感染管理科 黄丽萍,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规范解读,二季度质量检查情况反馈,主要内容,名词术语,管理要求,患者识别,患者转运要求,患者安置要求,培训与健康教育,1,2,3,4,5,6,7,8,清洁、消毒与灭菌,工作人员经空气传播疾病与控制,WS/T 511-2016,背 景,经空气传播疾病发病呈上升趋势肺结核发病率、患病率均居高不下。麻疹2000年后,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在1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上升。2013年春季,全国麻疹呈现高发态势。医院感染防控难度大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 医疗机构等人口密度大的场所高发、容易暴发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医院的防控意

2、识和能力薄弱,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二季度质量检查情况反馈,术语和定义,经空气传播疾病 airborne transmission diseases 由悬浮于空气中、能在空气中远距离传播(1m),并长时间保持感染性的飞沫核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飞沫传播 droplet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菌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WS/T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肺结核、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水痘等,手足口、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负压病区

3、(房)negative pressure ward(room)通过特殊通风装置,使病区(房)的空气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使病区(房)内的压力低于室外压力。负压病区(房)排出的空气需经处理,确保对 环境无害。病室与外界压差宜为-30Pa,缓冲间与外界压差宜为-15Pa。,术语和定义,二季度质量检查情况反馈,术语和定义,产生气溶胶的操作aerosol-generating procedures 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例如气管插管及相关操作、心肺复苏、支气管镜检、吸痰、咽拭子采样、尸检以及采用高速设备(如钻、锯、离心等)的操作等。,术语和定义,呼吸道卫生respiratory hygiene 呼吸道感

4、染患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盖住口鼻、接 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并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的一组措施。,二季度质量检查情况反馈,管理要求,4.1 应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经空气传播疾病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制度和流程,建筑布局合理、区域划分明确、标识清楚,并定期检查与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改进。4.2应遵循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要求,落实门诊、急诊就诊患者的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4.3 应执行疑似和确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安置和转运的管理要求,呼吸道传染病及新发或不明原因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制定并落实特定

5、的预检分诊制度。,二季度质量检查情况反馈,管理要求,4.4 应遵循WS/T 311的要求,做好疑似或确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隔离工作;应遵循WS/T 367的要求,做好接诊和收治疑似或确诊呼吸道传染病区域的消毒工作。,管理要求,管理要求,4.5 工作人员应掌握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的防控知识,遵循标准预防,遇有经空气传播疾病疑似或确诊患者时,应遵守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规章制度与流程,做好个人防护。4.6 应为工作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管理要求,患者识别要求,患者转运要求,6.1 患者转运包括从就诊地到临时安置地,从临时安置地到集中安置地。应制定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院内转运与院外

6、转运的制度与流程。6.2 疑似或确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和不明原因肺炎的患者应及时转运至有条件收治的定点医院救治。6.3转运时,工作人员应做好经空气传播疾病的个人防护,转运中避免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患者转运要求,6.4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在转运途中,病情容许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6.5转运过程中若使用转运车辆,应通风良好,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负压转运车。转运完成后,应及时对转运车辆进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应遵循WS/T 367的要求。6.6患者确定转运时,应告知接诊医院或医院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患者安置要求,7.1 临时安置地应确保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或安装了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调通风系

7、统,有手卫生设施,并符合WS/T 313的要求。7.2集中安置地应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三区之间应设置缓冲间,缓冲间两侧的门不应同时开启,无逆流,不交叉。病室内应设置卫生间。,7.3 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宜安置在负压病区(房)中。应制定探视制度,并限制探视人数和时间。,患者安置要求,7.4 疑似患者应单人间安置,确诊的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同一病室,床间距不小于1.2m。7.5患者在病情容许时宜戴医用外科口罩,其活动宜限制在隔离病室内。7.6无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医院,对暂不能转出的患者,应安置在通风良好的临时留观病室或空气隔离病室。7.7经空

8、气传播疾病患者在医疗机构中的诊疗应遵循医院相关规定。,培训与健康教育,1,2,3,重点部门、区域、人群 培训,定期培训,8.1 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内容可包括常见经空气传播疾病的种类、传播方式与隔离预防措施,防护用品的正确选择及佩戴,呼吸道卫生、手卫生、通风等。,8.2 医疗机构应在经空气传播疾病防控的重点区域、部门和高风险人群中开展经空气传播疾病防控知识培训,对就诊患者和工作人员进行经空气传播疾病防控的健康教育。,8.3在发生经空气传播疾病及新发或不明原因传染病流行时,医疗机构应采取多种形式针对该传染病防控进行宣传和教育。,清洁、消毒与灭菌,医疗机构

9、工作人员经空气疾病预防与控制要求,10.1诊治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隔离的防护措施。,标准预防的定义:标准预防是指把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认为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再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蓝色标识),飞沫隔离(粉色标识),空气隔离(黄色标识),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主要措施 1、手卫生(五个时刻、正确使用手套)2、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手套、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帽子、隔离衣)3、锐器正确处理,医

10、疗机构工作人员经空气疾病预防与控制要求,10.2 医院工作人员防护用品选用应按照分级防护的原则,具体要求详见附录A 表A.1。进入确诊或疑似空气传播疾病患者房间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呼吸器;根据暴露级别选戴帽子、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GB,YY,YZB,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经空气疾病预防与控制要求,10.3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具体要求和穿脱个人防护用品的流程与操作应遵循WS/T 311的要求,确保医用防护口罩在安全区域最后脱卸。使用后的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处置;可重复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应清洗、消毒或灭菌后再用。,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经空气疾病预防与控制要求,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