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诗经蓼莪译文赏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48422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诗经蓼莪译文赏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大学语文诗经蓼莪译文赏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大学语文诗经蓼莪译文赏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大学语文诗经蓼莪译文赏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大学语文诗经蓼莪译文赏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诗经蓼莪译文赏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诗经蓼莪译文赏析.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蓼莪,诗经概述,蓼莪讲析,思考与练习,要点,导入,Reality,Identity,Creativity,Reality,Identity,Creativity,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发展,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的新诗,可谓源远流长,星汉灿烂。而诗经中的作品正以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涵,新颖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情真挚充沛,风格淳朴自然,手法多种多样,语言生动优美,不愧为我国古代诗歌辉煌的开端。,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乐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305篇。至汉 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始称诗经。,关于诗经的成书,孔子编纂说(删诗说)采诗说献诗说,司马迁

2、:“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班固:“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汉书艺文志),论语子罕:“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墨子公孟篇:“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 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汉书食货志),何休曰:“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 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 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 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春

3、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献诗说,周代公卿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国语鲁语:“昔正考父校(奉献意)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国语周语上:“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商颂,鲁颂,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160篇,乡土之音(民歌),105篇,朝廷之音(贵族、士大夫所作),40篇,郊庙之音,诗经的用途:,典礼、讽谏、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孔子:“不学诗,无以言。”论语:“远之事君,迩之事父。”“

4、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诗经的流传,汉代传诗者: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鲁人毛亨、赵人毛苌。鲁、齐、韩三家诗用隶书书写,称今文诗;毛诗用大篆书写,称古文诗。其中鲁诗流传最广,东汉时,郑玄在毛亨毛诗诂训传的基础上作笺,读毛诗者遂多,三家诗逐渐失传。,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质朴优美,音节和谐明快,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富于艺术感染力。,蓼 莪,诗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缾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

5、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蓼莪 是一首兒子悼念父母的詩,作者在詩中表達自己未能奉養雙親的悔恨。本詩選自小雅。本篇名曰蓼莪,蓋撮取首句二字為題,與全篇詩義無關。此詩朱熹詩集傳謂:“人民勞苦,孝子不得終養爾”而作。清人方玉润称为“千古孝思绝作”(诗经原始卷十一)。,蓼莪赏析,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首两章写父母生养我辛苦劳累。头两句以比引出,诗人见蒿与蔚,却错当莪,于是心有所动,遂以为比。后两句承此想到父母养大自己不易,费心劳力,吃尽苦头。

6、,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中间两章,写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和父母对儿子的深爱。,以瓶喻父母,以罍喻子。,诉述失去父母后的孤身生活与感情折磨。,宋人曹粹中说:“以无怙恃,故谓之鲜民。孝子出必告,反必面,今出而无所告,故衔恤。上堂入室而不见,故靡至也。”(转引自戴震毛诗补传),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第四章前六句一一叙述父母对“我”的养育抚爱,这是把首两章说的“劬劳”、“劳瘁”具体化了。诗人一连用了生、鞠、拊、畜、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和九个“我”字,语拙情真,言直意切,絮絮叨

7、叨,不厌其烦,声促调急,恰如哭诉一般。清人姚际恒说:“勾人眼泪全在此无数我字。”(诗经通论)这章最后两句,诗人因不得奉养父母,报大恩于万一,痛极而归咎于天,责其变化无常,夺去父母生命,致使“我”欲报不能!,闻雷泣墓西晋营陵王裒,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后两章继续抒写遭遇不幸。头两句诗人以眼见的南山艰危难越,耳闻的飙风呼啸扑来起兴,创造了困厄危艰、肃杀悲凉的气氛,象征自己遭遇父母双亡的巨痛与凄凉,也是诗人悲怆伤痛心情的外化。四个入声字重叠:烈烈、发发、律律、弗弗,加重了哀思,读来如呜咽一般。后两句是无可奈何的怨嗟,清人方玉润说:“以众衬己

8、,见己之抱恨独深。”(诗经原始),扇枕温衾东汉江夏黄香,【译文】,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劳累!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耻。孤独活着没意思,不如早点就去死。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妈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南山高峻难逾越,飙风凄厉令人怯。大家没有不幸事,独我为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难迈过,飙风凄厉人哆嗦。大家没有不幸事,不能终养独是我!,【重点提示】1、注

9、意字词的含义:劬劳、鲜民、谷、何害背诵句子: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2、赋比兴交替使用。前三章先比后赋,第四章纯用赋,第五、六章先兴后赋。,【延伸学习】晋书孝友传载王裒(pou)因痛父无罪处死,隐居教授,“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齐书高逸传载顾欢在天台山授徒,因“早孤,每读诗至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学者由是废蓼莪”。,“寥莪”成为后世表达悼念父母之情的惯用意象。曹植灵芝篇:“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唐人牟融邵公母:“劬劳常想三春恨,思养其如寸草何伤心独有黄堂客,几度临风咏蓼莪。”翁母些:“独有贤人崇孝义,伤心共

10、咏蓼莪诗。”清人杨贞闻鸦喧忆亲抒怀:“三复蓼莪诗,叹息欲废书。”,游子吟 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毛泽东祭母文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三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总兹所述,盛德所辉。以秉悃忱,则效不违。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尚飨!1919年10月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